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5][SIZE=11]探究与钻研(20170510)[/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5][SIZE=11]        医生,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但也是一个比较累的职业。越是一些名医,前往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一位医生在短短的上午时间,就会接诊几十位甚至更多求医的人,确实够疲惫。如此一来,与医生本可以承受的能力范畴,广了许多。[/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在人少的时候求医,或者更喜欢在一个比较纯粹的环境求医。那样不仅可以避免交叉感染,还可以让医生更加静心观察开药。去过比较多的就医环境,我最喜欢的就医环境,莫过于彭医生处。彭医生是自家开的诊所,十分安静惬意。[/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除了就医环境的选择,其次就是医生的探究钻研心态。我比较喜欢到那种喜欢钻研,凡事都会认真对待与探究的医生处求医。只是感觉,喜好探究钻研的医生,因每天接诊量太大,身受疲惫之累,亦不能做到足够细致对待每位来访者。之所以对彭医生钦佩有余,是因为彭医生的医学态度十分严谨认真,他是带着研究的心态就医的,即便现在已退休,他依旧坚持撰写著作。[/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将这种状况联系到教育,有着许多相关联的地方。每位家长与学生,更喜欢的肯定是那种喜好钻研与探究教育的老师。对于那种自身都不喜好阅读与反思的教师,只是凭着高中及大学时期所学知识照本宣科,十分枯燥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相信一定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老师面对的是大班额的学生,凭借教师一人的精力,是没有办法应对的。一位教师是没有办法做好对于班级每一位学生的用心探究。不过,虽然做不到对每一位学生的探究,如果教师能够坚持探究的心,每学期坚持探究一位或者两位学生,长久坚持,也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对于被探究的学生,与教师自己,都是受益终生的。如果教师以班级学生太多,探究无从下手为由,干脆对于自己日复一日从事的教育,不闻不问,不做任何探究,如此心态换来的,便是待老去退休的那一天,依旧无所获。[/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得学会给自己营造一个清爽的探究环境,持之以恒走上教育的探究之路。[/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7:40:32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5][SIZE=11]高考倒计时(20170513)[/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5][SIZE=11]        今天是5月12日,没多久学生将走入高考考场。与学生待一起快三年了,转眼间,他们将要离去,真有些不舍。[/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在教学中,我担任的是数学课程,我教授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对口升学班级。对口升学,是指通过参加对口高考,同样有升大学的机会的一种升学途径。他们参加高考的时间,与普通高中高考的时间一致,不同的是,他们考的课程是语文、数学、英语及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总分是120分一门,专业是350分,所有总分是710分。对口升学的高考试卷与普通高中的高考试卷不同,对口升学的试卷是省里单独命题。前几年,对口升学因有着高考题相对比较简单的优势,考上本科是比较容易的。从2015年开始,对口升学的本科录取分数线突然从2014年的496分上升至562分,2016年更是升至583分。我的学生参加的是今年的高考,至于今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只能尽可能让自己的分数往上靠,多多益善。[/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我们平常上课的课程设置,与普通高中也不一样。因为学生不仅要上文化课程,他们还要学习舞蹈、钢琴、声乐、美术、手工、普通话等专业技能课程,由此,文化课被一再压缩。以我的数学课程为例,一个班级中,每周只有两次连堂课,加一次晚自习,共三次课,即六节课。一周下来,每个班级通常会有两天没有数学课。而我们需要学习的数学课程,有三本书,时间之紧迫,可见一斑。[/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但数学又是需要每天做些题,动动脑筋思考,才能逐渐进步的。为了弥补有两天没有数学课的特点,我一直坚持借助班级QQ群,每天于下午吃完晚饭后的时间,将我提前出好的三至四道题,拍照发至班级QQ群中。待学生题目做得差不多,我又将提前做好的解析,发至班级QQ群中,让学生们自行校对。就是有着这份坚持,学生的做题能力得到稳步的巩固与提升。学生已经将每天下午做数学题作为一种习惯。[/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每周星期五,是我检查学生一周每日数学题完成情况的日子。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已养成按时完成的习惯,不仅会在当天完成每日数学题,而且还会将每日数学题中的题目弄得特别明白,不允许自己出现不懂的细节。但每日数学题毕竟是一个完全靠自我自觉去完成的内容,也会有个别同学,到星期五我检测每日数学题完成情况时,出现赶题的局面。今天是我例行检测每日数学题的时间,我的要求是,未完成每日数学题的同学,必须将题做完再去吃中饭。其中有一位同学,十分理直气壮地拿着还有两道未完成的题拿来给我检测,将本子递给我的同时,告知我,她有两道题未写,原因是看不懂,如果只是机械地将解析过程抄上去,没有一点用处。[/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我思考片刻,将问题抛给了这位学生,说道:“我现在就给你算过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只是觉得这样对你不好,因为你今天以看不懂解析过程为由,便不写题,下次还可以有同样的理由。你的题究竟算过或者算不过,你自己说了算,无论怎样的选择,我都接受。”学生一开始说随便,我紧接着说不能选择随便,必须做一个明确的选择。学生想了想,还是选择了“不算通过”,接着写题,直至题写完之后,再去吃中饭。[/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学生都是明事理的,他们内心十分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但我们需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学会给自己做选择,相信只有自己的选择,才是更加深入人心的。[/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还有几个星期就要高考了,学生因每日数学题的坚持,收获了许多。相信因为这份坚持与坚守,学生一定可以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祝福他们。[/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7:41:02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
        • 积分8653
        • 经验562270
        • 文章8547
        • 注册2012-12-05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小7#33634]发表的内容:[/SIZE][/b]

        [SIZE=9pt]                            《探究与钻研》(8)         医生,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但也是一个比较累的职业。越是一些名医,前往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一位医生在短短的上午时...[/QUOTE][/SIZE]
        [P][SIZE=4]联系到教育,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处[/SIZE][/P][P][SIZE=4]爱心、钻研、敬业……必不可少[/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QUOTE][b]下面引用由[@于松峰]发表的内容:[/b]

            联系到教育,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处 爱心、钻研、敬业……必不可少[/QUOTE]
          [P]医生与教师都应该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5][SIZE=11]关于阅读(20170514)[/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5][SIZE=11]        来说说自己的阅读。[/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以前的文字也有提及,我从小是未能很好养成阅读的习惯的。直至参加工作,慢慢有了阅读与撰写文字的意识。尤其于2010年在现在的工作单位稳定后,通过阅读与撰写文字提升自我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断断续续尝试撰写文字,自某一天,看到朱永新教授的成功保险公司,让自己坚定了每天撰写文字的想法,就是那样的一个契机,将撰写文字作为了自己每天必须完成的事件之一。[/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有了每天坚持撰写文字的习惯,这里边更重要的养成了坚持的习惯,对于后续阅读的坚持,变得容易许多。一旦坚持的习惯在内在自我中生根发芽,其力量是无穷尽的。比如现在自己坚持的给学生出每日数学题,坚持每周五检测学生的每日数学题完成情况,这些都离不开坚持。而坚持这种对于个人成长十分重要的元素,在曾经自己走过的许多日子与岁月中,都未曾真正拥有过。好在自己终于后知后觉……[/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自己是先有了每天撰写文字的坚持,之后每天坚持完成阅读摘录,就变得顺理成章。[/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今天主要想思考的是自己的阅读方式。自己的阅读,确实还是不足够深入的,但即便不十分深入,只要坚持阅读,相信这种坚持带给自己的收获,随着时间的积淀,一定会是十分丰厚的。如通过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明白了教育可以做到如此轻松惬意;阅读《孔子》,了解了孔子坎坷的一生;阅读《最闲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懂得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馨生活是真实存在的;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了解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念;阅读《孩子你慢慢来》,原来“慢”才是陪伴孩子应有的节奏……[/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原本总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不甚好,阅读总不能如他人那般记住某些经典语句,似乎是不懂得阅读的要领与真谛的。为了让自己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我给自己拟订,每天坚持完成摘录5段经典段落。[/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通过今天的梳理,明白了自己是有因为这份坚持而得到许多收获的。自己虽然未能记住一段段经典段落,但凡是阅读过的文章,都已或深或浅地存于自己的记忆深处,逐步影响着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越发平和而喜悦。[/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每天坚持完成摘录5段经典段落,我喜欢这份坚持……[/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7:41:37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
              • 积分8653
              • 经验562270
              • 文章8547
              • 注册2012-12-05
              [SIZE=4]坚持一份好的习惯,犹如一种良性循环,不断给力,满满能量[/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QUOTE][b]下面引用由[@于松峰]发表的内容:[/b]

                坚持一份好的习惯,犹如一种良性循环,不断给力,满满能量[/QUOTE]
                [P]嗯,许多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坚持的习惯。[/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5][SIZE=11]杨绛先生(20170522)[/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5][SIZE=11]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的一生,是那样平静而美好。他们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携手走过一个个春秋。[/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之前有购买杨绛先生的书籍《我们三》,曾捧着书细读,书籍中的文字,就感觉在听一位老者讲述他们三之间的故事。书籍中描述钱钟书先生要赶往某个地方开会,需要坐船。钱钟书先生坐在船上,船似乎成为他的家,一个待了很久的地方。在船辗转漂泊的许多地方,都是属于钱钟书先生开会单位的管辖地,刚乘船时,便被叮嘱注意事项,在乘船不同的地方,都有着共同的注意事项标语。杨绛先生每天都会赶来与钱钟书先生汇合,只是船是在不停漂泊,杨绛先生每次前往汇合时,都得事先估计船到达的地方,得走上更远的路,才能与钱钟书先生汇合。[/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一开始看书籍,我是未能完全看懂的。最近阅读了一本由他人写的关于杨绛先生的传,里边有对于《我们三》书籍的背景进行描述,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艘船就是钱钟书先生住院长达四年之久待的医院,那些标示牌就是医院的标示牌。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他们的女儿疾病突发,也住了院,并于钱钟书先生还未出院时离他们而去。看到这段文字,我忍不住哭泣了许久,感动于杨绛先生内心的坚硬,感动于杨绛先生遇到任何事都积极应对之心态。[/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钱钟书先生活了八十岁,他们的女儿活了六十岁,而杨绛先生活了一百多岁……[/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杨绛先生乐观而平静的心,是值得自己一辈子追随与践行的,向她学习……[/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7:42:07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
                    • 积分8653
                    • 经验562270
                    • 文章8547
                    • 注册2012-12-05
                    [SIZE=4]读来能震动人心,大灾大难面前一颗乐平静的心包含怎样的坚韧[/SIZE][P][SIZE=4]了不起的前辈们[/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QUOTE][b]下面引用由[@于松峰]发表的内容:[/b]

                      读来能震动人心,大灾大难面前一颗乐平静的心包含怎样的坚韧 了不起的前辈们[/QUOTE]
                      [P]内心的平静,与世无争,是生活的高境界,向前辈们学习![/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5][SIZE=11]专题探究(20170524)[/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素静姐:昨晚在“商丘小语群”讲教育写作,“商丘小语群”是一藏龙卧虎之地,这个话题当然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当讲到教育写作四阶段时,有不少老师发出感慨,说自己的写作多属于有感而发。有感而发确实能体现自己对事物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己的智慧。但如果写作只是有感而发,那又肯定是有欠缺的,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在一定的程度上,我要在某一个方面做系统的、深入的思考。[/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素静姐的文字,总能那样一语中的,引人深入思考。素静姐描述的人群——只让自己停留于有感而发的阶段的人,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回顾自己撰写文字的时间,坚持不间断每天撰写,已经一年有余,撰写的字数已经有七十七万多字。以后的每天,自己都会如此坚持撰写下去,但如果自己不能做些思路上的改变,相信即便坚持每天撰写至两年,三年,四年……自己依旧还是会停留在有感而发的阶段,没有太多进步。[/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在一定的程度上,我要在某一个方面做系统的、深入的思考。是的,而这,是自己最缺乏的。素静姐就是因为坚持这一条写作原则,将撰写文字围绕其探究与思考的专题一一深入,得到的收获将是巨大的,素静姐的一本本专著,也由一个个深入探究的专题文字应运而生。[/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SIZE=11]        拟订专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的模式自己并不是未思考过,只是迟迟未付诸于行动,希望现在的自己,也能坚持向专题探究之路行进,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十分丰厚的收获。[/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7:43:11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
                          • 积分8653
                          • 经验562270
                          • 文章8547
                          • 注册2012-12-05
                          [SIZE=4]素静姐的发言真精彩,点人智慧[/SIZE][P][SIZE=4]个人感觉文章写写在有感而发的基础上进行更远一点的思考就很好了,思考本也是有感而发的[/SIZE][/P][P][SIZE=4]系统汇集成研究专题,会使自己的思考更深刻、更科学[/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03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