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转帖]某中学规定发现学生用手机将当场摔坏
    时间:2006年04月18日09:39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杨伟广】

  近日,邯郸市某中学做出“学生在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凡使用手机被校方发现的,立即予以没收并当场摔坏,同时给予学生家长以相应补偿。

  4月10日上午,高一班学生小健在课堂上偷拿手机发短信时,被老师将手机没收,随后一位校领导赶到,当场在讲台上把手机摔坏了,然后通知了小健的家长,来学校领取赔偿费。  

  该学校一位副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有3000多名学生,前一段时间经摸底调查,发现大约30%的学生有手机,有的手机还很高档,手机费用一个月平均三四十元。

  他介绍说,学生使用手机很容易产生攀比,助长奢侈浪费之风,还会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许多学生上课时拿手机偷偷打游戏、发短信,还有的利用手机在考试时作弊。“这些对孩子们的正常学习、健康成长很不利,也与学校倡导的艰苦朴素校风相违背。”因此,学校在考察了南方几所名校后,做出了“学生在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并从4月10日开始,一旦发现哪个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就当场摔坏,然后根据其品牌、价格和使用情况给予经济赔偿。该学生和家长还会被告知,如果校方第二次发现该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就予以开除。“这样一来,虽然学校在经济上受点损失,但收效很好,有利于学校的长期管理,也希望学生们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据一校领导称,第一天摔了5个手机,第二天果然在校园内看不见玩手机的了。

  随后,记者采访了几名学生。高一年级的女生小辉称,同学中确实有很多人上课控制不住自己玩游戏。她说,现在自己只好把手机藏了起来,出了校园后再打开使用。高二的小军表示,他和几位要好的朋友商量好了,把手机交给家长保存,暂且告别手机,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孩子的手机被摔坏了,校方通知自己来领钱。这位家长说知道这是为了孩子好,他原来劝过孩子好多次都不管用,希望这次能让孩子安下心来学习。

  对此,该市教育部门表示,这只是学校的一种管理方式,只要没有侵犯学生的利益,应该理解。但这种做法毕竟显得粗暴和过激,在新形势下,学校和教育部门都有必要探索相应的管理新方法。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学生校内用手机该不该以摔代管[/B]    
 
  时间:2006年04月18日11:14   【来源:北国网-辽沈晚报】
 
  [B]孟母想必会四迁[/B] 傅淞巍

  “一旦发现学生用手机将当场摔坏”,河北邯郸某中学这一新校规甫一出台,即以“违规必摔”“二次违规即开除”的严厉执行方式,树立了新规的权威地位。但这一威慑一校学生的新规在奏效并取得众多家长赞同的同时,其自身的合理、合法性却首先应该受到公众的考问。

  可以确认,学生在学校滥用手机,有玩游戏牵扯精力、传播黄段子污染心灵、通过手机作弊等诸多弊端,而邯郸这所中学的思维,却否认了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合理交流的可能,将学生使用手机与滥用手机直接画上等号,其粗暴过激的思维,与教育者应有的慎重和理性相去甚远。

  即使根据该校实情确认,学生用手机弊多利少,也完全可以与家长密切配合,比如规定上课必须关机、取消游戏功能、控制话费与短信数量等手段,施以积极的引导。然而该校却偏偏采取了当场摔手机并给家长赔付的笨拙方式,既增加了教育成本,又涉嫌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

  更为有害的是,该校通过这一惩罚式教育,将暴力教育堂而皇之地引入校园。于是通过校方的当场示范、表演,这一令校方痛快、学生受辱的暴力教育手段,必将植入学生的意识中,并借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规律、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段,被部分学生复制,将得之于校方的,对待他人的粗暴、过激、侮辱的发泄方式施加于相关人士,结果可想而知,难免将造成其信任危机、人际危机、家庭危机、事业危机等惨重代价。

  而在两千多年前,孟母为子成才而三迁其家。其中一次即因邻居为屠户,忧心孟子效仿邻居简单粗暴的行为而迁居。试想,假如孟子进入邯郸这所学校,孟母获悉该校为制止学生用手机而采取如此粗暴的教育方式后,想必又会四迁其家为孟子换校就学了。

  [B]摔手机用心良苦[/B] 杨 帆

  抛开对错不说,我认为学校的做法无可厚非。记得有首歌唱得好,“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没错,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安心学习,为了孩子心无旁骛,为了孩子成龙成凤。

  很明显,学校的做法与家长的期望是完全一致的。

  你注意到了吗:当孩子走进校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表达一个意思,请老师严格要求孩子。经典表白是:“老师,您就把他当做您自己的孩子,该狠就狠点儿,肯定没错儿!”于是老师们便和学校一样遵从了家长们的意思,奉行严厉无罪的教育原则。

  作为一个对学生负责的老师,必然需要严格甚至严厉的管理,矫枉难免过正,只要“度”还在可以容忍和理解的范围内。学校中的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逐渐形成的阶段,他们对外来的诱惑缺乏足够的免疫力,如果不加以限制和引导,后果往往是追悔莫及的。

  如果有谁还认为限制学生用手机是错的,那么只要看看孩子的手机就会发现,玩游戏、谈恋爱、黄段子……这些诱惑与学习在拔河,而看似很苦的学习很容易败给这些“致命”诱惑。而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

  而如果你发现为方便联系孩子的手机有时变成作弊的工具,那么就更会支持校方的举措了。

  还要说的是,学校在采取这一严厉措施时用心可谓良苦,考虑得相当周全。在摔掉学生的手机后,还会根据其品牌、价格和使用情况给予经济赔偿,并人性化地规定在第二次发现同一学生继续使用手机才予以开除。如果学校有100人使用手机,平均每台手机1000元,学校将担负多少这样的损失?这个经济账校方都算在自己脑袋上,还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

  不损失什么,孩子又接受了严格管理,有什么不妥呢?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当场摔手机”凸显暴力教育魅影[/B]  
 
  时间:2006年04月19日11:30   【来源:红网】 【作者:徐晓】
 
  近日,邯郸市某中学做出“学生在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凡使用手机被校方发现的,立即予以没收并当场摔坏,同时给予学生家长以相应补偿。(4月13日《燕赵晚报》)

  看了这则消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非常吃惊。

  吃惊的是学校是文明礼仪的倡导者,但邯郸市某中学的做法无论如何与文明行为相差甚远。二是学校摔手机的理由很荒谬,因为“学生使用手机很容易产生攀比,助长奢侈浪费之风;另外,许多学生上课时拿手机偷偷打游戏、发短信,还有的利用手机在考试时作弊”,所以就可以随便摔学生的手机。

  如果这所学校的说法成立的话,推而广之,所有现代社会的数字音像产品都有正面或负面作用,如果因为有了负面作用就都可以理直气壮的摔之,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所有的电视、电脑等现代化的工具都可以摔掉。那我们只好回到蒙昧时代,一个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能这么教育学生吗?

  事实上,手机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普及通讯工具,要阻止它进校园,是一种非常不现实的行为。学校需要做的是如何科学管理学生使用手机,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来阻止学生使用手机。学校本来就是育人之地,应远离粗暴,在我的印象中,粗暴行为一般出现在一些素质不高的城管身上,而今在学校也出现了此种现象,令教育工作者蒙羞。

  “当场摔手机”凸显暴力教育魅影。因为,“当场摔手机”宣扬的就是一种暴力教育。所有宣扬暴力教育的行为都在证明一个观点:那就是相信暴力可以解决一切,不听话可以用暴力来使之强迫就范。这种暴力教育无疑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暴力远比说服教育更有用。如果学生在摔手机事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那给学生带来的危害远不止手机摔坏这么简单,更严重的是将会扭曲他们的心灵。

  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不培养人的教育就称不上是教育。培养人的教育应该是高度文明的教育。而摔手机的暴力教育是与之背道而驰的。也许,学校管理者基于“严师出高徒”这样的古训,但严师的严绝非简单的暴力教育所能类比的。严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而爱是需要耐心说服教育的,爱是润物细无声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所谓“学正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这个理。而学校教师带头“摔手机”这种教育行为,带给学生的是强制管教,是暴力示范。学生虽然表面服从,但他们内心是不满的。如果这种暴力教育长期下去,只会培养他们内心的叛逆,甚至会培养出他们的仇恨心理,如果真是这样,符合我们的教育宗旨吗?

  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稿《论教育》中说: “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学生是顺从的。”

  邯郸市某中学做了一件“最坏的事”,理应立即停止这一简单粗暴野蛮的做法,回到耐心细致的、培养人的教育中去。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