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转帖]重庆拟成倍上调高中阶段学费
         2006-08-07 15:35: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吴红缨 冯向伟

     

      高中教育经费遭遇夹缝生存尴尬

      重庆市教委日前宣布,8月中旬将正式公布高中学费方案。这将是重庆近6年首次大幅度调整高中学费。

      市教委称,此举目的是为了合理调整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成本分摊机制,即“适当增加学生家长承担非义务教育成本”,以图解决高中教育的资金缺口及教育公平性问题。
      
      学校支持、家长观望

      据7月中旬市教委呈交听证会的《重庆市调整普通高中学校收费标准方案》(以下称《方案》),重庆的高中学费将成倍上调。

      该市一家市级重点中学副校长称,以本校为例,按《方案》,除去杂费,学费人均实际提高600元左右。

      重庆市政府参事曾庆宇作为专家代表参加了听证会。据她透露,听证会后陆续有校长向她借阅相关会议资料,“校长们多数持赞成意见”。

      万州清泉中学是库区一所区属重点高中。校长颜秀云介绍,学校最大的开支是教师工资和水电费。区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左右用于教师基本工资;学生每学期人均缴学杂费370元,总数大至在60万左右,而这点钱连支付水电费都不够。

      颜秀云表示:“如果学费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校资金的压力,我是赞成这次改革的。”

      由于此次学费上调涉及众多家庭的切身利益,民间质疑的声音也不少。

      据当地媒体报道,大多数代表对方案表示理解,但对增长幅度过大提出质疑。

      这些意见称,重庆现在还存在大量下岗再就业职工,普遍月收入仅500元左右;而农村,2005年人均可支配现金仅2809元,学费如此大幅度增加,会让一些孩子面临失学的险境。

      “高中现在反而成了‘黎明前的黑暗’,成了普通家庭最大的负担,最难捱的一段。”市民张辉向记者抱怨说,“现在小学、初中的学杂费都比较少,上大学有助学贷款,只有高中谁都不管。”

      张辉的儿子在一所市级重点校读高二。他算了一笔账,每学期学费400元,课本200元,杂费170,住宿费400元,加上平时的生活费、资料费,一年花销至少在5000元以上。

      “现在学费又要涨价,对我们月收入不足2000的工薪家庭,真的很艰难。”他说。
      
      择校费式生存

      重庆此番大幅度调整高中收费,根本原因是重庆高中教育扩容的资金压力。

      据市教委统计,重庆现有高中277所,在校学生48万,比直辖之初增加近31万人。但现有学校规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超级大班现象突出。

      扩容需要资金,而据市教委测算,仅扩班的资金缺口就差19个亿。

      目前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各级政府征收的教育税费、学费收入和其他收入。

      财政的资金更多投往义务教育。官方的资料显示,2003至2005年,重庆预算内事业性教育拨款年递增25.46%。但按照有关政策,每年新增教育事业费的70%以上必须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因此对非义务教育的高中投入仅能保证教师基本工资。

      市教委承认,高中要发展只能自筹经费。目前,择校费已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一位中学校长称,他们年收择校费1000万左右,如果没有这笔钱,教师奖金、福利、学校基建、公共开支都将无从谈起。颜秀云也承认,清泉中学基本就是靠择校费在勉强维持。

      而择校费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其产业化、准市场化倾向在无形中加重了教育的不公平。

      市级几所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在生源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差距越来越大,对此一位普通中学的校长感叹说,“现在办学就像大自然的弱肉强食,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而择校的学生,曾庆宇曾有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进入市级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自有钱或有权的家庭”。

      当地教育界人士透露,为解决这个问题,市政府高层提出了“均衡教育”的思路,这也贯彻于《方案》中,即逐渐减少计划外择校生。

      这位人士称,“议价生一旦减少,会出现一笔资金缺口,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希望通过提高学费来补缺。”
      
      出路是转嫁?

      市教委称,重庆高中学费标准制定于2000年,现在“高中学费收入占教育总收入的比例、占教育总支出的比例均严重偏低”。

      据统计,2005年,重庆全市高中学费收入2.41亿元,约占全市高中学校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

      而通过“调整高中教育经费分摊结构”,在其他经费来源不变的情况下,普通高中教育学费收入将达3.61亿元。

      曾庆宇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义务教育部分已经由国家基本承担下来,高等教育也基本开始形成一个以国家补助、社会救济以及银行贷款为主体的援助体制。但高中这一部分教育资源,仍然缺乏明确的定位,使得政府投入不足,经费缺口相当之大,终于导致今天各地教育部门不得不以提高学费作为解决方案。

      西南大学一位教授认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由家庭分担部分教育成本,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关键在于,比例究竟是多少。

      他指出,要实现教育公平,也应由政府负起投入的责任,而不是转嫁出去。不幸的是,在目前这个过程中,政府表现出一种不断退缩的姿态。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李进军亦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实际上,政府从教育发展中获得了很大的回报。教育的发展聚集了更多的人力资本,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教育出现失误,大量的人口将成为国家的负担。

      重庆市教委宣传部称,新的方案综合各方标准正在调整中,待8月中旬正式公布。但基于对听证会的普遍经验,大多数市民都确信,学费上调基本已成定局。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放开收费不等于教育的充分市场化
       
          2006-08-26 10:16:1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只眼观天之信力建专栏
        
        临近开学,重庆的高中收费全面调整,升幅一下子达到过去收费的两到三倍。家长们感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据报道,家长们对于调高高中学费并不是不能理解和接受,但认为此次升幅绝对值过大,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承受能力(《中国青年报》8月24日)。

        我听一位家长说:高中读完出来还是孩子,又不是上大学,出来可以找工作。收那么高的学费有道理吗?不得不说,对于教育收费,中国的家长们一向存在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段的误区。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这九年,国家必须提供免费的教育。而高中已经脱离了义务教育的范畴,相当于大学预科。政府是没有法定义务要为它付费的。所以,在现时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会想办法先保住义务教育经费的供应,其它的包括大学、高中、中专、职业学校等,以往由政府承担的经费,都会转由社会解决。具体来说,就是转为受教育者自己承担。

        另外一个误区,是“收税”制和“收费”制教育的不同。过去高中教育收费很低,不代表它没有成本,只不过政府已经用税收支付了大部分的费用而已。而现在即使家长交了上万元的学费,也并不代表已经付清了所有应付的费用。在高中收费逐渐放开的过程中,以“收费”供养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而以“收税”来支付的学费会越来越小,这是不可避免的。

        会有什么不一样呢?有一位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曾给过两个数字:民办大学,每年收费一万,已经能够应付所有成本,另外加上纳税;而公办学院核出的生均成本要超过三万。“税”制与“费”制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一个通过行政配置,另一个则通过市场配置。运作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效率的不同,这是学费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市场是奇妙的工具,市场越放开价格就会越低,从暴利走向平均利润。价格规律在其它行业屡屡得到证明。然而在教育行业,这样的市场效应则迟迟不能出现,不得不说,这是很反常的现象,是不符合逻辑的。学费调高了,部分有钱的家长可以接受,但是为什么择校费不但没有取消,反而也在跟着升呢?为什么教育一放开收费,价格就收不住?大学收费如此,高中也如此。这在理论上是没法让人接受的一件事。也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很多对“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误读,反对教育放开的声浪也趁机出现。

        为此,我们不得不老调重弹,再度正视教育体制层面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我们国家的教育垄断远没有被打破。我们是行政办学,行政办学的主流地位与价格垄断有直接关联,劣势在于效率偏低,产品的多元性多样性、市场竞争力不明显,同质化倾向严重。90%以上的行政办学,阻碍了民间、社会、多元办学的可能性,也造成了学费居高不下的局面。

        其实教育也就是一个普通产品。我们以前习惯了免费午餐,现在没有了,要逐渐适应。然而供应午餐的地方店大欺客,价格太高,大家都买不起,于是就产生“逆向淘汰”,造成大家一个错觉,认为是这个产品不好,不如不要,或者宁死不吃、饿坏了算。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这样警告我们。

        我们非常担心,如果高中学费再这样升下去,很快就赶上普通大学,那高中还有人念吗?本来三年的高中里面,有一年半就在为大学做准备,另外一年半是重复练习,学习和成长的效率都极差。学费如此高的情况下,高中还会有人念吗?高额学费成为主要问题。国家能提供的经费一旦比例减少,政府不支持了,农村家长付不起,城里一部分家长也有困难了。高额学费就不再只是经济问题,而扩大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

        可以想象,只有依靠巨大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才能够帮助摆脱困境。毕竟放开高中收费,可能是全国性的趋势。只希望我们的教育体制尽快健全起来,即使依然要通过行政配置的方式办学,也应该尽量做到收费合理、效率提高,学费如果已经接近成本,就不要再以择校费加重市场负担。

        (作者系广东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62
        • 经验3507
        • 文章119
        • 注册2005-03-11
        终于与时俱进了!某些政府部门不学好,搞些歪门邪道却如苍蝇逐臭般敏感。
        欢迎访问中国教学资源网www.edudo.com
        www.edudo.net/lishi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