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IZE=18px] [/SIZE][/P][P][SIZE=18px] 周四琐记[/SIZE][/P][P][SIZE=9pt][SIZE=13]
[/SIZE][/SIZE][/P][P][SIZE=9pt][SIZE=13] (接小鸭追赶记):这个唐小鸭实在磨人。下午抄练习做,大部分同学差不多抄完了,众人挥笔当中发现一人无精打采地趴着,手里拿着笔就是不动,双手挡着本子。这就是小鸭欲盖弥彰的惯性动作。平时也就算了,关键昨天才答应我要改正啊,这就又故伎重演了。我怒其不争,刚想发火,转念一想,不能急,越急效果越不好。换了一种口气喊他上来问原因:他回答我抄太慢了。言下之意我听出来了:干脆不抄了,反正我也跟不上。我知道他有畏难情绪,便丢给他一个本子,隔壁已经抄完了的。对比之下,你就知道小鸭究竟有多拖拉了。见我没有再批评而是帮助他找到范本,不用抬头看黑板,小鸭很快抄完了练习。最后,他开心地告诉我,老师我抄完了。[/SIZE][SIZE=13][/SIZE][/SIZE][/P][P][SIZE=9pt][SIZE=13] [FACE=宋体]早上第一节去听了方莹老师的课[/FACE][FACE=宋体]——《推荐一部动画片》,表达课,希望对我的表达课有触类旁通的影响。[/FACE][/SIZE][SIZE=13][/SIZE][/SIZE][/P][P][SIZE=9pt][SIZE=13] [FACE=宋体]第二节马不停蹄地赶去[/FACE][FACE=宋体]7班读故事《歪脑袋木头桩》,提前打印了和课件相对应的版本故事,孩子们真心喜欢。我投入感情和学生共读故事,情节都把我自己给感动了,严文井爷爷多么有智慧呀,他写的故事引人入胜呀!接着和孩子们学习了插图的顺序和木头桩的表情等,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牵引着他们从书中去找答案,通过品读、联想,主动地获取答案——语文课堂最核心的元素,和学生一起探寻课堂,师生互动着推进教学环节,沉浸其中,是学生和老师语言情感的碰撞所激起的朵朵浪花,感染你我他,体会到课堂生成无意中的有意作为带来的快乐和自信。[/FACE][/SIZE][SIZE=13][/SIZE][/SIZE][/P][P][SIZE=9pt][SIZE=13] [FACE=宋体]回到自己班上课,可能最近有点疏忽他们了,课上得并不顺畅。堂上不得不领着他们学习、练习听课的方法:老师讲课耳朵听,老师写字眼睛看,老师提问嘴巴说,老师笔记小手做。[/FACE][/SIZE][SIZE=13][/SIZE][/SIZE][/P][P][SIZE=9pt][SIZE=13] [FACE=宋体]长处的快乐是分享了两本瑞航带来的硬皮抄绘本,读题目告诉学生里面会是一个奇妙的故事。还有宜芯同学带来的立体图书,全班同学都心向往之,我也想看,可是还轮不上。很好,临放学时,宜芯发现图书有一幅图被破坏而心疼得直哭,我先同理后安慰,帮她收拾好图书,打算明天问问谁干的并令他弥补错误。班里图书柜的图书越来越丰富了,真好啊!那些先完成作业的孩子总能有事做,而不至于太无聊。[/FACE][/SIZE][SIZE=13][/SIZE][/SIZE][/P][P][SIZE=9pt][SIZE=13] [FACE=宋体]只是,那些学习能力尚且落后的孩子,由于品质、习惯的拖滞等,做什么事都相对慢一点,完成练习或作业也慢,自然阅读的时间也少甚至没有,长期下去,这之间的差距无疑将越拉越大。优秀的更优秀,滞后也将更滞后。我这个引路人也只能放下救人情结,顺其自然[/FACE][FACE=宋体]——明天要比今天减少急躁、暴怒![/FACE][/SIZE][SIZE=13][/SIZE][/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