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8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
    • 积分10318
    • 经验550446
    • 文章10207
    • 注册2008-10-0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弄花香满衣[/U]发表的内容:[/B]

                 不必追求完美

        写作,是为了记录,是为了纪念。

        生活本身是平凡的,但平凡的生活中,却蕴藏着很多很多值得珍藏的东西。只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看似平淡...[/QUOTE]
    留心观察生活,随性而写,有时候也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color=red][B]付义六[/B][/color]欢迎您访问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fuyiliu2008][color=red][B]雄鹰展翅[/B][/color][/url]   班刊论坛连载:[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25043][color=blue][B]雄鹰展翅的心灵感悟[/B][/color][/url]
    在线情况
    18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写下来就是美丽的幸福!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18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59
        • 经验5703
        • 文章447
        • 注册2007-11-09
              [COLOR=#c709f7][SIZE=4] [FACE=黑体][B]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B][/COLOR][/SIZE]                            
                                        ——我在大比武中成长
         
               [SIZE=4]  一 比武成长  痛并快乐

             全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兼“一课四”的大型比武活动,终于落下了帷幕,结果也很快就揭晓了。我最终不负厚望,荣获了一等奖第一名的佳绩。用罗教授的点评总结来说:“每一个环节,无论是课件的设计,还是过渡、对学生的评价、师生互动、朗读等等都很完美,几乎挑不出毛病。”我知道这是罗教授对我的鼓励。虽然我知道我的课堂远没有罗教授说的那样完美,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教授的话,就是对我,对我们这个团队这段时间共同的努力,给予的高度肯定和鞭策!在这个比武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成长着,虽然过程很痛苦,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正应了这句话:“痛并快乐着!”

            全校大型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全员准备的基础上,以抽签的方式进行。除语文、数学、英语之外,还有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科学等各大学科,共计十四节课。    

            很荣幸,我代表我们五年级语文组参加比赛。我的课被抽在第一天上午第四节。经过前期精心的准备,这次赛课,自信、从容、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一结束,就听见本组老师的鼓励还有其他听课老师的祝贺。那些课前的煎熬,平常的辛苦,也就不觉得什么了!那些辛苦的日子,似乎成了过眼烟云,取而代之的,是凤凰涅槃后的激动!

            评委是特邀的华中师范大学罗教授以及他带领的一批长期研究小学课堂教学的博士生、研究生队伍。

            中午吃饭的路上恰巧遇见罗教授,他高兴地冲我说:“课上得不错!”

           “谢谢罗教授的鼓励!”我满面春风地谢过罗教授,就上课去了。罗教授是评委,结果没出来之前,不敢主动交流。不过,罗教授的夸奖,还是让我的心情感到格外愉悦。

            全校课堂大比武,自去年已拉开序幕,去年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是教科学的姚文勇老师,他可曾是全省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的得主!

            一等奖仅有两名。搭档易老师的课一贯上得好。她总是那样认真、敬业,将平时的工作总是做得那么扎实、高效。每节课都是提前十分钟来到教室,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平常的常规课,当成公开课那样对待,十几年来如一日,她的课是公认的好,每次教研室的领导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她的课得到的评定,从来都是“优”。她的课不仅曾获过武汉市一等奖,而且还在湖北省获得过二等奖。现在经过几年的锤炼,越发是炉火纯青了!能够和易老师这样优秀的老师同时获得一等奖,我感到非常荣幸。

            虽然我这次代表我们五年级语文组获得了一等奖,但这个结果却是集体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忘不了试教时,同组老师们一次又一次地听课并提出改进建议,就这样才使得教学设计一次比一次完善。就在临比赛前,本组的杨大姐,有好几节课空堂,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备课、改本子,但她却把教学比武当作自己的事,和我继续商讨着没有通畅的环节该怎样处理才好。这样的细节,想起来总是这样温暖。就这样,本组成员把比武活动,都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齐心协力,才有了这样好的成绩,这次成功是团队合作的胜利。

            成功的背后,要感谢的人太多,是大家无私的帮助,才让我的课日臻完美。忘不了比武前那些难忘的情景,那些“磨”课的日子。不仅本组成员给予全力的支持,更有市区教研员、专家的精心指导、帮助。

        二 积极准备  专家指导

            为了了解一线老师们的教学情况,每学期,区教研员都会下校推门听课。我主动向领导申请,欢迎区教研员指导我的课堂。在我的热情邀请下,区教研员周凌主任给了我很多具体、实在的指导。先肯定了我的课堂有了很大的飞跃,有激情,情感饱满。但同时也指出,课堂上还不够流畅。一节高质量的课,一定是每个环节如写文章一样起、承、转、合都几乎无可挑剔。语言节奏上,建议多使用短语,使自己的语言自然、轻松一些。周主任的指导,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啊!专家就是专家,教研员就是教研员,提出的建议特别中肯。有的,我能感受到,比如说,课堂上的流畅性,我自己知道不足,是因为我感到自己没有准备特别充分造成的,应该能够克服。有的,我却完全忽视了,例如,每句话都注意了抑扬顿挫,咬文嚼字,反而显得没有重点,让人听着容易累。这句当头棒喝,让我一下子清醒了很多。原来我一直得意的认为有激情的课堂,也是有问题的。以往,从来没有人给过我这样的建议。区教研员的话让我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在平常的课堂上,我力求在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基础上,上出激情,引发学生的共鸣,让课堂更高效。

            我校每周四的语文教研活动时间,都会请翁望仙特级老师来指导。我也借助这么好的时机,积极邀请翁专家指点。翁特她是一名很传统的专家,比较务实、严格,注重双基的落实和语言文字的训练以及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通过翁特的指导,我发现自认为设计还不错的教案,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整体—部分——整体,虽注意,但体现不够。课后练习的落实,如:复述课文,是什么意思?因为平常没有引起重视,所以回答得缺乏底气。翁特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经常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能促使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翁特接着告诉我们:“这是第六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的重点,通过复述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语言,理清作者的表达顺序,是很重要的一项需要落实的练习,怎么能忽略呢?必须要在课堂上重点指导,在课堂上完成。”

            翁特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原来平常的课堂上,还有很多盲点并没有做扎实。看来,课标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让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

            如果说区教研员在细节上给了我诸多实在、有效、具体的指导,如涓涓细流,汩汩地流入我的心田。那么翁特则是在宏观上,课标的解读方面,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如醍醐灌顶,如惊雷一般,让我重新审视、反思自己的课堂,让我有了更多的改善、提升。

        三 集体研讨  精心“磨”课

            为了上好这节大比武课,力求让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无可挑剔。在组长和全体组员的支持下,我们一次又一次集体研讨。在此基础上,我更是反反复复琢磨、完善。一有不通疑惑的地方,随时询问,随时研讨。就这样,经过“备课、说课、修改、试讲、再修改、再试讲、定课”这样一系列的磨课过程,我对大比武要上的这一课每一个环节的把握更加到位,无论在怎样的情境下,自己和学生都能很好地沟通、交流。经过先后六次的试教、一次次地完善,达到了胸有成竹的地步。最终在这次大比武活动中,脱颖而出,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次大比武活动,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一节好课取决于教师的功底、积淀和智慧,需要我们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机智、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等方面做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和思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在课堂上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确保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

            通过这次大比武的实践,我发现所有的好课,无不是经过无数次的锤炼、打磨出来的!所有的好课,都是花了大量的功夫,慢慢“磨”出来的!原来认为一些高不可攀的好课,只要愿意努力,花时间琢磨,原来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通过这次大比武经历,我深切感受到,一节课,短短四十分钟。仔细回味,其中学问多多,乐趣无穷。就在这样一次次的磨练交流碰撞中生成智慧、燃烧激情,分享成长,实现自我超越……
        [/SIZE][/FACE]
        [ 此贴最后由弄花香满衣在2012-2-18 10:57:52编辑过 ]
            潜心教书育人,静心阅读写作,愿向大家多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线情况
        18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您是个很优秀的老师!鼓掌!支持!希望您再接再厉!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18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59
            • 经验5703
            • 文章447
            • 注册2007-11-09
            [P][QUOTE][B]下面引用由[U]黄长贵[/U]发表的内容:[/B]

            您是个很优秀的老师!鼓掌!支持!希望您再接再厉![/P][P] [/P][P]黄老师更是个勤奋、好学的老师啊![/P]
                潜心教书育人,静心阅读写作,愿向大家多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线情况
            18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59
              • 经验5703
              • 文章447
              • 注册2007-11-09
                                          编辑和我约稿
                  我的个性大多时候比较被动,我极少主动参加写稿。不是不想写,主要是我这个人反应慢,能力差,精力有限,分身无术。很难做到主动出击,广撒网、广播种。大多时候,只能默默欣赏着别人的精彩,淡然地努力地用心地过好眼前的生活。很多文章得以发表,大多是别人向我约稿。我才试着完成。上学期,发表的几篇文章,均是如此。
                   开学第一天,就接到了一个北京的座机打来的电话,一接听,原来是《中国教育报》张编打来的。说,读过我的很多文章,很感动,希望我能将我做班主任的心得体会整理一下,给广大班主任老师以启迪、借鉴,约3000字左右,文字不做要求,像我讲座时的一些交流就行,有个人特点就好,希望能在开学第一周就刊登。然后,张编就给我发来邮件。
                  学校不能上网,下班,回到家,打开电脑,读着邮件,开始完成“任务”。
                  不几天功夫,果然刊登了,很多看起来高不可攀的事情,有时,就这样简单。
                  感谢张编给了我这样一个锻炼、整理的机会。感谢我身边许多认识与不认识的贵人,一路伴我成长!

              附张编的邮件:
              管老师:
                   非常高兴和您联系上了。我是中国教育报的编辑张婷。在网上看过您的许多文章,特别感动,很想把您的这些心得推荐给我们报纸的读者。这不,年还没过完,就忍不住打扰您了。
                    我们中国教育报 基础教育周刊 在每周5的5-8版刊出,其中,班主任版经常会推出一些名班主任,北京的万伟老师、上海的丁如许老师、山东的郑立平老师都曾为我们报纸投稿。
                    新年第一期,我很想约您写一点您对班主任这个岗位的感悟与心得。这个栏目主要是给读者们推荐名班主任所思所悟,以此帮助年轻班主任成长。在行文上,我们没有任何要求,只要文字优美,有事有感悟,行文有个人风格就好。就像您给年轻班主任做得报告,就可以,字数在3000字左右。
                    如果可以,您是否能在2月7日返给我稿件,这样我们下周五就见报,到时给您寄样报、稿酬。有问题可以邮件、电话联系。
                                                                                                                                    张婷

                  潜心教书育人,静心阅读写作,愿向大家多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线情况
              18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59
                • 经验5703
                • 文章447
                • 注册2007-11-09
                                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

                 

                     武汉近段时间的天气还真冷。不知怎地,昨天老天爷还笑容满面的,今天却阴沉着脸,冷飕飕的,是一向怕冷的我极不喜欢的天气。

                    上午,上完第一节课,回到办公室不久。突然手机响了。一看,是先生打过来。

                   “你的作品已经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了。”

                    “不是明天才刊登的呢?”
                 
                    “网上已经能看见了,王永军老师已经看见了,把网址传给了我,群里有你的消息,要不,我发给你?”

                    “学校电脑不能上网,看不见呢。那我到图书室去查查吧!”

                    阴霭天气的影响一扫而光。放下电话,忍住激动的心情,飞奔到图书室,想一睹为快。尽管心中早有准备,但得知这个消息,兴奋之情,还是溢于言表。虽然,以前也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过文章,但毕竟只是豆腐块。不像这次,有近三千字呢!

                    不管怎么说,看见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总归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何况还是这样一份报纸!这是对我专业成长一次极大的肯定!

                    我感到自己像做梦一样。网络带给我的成长,带给我的变化,是我远远意料不到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坚持中,在积累中,在学习中,在反思中,在书写中,还是感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多蜕变。就拿写作来说,发表作品,于我来说曾经是多么遥远的梦,可望而不可及。可如今,短短几年的功夫,就有四十多篇文章发表各大报刊、杂志。有的甚至被入选出书,在全国公开发行,在当当网、卓越网均能买到。甚至,未来可能还会有属于自己的专著!

                    我一直都是一个生性驽钝的人,起点一点儿也不高,资质平平,但平凡如斯的自己,却常常收获惊喜,不断超越自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新高,实在也出乎我自己的意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未来的路很长,即便有些许小小的收获,有不断地惊喜发生,在不断激励着我,鼓舞着我、鞭策着我。但我深深地知道,光华背后的我,还是原先那个笨拙的我,底蕴不厚的我,很多地方其实都不如别人,有些迂,有些呆,有些傻,有些拙的我,依旧普通如我。

                    平凡的岁月中,仍有一颗宁静、踏实、质朴的心灵,伴随自己一路成长,高兴时,快乐分享,不开心时,读读书,写写文,倾泻于笔端,或者,该发脾气时,偶尔也做河东狮口状,将一些不快、一些浊气,抛之九霄云外。

                    在书写中,不知不觉就摒弃一些浮华与浮躁,做简单、真实、快乐、率真的自己,屡有收获,不断成长,有成就感,问心无愧,便会觉得心底格外踏实!

                    潜心教书育人,静心阅读写作,愿向大家多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线情况
                18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59
                  • 经验5703
                  • 文章447
                  • 注册2007-11-09
                  和学生分享喜悦



                      下午,有我的课。走进教室,笑容满面的我开心地和孩子们说:“今天,有个好消息和同学们分享。”
                   
                      情绪是能传染的,看着满脸喜色的我,孩子们也兴奋起来,在期待中,不约而同发出的热烈的掌声,眼巴巴地望着我,很想知道下文。

                      我故意卖个关子:“猜猜看,会是什么呢?”

                     “我们班又受表扬了!”

                     “不对——”

                    “老师的文章又获奖了。”

                      我笑着摇了摇头。

                    “那老师外出作报告了。”

                    “你们对老师的期望值可真高!不是!”

                    “我猜是老师的文章出书了!”

                    “也不是,不过比较接近。看样子,老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谢谢你对老师的鼓励!”

                      聪明的潘子豪马上说:“那我猜,老师的文章一定上了报纸或者杂志。”

                    “恭喜你!答对了——”我模仿着主持人的语调,愉快地说着。
                   
                      举着手中的《中国教育报》,我对孩子们说:“看!就是这份报纸!今天刚刊登的。”

                     “哇!我要看,我要看,我也要看……”就像自己的名字变成了铅字一般激动。顾不上上课,有些亟不可待孩子忍不住想冲到前面来,一饱眼福,先睹为快。

                      我一看情形不对,赶紧正色说:“哪一组最受规矩,就让哪一组先看!放心,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的!”

                      骚动的孩子们迅速安静下来,我就走到第一组跟前,拿着发表作品的那一页,和孩子们简要分享着。

                     “哇!还有老师的照片呢!”
                   
                     “像不像?”我故意问着孩子。

                     “像!”是啊!本来就是我嘛。

                     “又有些不像!”确实,这张照片是我三年前照的。张编和我约稿时,特别要求照片要竖的,不要横的。我翻遍电脑,发现大多照片都是横照,竖照极少。平常的我不爱烫发,这是我唯一一次有烫发的照片。头发一变,人的形象随之改变,也很正常。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不失时机地激励着孩子们:“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每每有好消息的时候,总爱和学生分享。并不是想刻意炫耀,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有了效法的欲望。看着身边的榜样,身边最亲近的老师,活到老,学到老,从未放弃过追求。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触动。于是,向往优秀,奋发努力,一种无声的激励作用,相信就这样慢慢的蔓延开来。在追寻、效仿中,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人生!
                      潜心教书育人,静心阅读写作,愿向大家多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线情况
                  18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59
                    • 经验5703
                    • 文章447
                    • 注册2007-11-09
                     转学生小景

                        开学后,又转来四个学生。其中最后一个转来的是男生,他,就是小景。

                        下班了,作业还没改完。我想一口气将当天作业处理完毕。坐在讲台前,埋头奋战着。突然看见一个陌生家长在教室门口迟疑着想进又不想进的样子。几秒钟后,还是进来了,试探着问我:“请问哪个是管老师?”

                       “我就是。”

                       “我是刚转来的小景的家长。”说着,便递给我一张主任写的推荐条。

                        我停下手中的工作,接待了这位转学生的家长。

                        知道了这个孩子是从江苏东台实验小学转来的。要过孩子的素质报告单,便发现这是一个调皮的小家伙,成绩一般。班主任的操行评语上写着“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如果学习更认真一些,书写更用心一些……”

                         还没看见学生,通过和家长简要的聊天和素质报告单的信息,便大致知道了孩子的基本信息。

                        “怎么没看见他?”

                        “刚才还在的,可能有些害羞,躲开了”家长解释道。

                        “既然孩子来了,把他叫过来,我要和孩子聊几句。”

                        “小景_______”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很快过来了。

                         这是一个很壮实的小家伙,个子挺高的。

                         我简要问了几个小问题,他一一作了回答。看起来还比较大方,并不像妈妈介绍的那样害羞啊。

                        简要和孩子及家长交待了上学、放学时间,叮嘱家长这第一个月特别重要,要多关注孩子,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不管以前他的表现怎样,现在一切从头开始。希望在新环境里养成好的习惯。将原来的优点继续发扬,改掉缺点,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让我很重视从心理上对学生、家长做好教育铺垫。要先从心理上积极做好积极的准备。帮助、引导他们尽可能少走弯路。末了,又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就告别了。

                        第二天,小景正式随班就读了。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发现小景和别人还真有些不一样。转来的四个学生,其他三个可能是女孩子的缘故,表现得特别乖巧。唯有小景,与众不同。

                       上午,我的语文课上,我发现他听讲的习惯很成问题,头爱习惯性地低着,在几次提醒下,才知道眼睛跟着老是转。

                        科学课上,小景同学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了。这还了得,刚转来第一天就这样“放肆”,看样子,不是一般的人物。

                        中午,班长向我反馈,小景迟到了。我们班一项班风良好,从未发生有人迟到现象。他刚转来,就随意违反班规。看着记载,我心中有些生气,更可气的是,明明和他的家长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家长明明知道上学的时间,却明知故犯,让孩子迟到,是什么意思?

                        把小景叫道跟前,忍住怒气,心平气和地问:“知道上学时间吗?”

                       “知道!”

                       “知道!为什么还迟到?我们班可从来没有同学会这样!”

                       “我家来了客人,我妈妈做饭做晚了!”

                       “不管什么原因,迟到是不对的!”看他刚来,即便他犯了错,我也不想批评他,免得吓着他,留下阴影。但要他知道他错在哪里,该怎么做。

                       “知道了!”认错态度还不错。

                       “来到班上,首先要遵守班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要看你以后的表现,多向优秀的同学们学习!”

                        孩子刚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让孩子知道,他的一举一动,老师都了如指掌。孩子看我说的有理,指出了要害,而我说话的语气,让孩子容易理解并接受。所以态度还算端正,表示虚心接受教育。

                        对转学生,除了关注、关心、帮助外,也要在孩子的心中树立威信,他一旦信服你,以后教育他就事半功倍了。凡事,开头要抓好!

                        下午,我的写字课。同学们都认认真真书写,写完后,一个个拿我到跟前来面阅。不合格的要天天留下来练字,直至练合格为止!大家都按要求书写很工整。轮到小景时,发现他的书写问题很大,几乎是全班书写最糟糕的。我自然将他的名字让学习委员记录下来。这次,全班有三人书写不过关,其中之一便是小景。因为不过关,所以每天中午吃完午饭,就要到教室开始练字。有专人检查、反馈!

                        还有,全班人人都带了字典,唯有小景一人没带,询问原因,说:“忘了!”

                        晚上,放学了,我又将小景叫到跟前,将他一天的表现向他做了反馈,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孩子连连点头称是,看起来及时反馈、沟通还是很有效的。除了和孩子沟通以外,我还得和家长谈谈。

                        家长如约来到学校。我告诉家长,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希望孩子能尽快适应新环境。这次,班上一共转来了四位学生。其它三个转学生,虚心向同学们学习,各个方面均表现良好。之所以找小景的家长来,因为发现她的孩子比较特别。例如——

                        我将小景一天的主要表现和家长进行了反馈。将我所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以及我的想法和担忧和家长进行了沟通。

                        家长一个劲地道歉、反思自己关注孩子不够,自己比较马虎,一些细节都没注意。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一天的时间,就对孩子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和了解。家长对老师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敬佩。表示一定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第一个月,多关注孩子,看孩子适应情况如何。保证不再会让孩子迟到了,会买好字帖,督促孩子写好字。

                        和家长谈话时,指出孩子的问题之所在,简要分析了原因。帮家长分清职责,让家长清楚知道,自己该做好哪些事。同时,我也将针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采取哪些举措,和家长分享。

                        开学后,抓主要问题,抓特殊人物,及时反馈,有效解决。练就一双慧眼,知微见著,尽可能将一些潜在的问题,不良的苗头在萌芽阶段就给消灭掉!

                     

                    附:我和小景课间操对话

                    课间操期间,我站在小景身旁。关切地问他:“来到新班,还适应吗?听课听不听得懂?”

                    “能适应,能听懂,就是英语问题有些大,很多单词都没有学过,学起来有些吃力。”

                    “班会课上,要和同学们做个自我介绍。让同学们很快认识你,了解你。要做好准备啊!”

                    “嗯”

                    “原来学习的地方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吗?”

                    “我感到这里同学纪律要好,出来站队,时间一长,大家都动东倒西歪的,而这里,大家都自始至终不乱动。”

                    “还有吗?”

                    “我们以前学校,老师都抢着要课,除了体育课外,就是语文、数学课,再就是英语。除了这些,就没有其它课上了,而这里,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不抢课”

                    ……

                    “那你身为男子汉,要发扬绅士精神,班会课上,你就第一个带头介绍自己,将这些话,也可向同学们做介绍。”

                    “有困难吗?”

                    “没!”

                     我冲孩子竖了个大拇指:“第一次精彩亮相,争取给同学们留下美化的印象,老师相信你的!”我鼓励着孩子。

                    (单独交流,孩子语言还比较流畅、大方、清晰,在班会课上面向发言声音有些小,需要在提示、帮助下才能勉强说完。)

                     

                    小景到我们班的成长故事一定还有很多很多,经过前期的帮助和引导,他会发生明显的转变吗?我们拭目以待。

                        潜心教书育人,静心阅读写作,愿向大家多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线情况
                    19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学习了!非常优秀!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19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59
                        • 经验5703
                        • 文章447
                        • 注册2007-11-09
                        [P]                 [SIZE=4] 又是忙碌的一周

                           越来越发现自己的阅读量竟然是如此之少。所以,我要挤时间鲸吞式阅读,以弥补自己先天不足的营养。我给自己规定:每天阅读一点点,每天写下一点点。自认为应该能够做到。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却没有做到。这是为什么呢?我发现,我被很多额外的工作打乱了生活的节奏。以本周工作为例吧!
                            周一,白天还能偶尔坚持读一会书。晚上参加班主任自主化管理群里的第一次重要研讨活动。还得抽空完成校本课程的编著工作。
                            很多工作必须借助网络才能完成。可学校电脑一直不能上网。这就意味着,很多工作必须下班后,回家才能完成!
                            有空就要编著校本课程,本周要上交,对我来说,工作强度极大。
                            期间,接到蔡校长布置的任务;下周四李伟博士带领专家过来,想听我们工作室成员的两节班会课。任务的背后又是很多看不见的……
                            周二,也能见缝插针,继续着阅读计划,还和办公室老师们分享着。晚上,继续编著校本课程。参加了班主任尖峰论坛,一些不懂的问题,请教了梅头。网上的时间过得真快!交流也很重要,时针总是飞快,等我准备记录时,已经太晚了,早过了休息时间,只得作罢,等有空能补尽量补记。
                            周三快下班时,接到学校陈主任的通知,要承担校“一课四”活动,周五早上,有市教科研的专家来指导。原本以为会是下周的时间,还可以挨一挨,休整一下的,没想到,提前了!小局服从大局,再苦再难也得努力做好——既是对自己负责,又是对他人负责!时间太紧,只有熬夜、加班备课。
                            周四上午,勉强试教,效果极差。下午,应邀参加了吴四中班主任工作坊的“嘉年华”联欢活动。晚上抽空参加了班主任尖峰论坛群主梅老师的讲座。继续备课、做课件、配音乐。又是熬夜,只能熬夜,不得不熬夜,只恨匆匆、匆匆、给我的时光太匆匆!无奈,年岁不饶人。实在坚持不住,不敢熬得太久,饶是如此,始终也滑向了第二天凌晨……
                            周五凌晨,四点多钟,睡不踏实,干脆起床,继续鏖战。总算有了点眉目,心里才踏实了些,算得上是不负有心人,累,也算是值得吧!第二节是我的课,在阶梯教室上的。全校语文教师,校长、主任、区教研员、市教研员都参与了听课。第三节,是四年级的朱青老师上。第四节课专家评课。一晚上,没休息好,头昏的要命,好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可能太投入了,竟然浑然不觉。等课一上完,才发觉头重脚轻。熬到第四节课,专家点评时,我的笔记还做得特好,几乎是一字不落。真不知道,人的潜能竟是如此大!
                             长期熬夜的我,当然知道这样做无疑是在糟蹋着身体、透支着身体!是对自己身体极不负责的表现。可一天的时间准备,但这个时间,要完常规的上课、批改作业、甚至外事活动。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时间用来静心备课。再说,并不是一备就能备好的,很多时候还会做些无用功,是无效劳动。这么短短一天的时间里,想上出水平又不付出辛劳,可能吗?那份与生俱来,已经内化的责任,驱使着我无法不这样做!尽可能做到问心无愧!只得牺牲我那可怜的身体了!
                            以上陈述的,简要记叙的,都是在所有一线工作和班级工作不影响的情况下,额外加班完成的。好多天都没睡个好觉了!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在匆匆中,我似乎收获很多,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我的时光到底干什么去了?我似乎总在疲于奔命,没能调整好生活的重心,在积极与被动之间徘徊着。原计划中的一些从容,面临着一些变故的时候,却总是被打乱,无法做到真正的坚持!
                            马不停蹄,快马加鞭,无论多么忙碌,一定要做好阅读、记录、思考的的积累!这,是必须的!要不,我会永远湮没于这些看不见的琐事中,无法跳出来!    [/SIZE][/P][P][SIZE=4]   忙碌是难免的,调整好生活的重心,坚持阅读、写作!有时实在无法做到,那就要抽空补上!
                        [/SIZE][/P]
                            潜心教书育人,静心阅读写作,愿向大家多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线情况
                        19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59
                          • 经验5703
                          • 文章447
                          • 注册2007-11-09
                                               网络之缘

                           

                               今天收到张万祥老师的回复。邮件不长,但透过这凝练的文字背后,我却分明看到:敬爱的张老,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了帮助更多的青年老师们成长,不计回报地付出着,读稿、审阅、修改、回复……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别说是春节期间没法休息,即便是除夕,也没能闲着。  

                              想到这些,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读过张老师撰写的很多帖子,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永远值得所有人敬仰的育人情怀。退休后,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功成名就的老人家,透支过多,身体并不硬朗的老人家,享享清福,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但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却不愿这样!而是选择继续发挥余热——帮助、引领、提携青年班主任成长,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

                              在他老人家的努力,不知为多少青年班主任搭建下了成长的阶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张老师培养的弟子遍天下,而且,个个都是精英强将,成为新生代的班主任的领军人物。中国的教育,因为有了像张老这样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大家,培养出了多少教育界的精英,惠及到千千万万的学子,其深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

                              现在,我加入了“班主任尖峰论坛”,发现了很多像张老师一样,德艺双馨、为中国的教育呕心沥血的老师们,他们自己已经是成名成家了,但他们却为了引领更多的班主任们成长,甘愿付出!

                              如果不是亲眼见证,我会以为这样的事,会很遥远很遥远,只会在理想中存在,在这个日益功利、日益浮躁的社会里,这样的人,似乎成了凤毛翎角的国宝,只可遇而不可求。而我,竟是如此幸运,结识了这样一批令人钦佩的教育大家们,经常可以零距离地交流,默默地跟随着他们前进的步伐,不敢懈怠,努力前行!

                              只叹时光匆匆、匆匆,太匆匆!让愚钝的我,成长得是如此之慢。但,唯一值得庆幸的,从不敢懈怠,虽慢,但一直在向前、向前、再向前!我所能做到的,只能尽可能接近、接近、再接近!

                              永远向这些德艺双馨、大公无私的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感谢网络,让我有机会结识这样一批令人敬重的大家们!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真实地激励着成长的自己,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潜心教书育人,静心阅读写作,愿向大家多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