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年04月27日14:06 【来源:新京报】
据新京报今日报道,南开大学昨天公布一份《关于超期未毕业博士研究生的处理决定》,对1997级(含1997级)之前入学的28名延期毕业博士生按结业处理。这些学生的学习时间已经超过9年,其中既有全日制博士生,也有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以在职博士研究生居多,从学科分类上看,文科居多。南开大学校方透露,这28名博士生均已修完博士课程,但并未提交博士论文,因此达不到毕业要求。
对此,南开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教授在接受搜狐连线采访时表示,这只是南开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一次试水,南开要在严格控制结果的同时,对研究生教育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
问:对于这一处置结果,到目前为止,校方有没有收到这28名博士生的任何回应?
佟:没有。在结果公布之前,有个别老师和学生提出可否再给一次延迟毕业的机会,但是学院没有同意,2004年制定的《南开大学研究生学则》规定,“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既然是一项已经成文的制度,就应该严格按制度实行。
问:为什么以前没有淘汰过“积压”博士,第一次淘汰就这么大的比例?
这是一个长期的积压,有的已经是积压了好几年的情况,本来就该结业或者肄业,这次是集中解决,主要针对1997年入学的博士生。今年年底还将淘汰一批1998年和1999年入学的完成学业但没有达到毕业要求的博士生。以后我们会将此形成为一种制度,定期淘汰超过6年的博士生,保证学位教育的质量。
问:听说这28名博士生主要以在职的为主,具体来看,在职的可以占到多大比例?没有达到毕业要求的原因是什么?
佟:如果十开的话,应该是三七分,在职的占七成。但是没有提交论文的原因很多,有因为工作忙顾不上的,有能力有限者,也有个人兴趣转移了的。从职业构成来看,这28人主要分三类: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在职教师。
问:听说一年半之前,学校发现这些学生仍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博士论文时,就通过导师告诉他们,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博士生没有提交论文,是校方通知没有下传到位吗?
佟:通过导师传达是最直接的办法了,可是有的人已经自动放弃与导师的联系,连导师都找不到,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可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问:有网友提到,学生没有达到毕业要求,自身的原因当然是最主要的,但是学校和导师也一样有责任。
佟:这是当然的。作博士论文,导师有督促、指导责任,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是我们不是单纯区分责任,我们通过这次行动,主要是强调一种制度,表明学校、导师、学生在博士生教育各方面任务没有完成。因为现在还属于制度的过渡时期,对于以前的历史原因,诸如学生来源,导师指导方式等,我们并没有深究,对导师也没有直接批评。但是以后会加强个方面的责任管理。
问:对于博士生的培养,是不是唯论文论,有没有可能有更科学多角度的评价体系?
佟:毕业论文是博士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条件,我们对于一篇博士论文的评价,也是一个相对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三方面,也是考虑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
问:有网友说,这些人没有毕业,还是不够牛,跟导师关系不好,否则导师都找人给他写论文了?
佟:呵呵,我理解有些人通过一些侧面渠道,了解到一些个别现象,然后将之夸大。我想说的是一篇博士论文的通过,使一个严肃的学术制度的体现,开题有开题指导委员会,答辩有答辩委员会,评价有该领域的专业委员会,决不是一个导师和学生两人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通过慢慢了解大学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学术体系,就会正确的认知这个现象。
问:您一直表示南开的这次举动是一个制度的试水,那这个博士生培养制度还有什么内容?
佟:应该是全过程的监控、追求目标,从招生时就招一些有创新精神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生,规范性控制整个的培养过程,然后追求目标的圆满。
问:南开最近一直在压缩博士生招生,与这个制度有关吗?
佟:两者是一体的,一个是结果的控制,一个是起点的控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博士生教育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