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508
    • 经验14059
    • 文章456
    • 注册2009-02-24
    您认为呢
    [ALIGN=center]您认为呢[/ALIGN]
    [SIZE=4][COLOR=#4444bb]周二教研会,我们组数学老师在围绕新课改进行讨论。我校为使教学成绩有进一步的提高,向“杜郎口[FACE=Times New Roman]’[/SIZE]学习,经过上学期的实践,已是初见模式,就上学期出现的问题来看,主要是预习环节不太好,从这学期开始,要老师们编写适合学情的“学案”。对我们初三老师没做要求。[/COLOR][/FACE][COLOR=#4444bb][SIZE=4]我问初一老师学案用起来咋样,最后又落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上,又开始讨论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时只听李老师说了一句“要调学生积极主动性,老师首先得有主动教的欲望呀,现在谁愿意上课呀,有一点办法我也不上课,我也跳出教育行”,这是我们学校公认的工作认真,成绩突出,能力强的老师说的呀![/SIZE][/COLOR][SIZE=4][COLOR=#4444bb]这恐怕不止是教育的一角,哪个角落没有这种心声,哪个角落没有这种无奈。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会有这种想法,甭管有多大一部分,(我估计有这种思想的老师不会是小数目),[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哪个地方没有千方百计从教育行转行的,转到政府部门的居多,没见哪些行转到教育行业的,为甚麽?也许人家那些行业有规定,不能往教育行转呗!出现这种现象,不该引起我们教育的领导者深思吗,到底原因出在哪儿,只是说“有些老师不安于现状,整日想调动,想不上课”,这样的不安于现状又是为什么?[/COLOR][/FACE][COLOR=#4444bb][SIZE=4]作为老师都知道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可为什么“上边”不让老师也有一个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呢,老师们总是感觉工作压力大,不是说轻松上阵,而是总感觉背着“山”前行,学校排名,县里排名,职称评定,这压力又怎是一个“大”字了得。不让老师给学生按成绩排名,怕伤学生自尊,按成绩给老师排名,可能是老师比学生年龄大,脸皮厚了点吧!人家有人家的道理,不排个一二三四五,那到底谁教得好呢,按什么评优评职呢?[/SIZE][/COLOR][SIZE=4][COLOR=#4444bb]唉,老师整日想怎样才能让生乐学,那老师又怎样才能乐教?只是让老师不计较得失,调整心态,无私奉献吧!行不行呢[FACE=Times New Roman]?[/SIZE][/COLOR][/FACE][COLOR=#4444bb][SIZE=4]这只是我个人见解,有点偏颇。牢骚发过,工作该咋干还得咋干呀![EM04][/SIZE][/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要调学生积极主动性,老师首先得有主动教的欲望呀,现在谁愿意上课呀,有一点办法我也不上课,我也跳出教育行”,这是我们学校公认的工作认真,成绩突出,能力强的老师说
      的呀!--看到这,让人心酸。教育本来是让人幸福的事业,老师们怎么会不愿意上课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决不再老师身上。
      出现这种现象,不该引起我们教育的领导者深思吗,到底原因出在哪儿,只是说“有些老师不安于现状,整日想调动,想不上课”,这样的不安于现状又是为什么?……老师整日想怎样才能让生乐学,那老师又怎样才能乐教?――这一系列问题问得好。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508
        • 经验14059
        • 文章456
        • 注册2009-02-24
        谢谢张老师支持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7
          • 经验331
          • 文章32
          • 注册2006-11-19
          前日在班主任之友杂志读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说要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指数,其实我从小就爱当老师,今年11年教师,11年的班主任。我总是对自己说;做一位好老师,这是我的理想,决不能随波逐流,我只做最好的我自己!人的思想都是一段一段的,有时消极是为了发泄,快乐的做事,才收获快乐!你们也学杜郎口吗,随时交流一下心得啊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508
            • 经验14059
            • 文章456
            • 注册2009-02-24
            [QUOTE][B]下面引用由[U]快乐麻雀[/U]发表的内容:[/B]

            前日在班主任之友杂志读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说要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指数,其实我从小就爱当老师,今年11年教师,11年的班主任。我总是对自己说;做一位好老师,这是我的理想,决不能随波逐流,我只做最好的我自己!...[/QUOTE]
             
             
            只是我们初三没做要求,也没怎么学,听他们七八年级老师说,刚开始学生积极性很高,慢慢适应那种教学方式,新奇劲没了,他们在想办法调积极性,其实每个年级每个学生都需要积极性,积极性有了,什么方法应该不是问题了,不论什么方法有了学习主动性,老师还愁什么呢,前几天看了一篇杜郎口探密的文章,与你共享[ALIGN=center][B]杜郎口“探秘”散记[/B][/ALIGN][ALIGN=center]山东省微山县付村一中(277605)张开鹏[/ALIGN]
            杜郎口的大名早已经响遍大江南北!不用说连篇累牍的报道,也不用说被《杜郎口旋风》刮的头晕目眩的我们,更不用说各地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学习高潮。就说停泊在杜郎口学校门前的一辆辆大客车,还有穿梭与教室里的急于“探密”的老师们,就让人不的不发出这样的感叹,杜郎口,你为何这样神奇![SIZE=3]
            (一)[/SIZE][SIZE=3]
            带着探险一样激动的心情,一路匆匆,我们也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杜郎口学校。不大的面积,错落着几座朴实的小楼。象很多文章中说的那样,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同。走进课堂,一眼望去,教室里显的空落落的,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个班级里有三十六个学生,分成六组。教室里的布置也很平常,学生也很平常,教师也很平常,虽然穿着整齐的制服。要说不平常,那首先是那些和我一样的“探密”者了。[/SIZE][SIZE=3]
            许多的老师,穿梭于各个教室,就像是漫步于超室挑选商品一样。他们有的在听课,有的在拍照、录象,还有的在翻看学生的笔记和簿本,还有在和学生轻声交流着的。他们都在探询着杜郎口课堂如此神奇的秘密。“是什么使他们的课堂如此活跃,杜郎口的孩子在课堂上如此充满活力!”[/SIZE][SIZE=3]
            在来之前,我们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杜郎口,形式改变了,学生由同桌的你变成了对桌的他。交流方便了,说闲话的机会也增加了不少。学生的讲代替了老师的讲,展示的同学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听讲的更是雾里看花,不知所以然。老师们反映说课堂难以掌控了,现在的学没法教了。那么,杜郎口的学生不是更乱吗!但是那是有秩序的,是外乱而内正的乱。每个到这里来听课的人似乎都能感觉到。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一乱就无法收拾呢,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讨论的不是问题,而是其他呢?当我们转过了一个个教室,听了一节节课后,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SIZE][SIZE=3]
            原来看到杜郎口的资料和教学视频,心里还有些不相信。但走进杜郎口的教室,却一点找不出一丝的作秀和虚假。孩子们有的在展示、讲解,有的在倾听、辩论。整个教室里几乎没有一个闲思捣乱的人。讲解的绘声绘色,听讲的聚精会神。尽管很有很多参观学习的老师,但学生们却似目中无人,该说的说,该讲的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尽管我有时不相信奇迹![/SIZE][SIZE=3]
            是什么创造了奇迹,为什么我们学不了,模式一样,课堂一样,为什么我们的课堂的精神状态却是如此的迥然不同!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一个到杜郎口去的人所都有的,但没有一个人能说的清楚,也没有一个人能找到答案。尽管为此,好多老师不止一次地去,有的还常住哪里集中学习。[/SIZE][SIZE=3]
            他们学到了吗?在听课的时候,我特意和许多的同行交流。一个江西的教师抱怨这里的天气太冷了。 “我们那里的风都是柔柔的,那像这里的风呀,刺骨!我们那里的山都是青青的,你看这里灰蒙蒙的没有一点意思!”听着他的抱怨,我也似乎感觉到了冷。那天正好是个砸暖还寒的早春,冷冷的早晨,看着穿着单薄的他,我不难理解。[/SIZE][SIZE=3]
            站在杜郎口学校崭新的塑胶跑道上,看着操场中排列整齐的杜郎口中学的师生们,他们正在做课间操。学生一律是红色的校服,教师一律是西装,看着很是单薄,却一个个精神抖擞。难道他们不觉的冷,难道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连这教育都也是这么地域分明。想到这里,突然一个典故浮现在脑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难道杜郎口模式也只能近观而不可远移吗![/SIZE][SIZE=3]
            (二)[/SIZE][SIZE=3]
            很多听课的老师,都会惊诧于杜郎口学生的淳朴和听话。朴实的穿着没有一个奇怪的装束,头发也都是普通的平头,更没有染成的黄发和刺头。“这在我们那里简直不可想象!”一位重庆的女教师激动地说。“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越学越感觉到有太多的疑问。我那个班就只有十九个学生,却怎么也学不像!我们的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却怎么也不愿意听,更别说提出什么疑问了。我真不明白他们这里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自觉积极地去参与呢?”[/SIZE][SIZE=3]
            听着她的叙述,再看看记录的密密麻麻的笔记,让我很是感动。“我们哪里的学生条件比这里好的多,无论是吃的穿的,他们一天的零花钱都要几十块。学生干什么都讲钱,父母不给零花钱,他们都不愿意学习,我真不知道这里的这里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自觉地学习,他们学习的动力又是什么呢?”这何尝不是我想问的问题呢?[/SIZE][SIZE=3]
            这时正当是课间,当她问一个女生时,她是这样回答的“我只是觉得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高兴!”就这么简单吗,我一遍遍在心里重复这句话。一直以来,我们都沉迷于一个问题,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而学?当我们改变了教材,更新了所谓的教育理论时,学生却并没有改变许多。面对杜郎口生气勃勃地学生,我们能找到答案吗?[/SIZE][SIZE=3]
            很多老师都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吃饱穿暖后,需要的是精神的享受别人的承认,即是所谓的尊重和展示自己。我们的许多学生难道没有表现展示的欲望,难道他们不想别别人夸奖呢!那就再让我们们用放大镜看看杜郎口的学生吧,看看他们与我们的学生有何不同。一样的年龄,一样的成长,却成长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里,这也许是最根本的不同吧。是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杜郎口的奇迹,还是教育成就了杜郎的奇迹呢?[/SIZE][SIZE=3]
            参观以后,老师们都感觉那里的观念落后于我们好些年,言外之意那里的学生听话,朴实、好学,没有那么多的奇怪想法。 “那像我们的学生这么难管呀!再说他们学校坐落在一片旷野中,周围的环境又很干净,没一家商店,就更别说什么游戏机和网吧了。再看看我们学校周围,商店林立,网吧纵横,学校快成了利益汪洋中的孤岛了。学生一出学校们就是花花世界,哪里还有心思学习呢!”[/SIZE][SIZE=3]
            说到这里,心里的答案好象找到了。但是,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似乎并没有像我们成人那样功利。找到学生为何而学,才是我们思考杜郎口现象的根本秘密。我们的学生现在迷失在课堂的最关键之处不是我们的教育条件不好,也不是我们的教师水平不高,更不是我们的教育观念不新,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SIZE][SIZE=3]
            杜郎口的学生们一心放到学习上,因为他们坚信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我们是老百姓的孩子,拿什么来报答自己的父母,争气!”正是这种坚实而质朴的人生目标,才是他们积极学习的不竭动力。[/SIZE][SIZE=3]
            一段时间的赏识教育后,很多学校都又回归了平常,不是赏识教育不好,是我们的赏识者没有更多的耐心和希望给孩子们,当一个人靠别人的激励和赏识才能找到学习奋斗的动力时,我们不能想象他能走多久。课堂的展示是博取别人的赞同,赏识是受到别人的夸奖,任何一种浅显的认同所博取的绝不是长久奋斗的动力。学习的动力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心灵感受,应该是以苦为甜的内心体验,应该是更深层次的生活责任、生存竞争,而不是耳目之娱![/SIZE]
            (三)[SIZE=3]
            在杜郎口,我们没有发现课堂上有更多的夸奖之言。难道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难道真是环境决定了教育的特色,杜郎口也只能是杜郎口的专利产品吗。既然这样,我们这许多的学习者的探访还有什么意义呢?在杜郎口学生乐学,教师也似乎很乐教。其实,无论那里的教师,谁不想教育出好学上进的学生呢。[/SIZE][SIZE=3]
            杜郎口的教师也没有什么特别,学历不比我们高,教学水平也是一般。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像他们那么认真地备课,没有他们那样的惜言如金。更没有像这里的教师一样“严厉”地对待自己——每节课都把自己的不足提出来。反思我们平时的听课、评课,大都走的是形式,很少能把问题和不足说在表面,谁不怕得罪人呢!也许就是这种不怕丢人、不怕得罪人的求实认真精神成就了杜郎口吧![/SIZE][SIZE=3]
            当我们烦恼于课堂上的学生死气沉沉,不回答问题,不想做作业,厌恶学习时,杜郎口的活跃、高效课堂除了让我们震惊、倾慕外,它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有的学生说,“我就是不想上学,也不为什么,就是从心底里不想学。”有的孩子辍学了,大声地呼喊道“现在终于自由了!”以上说的,都是我们教师所熟悉的现象,为什么在杜郎口就没有呢?难道他们的孩子就没有这些想法,难道他们的孩子就不厌恶上学吗![/SIZE][SIZE=3]
            现在我们来关注学习有没有用的问题吧!有用没有用,这似乎也不用辩论。没有一个教师不说学习有用,但是,现在很少有学生说学习真的有用!至少是现在对他没有什么用处。有时候,老师和家长说,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又不是给我们学的。[/SIZE][SIZE=3]
            其实,在孩子们心里,就是给老师、家长学的!既然这样,就让我们有这样一个假设吧,我们的学生不是为有用而学,也不是为所谓知识而学,更不是为家长、老师而学。那么他们为什么而学呢?很多的时候,我们给学生说,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是为了培养能力,其实,作为成就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知识不如一只廉价的玩具,不如一只纸糊的风筝,也许什么都不是。长大很遥远,现实很享受。[/SIZE][SIZE=3]
            记得相声大师马三立的经典之作“逗你玩!”平凡三字,却凝结了人生大彻大悟的真谛!喜欢听是因为它让你在轻松快乐之中,不知不觉便领悟了人生大道,而且还回味无穷。[/SIZE][SIZE=3]
            学习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玩本来就是孩子们最高兴事情,而且还有人陪着你、逗着你玩,如果是这样的学习,孩子们又怎么不欣欣然呢!如果说学习还有一点吸引力的话,那就是为有意思而学、为好奇而学、为发现而学,这既是一般孩子的共同想法,更是教育成功的见性体悟。教师讲解的有趣,生动,孩子们就喜欢学一点,否则就不愿学。所以课堂需要幽默有趣的教师,学生喜欢寓教于乐的教师。[/SIZE][SIZE=3]
            其实,有时候学习没有目的,他只是和生命成长一样的平凡而伟大。而现在,我们赋予教育太多的责任和期望,可以说它已经超负荷,已经举步唯艰!放松一点,才会有活动的空间,哪怕是只从形式上。[/SIZE][SIZE=3]
            (四)[/SIZE][SIZE=3]
            可以说杜郎口的成功是必然的,而杜郎口的出名却是偶然的。它好象一株生长在山谷里的野百合,美丽而清纯,几乎没有受到尘世的沾染。它的那种生命力是来自本心地,就好象美丽就是自然一样。当人们发现它的美时,却只能欣赏,却无法带走。离开了山谷的清新空气,花就会枯萎的。就如同一种思想是无法复制的一样,杜郎口也是无法复制的。[/SIZE][SIZE=3]
            这样说,并不是抹杀了许多学习者的热情,即使上级的三令五申也只能改变教室课堂教学的形式,而无法学习到真正的杜郎口。但我们要学习的是比杜郎口模式更有生命力的杜郎口精神![/SIZE][SIZE=3]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杜郎口精神呢?拨开层层的躁动与肤浅的消息,穿过排列整齐的三三六模式,探询隐藏在教育现象深层次下的实质,那就是激励学生为生活、生存而学,为生命成长而学。[/SIZE][SIZE=3]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破解杜郎口的秘诀,就如同它根本没有所谓地“秘诀”一样。但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路”当我们一次次踏上去杜郎口学习之路时,是否,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杜郎口本无秘诀,探求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秘诀!”[/SIZE][SIZE=3]
            走出杜郎口,心底没有了来时的激动,却有了收获的充实。正如同饱满的谷穗总是谦虚地低头向往大地,而空虚的谷穗总是昂扬地摇摆一样。低头看一看我们脚下的这片同样充满激情的热土,谁又能说,我们不能收获出像杜郎口一样的神奇呢? [/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