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7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13至18岁之间网瘾高发  
     
        2008-04-20 10:15:57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谢苗枫 通讯员/靳笛 吕娜)昨日下午,广州市12355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在白云心理医院进行一场青少年网瘾防治及亲子沟通的公益讲座,同时宣布推出“戒除网瘾社工支援计划”。

      据共青团广州市委12355热线的负责人介绍,在“12355”热线近半年来整理出的330个回访个案中,网络成瘾占约6成,成为青少年问题的“头号杀手”。而由于嗜网成瘾而造成的无心向学、偷窃盗抢、变卖家财、对父母的暴力相向等问题,更令校方和家长为之心忧,束手无策。有近45%家长对子女十分失望,并表示希望送其参加网瘾治疗训练,由专业机构以封闭式教学及管理的方式,挽回“触礁”的孩子。

      据团市委有关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沉迷网络有年轻化趋势,当中最小的10岁就开始打网游,其活跃人群在13至18岁年龄段,甚至于24岁也为摆脱不了网瘾而苦恼,其涵盖范围之广、基数之大、影响之深远,均比早恋、吸食精神性药物人群严重。

      “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是解决孩子网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白云心理医院矫治中心主任沈家宏建议,面对网络成瘾的孩子,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其次,父母要做的不是把网络当成洪水猛兽,而是要学会如何有效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脑和网络,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娱乐。至于亲子沟通,最简单的诀窍就是:开心地多陪伴,多欣赏,多赞美。

      “戒除网瘾社工支援计划”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介入,一方面帮助家长修复并且重建“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一方面协助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因为目前学生除了学校与家庭外,基本没有什么人可引导他们。社工的参与,就是在父母与学校之间再建立一个第三方缓冲站。”团广州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不以强势形象出现的社工,在一定程度上更利于与青少年形成平等的沟通关系,站在他们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想法。因此,“戒除网瘾社工支援计划”采用的将会是“社工+心理专家”的救助模式,其中,心理专家将针对个案对症下药;社工则调养家庭氛围,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家长可以致电12355申请该支援计划的免费救助。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7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我国有400万网瘾少年

       
          人大建议加强监管网络游戏和网吧
       
          时间: 2008年08月29日 来源: 南方日报  

       
       
        据新华社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28日说,目前我国约4000万未成年网民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引发诸多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游戏和网吧的管理。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建国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李建国说,在保障未成年人上网权利的同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把好网络游戏内容关,依法严查存在违禁内容的网络游戏,加强对网吧的经常性监管,切实承担起审批监管责任,对“批而不管”的单位和个人要实行问责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7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玩魔兽等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2008年11月09日01:38   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 王晴)对绝大多数魔兽游戏迷来说,游戏只是游戏。但是,玩魔兽游戏上瘾,甚至到了难以与真实世界相区分的程度,就是一种病态。昨天,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主任陶然介绍说,我国从1994年开始重视成瘾医学的研究和预防。除了网络成瘾,赌博成瘾、工作成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性成瘾、烟酒成瘾等都是成瘾疾病。网络成瘾的患者数量最多,其中,玩游戏成瘾中以沉迷于《魔兽世界》的人居多,很多患者到了难以与真实世界区分的程度。北京公***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陶然认为,《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确立,不仅为临床医学增加了新病种,还明确了网络成瘾患者应该由具有精神科的医疗单位收治,为这些患者得到科学有效治疗提供了途径。“网络成瘾是可以治疗的,一般治疗时间为3个月左右,80%的患者都可以通过治疗摆脱瘾病。”

            据悉,这部由军区总医院牵头制定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将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报批国家卫生部后,在全国各大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精神科推广使用。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

            ■名词解释·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标准明确了网络成瘾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7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学生寒假难避"上网问题":是"戒网"还是"用网"

              2009-02-02 10:47 新闻来源:新华网



              “是上网,还是不让上网,这是一个问题”。在寒假生活中,学生和家长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一到假期,学生可支配时间多了,网络产品丰富,家庭电脑日趋普及,要“戒网”是根本不现实的。而不少家长担心孩子自律性差,网络产品良莠不齐,往往谈“网”色变。如何解开这对矛盾,在互联网上创出一个“绿色”假期,关键在于有效“用网”而不是“戒网”。

             “孩子欢喜家长愁”难题是否有解?

              记者在寒假开始之时,就近了解了一些小学生的寒假生活打算。大部分学生都说,首先要把寒假作业做完,有空就玩玩游戏,其中也包括上上网、玩玩电脑游戏。一位姓李的小学生说,现在同学都玩电脑游戏,没什么可奇怪的。

              但家长的想法是,假期不仅要让孩子充分休闲娱乐,而且也要有益于他们心智的成长。目前互联网迅猛发展,家庭电脑日趋普及,网络娱乐产品丰富多彩,不过大部分网络产品以成人游戏规则为主导,孩子自控能力差,一旦在网络游戏上过度“投入”,想拉也拉不回,到时急也没用。一些家长干脆对孩子上网“一禁了之”。

             “戒网”不如有效“用网”

              平心而论,电脑和互联网已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互联网的功能早已被人们所认知、利用。学生也不例外。

              一直关注儿童上网状况的业内人士曲元元援引一项针对六年级小学生上网目标的调查说,有65%的学生选择上网查资料,32%的学生选择和人聊天,20%的学生选择交朋友,12%选择了解新闻。“儿童上网”已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可回避。

             “戒网”不如有效“用网”。但是,目前的互联网产品多以满足成人需求为目的,以成年人世界的价值观和游戏规则为导向,缺乏优秀的、适合儿童使用的网络产品。有儿童教育专家呼吁,国内的互联网市场需要为儿童开辟出一片“健康、纯净、积极向上”的空间,满足他们学习、娱乐、成长、社交的多方位需求。既然儿童上网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就要充分运用好这个互动的平台。

              儿童专属互联网产品大有发展空间

              儿童专属互联网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关键是要与儿童特有的兴趣爱好和其成长要素的培育过程紧密衔接。

              据了解,去年国内陆续出现了摩尔庄园、海底世界、奥比岛、网娃总动员等一系列针对中国儿童专门设计的互联网产品,并且在短短的发展周期内获得了不俗的表现。

              记者走进目前国内最大规模儿童网络虚拟社区“摩尔庄园”的制作企业——上海淘米网络公司。其产品主策划人员对记者说,儿童网络产品设计最关键的是要从儿童心智出发,符合儿童的智力、心理、生活需求。“摩尔庄园”在产品设计方面最关注三项内容:一是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给孩子带来快乐;二是承担一定的教育功能,弥补传统教育“填鸭式”单向传导的不足,通过互动和参与的方式,实现对儿童生活习惯、价值观的养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做到寓教于乐;三是以各项技术手段保障儿童的上网安全。目前,这个儿童互联网产品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已拥有近800万儿童注册用户。

               一位8岁小用户的妈妈把“摩尔庄园”称作网上“过家家”。孩子在虚拟社区“照顾小宠物”,现实中也开始尝试简单的生活自理:每天早上不用妈妈费劲叫就起床了,所有上学前的准备工作都自己做好。感恩节的时候还在妈妈手提包里放了一张感谢妈妈的小纸条。这位家长说,对于儿童上网,堵不是一个好办法,关键要正确引导,要有好的产品真正适合孩子们使用。(李荣)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7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QUOTE][B]下面引用由[U]雷达[/U]发表的内容:[/B]

                学生寒假难避"上网问题":是"戒网"还是"用网"

                2009-02-02 10:47 新闻来源:新华网



                “是上网,还是不让上网,这是一个问题”。在寒假生活...[/QUOTE]
            任何事物的出现,意味着正面的和负面的同时诞生。孩子上网,很难把握,一方面还要看孩子本身的素质。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7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4
              • 经验2307
              • 文章121
              • 注册2007-04-26
              第七楼老师的签名值得我学习: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
              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教育是生活,其真谛在于充满爱心。
              忙忙碌碌,我逐渐知道是为什么。谢谢阅读!恭候回帖。
              在线情况
              7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
                • 经验18
                • 文章2
                • 注册2009-03-09
                14岁的儿童能出现这些问题不值得我们思考吗?他能偷出家里的钱去玩网游及风雷游戏等等,这说明家里过于溺爱、监管措施不当,还有他能注册进入网络游戏与管理部门的控制有很大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这些家长和网络管理部门值得深思。
                我可爱
                在线情况
                8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
                  • 经验18
                  • 文章2
                  • 注册2009-03-09
                  我建议:注册游戏既有身份证明的控制,也需要同国家户籍管理接轨,才能控制未成年人进入网游及各种网站,希望大家能共同呼吁这些措施的早日落实。
                  我可爱
                  在线情况
                  8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调查显示广东50万名青少年或有网瘾

                    2009年10月12日10:13   南方日报


                    有报道称,广东省有45万网络成瘾的人,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少年。“十一”放假,总有忧心忡忡的家长抱怨孩子沉溺网络,四处打听,有没有“高人”可以打救自己的孩子。焦急的家长总希望能有一剂猛药,还给他们一个活泼可爱、勤奋好学的孩子。这些催生了一个“戒网江湖”。这里有高人也有江湖术士推销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案,上演追逐利益的狂欢。8月中,广西网瘾少年邓森山的死为我们揭开了这江湖一角,但这场江湖的纷争远没有随着几个打人者的被批捕而结束。

                    分不完的蛋糕

                    9月初,网瘾少年邓森山被殴致死案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南宁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批准逮捕黄业建、韦高健、郭智才、黎群来等四名犯罪嫌疑人。纷纷扰扰的网瘾少年之死案算是有了个结果。

                    但,围绕“网瘾”的问题仍然是场乱局。这边,媒体是一通的口诛笔伐。那边,是网瘾戒除行业内人士的正词喊冤,要求清理队伍。中间,则是家长们的无所适从。

                    孩子,事件的主角往往就成了牺牲品。

                    8月10日,地处广州南沙的浩今职中门口,陆续有家长焦急地张望,他们是听说邓森山的事后,来接自己的孩子的。一位家长说,“一听到这事,就吓坏了。听说这‘拯救训练营’跟南宁的是一家的。以后说什么也不要让女儿来这种地方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么想。东莞刘先生的儿子就在大石的起航训练营被殴而导致肾衰竭,他说:“这种学校需要存在,但是管理方式要改变。”

                    除了暴戾的“起航”,还有山东杨永信的电击疗法异常出名。即使骂声与质疑不断,仍然有绝望的家长把杨永信视作最后的希望。

                    网瘾,真的这么可怕?或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网瘾究竟是不是病的疑问。

                    但无论孩子的心里有多抗拒网瘾治疗,无论有多少个“起航”。“网瘾”治疗这个巨大的江湖被搅起,就难有***宁之日。毕竟全国有几百万相信自己孩子得了网瘾的家长,有每个孩子动辄上万的培训费用,这块吃不完的蛋糕,总会让人趋之若鹜的。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8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财富5
                    • 积分13263
                    • 经验2181318
                    • 文章13281
                    • 注册2009-09-26
                    雷达版主您辛苦了,这些很好的资料,对学生的教育是个很好的素材!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
                      • 经验5834
                      • 文章18
                      • 注册2008-10-20
                      感谢雷达版主为我们提供这么丰富的资料,让我们对青少年网瘾有一个全面而理性的认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卫生部拟禁止使用体罚封闭等方式治疗网瘾


                            2009年11月04日19:06   北京晚报 

                            导读:征求意见稿提出,治疗青少年网瘾时,严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预方法,如封闭、关锁式干预,严禁体罚。

                            本报讯(记者贾晓宏) 卫生部今天开始就《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是否沉迷网络,需由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判断建议,对因上网造成社会*****能受损的未成年人,出现6种情况时,家庭和学校应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这6种情况包括:对上网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想方设法上网;经常想着与上网有关的事,回忆以前的上网经历,期待下次上网;多次对家人、亲友、老师、同学或专业人员撒谎,隐瞒上网的程度,包括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自己曾经做过努力,想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没有成*****;若几天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焦虑、易怒和厌烦等症状,上网可以减轻或避免这些症状;尽管知道上网有可能产生或加重原有的躯体或心理问题,仍然继续上网。

                            征求意见稿提出,严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预方法,如封闭、关锁式干预,严禁体罚。对网络使用不当者中伴发明显焦虑、抑郁、强迫等精神症状的个体,应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并依照有关临床诊疗规范进行治疗。治疗使用精神科药物应严格掌握。严格禁止损毁性外科手术。

                            据统计,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是网络使用者中最庞大的群体,占上网总人数的60%以上。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