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0
    • 经验624
    • 文章71
    • 注册2005-07-18
    [原创]乱班的形成原因及解决的出路
      对往学生面前一站,学生就有惧怕感的教师,从领导从内心就赏识,尽管表面上也传达上级的师生民主平等的主张,内心却不见得赞成。所以主张班级的管理就得老师利害,就得杀一儆百。但是乱班的出现,个别学生的出现,领导也束手无策。
      笔者认为,学生已经不是“严加管理”的时代了,他们从媒体,从网络得到了许多学校的不到的知识,包括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知识和不利于健康成长的知识。教师在他们心中不见得还有神圣感。许多方面他们是从上往下看我们。
      现在的学生其所以难“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知识不完全是从教师这里获得,其次,社会的民主化,人权的平等,每个学生都有权维护自己的尊严。教师的神圣光环消失了。理所当然对教师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有权说“不”。
      同时也违反班集体形成的阶段规律,具体的说:
       师道尊严的教育原则形不成师生态度统一的评价标准。
      所谓严格管理,就是不断通过惩罚制止违纪行为。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所有学生进行管教,这就将所有学生推到了与教师对立的位置。一切教育行为就成了教师个人和问题学生个人的冲突较量,多数学生就成了与己无关的旁观者。旁观态度就是对问题行为的默许。教师对问题行为的反对态度和多数学生的旁观默许态度,形不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就是班级舆论,就不会产生对问题行为的约束力。
       惩罚教育原则加速了反集体友伴群的发展。
      对教师惩罚的反感,将部分学生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挑战教师,挑战规章制度的反集体倾向的友伴群。被教师冷落惩罚的学生安全需要,尊严需要,交往需要都能在这个群体中得到满足。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舞,互相交流,就有了继续挑战教师的勇气和胆量。教师惩罚的学生越多,对抗教师管教的势力就越壮大。
      惩罚教育达不到教育目的就是失败,教师的不断失败,丧失了职务所赋予教师的强制性影响力,各种类型的学生就开始重新寻找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散漫学生最先向反集体友半群靠拢。教师频繁的惩罚最早将它推向反集体友伴群寻求庇护和支持。
      老实听话的学生也会分化。他们的老实听话仅仅是惧怕权威惩罚。一旦教师在班级的威信丧失,其中一部分学生就会无所顾忌,成为自由散漫的学生。教师的对他们的惩罚,加速了向反集体友伴群靠拢。
      品德良好的学生在教师丧失威信,反集体友伴群不断发展壮大的环境下,他们遵纪守法的道德行为被鄙弃、讥讽,陷入十分孤立无援的困境。无法起到团结更多同学,发展亲集体友伴群的凝聚作用,教师越是公开表扬,越使他们更加尴尬。在这个班级只能做明哲保身的旁观者。
        民主社会不断剥夺教师随意惩罚的权利,依赖惩罚注定失败。
      杀一儆百所以立竿见影,是因为孙武有权斩杀不听号令的吴王阖庐的爱姬。教师不仅打学生手板子的权利被剥夺,连伤害学生心理的语言都被禁止。轻微的惩罚不足以达到警戒效果,反而不断在学生心中积累仇恨,而过度惩罚——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就自己将自己推到了十分不利的位置。依赖惩罚管理的教育模式注定是教育失败者。
        所以,最后必然形成四种类型的班级。一种是虽然没有产生向教师挑战的领袖,却成为缺乏道德权威的一盘散沙;另一种便是挑战逆反学生成为班级的实际核心,称王称霸;还有就是投机讨好的学生成为班级的实际核心,拉拢一部分学生,左右班级舆论,影响教师的决策;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便被他们抵消。教师依仗职务所赋予的惩罚权,对学生施加压力,局面暂时稳定。一旦学生的抗拒的能力增强,教师的约束力度减弱,(如小学高年级,初中的第八年级)循规蹈矩的局面就会崩溃,乱班的局面有可能出现而不可收拾。
    怎样才能建设风气良好的班集体?

      4月15日8:30继续举办的语音沙龙教育讲座,内容是:
        一、首先将学生转变原理,补充完整。
        二、用两次担任班主任的经历说明:
           1、班级发展的基本规律
           2、不同风气的班级形成原因。
           3、班集体与班级的区别
           4、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条件
      网址是:http://1025083.bliao.com/
      欢迎参加。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主页《知识学习动力心理研究》网址是:http://free.6to23.com/wangfanghugo/
    搬山不止的BLOG内容相同网址是:http://blog.sina.com.cn/u/1140311887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搬山不止老师说得很有道理,我十分支持!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4
        • 经验9065
        • 文章202
        • 注册2006-03-18
        有点道理!需要再完善!

        欢迎光临:

        http://blog.eduol.cn/user1/jtjszhz/index.html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分析得很透彻,学习了!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00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