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本的“原创”“对话”急缺稿件!期待投稿!

楼主
学生读本的“原创”“对话”急缺稿件!期待投稿!
学生读本的“原创”栏目急缺老师的文艺稿件!
另外,“对话”栏目是学生老师之间交流的平台,可以是一种呼吁、建议或者教学感触体会,也缺乏稿件!
请在此贴后跟贴投稿。大家快点来支持啊。[em08]期待中……[em10]

[SIZE=3][COLOR=blue][B]
最新消息:学生读本已经开通“荐稿”“原创”“对话”三个投稿专区。请到相应的专区投稿。[/B][/COLOR][/SIZE][em07]
1楼
麻雀
常州市新桥中学   刘 成    邮编:213032  电话:6093250

    老屋的土墙上有一个土洞,位于大门的上方。
有一年秋天,杏叶已经全黄了,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对麻雀,落在杏树上,俯瞰着院子,叫个不停。一会儿飞走了,一会儿又飞来了,在屋檐下进进出出。它们最终盯上了那个土洞,只见一只停留在杏树上,一只三蹦两跳地先到了瓦房顶,东张西望了好一会,估计“鬼子没进村”,才小心翼翼地飞到洞口,欲进却出,如此试探了好几次,最后才终于停在洞口,尾巴朝里,头朝外,保持着随时飞离的警惕姿态,并且与另一只一直保持着叽叽喳喳的通讯联络。仿佛下了好大的决心,洞口的麻雀迅速掉转个,进得洞去,一眨眼的工夫就“呼”地一声飞了出来。两只麻雀碰了碰头,叽叽喳喳地讨论了好一会儿,真像人间夫妻在商量着买商品房一样。估计一直留在杏树上的那只是老婆,最后就是由她亲自到洞里考察一番,才拍板决定在此安家落户。
接下来,两只麻雀满院子寻草搭窝,他们成双结伴,同去同回,出去时空嘴,回来时衔着一根干草,农家院里到处都有这种软软柔柔的枯草,所以小半天的工夫,窝就搭好了。
或许新房落成,又累了半天,打算今天破费到外用餐,或许想要美美领略一下这新的故乡,两只麻雀飞入云天,没了踪影,直到太阳被西天的峰峦完全托住,他们才回到院里,在杏树屋檐房顶嬉逐一阵,夜色渐近,才入得洞去。
两只麻雀早出晚归,形影不离,偶尔也见他们中午回来小憩一会儿,一个冬天就这样过去了。
当柳条吐出绿芽的时候,只有一只麻雀外出觅食,一旦寻着小虫、米粒之类的东西,它就不断送回家来。过了一些时间,洞口突然出现了刚孵化出来的黄绒绒的小麻雀,晃一眼又进去了。哦,原来两只麻雀已为人父母了!后来,两只麻雀都整天外出觅食,轮番回来喂养小雀,忙得不亦乐乎。而那些小麻雀只要一听到父母回来的声响,都争先恐后地挤到洞口,伸长脖颈,张开大嘴,去接受父母口中之食。奇怪的是,上次喂了谁,这次该喂谁,作父母的仿佛一清二楚,绝不含糊。所以,小麻雀都在一天一天长大。
随着小麻雀的长大,它们开始为食物争抢并偶有武斗。一次,一只小麻雀就那样被自己的兄弟姐妹挤出了洞口,掉到地上了,它还很不会飞,只能在地上慢慢地跑来跑去,急得父母上飞下窜,还不停地飞到它身边去引导它,希望它飞起来。后来,实在无能为力了,累倦了的两只麻雀只好在树枝上“虎视眈眈”地监护着处于危险境地的孩子。
我的一个十分顽皮无奈的堂弟,他挂着两条鼻涕虫急急忙忙地跑来,准备把小麻雀抓来做玩具。第一下没抓到,急得两只大麻雀叽叽喳喳地呼救和乱骂,堂弟满院子追赶着,第二下一把就抓住了小麻雀羽毛未丰的尾巴,正当他喜滋滋地准备用麻绳来捆缚小麻雀的时候,我的母亲赶来了,一个巴掌过去就把小麻雀解救出来了,还搭着木梯,把小雀送回洞里,母亲的行为赢得了麻雀们好一阵叽叽喳喳的感激。
又过了些日子,小麻雀开始练飞了,从洞口到十来米远的杏树,反反复复地来回练,大麻雀就在杏树的最高顶上监视和指导,如果有谁偷懒了,它们就一下子飞过去,用翅膀扑打它们,打得小麻雀一阵惊叫,赶快飞起来。就这样没过多久,它们就能够自由地飞了。后来,在父母的率领下,它们清晨出发,黄昏归来。十来只麻雀满院嬉逐打闹,叫得令人发慌,使人烦。
一天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洗了脚正准备上床了,我总感觉像少了点什么,又说不出来。愣了半天,才发现少了麻雀的喧闹。问母亲,她说,和往常一样,这群麻雀一大早就飞过山去,直到很晚才回来,回来时,只有两只老麻雀。
“鸟也一样啊,儿女大了就要分家。”父母无比感慨地说。
如今,我常常想起那两只麻雀来。一想起它们,就想起千山之外的父母;一想起家里的父母,我又想起儿时的那两只麻雀来。


2楼
“对话”版投稿

差距 给我的启发
      □/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席志琳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美国康考杰大学国际语言村英语夏令营。结识了许多外国朋友,从他们身上给了我许多的启示与思考。
记得开营的第一天,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外教齐全的准备工作。我们班的外教EVE,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刚见到她的那一天,只见她拎来一个超大皮箱,现在可以说里面全是宝贝。只见她一会儿拿出上课用的道具,一会儿拿出学生用的材料,一会儿拿胶棒,一会儿拿剪刀。总之,学生夏令营里十五天所需要的全部物品,小到毛线头,花边纸,大到挂图,没有一个缺少。特别是最后准备给学生送的照片夹,本来是牛皮纸的外框就已经很好看了,可外教还带来了三个小图章,教学生在上面自己画图案,盖上图章,效果别提多好了。看到这么细心的外教,比比自己平时,有时候只要再多剪几个道具,授课效果也许就会好一些,但总是以没时间搪塞过关,这不能不说是差距。
另外一个印象较深的就是外教那种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令人感慨。他们落实到学生的身上,竟是那么的自然。每天早晨一来,外教给我交待当天授课内容时,总是问我学生喜欢这样吗?学生听得懂吗?学生喜欢读吗?当我们俩商量完后,她最愿意讲的就是“That  would  be  fine.”意思是:只要学生喜欢,那将是最好的。授课时,学生每一个作品,每一次回答都会得到赞扬。这一点不仅是我们班的外教,在下午访问其它班时,无一例外的总能听到:“Good  job!”回想自己平时,虽然也在讲以学生为中心,可有多少是让学生自己做主人,又有多少次考虑到了学生的感觉呢?这不能不说又是差距。
让我最难忘的是在语言村闭营式上的那一幕。那天,天气十分炎热,看着同学们在烈日下暴晒,外教ALAN拿着扇子,在同学们中间来回走动,不断的为同学们扇风,而自己却热得满脸流汗。语言村的外方主任苏珊,在她的发言中表扬了每一个孩子,说他们就是她对中国的印象,她爱他们。外教和同学们道再见,竟是那么的声情并茂,动人的场面让所有前来观摩的家长感动。我们的外教EVE,她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家长,和他们一一握手。那一刻,真让我落泪,那一刻,真让我终身难忘。从他们身上,我理解了什么是发自内心的爱,理解了王修文校长说的怎样去爱孩子,那就是:无条件的爱每一个孩子。
夏令营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她带给我无限的教育思考,让我找到了差距,催我奋发!

通联:江苏扬州市扬州大桥东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225006
3楼
夕会故事082
           ——凡事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这是一个成语。语出《论语•子路》。也常简说成“欲速不达”。意思是说:过于性急而求快速,结果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旨在劝人做事,应按部就班,不能只求快捷,否则便要坏事。
     没来由地说起这样一个成语,同学们或许会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不要心急,请听我慢慢说来。
     我是个比较讲究整洁的人,也喜欢做事有条不紊。可是,让我感觉遗憾的是,每天走进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的时候,我便常常倍感烦恼,甚至于压抑。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仅仅缘于面前摆放的总是那么几摞堆放零乱的作业本。按理说,稍稍用些心思,课代表是完全可以将这些作业本码放整齐的。可事实上,自与你们打交道一年多来,我却极少见到整理整齐的作业本送到我那里去。关于此事,我曾不止一次地提醒过两位课代表。应该说,两位课代表的态度很是诚恳。每每我一有所暗示或是提出希望的时候,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立马动起手来。可末了,虽有了些改善,可从整体上来看,却依旧免不了有些参差不齐。
     问题出在哪儿呢?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这种零乱,倒并不是两位课代表没有努力,只是他们太过于匆匆罢了。你想,一大摞作业本,有时竟高达四五十厘米。他们竟连着作为一个整体来整理——手小,本子大且高,岂能理得过来?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下,我找来两位课代表——石睿和宋锴同学。我指着我桌子上码放着的乱七八糟的作业本给他们看,让他们说说感受。他们先是涨红着脸不说话,继而便要伸出手准备去重新整理。可被我制止了。我说:“今天,我来理,你们看!之后,请告诉我你们的感受!”
     显然,我的手虽大,但也大不到足以一下子握住所有本子的程度。于是,我选择了化整为零的方法。即将高高的一大摞作业本(因学生72人,也便有72本作业)分成了约七等份。然后便一份一份地理——遇着边角卷曲的作业本,我便将其反方向卷曲,再压平后拉直;遇着两端翘起的,也是反方向试着卷曲一次,压平,再捋直。一份整理完毕,再整理第二份。第二份完了,再整理第三份……就这样,一直耐心地整理完第七份。每整理完一份,便将其端端正正地叠放在刚刚前面已经整理完毕的那一份上。如此这般,等第七份作业本整理完毕的时候,所有的本子也就算是整齐了。或者说,再挪一挪,让其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便也就算是大功告成。结果,无论左看、右看,还是上看、下看,无疑都能给人留下方方正正的印象。
     我请两位课代表说感受。
石睿伸了伸舌头,说:“好整齐!”
宋锴红着脸,也说:“好整齐!”
我问:“你们现在明白自己为什么总不能把它们整理整齐的原因了吗?”
石睿说:“我们太心急了!应该耐心些就好了!”
宋锴说:“如果我们先把它们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来整理,之后积少成多,就形成一个整体了。”
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呢?许多时候,更多需要我们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整理作业如此,学习、生活和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学们,欲速则不达,记得按部就班哟!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2月1日星期三

通联方式:
安徽省无为县实验小学   彭荣辉
238300   0565-6331086  202prhxiao@sohu.com
4楼
 投稿到“对话”栏目
               让灰色的心灵炫出自信的光彩

                                   ——战胜自卑
                             作者:河北定州中学政治组   郭永峰 周伟静
   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说它是长身体、学知识的关键时期,本来应该好好加以利用得。可是,在我们学生当中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这不但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发展,也严重阻碍了学习的进步。为此,我在这里谈谈我对自卑的认识,希望对同学们了解、克服自卑有所帮助。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是因为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简单地说,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悦意容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看不起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其核心内容就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无法赶上别人。
   那么,自卑有什么危害呢?
   第一,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自卑的人常常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封闭孤独。他们做事缺乏信心,优柔寡断,缺乏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因而感到疲劳、心灰意懒。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第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由于自卑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麻木状态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相应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不能发挥各自的应有作用;同时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因此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随之分泌增多;免疫系统失去灵性,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第三,影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为认知能力欠缺使人不能正确地对待问题,所以,自卑的人很难与人相处,也很难取得成功。
所以说,自卑无论是对人的心理,还是对人的身体以及人的事业人生都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就是它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去克服它、战胜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这里结合我自身的经验谈以下几点体会。
   1.认知法——就是通过全面、辩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评价,认识到人不是神,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会全知全能这样一种现实。人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通过自身的智力、努力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而不是片面的追求完美无缺。对自己的弱项及遇到的挫折,持理智的态度,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将其视为天塌地陷的事情,而是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现实,这样便会有效地消除自卑。
   2.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活动中去,可通过致力于书法、绘画、写作、制作、收藏等活动,从而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的自卑阴影,缓解心理的压力和紧张。
   3.领悟法——也叫心理分析法,一般要由心理医生帮助实施。其具体方法是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分析找出导致自卑心态的深层原因,使自卑症结经过心理分析返回意识层,让求助者领悟到:有自卑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实际状况很糟,而是潜藏于意识深处的症结使然,让过去的阴影来影响今天的心理状态,是没有道理的。从而使人有“顿悟”之感,从自卑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4.作业法——如果自卑感已经产生,自信心正在丧失,可采用作业法。方法是先寻找某件比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成功后便会收获一份喜悦,然后再找另一个目标。在一个时期内尽量避免承受失败的挫折,以后随着自信心的提高逐步向较难、意义较大的目标努力,通过不断取得成功使自信心得以恢复和巩固。一个人自信心的丧失往往是在持续失败的挫折下产生的,自信心的恢复和自卑感的消除也是以一连串小小的成功开始,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自信恢复一分,自卑的消极体验就将减少一分。
   5.补偿法——即通过努力奋斗,以某一方面的突出成就来补偿生理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劣等感)。有自卑感就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弱点,就要设法予以补偿。强烈的自卑感往往会促使人们在其它的方面有超长的发展,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代偿作用”。即是通过补偿的方式扬长避短,把自卑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耳聋的贝多芬却成了化时代的乐圣;少年坎坷的霍英东,没有实现慈母的期望成为一代学子,“不是读书材料”的他,后来却在商界大展宏图。许多人都是在这种补偿的奋斗中成为出众 的人的。古人云:“人之才能,自非圣贤,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敝”,故从这个角度上说,天下无人不自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完全不必为自卑而彷徨,只要把握好自己,成功的路就要脚下。
   最后我想对同学们说:自卑是潮湿的火柴,永远燃不起成功的火焰。快烘干你那潮湿的火柴吧,让你自信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让灰色的心灵炫出自信的光彩。
5楼
假如那天我晚来几步

    那晚我有辅导课,一进教室就觉气氛异常:一向开心果似的晶晶趴在桌上抽泣着。班长说:“老师,要不是您及时赶到,她就可能挨揍了”。
    “谁?”
    晶晶泪眼婆娑地指着门外。哦,原来是初二的两个“大姐大”!
    “你们找晶晶做什么?”
    那两个“大姐大”说:“我们问她为什么在背后说我表妹萍萍的坏话。”
    “那么,晶晶怎么会哭了呢?”
    “我们也没打她,或许是她心里有愧!”
    “问题解决了吗?现在请跟我一起来处理此事,好吗?”
    我的办公桌前,分立着三位学生。
    “晶晶,你说萍萍什么坏话了?”
    “我只跟陆某说过,萍萍每次检查到某男生作业时总是笑得那么恶心。她家条件又不怎么样,还那么爱打扮,她妈妈更是时髦。”
    我让晶晶把萍萍叫来。萍萍气鼓鼓、泪汪汪的,如一只出水的蛤蟆。
    “听晶晶说你坏话了?”
    “不,陆某告诉我的,当时班长他们都在场。”
    我让萍萍把陆某叫来。陆某来时,瞟瞟晶晶,瞟瞟萍萍,简直要钻进桌缝。
    “陆某,你把晶晶说萍萍的话再讲一遍。”陆某像挤牙膏似的开了口。
    我既严肃又平和地对他们说:“你们对这事怎么看?”
    晶晶早就痛哭流涕,说不该讲萍萍的坏话,更不该对她的妈妈评头论足,并当场向萍萍道歉,还深深鞠了一躬。
    萍萍气消了很多,但没吱声。这时,两个“大姐大”发话了:“人家都向你鞠躬道歉了,你怎么还这样!”
    我瞪了萍萍一眼,在等待着。
    一会儿,萍萍说:“晶晶,我原谅你。其实,我也有错,我不该告诉表姐。”
    我开导萍萍说:“老师理解你。当你听到别人说你坏话时,应当找人倾诉,也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萍萍点头。
    我严肃地指出:“在这件事上,陆某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成了‘挑火棒’。有个词语叫做‘长舌妇’,说的是……”
    这时,陆某忍不住哭出了声。
    我等了好长一会儿,说:“你们都很纯真幼稚,缺乏做人的经验,有时说话信口开河,做事不计后果,容易发生矛盾,影响团结。当发生矛盾时,要学会谈判、沟通、宽容,甚至妥协啊!”
    我对着晶晶说:“老师希望你能够谅解陆某,你看她已后悔、自责成什么样子!你心直口快,今后说话也要多加注意啊!”
    我问那两个“大姐大”对我的处理是否满意,她俩说:“我们心服口服,请您和晶晶原谅我们的无知。”
    最后留下的是陆某,我建议她找晶晶谈谈,向她道歉,争取她的谅解。
    现在,晶晶、萍萍和陆某都已成了好友,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事后想来,假如那天我晚来几步,或许会酿成祸端。看来孩子之间无小事,德育工作确实要从细微处抓起啊!



邮编:224500   江苏省滨海县坎北中学      沈华山
电话:0515—4998151  电子邮件:mount888@sohu.com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