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幸福路上

12楼
[P]向你学习[EM04][/P]
13楼
“苹果”的魅力
[P]      [SIZE=5]习惯了去一年级上课的时候在黑板上给表现好的小组画五角星,画笑脸,画苹果。等级是这样的:得到三个五角星就可以换一个笑脸,得到五个五角星就可以得到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的,类似于“画饼充饥”的味道。) [/SIZE][/P][P][SIZE=5]  今天又去一(4)班上礼仪课,这节课是教孩子们读《弟子规》的《谨》,由于书中的好多字笔画多,难读,容易读错。为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我还是采用了一贯的奖励方法在黑板上画苹果。这次第一个得到“苹果”奖励的是第二小组。当我把“苹果”画上时,第二小组的孩子们一齐做出吃苹果的动作,还发出咬苹果时发出的声音。我也不忘顺势问一句“吃完了吗?”“甜不甜?”一般孩子们都会很配合地异口同声回答:“吃完了”“甜”。可是今天,当我问他们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声音:“老师,第三组的谁谁吃我们的苹果!”[/SIZE][/P][P][SIZE=5] 哈哈,有意思吧!没想到这个“苹果”在孩子们的心中份量也是这么重要。其实,孩子的心是多么单纯啊,所要奖励也是多么的简单!就一个不存在的苹果也能让他们欢喜不已。看来,孩子所需奖品不一定是奢侈的,他们只是需要老师们一份真诚的肯定和赞扬。[/SIZE][/P]
14楼
你的赏识教育用得很好,向你学习!
15楼
我错了!(一)
[P][SIZE=5]    一学期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开始了。本着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出去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开心痛快的玩一天。每一次我都会尽量说服家长不要吝啬这点小钱,当然,每一次不参加社会实践的孩子也是寥寥几个。这次也不例外。[/SIZE][/P][P][SIZE=5]    从报名的名单上看,我班有三个孩子不参加,在深入了解后,一个孩子是因为曾经去过,而外出那天父母想带他去另外的景区游玩,合情合理,非常赞同!一个孩子是父母同意自己不愿去,原因是他想留在学校玩。我找来这个孩子谈了谈,让他明白出去的意义。在我的说服下,这个孩子也同意跟我们一起去。大功告成,耶![EM05]第三个孩子是因为家里兄妹多,家境比较困难,据了解,以前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他都没有参加过。这个孩子平时表现非常好,在家很懂事。据他妈妈说,拿回执回家的当天晚上,年幼的妹妹问妈妈这次他们参不参加社会实践时,他立马回答说他不参加,首先就在回执上勾了“不同意”。我一听,有些心酸!再加上收钱的当天我明显感觉到了这个孩子脸上掠过的那一丝不愉悦。[/SIZE][/P][P][SIZE=5]    为了给孩子在小学毕业之际,留下一份特别的回忆,我首先打电话跟她妈妈沟通,说让我们班的孩子每人凑点钱,我来做好动员工作,这样家长可以不用负担,孩子也就可以出去完了,两全其美!家长听后也很感动,但同时也说出了她的忧虑,他担心孩子会有想法,想着其他的孩子父母都能出这旅游的费用,为什么他父母不能,而且还要班级同学给他凑钱,以后在同学面前难免尴尬、自卑。我一听有道理。我就她妈妈说那这份钱就我来出,我也不跟班级的孩子说这件事,我就私下跟这个孩子说是因为你表现好,老师奖励你参加这次活动。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和她再三感谢声中,由我来出钱的事就定了。但是我要求她妈妈回去也跟孩子做做思想工作叫他不要有任何负担。当然,我也私下找了这个孩子到我办公室来。(当时办公室只有我们俩)记录如下——[/SIZE][/P][P][SIZE=5]    师:小苏,老师了解到你因为家庭经济所以不能参加这次活动,我为此感到很遗憾。我想让你跟我们一起出去玩一次,让你在小学毕业之际留一份特别的美好回忆,所以,老师想奖励你,这次你参加社会实践的150元老师来出,怎么样?[/SIZE][/P][P][SIZE=5]    小苏:不用了,老师。真的不用了![/SIZE][/P][P][SIZE=5]    师:你不用有任何负担的哦,这150元对于老师来说不算什么,但我知道对于你的家庭来说可能就是一个负担了。更重要的是老师从心底愿意去做这件事,想你能我们在一起玩。你就给老师一个机会,怎么样?[/SIZE][/P][P][SIZE=5]    小苏:不用,真的不用。谢谢老师![/SIZE][/P][P][SIZE=5]    看他态度这么坚决,我知道再说下去也没什么结果,我就想着也许晚上他妈妈能说服他,就对他说:“你先不用拒绝老师,我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想想,明天再告诉我,好吧?”谈话就此结束![/SIZE][/P][P][SIZE=5]     第二天,我满心期待着他能给我惊喜。没想到,他却给了我一个“惊吓!”——他拿了150元给我,说老师我参加了!当我接过钱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彻底地错了。随后,隔壁班的班主任又跟我说他妹妹今天也把150元交过来了(我们本来是商量好由我们俩各自出他们兄妹的这150元的),当然,我也能猜测到他还有一个读三年级的妹妹今天肯定也交了这150元。顿时,我觉得自己有一种超强负罪感!拿起手机,他妈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告知他今天带了150元交社会实践的费用。我无语了,心中充满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酸。[/SIZE][/P][P][SIZE=5]    故事还没有完,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EM05][/SIZE][/P]
16楼
我错了(续)
[P][SIZE=4]   上次说到从小苏手中接过150元社会实践费用的时候,心中充满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酸。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是好心办了坏事,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困扰和负担,更重要的是间接伤害了小苏的自尊心。反思自己的行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确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特别找孩子谈话的时候触及到了他的家境困难,或许对于这个自尊心比较重的孩子来说,他不想让别人,更不想让老师同情他。[/SIZE][/P][P][SIZE=4]   后悔啊!自己的行为的确是太欠考虑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正好验证了我的好心在无意地伤害着这个孩子——[/SIZE][/P][P][SIZE=4]   收完钱的当天上午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带孩子们去吃中午饭。排队的时候有个孩子就跟我说小苏哭了,我便顺势追问一句“为什么?”同学说是因为上音乐时,班里一贯爱惹是生非的刘伟杰在去上音乐课的途中用脚踢了一下陈锋的屁股,然后小苏过来就是一巴掌朝刘伟杰打过去,并质问他为什么欺负陈锋,后来就发生了厮打和争吵,刘伟杰同学扬言第二天(星期六)要带人去打小苏。刚好同学叙述的时候,小苏也在场,他一听完带着哭腔激动地说:“如果我明天死了就是刘伟杰害的!”我一听觉得非常惊讶,我没想到一向乖巧懂事的小苏嘴里用说到“死”的字眼,也不太相信小苏会打人。因为这个孩子平时太优秀了,几乎找不出他身上有任何的缺点,更何况是因为小事而打人。出于对这个孩子的保护和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把一干相关人员带来了学校的“心语言”,到了那里,小苏最激动,不时嚷嚷说他星期六要是死了就是刘伟杰害的。当我问他为什么替陈锋打刘伟杰时他更是激动地反问我说难道他这样做错了吗?我说看到同学被欺负,你出来打抱不平没有错,但你也不能打人啊,你可以告诉老师?他一听更激动地说“有用吗?五年级的时候不是也告诉过老师,可是刘伟杰还不是经常欺负同学?”我一看再质问下去只会让事情越演越烈,就先把惹事的两个孩子先教训一番后独自留下了小苏。[/SIZE][/P][P][SIZE=4]   当我单独跟小苏在一起的时候,我语气缓和了下来。我先跟他说出了自己收到他的150元社会实践费用时内心的愧疚和不安,也坦诚地跟他说明了老师真的是好心办了坏事,对此我万分后悔和难过。接下来我顺势谈到了他今天打人的事情就像我的行为一样也是好心办了坏事。最后我也跟他坦言老师不是神,更不是万能的,对于刘伟杰这类孩子我只能尽自己的努力慢慢转化他,而这个转变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过程肯定是漫长的,我们得学会宽容地等待。在我的一番真诚的、发自肺腑地言语后,小苏渐渐平静下来了,从他的沉默中我知道他也开始思考我刚才的话语。当天,我也让刘伟杰同学当面跟他道歉并说清楚扬言要带人打他的话也只是随口说说以此消除他内心的顾忌。后来,我想这一天,小苏的如此反常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自卑吧![/SIZE][/P][P][SIZE=4]   可是,这两件事情后,我发现小苏对我渐渐有些疏远了,以前他每次放学回家经过我办公室时都不忘对我说声:“老师再见!”可是最近几天,他都没有这样做。课堂上,他也比以前沉默了,我明显地感觉到我们之间的隔阂正慢慢地在形成。我多么希望跟他说替他交活动费的那件事从来没有发生啊![/SIZE][/P][P][SIZE=4]   “学生要爱,可是更应该懂得如何去爱,如何不懂得爱还不如不爱”,经过这件事后,我是彻彻底底地领悟到了这句话的真谛啊![/SIZE][/P]
17楼
[P]坚守班主任的信念,收获幸福和喜悦![/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