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讲给学生的故事(系列)

18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风翼[/U]发表的内容:[/B]

很有哲理!楼主辛苦了![/QUOTE]
我要好好学学,给我的学生也讲故事,平时我也讲,但没有乐山老师的这么经典。谢谢收藏了。
19楼
习惯的传承

[故事]:
古罗马的皇家宫苑蓄养着一支猴子军团,成百上千的猴子养在一个封闭的大院里,训练它们列队操练,分队进行搏斗。当然,这个军团并不用于战斗,而是用来表演,供人们取乐。
军团大院内摆着一把铡刀。每只猴子捉进来时,都要把它的尾巴铡掉一截,通通只留五寸那么长,成为这军团猴子的标志。铡断尾巴肯定是很痛的,被铡的猴子又蹦又跳,发出尖厉的叫声,自己舔着流血的尾巴伤心不已。铡断了尾巴的猴子从此变得驯服,没有尾巴可翘了,训练起来相当容易。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这种铡尾巴的入团规矩,开头由人来执行,到后来就由那些先来的猴子们代劳了。每只新来的猴子一塞进来,猴子们就一拥而上,把它按倒在地,动作利索地把它的尾巴铡掉。当刚铡掉尾巴的新来者凄惨地嘶叫的时候,猴子们却围着它欢蹦乱跳,兴高采烈。每只猴子都经受过这一规矩带给它的痛苦,但每只猴子又都参与执行这种规矩来对待它们的新伙伴,并从中得到乐趣,一代接着一代,猴子军团存在多久,猴子铡猴子尾巴的规矩就持续多久。
时间和惯性会使人精神麻木,即使是最残忍的行为也会当作正常的做法自行传承下去,没有谁感到奇怪。

[教育智囊]:
高一的新生进校之时来自四面八方,各不相同,进校之后,便沉浸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之中。最初的一两个月,他会觉得新鲜,也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不多久,他便会融入进去,成为这所学校一名普通的高中学生。
等到他对校园里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之时,他自己亦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到了来年,新的高一学生到来之时,感受到的便是像他这样的许许多多的普通学生所共同构成的校园文化。一些所谓百年名校的历史积淀便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
改变一所学校的文化或精神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程,可以在新生中实施,让新的文化或精神成为他们的一部分,然后一届一届地传承下去,谁也不会感觉到奇怪。
要改变一个习惯也是如此。最难的是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0楼
好久没有更新了,对不起光启的殷殷招待。以后把更多的内容放在这里,比连载里面的更丰富。
21楼
容忍是一种智慧

[故事]: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染上“昏睡病”。科学家研究后发现,舌蝇的视觉很特别,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就因为斑马一身黑白相同的斑纹。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这就意味着,在进化过程中斑马的选择使它冒有更多被狮子吃掉的风险,当然它也成功地躲掉昏睡病的困扰。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这便是人生。
正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它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正是这些小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大气层中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这些蓝光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吸收反射和散射着,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一种美丽的智慧。

[教育智囊]:
在一个班级里,也有这样的一些“尘埃学生”,他们成绩一般,却十分活跃。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的各种活动,在同学之间穿梭往来,有些人甚至热衷于认识学校里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或搞串联。他们学习不太努力,偶尔也会犯一点小错误。
也许教师觉得他们不是好学生,有时也可能对他们冷言冷语,严重的还会勒令他们停止一切活动。殊不知,他们在班级和学校里沟通了人际关系,他们使学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得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令人回味。
教师容忍他们,也是一种美丽的智慧。
22楼
最有效的惩罚

[故事]:
我每天都要经过那条巷子,巷子口常有人乱倒垃圾,于是墙上就出现了一行字:请不要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二天那行字改为:此处禁止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三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五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四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一百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五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全家死光光。第六天,那里没有一点垃圾,以后也没有。———这就是我们的左邻右舍:可以不认道德,可以不睬权威,可以不理法制,最终却被迷信收服。

[教育智囊]: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否也碰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话语对学生最有效?
也并不是恶狠狠的话语就一定有效,我曾见过学生当着教师的面摔门而去的场景。苦口婆心的话语呢?这世界上苦口婆心的母亲太多,而真正听话的儿子却又太少。我也曾见过一位教师和蔼耐心地对一名学生作了两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学生最后却睡着。
教师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话语最能打动孩子的心?你有没有过轻轻的一句话让学生泪流满面的经历?有没有一声棒喝惊醒梦中人的成功?最有效的话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句话有些人毫无感觉,有些人却回味不已。
在惩罚学生之前,你要知道学生怕什么?你的惩罚他怕不怕?如果他根本不在乎,那么赶快换一种惩罚。如果学生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办?用心去找,总有他怕的东西。他不怕罚款总怕迷信吧,他不怕处分总怕失去自由吧!努力去找,找到他怕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你的法宝。
23楼
不断完善的规则

[故事]: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堡举行了奥运会。比赛正常进行着,但在进行撑竿跳高比赛时,却发生了意外。
日本运动员佐间代富士在试跳时,他从容不迫地慢慢走进沙坑,把手中的撑竿用力插到沙土里,把一端搭在高处的横梁上,固定好后,他顺着竿子往上爬,一直爬到最高处,然后越过横梁后,从另一边顺着竹竿滑下来。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怎么会有这样的撑竿比赛方法?全场嘘声一片。裁判们十分犯难。因为按照比赛规则,日本选手并没有违反规则,只不过他投机取巧了而已。经过裁判组的讨论,结果还是取消了他的成绩。
日本选手据理力争,认为自己并没有违反规则,他可以这样做。于是裁判补充了撑竿比赛的规则,要求运动员必先有一段助跑过程。
日本选手在第二次试跳时,有了助跑动作。但跑到沙坑附近,他又抓住撑竿,顺着竿子往上爬。这一次他又取得了好成绩,这让裁判莫名其妙,又不得不承认他钻了规则的漏洞。于是,裁判组再次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撑竿比赛要有助跑,并且不能交替使用双手的动作。这项规则确定下来之后,一直延用到现在。

[教育智囊]:
规则不完善,必然有人投机取巧。有制定规则的人,就有钻规则的空子的人。
不要责怪学校搞应试教育,因为规则就是一考定终身,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所以大家就得研究应付高考这个规则的最佳办法,应试教育应运而生,这不但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要改变这种状况吗?很简单,只要取消高考分数的选拔功能。如果大家都意识到那个分数不再起决定性的作用了,他们自然会有相应的调整。简单的下一个行政命令是根本没有效果的。要是仍然觉得高考是目前为止相对公平的唯一办法,就得容忍目前这种应试的现象继续下去。要是不能容忍,就继续制定相应的规则。
同样的,也永远不要埋怨学生。不要问学生犯错误的理由,先问学生不犯错误的理由。要改变学生,先改变规则。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95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