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
    • 经验2
    • 文章1
    • 注册2006-12-04
    让梦想插上翅膀
    让梦想插上翅膀
    太和三中  王虎
    做班主任工作虽然已有十六、七年光景,但实话实说,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仍没有走出做这种工作的初级阶段,成绩是靠看守式、黄牛式的方法拼打下来的,是靠预支生命和牺牲家庭利益换来的。而今,我仍然靠着这些来维持自己来之不易的光彩。我的奋斗史对我来说是一篇个人奋斗的血泪史,虽然也不乏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在所有做班主任的同行面前,我坦诚地说没有取胜你们的任何法宝。我相信,我和像我这样对未来不缺乏梦想的人,如果不更新观念,为梦想插上翅膀,就必然被更加汹涌的“后浪”所吞没。
    因为看守式的盯不能唤醒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是靠班主任榜样的力量和威严,限制孩子们的自由,迫使学生被动学习的,所以学生的内心是反抗的,不是自觉的、主动的。从短期来看,学习的效果是显著的,能够满足家长、社会、学校以及老师的心理、利益需要,但不利于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因为这种敬业很大程度关闭了学生幻想的大门,折断了想象的翅膀。学业暂时的辉煌也使班主任放弃管理方法上科学、民主方式的探索与创新,自我放弃走进学生心灵的机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造血”机能偏差,影响构建师生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愿放弃盯防战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透视着班主任的不自信,管理方法的单调和无奈,这也是在一线教师中专家型教师少、教书匠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黄牛式的方法拼,精神固然可贵,只要拿出精神来拼肯定会有效果,但拼什么?很多人拼的是时间、拼的是知识信息量,用更加猛烈的填鸭式催肥孩子。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拼起来就难以照顾人的发展的协调性,就难以避免产生现代版的拔苗助长的故事,苦了孩子和自己,也害了孩子和自己,连累了家庭,等重要的是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
    很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很多年轻的班主任趋之若骛,当你为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时,其实也不知不觉中掉进自掘的陷阱中。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静下来想一想,教育界专家们已经为走出如此困境开除了良方:第一是课程改革,第二是校本教研,第三是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只有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进行有意识地研究,才会克服教学工作的枯燥感,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亲密接触,能亲身感受和自己具有代差的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发展变化,从学生的需求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岂不更受学生的欢迎,引导起来就方便多了。现在的班主任大多不写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案例这些更有利提高自身水平的文章,而是不厌其烦地传授知识、讲道理,但由于不甚了解学生,教与学不和谐,学生的智力和潜能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来;善于思考的人又不愿意在教学一线吃苦,不十分了解一线教学的真实情况,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妄加评判、放空炮,我觉得教育需要反思的东西太多。
    我们参与教研,是为了使我们这又苦又累的工作轻松一些,是为了使我们孩子的生活更丰富一些。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大家的幸福感怎么样?我觉得今日的孩子远没有当年的我过得幸福,虽然那时很贫穷。
    要搞好教研,我们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教学活动,才能获得更多的教育灵感,如果大家每年都能够写出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那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叙事、教学案例,从事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就会感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为了几个虚无的头衔和蝇头小利,大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认为鼓吹为教育献身的人是不怀好意的伪君子,我们努力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活,而不是时刻准备献身。我觉得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革命,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是国家为体恤教师、繁荣教育,调整教育与生产力关系开出的适合国情的良方。不少的人不愿把自己真实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孤芳自赏,其实现在的信息十分丰富,利用博客甚至可以和教育界的大腕同台论战,一个论坛有成百上千的人。靠封闭信息是很难阻止年轻人前进的脚步的,年轻人的快速成长是学校长足发展的动力。大家能够坐下来,利用好学校的教育资源,带着问题,带着成果,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中去,共同制定教学设计,打造精品课件库,商讨问题学生的转化,单亲家庭、留守孩子的教育方法。我想这样做大家都能少走弯路,脱离苦海,每个人的梦想都会插上翅膀,教育是我们从事的事业,这是一个多赢的事业,教育也需要从业者和谐发展,为教育献身不是教育从业者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享受职业价值的幸福才是教师正确的目标和追求。
    成为名师是每位教师的渴望,但仅靠考试成绩和升学业绩是远远不够的,每位名师都是靠教学和教研这两条腿走出来的,名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名师是淡薄名利的,如果没有和大家分享成果的勇气,成为名师,可能就是永远的梦想。
    不从事教科研活动,不进行课改实验,没有经历收集---整理---实验---猜想---操作---验证等科学研究活动的老师,能够培养出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学生吗?成果不是喊出来的,成果是需要一点一滴做的。
    愿大家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带着梦想,带着信念,带着学生一道读书,一起教研,我认为只要努力地做,我们的梦想就会插上翅膀,我们就会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用行动阐释二十一世纪教师的职业特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不会做得象今天这么累、这么苦。

    2006-12-3

    [ 此帖只有认证会员才能回复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