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3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13
    • 经验161387
    • 文章3159
    • 注册2009-01-08
    [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堂明镜[/U]发表的内容:[/B]

    梁老师,向你学习啊[/QUOTE]
     
    明镜姐说笑了!
    我在一座叫做"教育"的山上拣到了些柴火,不小心点燃拉,却燃烧了我的岁月,使我的心一直炽热!个人博客:http://lglovewp.blog.163.com/
    在线情况
    3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13
      • 经验161387
      • 文章3159
      • 注册2009-01-08
      创造情感协调
      [SIZE=3]研究表明:双方之间的交流只有7%是通过语言实现的,38%是通过声调实现的,55%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实现的。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姿态和举止比他的语言提供的信息更多。
      一旦你成功地进行了情感协调,获得了他人的认同,你就会对他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你们之间就会实现良好的互动。

      [/SIZE][ALIGN=right][SIZE=3]——摘自《荣格的性格哲学》[/SIZE][/ALIGN]

      [SIZE=3][COLOR=navy]       以前我把老师和学生之间本身和谐的交流成为“缘法”,但看在看来这样的“缘法”既有天生的成分,也有后天的习得,它在心理学上的名字叫做“情感协调”。这样就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让我产生警觉。[/SIZE]
      [COLOR=#000080]        一是,“同类相聚”(中国的俗语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心理原因原来是他们之间可以产生“情感协调”。那么越是优秀的教师,就越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多地与学生达到“情感协调”。一个善于与对方建立情感协调的人,魅力越大,才能很好的互动起来。有了互动,很多问题才能得到和谐的解决。原来,和谐解决问题的首要因素就是情感协调,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沟通。这也为不知道如何更好沟通的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要建立良好的情感协调。[/COLOR]
      [COLOR=#000080]        二是,如何才能尽快的与他人建立情感协调,进入互动期呢?在《荣格的性格哲学》中我相续发现了这样的文字:创造情感协调,就是创造和揭示你与他人的共同之处,我们称这一过程为“镜现”。这里面也有两层含义,如果是揭示,表明你原来就存在共同之处,只是现在把它呈现出来与他人分享,帮助你和他之间创设出情感协调;如果是创造,就说明本来没有或者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但为了互动需要,我们是可以创造的。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可以锻炼自我,培养能与他人快速建立情感协调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与先天和后天都有关系。那情感协调的意义就远超过了我之前所认识到的“缘法”的境界。[/COLOR]
      [COLOR=#000080]       从以上两点警觉中,我明白了以下几点:[/COLOR]
      [COLOR=#000080]       1、“缘法”论太局限了,有先天论的嫌疑,人是可以通过训练创造、揭示出与他人的共同之处并与他人建立情感协调的。我以前曾坚信不疑地认为有的学生就服一定的老师管是由于“缘法”的影响的。现在我才明白之所以有的问题生在有的老师那里能得到很好的转化,原来是这样的老师掌握了与这样的问题生创造情感协调的方法。校园里,有的老师能制服一大片的问题生,有的老师却一个也解决不了,这与他创造情感协调的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而有的老师初为人师的时候,举步维艰,甚至屡屡碰壁受挫,也是情感协调能力不高造成的,后来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和自我训练,成长了,情感协调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竟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据我所知,湖北名师,全国自主化管理的领军人郑学志就曾经遭受过下课风波。这样的事例显然说明了情感协调能力的后天习得和创造问题,彻底否定了我原有执著信奉的“缘法”论。原来我的“缘法”论只是给自己不愿意成长、不愿意承认失败找的借口而已。[/COLOR]
      [COLOR=#000080]       2、情感协调能力可以习得,那就是要善于“镜现”。从那几项研究的数据表明,教师的语言并不占主导地位,重要的是表达的时候的非语言特质。这样我想到了一个学生在讲述一名非常严厉的班主任在训人时的心态:听我们班主任训人,虽然内心沉重,心灵深处却是一丝窃喜,班主任真好!为什么,因为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训诫,而是真诚。显然,学生感受到的觉不仅仅是通过语言感受,还有班主任在骂人时的神态、表情,举止。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句话对同一对象说的时候,不同的人表达的效果会迥异的本质原因。那么我们在大面积的倡导教师要会使用规范、机智的语言表达的时候,还应该训练自己在表达时候的诸多非语言特质。而且还需要训练到面对不同的对象呈现不同的特质。也就是说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实施教育的时候,要善于“镜现”。[/COLOR]
      [COLOR=#000080]       三是,我们要“镜现”些什么东西呢?伟大的催眠大师米尔顿 埃里克森医生就十分善于通过“镜现”他人的呼吸方式、姿态、音色和手势在几分钟里就同别人进行完全的情感协调,同素素昧平生的人也会毫无疑问地信任他。若想能“镜现”先要学会观察,观察来访者(学生)的呼吸方式、姿态、音色和手势,然后再模仿,还不能故作姿态,还得学得非常的自然和恰到好处。就这几点,就够我们好好的学习的了。这让我想到了身边的朋友中不乏这样的人,很善于模仿,学什么像什么,这样的人就很受人欢迎,身边总是有很多朋友在围着转。原来是他们善于情感协调的能力在无形中自然中就得到了展现,赢得了互动的机会。这不免又让我想到了儒家的思想,修好身,所有的事情都将与之俱来。[/COLOR]
      [COLOR=#000080]       [/COLOR]
      [COLOR=#000080]       身为教师的我们,若想赢得学生的信任,赢得更多学生的欢迎,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产生真正的心灵的碰撞,就让我们从创设情感协调开始吧。[/COLOR]
      [COLOR=#000080][/COLOR]
      [COLOR=#000080][/COLOR]
      [/COLOR]
      我在一座叫做"教育"的山上拣到了些柴火,不小心点燃拉,却燃烧了我的岁月,使我的心一直炽热!个人博客:http://lglovewp.blog.163.com/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