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3
    • 经验837
    • 文章18
    • 注册2009-05-17
    请各位评评,这篇文章的好坏!谢谢
    [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黑体][SIZE=18pt]由于是新手,此前发的贴不能回复,现重新发帖。请各位为我这篇文章评评好坏,谢谢各位![/SIZE][/FAC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黑体][SIZE=18pt][/SIZE][/FACE][/LINE-HEIGHT] [/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黑体][SIZE=18pt][/SIZE][/FACE][/LINE-HEIGHT] [/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黑体][SIZE=18pt]怀揣希望,走上教育之路[/SIZE][/FAC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黑体][SIZE=14pt]——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SIZE][/FAC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2011-1-9   [/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一中   [/SIZE][/FACE][/LINE-HEIGHT]彭俊[/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从[/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2009[/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年自愿申请当班主任以来,带领着[/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284[/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班走过了曲曲折折的一年半时间。由起初所谓的“民主”管理模式转变到“强权专制”,而后又转变成所谓的“情感交流”,学生也由开始喜欢我,信任我到后来的远离疏远,甚至产生了较严重的“积怨”。在一次次的管理变革中,我慢慢地认识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于管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来说,比什么班规、制度、惩罚措施更重要,更有效。虽然现在的很多想法与做法还谈不上科学,但我认定这条路是合适的,我会摸索着去进一步调整、完善,心想着有一天形成完善的体系,成全我心中的那个和谐之梦。[/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一、[/FACE][/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在班级管理这方面,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有的甚至处于“敌对”状态的边缘。老师为学生的所想所作,本是出于一片好心、爱心,比如想尽一切办法去改掉学生的一些不良生活、学习习惯,但到了学生那里却被认为是有意针对他们,老师累得不可开交,学生不但不领情反而是“对抗”,老师、学生的幸福感根本无从谈起,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甚至走向“逃避”。我们老师教育学生一千篇一万篇,学生一句都听不进去,但是学生与学生在一起时,他人的一句话却可以让他们发生改变,这些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我们和学生不是“自己人”的关系,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码的信任,没有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建立的是一种“警察与小偷”的关系,是一种我们要管,他们要犯的关系,这种关系长期发展下去,很容易进一步激化成“人民内部的敌对”关系。在阅读李镇西等他们所写的教育日记时,却没有发现这些情况发生在他们身上,虽然有人说书上写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教育目前环境下的学生,但我总是在想,难道他们所带的学生与我们所教的学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吗?当然不!他们都生活在相同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呢?李镇西在所写的书籍中不止一次提到“童心”。这是什么意思,我猜想就是要用我们的“童心”与“同心(同学们的心)”去交流、沟通,去平等地看待、理解他们,与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对管理整个班集体而言,比任何班规、制度、惩罚措施更加有效。[/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比如班干部的当选问题上就有表现。学生才进入高一时,在新的环境下学生进入班委会的热情非常高,所以当时的班委会主要通过“毛遂自荐”,学生投票选举的形式产生,慢慢地到后面就没有学生愿意来当班干部,没有办法,只能通过“全民暗箱”投票,强制性选举的形式产生,这比班主任去指定的要强一点点,但班干部的积极性不高,也不怎么负责,但又没有办法只能“将就”着过。为此我与一些老师就此问题交流过,也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均不明显。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学生很现实,当班干部不但麻烦而且很容易得罪同学,甚至还会成为同学们疏远、打击报复的对象,有时还会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学生在这高中三年犯不着为了这个职务去“冒险”,除非班主任对他们有“恩”,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现在我班上的班长、副班长、劳动委员都是由于在后来建立起的良好师生关系后自动当选的,而且个个能力都不错,其中班长曾经这样写到:我是他第一个愿意为班主任分忧而主动担任班长的班主任。有了这样一批班干部,很多事情我都无需去过问,有时他们集体的想法比我想的还周全,有时还能站在我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很是省心。虽然这里有个案的因素在里面,但也反映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必要。[/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二、[/FACE][/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1)    [/SIZE][/FACE][/LINE-HEIGHT][/FACE][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和谐师生关系的定位[/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解是建立的基础。和谐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那怎样的师生关系才称得上是“配合的合适”呢?这样类似的问题早在带班之初就有学生问过我:彭老师,你在高中的三年将怎样处理与我们关系?当时我的回答是:限于“朋友”与“领导”之间。既不完全是朋友关系,但也不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种“敬畏”形象,让师生之间既能较好的平等沟通、交流,相互理解,甚至接纳对方一些不可抗性的怪脾气,同时也能让彼此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嘛。这就是我现在对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解与定位。也不知是否准确,但我现在这样与学生相处,感觉不错,其实学生们不是“洪水与猛兽”。[/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2)    [/SIZE][/FACE][/LINE-HEIGHT][/FACE][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意见[/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1、   [/SIZE][/FACE][/LINE-HEIGHT][/FACE][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找回“童心”,重新认识他们[/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双方对彼此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认识我们,同时老师也得去了解、认识学生,公正公平的看待学生,改变自己以往的一些观念、做法。现在的学生经常被我们说成是“疯狂”的“[/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90[/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后”,之所以用“疯狂”,甚至用“异类”、“新人类”来形容,是因为他们的所做所想让我们无法理解,但反过来想,他们是不是也这样看待我们的呢?我们在他们眼里是不是也是“不可理喻”的呢?“[/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90[/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后”的他们看事情有着不同的观点,做事情更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更加渴望着平等,更敢于挑战权威。别人管着他们不舒服,想绝对的自由,但他们又知道自己没有较强的约束力,又想别人关注他们,他们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一代。我也就这一代的问题与一些老师交流过:“[/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90[/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后”能撑起我们国家的大梁吗?交流的结果是肯定的:能。因为什么样的社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或许国家的未来真的需要他们。有时说我们“落后”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也对,但也不完全对,因为我们并没有与他们生活的环境完全脱离,而是和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了解他们呢?我认为是我们丢失了那宝贵的“童心”。试想同龄的我们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呢?是不是也犯过类似或同样的错误呢?比如:上课听不懂时,会走神,会睡觉;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失去目标时,会讲小话、会逃课;天气冷了,会迟到等等。如果站在他们的角度,用那颗“童心”去看待他们时,你就会感到他们现在的所想所做并不意外,甚至可以去预测一些事情。让我们找回属于自己的那颗“童心”,用它去与他们平等地沟通、交流,你会发现他们也“蛮可爱”的,当你喜欢上他们时,他们就会喜欢上你,这也体现了心理学中所说的“互悦机制”效应。[/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2、   [/SIZE][/FACE][/LINE-HEIGHT][/FACE][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认识“去个性化现象”,重视班会活动,[/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去个性化([/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Deindividualization[/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社会学家[/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G.L.[/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博恩在其经典著作《人群》一书中提出来的。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融化于群体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与这种去个性化相联系的是,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群体的保护下,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就体现了这种“去个性化效应”。在大集体思想意识的影响下,使得班级成员失去了自己原有的个性认识,并融入到大集体中来,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倾向,只要组织者引导合理,很容易让集体意识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带班的初期,对班会早有耳闻,而且学校每年都要对班主任开展的班会活动进行检查,但仍然没有得到我的重视,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比如说没有时间、不知道怎么去开展,或者说,开展这种活动没有什么作用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懒的思想在作怪,或许也是没有真正认识到班会活动的重要性。其实班会活动就像是班集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样,缺不得。目前为止,我认为班会活动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能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有效的释放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第二:它能使学生、老师在大集体环境下,进行“去个性化”的有效沟通交流,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第三: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缺点可能就是举行一次班会活动“浪费”了学生一些自习课学习的时间。而且只要你想去做,就一定能成功。[/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在[/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2010[/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年高二的上学期,我在班上认真地开展了[/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5[/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次班会活动,虽然此前的我从来没有去开展过,而且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收获也不小,最重要的是我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这五次中有三次的主题就是以增进师生间沟通、相互理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目的的。在前两次师生间的交流活动中不太成功,学生们都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整个过程全都是我自己在发表“演讲”,“演讲”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我管理班级的想法,对目前班级、学生的看法及要求,述说我自己的感受,目的是想让学生们理解目前我的做法及感受,但是学生反应却并没有我所期待的那样与我展开很好的交流,而是把他们自己的想法“藏”了起来。两次活动均在这种[/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 [/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尴尬的“一厢情愿”式的交流中结束。毕竟当时的学生已经对我有了较深的“积怨”,我也能够理解,要想一下子改变他们不太可能。虽说不成功但在后面的相处中还是感觉到了学生与我的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班上的卫生、清洁区、上课的纪律在我没有去强调的情况下有了好转,似乎他们有一点点不想让我这个“受委屈”的班主任去为他们操心似的(当然这都是我自己后面猜想的,也不知道是否属实)。在这种“错觉”的影响下,我更加相信我的学生们是懂感情的,都有想与我交流的欲望,肯定是有些什么地方没有做好,要想与他们重新建立互信关系并不容易,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又开展了一次以师生交流沟通为主题的班会。[/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在开班会之前,我首先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这些学生是我自认为敢与我进行沟通、敢说实话、师生关系还不错的学生,而且他们在班上还有点影响。虽然与他们进行交流,获得他们的初步理解费了不少时间,但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学生不愿意与我交流的根本原因:学生不敢当面与我说实话,是因为学生怕我打击报复,或者不想与我去交流,觉得即使说了也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干脆不说。了解情况的我对他们做出了承诺,并让他们帮我到学生中间去做做学生的工作,收集学生们对我的看法、意见,希望知道学生为什么疏远我、甚至“背离”我的原因。谁知道收集上来后,共整理出五大原因,其中有一条是所有学生们都不能接受的,也是造成学生不信任我的根本所在,就是我曾经欺骗过全班学生,还有一条就是我的很多言行让学生感到我总在怀疑他们,不信任他们。从这些原因中就可以看出以前的我没有与学生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又开展了一次班会活动,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对上述问题一一做了解释及承诺,同时我也把我的问题抛出来,让学生来分析。由于前期工作方法合适,所以在这次班会活动的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发言踊跃,讨论也非常激烈,有的讨论范围甚至延伸到了社会、学校对学生、教师的评价体制等深层次问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不过活动还是在双方达成一定默契的情况下结束了。经过这么几次活动后,师生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慢慢地愿意和我去主动交流某一些问题了,甚至提意见,还有胆子大点的学生也敢与我开一些小小的玩笑,师生关系没有以前那样紧张了,而且班级纪律这一方面我也没有怎么去操心了,因为学生做得比之前好了很多。[/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班会就像一个“大染缸”,在这个“大染缸”中,其他不同于染缸颜色的杂色都会被同化,也就是“去个性化”,有效地使学生们的意志达成统一,从而高效地达到共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效果,很是受用。[/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3、   [/SIZE][/FACE][/LINE-HEIGHT][/FACE][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挖掘重点交流对象,建立“自己人效应”[/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 [/SIZE][/LINE-HEIGHT][/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为了巩固现有成果,除了在大环境下与全体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之外,我认为还要与个别学生进行重点交流、对话,这些个别学生可以选择胆大心细、有思想、有较强集体观念、重情义的。与这些学生进行比较透心地交流,走到他们的心灵世界中去,和他们建立起较深的师生感情,能有效地发挥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使之成为班主任坚定地支持者、拥护者。有了他们就如同在班级中播撒了属于班主任思想的种子一样,让这些种子在集体中发芽、成长和传播,其作用不容小视。小则可以帮班主任做一些学生的思想工作,能起到及时化解学生对老师产生的误解、隔阂,同时能成为师生之间联系的一种中介或纽带,大则能想老师所想,帮助班主任在较大的事情上出谋划策,成为老师的贴心人。[/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我班上一位吴姓的女学生就是我所说的那些“种子”中最典型的一粒。与她的交往也很意外,是在刚带他们时,就因为我在班上无意中所说的一句话(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是哪句话,我曾经问过她,她说毕业后再告诉我),走进了该学生的心灵世界,使之成为我最贴心的学生之一,在大部分学生背我而去,甚至抵触我时,只有她还能在我与之沟通的情况下“接受”我,并在师生关系走向“背叛”的边缘时,接受了我的要求,担任班长。她的上台给班级充入了新的活力,并在她的组织下,瞒着我在班级圣诞晚会上特意为我与学生设计了一个感人的交流环节,为的是化解我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她自己想到的,我根本就没有这样去要求过她。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晚会场景,犹如昨天发生的一样。当圣诞晚会快要结束时,由她把我带进了教室,当时里面的灯全都关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教室地上一个用点燃的红蜡烛拼成的大大的心型图案,还看见很多学生手握着点燃的红蜡烛围在图案的周围,在她的示意下,我走进了心型的中央,盖在黑板上的布被学生缓缓地拉开了,看见黑板上写满了字,我走近一看,满黑板都写着:彭老师对不起!此时教室里响起了《感恩的心》,所有学生都轻声地唱了起来,一向不流泪的我真的哭了,在后面的发言中我几乎是哭着讲完的,也有学生是哭着听完的,此时我能感觉得到,学生的心与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此我真诚感谢她为我与学生做的这一切,同时也让我感到这种师生关系的无比珍贵。[/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虽然我遇见的这些都有偶然的因素在里面,但这更加地坚定了我重视发展和谐师生关系的决心,其实学生们从来都不是“洪水”,也不是“猛兽”,他们可以成为我们的贴心人。让我们找回丢失已久的那颗“童心”,放下所谓老师的“尊严”,“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我相信结果会比我们想象的好很多。[/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祝愿我们的班集体越来越好,祝愿我可爱的学生们在后面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比我过得更好。[/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3
      • 经验837
      • 文章18
      • 注册2009-05-17
      由于第一次发帖,错误的操作导致上次发的贴不能回复,所以请版主把我原来发的贴子删除掉——《怀揣希望,踏上教育之路——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谢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
        • 积分10318
        • 经验550446
        • 文章10207
        • 注册2008-10-02
        昨天就看到了彭老师的这个帖子了。现在可以回复了,很高兴!你先前的帖子我会删除的。
        彭老师的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从构建师生关系的意义谈起,然后谈到了构建师生关系的具体方法,很有借鉴意义!
        [color=red][B]付义六[/B][/color]欢迎您访问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fuyiliu2008][color=red][B]雄鹰展翅[/B][/color][/url]   班刊论坛连载:[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25043][color=blue][B]雄鹰展翅的心灵感悟[/B][/color][/url]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3
          • 经验837
          • 文章18
          • 注册2009-05-17
          谢谢,版主的意见,第一次写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多提意见!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5797
            • 经验132171
            • 文章5520
            • 注册2006-10-28
            我仔细看了彭老师的文章,先不说杂志社会不会发表,光是你对班级管理的探索精神,就值得肯定。做班主任的好文章,先不是说文字怎么样,而是做得怎么样,做得精彩,才能够写得精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做了《班主任工作新视角》《班主任工作招招鲜》《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等31部教育教学书籍,倡导自主教育管理实验,渴望和更多老师、学校交流自主教育话题,大家可实名加自主教育管理群号178772355。手机13874236639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5797
              • 经验132171
              • 文章5520
              • 注册2006-10-28
              不过,在童心的提法上,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童心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法宝,童心只是我们接触孩子、接近孩子、走向孩子的一条途径,在低年级最有效,在高中,很可能就会遭遇学生的抛弃。因为越没有长大的孩子,越渴望自己的长大,越在乎别人是不是把他们当大人。因此童心说,就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并非所有的外来思想都是正确的。
              但是我觉得你对“同心”的理解,倒可以比童心更值得挖掘。同心不仅仅是要有爱同学之心、做同学之心,还要有和学生同理思考、同样审美、同样生活和追求之心,这样的“同心”可能比“童心”更有价值和意义。
              做了《班主任工作新视角》《班主任工作招招鲜》《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等31部教育教学书籍,倡导自主教育管理实验,渴望和更多老师、学校交流自主教育话题,大家可实名加自主教育管理群号178772355。手机13874236639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3
                • 经验837
                • 文章18
                • 注册2009-05-17
                谢谢郑老师的点评。当这个班主任是我参加工作11年来的第一次尝试,可以说在管理班级中有很多不足,为了弥补这些我利用假期看了不少张万祥老师推荐的书籍,比如就有郑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招招鲜》,受到你们的很大影响。在日后我会继续努力的。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3
                  • 经验837
                  • 文章18
                  • 注册2009-05-17
                  郑老师关于“同心”的提议,我也有考虑,但经过你怎么一说,更加清晰了。谢谢啦!
                  [ 此贴最后由pengjun427在2011-1-16 17:12:58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
                    • 积分10318
                    • 经验550446
                    • 文章10207
                    • 注册2008-10-02
                    欢迎郑老师前来捧场!
                    [color=red][B]付义六[/B][/color]欢迎您访问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fuyiliu2008][color=red][B]雄鹰展翅[/B][/color][/url]   班刊论坛连载:[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25043][color=blue][B]雄鹰展翅的心灵感悟[/B][/color][/url]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