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我的文字是不是无用功?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今天你做无用功了吗?(67)[/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我的文字是不是无用功?[/COLOR][/SIZ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K12[/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毛毛(k12[/COLOR][/FACE]教育评论)[/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多年不见,王老依旧坚守与此,敬佩!不过,对于我等平庸之辈来说,王老的坚守和教诲是有用功,也是无用功。有用在于确实对于我个人教育专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我现在干活很轻松,一样拿得出成绩,这是专业技术钻研的成果。无用在于成绩好了也没用,发不了财,想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没指望。咱们这行业不行啊,干得多干得好也没钱赚,如今这社会太势利,没钱就是没地位。我感觉,您的研究学个皮毛就足矣了,能对付个日常工作就足矣了,再往深处钻研真心没多大意思,有这时间,不如养养身体少交医药费,或是学着炒股票搞投资。唉,教育行业大环境不好,可惜了您的钻研,也可惜我的大好青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毛毛老师:[/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看到您的这个帖子我很高兴,虽然我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与您交流的了,我记性不好。我的文字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我就感到很荣幸了,帮不了大忙帮个小忙,也有意义。您要是真的喜欢教育,不打算转行,我还是希望您继续往深里钻研业务。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我在网上和老师们讨论问题,既是事业,也是个人爱好。我的爱好很不广泛,主要是读书思考写文章。原来喜欢旅游,现在身体情况不允许了。当年爬泰山亚赛闲庭信步,如今要上,得坐缆车了,兴致大减。只有出入于网络之间,徘徊于语词之林,遨游于思想之境,尚有能力,所以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这也算一种精神旅游吧!我写的这些东西,对有些老师和家长可能有点作用,对另一些人则完全无用。我只愿后一类人从未听说过我的书,也不曾在网上遇到过我,或者偶尔看到我的文字,感觉不对胃口,赶紧扭过脸去,这样我就省得叨扰人家了。不打搅别人,也是行善之举。感谢您的发言。祝您好运![/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    14,4,3[/COLOR][/SIZ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我特别欣赏毛毛老师“坚守”这个词。因为正是有了无数像王老师这样一直在教育战线上坚守的可敬的老师们,才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希望,也才让我们有了些许感动,从而坚守教育阵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3
        • 经验229093
        • 文章12346
        • 注册2012-12-04
        [SIZE=22px][/SIZE]感动于王老师的坚守。王老师对精神的追求、对教育的智慧思考的结晶,是中国教育界的一笔永恒的财富。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77
          • 经验4742
          • 文章368
          • 注册2013-07-20
          [P]我原先不是教育行业出身,受姐姐的熏陶,才有了当老师的想法。虽然当不成名师,但我们一定要尽力,至少让大多数学生喜欢。[/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一阵风990[/COLOR][/FACE](k12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k12[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毛毛教师的言论差不多是对像我们这样的讨论有何意义的发问。[/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我以为意义就是通过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提高一些,使自己对教育种种问题能看的更清晰一些,其次,使自己的在工作中做的更好一些,更巧妙一些,更艺术一些。也使自己少一些迷茫。最后,当然是少做一些无用功。[/COLOR][/FACE][/SIZE][/P][SIZE=3][/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     另外,这地方的讨论和能否发财毫无关系,和能否改变你的地位也毫无关系。但幸福感还是有的,因这是兴趣所在。如果说能从这里给家里带去的,我想只有观念,没有金钱。我有时会让上小学的孩子看看某些文章。[/SIZE][/FAC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39
              • 经验53616
              • 文章1329
              • 注册2013-02-03
              [COLOR=#0070c0]出入于网络之间,徘徊于语词之林,遨游于思想之境,尚有能力,所以乐在其中——王老师的坚守、以教为乐的精神让人敬佩。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不必强求每个教师都兢兢业业。坚守我们最初的理想,不也是一种幸福?[/COLOR]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QUOTE][b]下面引用由[@晨曦中的陈锡][URL=a.asp?b=914&id=539808]发表的内容[/URL]:[/b]

              感动于王老师的坚守。王老师对精神的追求、对教育的智慧思考的结晶,是中国教育界的一笔永恒的财富。[/QUOTE]
              [P]
              [/P][P][SIZE=18px][/SIZE]陈老师说出了我们的心声[/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SIZE=18px]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有些不公平的事情会让你欲哭无泪,欲诉无声,王老师的理念让我转变了心态,使我感受到如同家人般的温暖,谢谢王老师,您让我感到幸福。我心情好了,家人就快乐,学生也幸福,是吧?[/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COLOR=#3c3cc4]为您高兴![/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3
                  • 经验229093
                  • 文章12346
                  • 注册2012-12-04
                  王老师的文字是极大的有用功
                  [P][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8pt]王[/FACE][/COLOR][/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8pt]老师的文字是极大的有用功[/FACE][/COLOR][/SIZE][/B][B][COLOR=blue][SIZE=18pt][/COLOR][/SIZE][/B][/P][P][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8pt]      王[/FACE][/COLOR][/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8pt]老师的文字,分析合理,富有哲理性,逻辑性很强,字里行间充满着无穷的智慧。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王老师的书,我经常一看就是几十页。在王老师的文字中,我收获了更多的教育智慧,在不知不觉中,我的教育思维方式转变了,在面对学生时,心态也转变了。例如,以前面对一个问题生时,第一感觉就是生气,然后就直接批评教育,事实上总是感觉没有什么效果。现在,对问题学生,我更多的是以一颗怜悯之心去面对,先去分析原因,再寻找解决的方法,心态变得更加的平和。因为开始以观察分析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之前困扰自己的职业怠慢感也渐渐的消失了,开始感觉到工作的愉悦了。我的这些转变,我觉得都得益于对王老师的文字的阅读和思考。近来一直在读王老师的这个有用功系列的文字,真的是受益匪浅,让我对自己工作上的无用功和有用功问题再次深入的思考了一次。[/FACE][/COLOR][/SIZE][/B][/P][P][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8pt]      我觉得,只有真正的多做有用功,尽力避免做无用功,我们才能在每天最宝贵的时间中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真正的为学生服务、对自己的人生负责。[/FACE][/COLOR][/SIZE][/B][B][FACE=宋体][COLOR=blue][SIZE=18pt][/FACE][/COLOR][/SIZE][/B][/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K12[/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毛毛:[/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王老,后辈的一番牢骚话谢谢理解。您不记得我了正常,我还记得当年您和我谈“谦虚”,从中感悟做人做事的“务实”的态度,记忆犹新啊,至今,我在实施教育行为时,总会问问自己,是不是落到了实处,落不到实处做了也是“无用功”。[/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教育这行业我必须做下去,一来得心应手干起来有点轻松了,二来算上家教补课收入马马虎虎还凑合。以后我会经常来拜读王老师的心得,谢谢指点。[/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毛毛老师:[/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欢迎您经常来,互相学习。[/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王晓春     14,4,4     [/COLOR][/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关注体验(k12[/COLOR][/FACE]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价值观决定是否是无用功[/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王老师《我的文字是不是无用功》的文章,引发了我对无用功的再思考。[/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这里涉及的到的问题是价值观的取向问题。价值观本身未必有错,取向也未必不对,但是,取向类别有异,事物判断则天壤之别。就是说,价值取向是鉴别是否是无用功的根本依据。[/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比如,毛毛老师的话,就很实在,也很辩证,也很正确,可为例证。因为他说王老师的文章既有用也无用:“[/COLOR][/FACE]有用在于确实对于我个人教育专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我现在干活很轻松,一样拿得出成绩,这是专业技术钻研的成果。无用在于成绩好了也没用,发不了财,想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没指望。”[/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你看,王老师的文章,可以帮助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轻松,不是很有用吗?矢志教育的人,见了王老师的文章会如获至宝,连口赞曰:“[/COLOR][/FACE]好东西,有用有用”。为什么?因为这类人对于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工作的东西会感觉到它的积极作用。[/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再看,王老师的文章,无法帮助教师发财,无法立竿见影的帮助教师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不是很无用吗?矢志发财的人,见了王老师的文章会弃如敝履,连口嘟囔:“[/COLOR][/FACE]不能让我发财,有什么用?”为什么?因为这类人只对能够帮助他发财的东西才会让他感觉到它的积极作用。[/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古人云:“[/COLOR][/FACE]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王老师的文章是研究教育工作的文章,对于教育之外的行业,比如对养鱼、对放羊、对玩鸟、对航天等等之类,可谓无用,理之固然;对于教育行业内矢志研究教育的人员来说,则的确完全相反。[/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俗语说,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多用,见异思迁,一般结果不好;进了教育行业,却又不是自己的志向追求,勉为其难地长此以往,生活幸福指数可能会下降,这对自己对社会都不是幸事。王老师含蓄地劝慰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愿毛毛老师能够理解王老师一番苦心。[/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直白的说,改行,去从事自己喜欢而又有特长的工作种类,我以为应该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于己于社会都有利而无害。不过,话说回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一般都需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全力以赴,才会有可观的成果。[/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一首诗,可以作为本文的结语,以作共勉。记得是苏轼写给一位画家画竹子的诗歌,说是“[/COLOR][/FACE]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豁然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一阵风990[/COLOR][/FACE](k12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山还是山,水还是水[/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价值取向是鉴别是否是无用功的根本依据。关注体验教师认识很准,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对同一件事得出不很同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有教师就曾对我仔细看《教育报》《班主任》甚至其它一类书籍表示惊奇,理由当然是看书无用论之类的观点,或认为这类书并不能帮他解决提高考试分数的问题,所以从来不看。所以物理组的这两份期刊就成了我的专用品,其实还有以前的《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呢?当然是一些在我看来有点像奇谈怪论类的东西,还有就是搞笑类的。[/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我有时真为人类发展的多样性而感到不可思议。不过如果世界真全由我组成,那也会相当无趣,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相当多的服务在我这里都没市场,比如相亲类的,文艺类的,我都看的很少,甚至文章类型我都只喜欢某些而不喜欢另一些,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对其存在的价值恐怕我也要打低分了。人对世界事物的看法明显是带有偏见的,这个视角也决定了人能看到的东西,或看不到的东西。[/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这样说来,对有用功也一定是这样界定的,和我持有不同价值观点的人对我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他就不一定认为有什么价值了,对我认为有用的东西他当然也不一定认为有什么用了。比如,我父亲对我追求的很多东西都是持有反对意见的,如争论就是我爱好之一,下围棋也曾是,包括绘画,这些他唯一不反对的就是绘画,所以我要是下棋他就认为在浪费时间,要是绘画他就不这么认为,这种奇怪的观点就来自于他自己都不曾注意的价值观。老一代的人对事物的反对多是从生存面上来的,因为生存压力对老一代的人刻骨铭心。时到今日我没太搞清楚他为什么不反对我绘画,当然现在住的离他很远,我也几乎从不动画笔了。[/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还有一个更麻烦的问题,就是教育就是把一个价值观传递给另一些人。本来不该完全这样,可这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什么客观教育之说,传教者总是在推销自己的价值观,或自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我记得本市报纸曾刊登过一位已退休中学物理教师对物理的一些观点,我还在高三课堂上以此和学生进行过讨论,那位退休教师的观点首先是牛顿万有引力发现错了,理由是牛顿时代误把静电力当成万有引力,报纸并说他已经用实验证明了,记者没问他是怎么证明的。我不知道一所民族地区的学校具有怎样的实验条件就轻易证实了牛顿的错误,我和学生的讨论恰好就在这里,科学上的发现一定要能提出理论上的或实验上的有力证据,而不是想像着得出结论。其次就是他发现了高温超导材料。我对此也很怀疑,同样是他是如何实验的。我由此担心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就直接把自己所谓的发现当成真理告诉学生,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但妄人就是这样的人。[/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那对有用功和无用功的研究还有意义么?当然应该有。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有用就是有用,无用就是无用。有用就是从有用的角度在说话,无用同样是从无用的角度在说话。那就是说有用功是从对事物有用的角度来说的,不论个人具有何种价值观,只要从这一角度来看也会承认它的正确性。比如读书对学生是有用功,是从学习角度来说。对那些认为读书无用的人来说,如果他不要从其它角度而就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恐怕他也很难说读书是无用的。相反,当我们说有用功时别人完全不从有用角度来看,他就很难看到有用之所在了。比如前面那位K12[/COLOR][/FACE]毛毛教师,他承认“有用在于确实对于我个人教育专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后面他离开了原有角度,然后又说:“唉,教育行业大环境不好,可惜了您的钻研,也可惜我的大好青春。”这种感叹就已经离开了原有的角度,从其它角度要来否定研究是有用功本身没意义了,因为你本来就选了个无用的角度来说话。(4,7)[/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海蓝蓝2895[/COLOR][/FACE](k12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假如我们的教学观是认为我们是改变不了学生,那么,我们是不会想去如何改变学生,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在做无用功。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没什么意义,那么我们就会认为我们做的事情是无用功,明智的做法是减少在工作的投入也就意味着减少因为无用功带来的损失,比如硬性的规定,写教案,批改作业,上课等等,你不写最好,实在要写就少一点,上课至少迟到一些,早退一些——一切以减少损失为目标。如果是软的要求,比如看书甚至培训,能不看就不看,有的老师一年看不了一本书,培训时能通过聊天打发时间最好,像几个地方在k12[/COLOR][/FACE]上培训因为带有硬性规定,他们就通过复制别人的内容来充数,或者说一些不需要动脑筋的话——总之,一切以减少损失为目标。(4,7)[/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读后:[/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我看了毛毛老师的帖子,感觉他是有怨气,并非否定教育研究,后来他自己果然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关注体验、一阵风和海蓝蓝老师接下来的发言,却超出了对毛毛老师发言的回应,由毛毛老师的发言引起了更深的思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价值观影响学习,二是教育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学生。[/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人当然只会去学自己认为有用或者有趣的东西,人的学习方向是由他的价值观决定的。问题在于,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天生的,也需要学习,所以人类发明了宗教、道统之类的东西,向人们灌输价值观,政治思想教育也是这个道理。而且义务教育有强制性,就是不管你某个学生的价值观如何,你都得学这些功课,都得朝大家公认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方向努力,你不愿意也不行。这就可见,人在学生时代,学什么不学什么,自主性和选择性是比较小的,到了成年,他爱学什么不爱学什么,才会比较清楚地显露出来。离开了学校之后还爱读书,那才是真的爱学习,这之前并非真心,但没这一段也不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一生的学习都是自愿学习和被迫学习的混合物,区别只在于比例分配。如果一个人自愿学习占的比例比较大,那就算一个好学者了。至于学什么东西,作为成年人,就主要决定于他的价值观了,因为成年人的价值观已经比较成熟了。[/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课程改革强调自学,走班,我感觉都是尽量增加学生时代学习的自愿成分,减少强制成分,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操作宜谨慎,不可走极端。学校教育不可能是绝对自愿的,绝对自愿的思路贯彻到底,会导致取消学校(我不愿上学,我的价值观就是“不学习万岁”,你凭什么强制我上学)。提倡快乐教学,本意也是尽量减少强制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动机也是好的,但同样不可走极端,因为快乐教学的思路推向极端,同样可以导致取消教育(我认为不学习最快乐,你凭什么非让我学)。总之自主自愿也好,快乐也好,都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把手段当成目的,势必消解了目的。教育者的智慧是,在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中,拿捏自愿与强制的分寸,快乐与痛苦的分寸。教育的学问,就在于此。[/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教育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学生?海蓝蓝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带有根本性,但教育者似乎很少有人认真地探究这个问题,对此问题,自古以来的教育者,似乎都有盲目乐观的倾向。实际上教育(这里特指学校教育)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可是人们往往把它吹得很高,其实主要是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过高,说得难听点,就是家长和社会想让学校替他们制造出一堆好孩子,他们就省事了。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家长需要回归理性,学校教师则要头脑清醒,不要人家一捧你你就飘飘然,好像自己仅次于上帝似的,结果弄得焦头烂额,务虚名而处实祸。教育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学生,这是一个需要展开来细致讨论的问题,要拿出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才行。我目前有个初步的看法,据我多年的观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学校教育实际上起作用大小的顺序可能是反过来的:体智德。也就是,学校最善于改变的,首先是学生体质,其次是智能,最不善于改变的,是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主要不是教师的水平问题和是否重视德育的问题,而是本来如此。如果这个假设是对的,如果老师们真的能认清这一点,相信就能少做很多无用功,大大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FACE]2014,4,7[/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3
                      • 经验229093
                      • 文章12346
                      • 注册2012-12-04
                      [P][QUOTE][B]下面引用由[@王晓春][URL=a.asp?b=914&id=540134]发表的内容[/URL]:[/B]

                      K12毛毛:王老,后辈的一番牢骚话谢谢理解。您不记得我了正常,我还记得当年您和我谈“谦虚”,从中感悟做人做事的“务实”的态度,记忆犹新啊,至今,我在实施教育行为时,总会问问自己,是不是落到了实处,落不...[/QUOTE]
                      [COLOR=#0070c0]据我多年的观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学校教育实际上起作用大小的顺序可能是反过来的:体智德。也就是,学校最善于改变的,首先是学生体质,其次是智能,最不善于改变的,是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COLOR][/P][P][COLOR=#0070c0]作为一个教龄11年的老师,我觉得,在德智体这三个方面,德,绝对是最难实现的。感觉学校现在搞的那些德育,都是一种表演,学校根本就不在意学生的德是否提升了,而是更在意是否留下了照片、文字资料等,以便上级领导的检查及展出。[SIZE=28px][/P][/SIZE][/COLOR][SIZE=24px][COLOR=#0070c0][/COLOR][/SIZE][SIZE=24px][COLOR=#0070c0][/COLOR][/SIZE][COLOR=#0070c0][/COLOR]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95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