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推荐]特别策划: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难于上青天?
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难于上青天?

    2005年11月03日16:43   来源:人民网  编辑:臧文丽

  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有的人却惊呼,中国考试的历史沉淀太深厚,在国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难于上青天。为此,人民网教育频道推出本期特别策划,围绕素质教育现状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为破解素质教育的实施困境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全社会都来关心素质教育[/B]
 
    2005年10月28日09:17  《人民日报》2005年10月28日 第十六版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梁衡
 
  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教育、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他60年代中期又提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

  1999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到了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的重要位置。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绝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本报将开展“素质教育大讨论”,今天召开的专家座谈会就是这场大讨论的开台锣鼓。到会的7位同志都是国内知名学者或教育一线的专家,每个人都有很丰富的经验,很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独到的观点。大家从人才观、就业观、教育体制、考试制度等宏观角度提出了很多理论问题,也对教学、管理、青少年教育、教材编写等实践层面提了很多建议。有理论又有实践,含金量很高。非常感谢各位以认真热情的态度参加今天的讨论,带来了这么多有价值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和实验总结,还有你们独到的思想。各位学者举的事例,振聋发聩;所提的问题,切中时弊;提出的建议,对症下药。

  素质教育是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完成。我们今天的座谈会还主要集中在认识和舆论层面。相信今天的探讨会引起家长、学生、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界人士的关注,会吸引大家都来参与这场素质教育讨论。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究竟是什么[/B]
 
    2005年09月26日09:21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6日 第十一版  杨暄
 
  据报道,南京今年高考在考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上本科线的考生却比去年减少了600人,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消息传出,就有家长联名投书给南京教育部门,说素质教育误人子弟,强烈要求学校和教育部门推行应试教育,多给学生补补课。素质教育虽然实施多年,在面对高考升学率这一硬指标时却显得如此脆弱,令人深思。

  “素质教育喊得凶,应试教育抓得实”,这恐怕是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实情。校方经常倒苦水:想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就有家长说不务正业;想少补些课,就有家长担心孩子成绩掉队。也许有些家长会振振有辞: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与就业环境下,“升学率”仍然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为推行素质教育使孩子得不了高分、上不了大学,“十年寒窗苦”便会无功而返。有些家长甚至抱着孩子“不上名校誓不休”的态度,不仅不给孩子减负,还给学校加压。还有的家长片面理解素质教育,互相攀比,以为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考虑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

  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不可否认,推进素质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在与应试教育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完善。可喜的是,南京的教育部门保持了清醒的态度,提出“冷静不窝火,思考不埋怨,信心不灰心”。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并没有错,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中国素质教育大事记[/B]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4年6月,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6年2月,《人民教育》刊载了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报道,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推广。这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区域改革,为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9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李岚清出席了会议。这是在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标志性会议。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1998年2月,国家教委提出《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

  ●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制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十五计划”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并于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003年3月,朱镕基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005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教育市长”论责任:政府切莫越位错位缺位[/B]
 
    2005年10月28日09:22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8日第十六版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 朱永新
 
  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落实?为什么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问题不是在学校,不是在教师,关键是政府引导。

  素质教育难以推动,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我们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做了讨论,80%的老师在后面跟帖,认为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不是在学校,不是在教师,关键是政府引导。

  首先是越位,管教育管得过多、过细。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学科规律和事业发展规律。一个地方的教育质量、教学成绩不可能像搞“政绩工程”那样立竿见影。在教育发展中,政府应当积极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管理学校,自觉适应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的转变,不应该一味追求分数,单纯以分数评判办学质量和效益。

  其次是错位,对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仍然存在认识偏差。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用工制度、用人制度上,重学历、轻学力,重智育、轻德育,重学分、轻学能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同时,这一倾向与人力资源市场人才高消费的特征相呼应,严重干扰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另外,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真正深入的研究,“素质教育”的标签随便贴,或者片面地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艺术教育、特色教育,甚至割裂素质教育与文化科学的关系。

  最后是缺位,在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严重滞后”。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其关键是要有政府为主的投入和均衡发展。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造成许多教学设施的不配套、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行;而政府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更加大了学校的差别,加大了择校的压力,因此加剧了应试的倾向。

  我认为,政府应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更好的环境。

  首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防止唯分数论。要积极推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督促职能部门加大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的力度,尝试把重点高中和初中的部分招生指标按比例下拨到各初中学校和小学,促进学校公平竞争,淡化择校热。同时,坚决反对以分数论英雄的简单排名,尊重学生的人格理想和个性特长,建立德智体美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

  其次,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政府应该把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最薄弱的学校上,鼓励重点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并且把帮助薄弱学校的发展作为评价重点学校的基本条件。

  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加大培养名校长、名教师的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名教师名校长行动计划”,造就一批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带动整个教师群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教育改革探索者讲招生改革:应考招分离[/B]
 
    2005年10月28日09:39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8日第十六版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李希贵
 
  只有大学录取的方式丰富多彩了,中小学校园里才能生动活泼,人才成长才能千姿百态。

  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比较明显地反映出高考录取制度的弊端,一方面社会缺乏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个矛盾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尴尬境地。

  现在的问题是,大学没有能力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及时地做出相应调整,因为,《高等教育法》赋予大学的招生录取权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大学招生录取还在实行仅凭分数而一刀切的录取模式。

  如何通过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的改革来体现我们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用这种价值观影响中小学家长和学生的价值观?把招生录取的权力放给大学,让他们能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自己的招生录取方案,使走进校门的新生,初步体现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关键环节。只有我们每一所大学都在研究自己的培养方向如何面向市场的时候,才能比较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小学乃至全社会才会向大学奉送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生。

  单纯以分数衡量和录取学生,招生部门一统天下的录取办法,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实行素质教育,制约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向。所以,我们主张,必须进行高考及其录取制度的改革,在维持现行考试方式的基础上,把高校录取新生的权力还给高校,实行考试与招生相分离,只有大学录取的方式丰富多彩了,中小学校园里才能生动活泼,人才成长才能千姿百态。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提倡做教育“化验单”[/B]
 
    2005年10月28日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8日第十六版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李奕

  作为区县教委,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处在尴尬的境地。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有没有作为?要有作为的话我们选择哪个突破点?

  最近两年来,在“问题诊断、过程监控、变量评价”评价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在探索评价方法的改革。教育主管部门、校长、老师,在评价学校和学生的时候,要努力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它。我们有一个提法,叫做暴露问题的评价。我们提倡在各个层面做教育的“化验单”,我们去诊断问题,而不是搞示范评估。

  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每年进行学生综合测评,建立学生学习质量档案和成长记录档案,跟踪分析发展的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建立质量年报制度。这样,既能科学、客观地分析学校教育的提升力,也能帮助完善教育教学方式和制定更加科学、实际、有效的发展和提升措施。

  评价观念和目标的重大转变,使得过去以评价指标为依据的达标评价,逐步向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帮助师生寻找问题的发展性评价过渡。事实证明,这种以发现问题、暴露缺点为目的的评价,就是教育诊断的“化验单”。

  这样评价的结果可能对一些学校、校长,包括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有很大的触动,比如我们评出一个学校,这个学校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非常多,但是这个学校学生精神压力大、紧张和睡眠不足的比例也非常大,而且近视眼的发病率100%。把这个结果摆到校长桌面上,再开教育工作会,发现校长有所触动。我们用这种做法配合我们对转变教育观念的研讨。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知心姐姐诉孩子的苦恼:今天的孩子不快乐[/B]
 
    2005年10月28日09:32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8日第十六版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 卢勤

  现在孩子的困惑和父母的困惑之多,到了白热化阶段,我的办公室三部电话经常一块儿响,咨询的孩子、家长特别多。

  在同孩子的交谈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正在和学习对立,和家长对抗,和同学较劲,和自己过不去。

  现在我走到哪里都有人先微笑,后流泪,问我究竟为什么要学习?如果为了上大学,上大学出来又怎么样?今天的孩子到底缺什么?我认为有四大缺失:

  第一,童年快乐缺失。去年我去非洲感受更深,我跟非洲孩子照相,他们搂着我的脖子,满脸灿烂的微笑。而我和中国孩子照相,有人喊“茄子”他们才笑。今天孩子不快乐,明天怎么为社会做贡献?

  第二,精神文化的缺失。现在的孩子只会做题,不会做人,从来没有人在其它方面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大家只闷头做题为了考试,其它的完全忽视了,已经有一大批这样的孩子,这是一个很大的困惑。

  第三,亲情沟通的缺失。今天的爸爸妈妈同孩子几乎没有别的沟通。我问孩子们,你们爸爸妈妈教育的格言是什么?他们说就是“考多少分”,我说教育的忠告是什么?他们说就是“考不好我揍你。”

  第四,成就感的缺失。孩子为什么厌学,为什么离家出走?因为他们没有成就感,因为父母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山外有山,孩子认为自己总是不如别人。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分地指责带来孩子的无奈。怎么去解决,我认为: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大学教授评高考制度:呼唤高校自主考试[/B]
 
    2005年10月28日09:30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8日第十六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顾海兵
 
  “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才是问题。因为统一高考试图以统一的并且是唯一的尺度来衡量数以千万的学子,忽视了他们的个性。

  针对高考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时有人提出高考改革的设想,甚至有人呼吁取消高考。

  考试作为一种检验手段,不管是主流的闭卷考试,还是非主流的开卷考试;不管是笔试,还是非笔试;不管是当场考试,还是非当场考试,几乎没有人认为在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要取消考试。现在很多人对现行高考的批评或批判实际上是对其统一性的批评或批判。在我看来,“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是个问题。

  统一高考所以是个问题,其关键在于它否定了高校作为独立法人所必须具有的原料采购权(独立自主招生权)。不同国家的高校招生录取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有特殊性。但不能借口特殊性而否定一般性。这种一般性就是要有高考,但不是统一高考,也不是国家高考,更不是一考定终身、一分之差名落孙山,而是录取标准的多样化,高校的独立自主招生。这种一般性与国家之间的教育资源状况、经济基础条件及政治体制并无关系,它只与高校是否拥有办学自主权有关。这就像企业,如果企业是独立法人,它就自然拥有原料采购权。同理,如果高校是独立法人,它就自然拥有原料采购权(单独组织考试录取权)。改革统一高考并不是否定高考,它只是把高考的权利由政府复归到高校。

  有人担心高校单独组织考试录取会带来腐败。事实上,只要民主办学、阳光操作,高校或院系单独组织考试录取、或委托并监督作为第三方的考试中心组织考试是不会带来大面积腐败的。

  由全国统一考试改为高校自主考试,不仅能体现不同高等学校的特色,促进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而且还避免恶性竞争、恶性循环、一切为了分数、分数就是一切。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之间、不同的中学之间、不同的高校之间在更大的空间里竞争,加强互补与合作。

  如果我们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而是用100把尺子衡量不同的人,就可以把只在一个项目上竞争、只能有一个冠军转变为在100个项目上竞争、可以产生100个冠军,让没有定型的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最大程度地为“合适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大学”创造条件,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很大的战场式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真正实现天生我才必有用。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专家说现代人才观: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B]
 
    2005年10月28日09:36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8日第十六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云晓
 
  儿童因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普遍出现较强烈的焦虑心态,这种“儿童恐慌”严重扭曲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和人格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多数人成才。推进素质教育,离不开现代的人才观,可以说,现代人才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当今素质教育之所以进展困难,在综合复杂的诸多原因中,片面的人才观是一个巨大的因素。由于用人机构招聘人才有学历越来越高的倾向,许多父母也期望孩子的学历越高越好。高期望带来高压力,让本来已经超负荷学习的孩子不堪重负。一些学校公布考试成绩甚至按分数排名次的做法,更让不少孩子变成了“差生”,使他们生活在自卑和绝望中。

  纵观中外人才成长史,人才的出现往往是基于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探索习惯。认知需要是一个人最强大最持久也最稳定的内在学习动力,而竞争需要是一个人最具消极性与破坏性的学习动机。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学习压力越大的孩子认知需要和成就需要越低,这说明过大的学习压力是不利于人才成长的,而只会压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认为,成功的概念是6个字,即发展、选择、和谐。如果确立了发展、选择、和谐的新成功观,我们会欣喜地发现,原来许多被认为是“差生”“坏孩子”,其实都是很可爱的,都是潜力无限的。上海闸北八中就是一个范例。该校是一所薄弱初中,留级生一度达到38%。但实施成功教育以来,每个学生都达到合格以上水平,并且人人抬起头走路,为社会输送了各类人才。该校师生们的经历深深感动了我,我为他们写了一本书《唤醒巨人》。在我看来,真正的教育就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人才观反映人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导向。因此,确立起现代的人才观与成功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多棱镜——推进素质教育究竟难在哪儿?

视点一:应试教育害苦了谁?[/B]

  一些学校为了“追”升学率,最“惯用”的手段,就是对学生集中进行灌、练、训、测,等等。在一些农村中学,封闭式的管理正好为这些手段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为了提高升学率,更准确地说是为了提高升入重点中学的人数,学校常常不惜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把学生变为学习、考试的“机器”。

  初三学生不做广播操,提前40分钟上早读课。下了早读、吃完早餐后,学生要迅即进入教室,提前开始上课,因为老师已经“恭候”在教室里。就这样,初三学生从早到晚要在教室里坐上大约17个小时!他们通常晚上近12点才能睡,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睡眠严重不足。我值周时,常在深夜11点多目睹有的老师还在不辞辛劳地讲课,而下面座位上的很多学生在自己书本“垒”成的“战壕”里已经倒成了一片。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学校加足马力,使出全部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物质的,更包括学生的身体、精神以及全面素质培养的代价。
 
[B]观点一:社会原因不可忽视[/B]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对人才的评价和选拔上,存在严重的“唯学历论”倾向。许多用人单位只靠文凭选人,人才市场上很多单位挂起“专科免谈”的牌子,公务员招考、企业招聘动辄要求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生,低学历的学生毕业后就“低人一等”。而努力读书取得高分数是获得文凭的必经之路,所以,在“以分数论英雄”、“唯学历论”的社会环境中,在中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和家长只有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加入“分数大战”、“文凭大战”的行列。

[B]观点二:学校追求目标有误区[/B]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因而,学生的进展与变化毫无疑问应当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首要的、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然而,当谈到“学生的进展与变化”的时候,应该强调: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果是学校成功的标志。学校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学校要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场所,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学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升学率。校长和老师关注升学率,背后的实质是关注自己的政绩或业绩。

[B]观点三:孩子是最大受害者[/B]
 
  家长明确表示不希望孩子接受围绕考试转的教育,认为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为他们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但是也有不少家长,他们一方面感到无奈,另一方面又逼迫学校实施“应试教育”:要求学校完全按照升学考试科目增减课时,削弱了思想品德、体育、艺术、劳动和技术、社会实践等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求学校加班加点,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加大作业量,增加课余的辅导补课,节假日上课……其实,所有的压力都压在学生身上,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视点二: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该怎么减?[/B]

   作为家长,我一直在后悔,5年前只图孩子上学离家近,将孩子送到了这所小学。孩子上学后,倒是真轻松,下午不到4点就放学,作业也不多,一个小时内准做完。我心里一直犯嘀咕:这样下去,孩子的心还不玩散了啊!

  孩子班上不少同学都报名参加了课外补习班,我们也不能落下啊。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就制定了“加餐”计划,每天除了家庭作业外,我还会额外给他布置一些作业。周末两天参加英语班和“奥数”班,孩子喜欢画画,又给他报了一个美术班,将来万一文化课不行,还可以考美院试试,也是条路子。

  孩子一星期七天排得满满的。我知道孩子心里怪我,但我也没办法。孩子将来要考大学,不抓紧拿什么跟别人竞争?我当年学习倒是轻松,父母也没时间管我,就没考上大学。我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谁还在我们这小地方呆着,都混得好着呢。
 
[B]观点一:作业未必多多益善 [/B]

  其实,“多多”未必“益善”。据《科学》报道,研究显示,在日本、捷克和丹麦,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相对较少,而学生的成绩却很好。而在泰国、希腊和伊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非常多,学生的平均分却非常低。反复学习并不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家庭作业过多,考试分数有可能还会降低。越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家庭作业负担越重,因为在这样的家庭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观点二:负担源于整齐划一[/B]

  教师不布置难题,作业量严格限时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优秀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刻苦学习与吃苦精神还要不要?学生对自己、家庭及社会的责任心会不会渐渐丧失?因而,形成学生过重负担和心理压力的根源是,家长和学校实际上在对每一个学生作同样的要求,而有些学生认为要求还不够高,其他学生在心理上则难以承受!我们的教育没有、也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来设计,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却驱使学校不得不让学生都为同样的目标做着同样的事!

[B]观点三:“减负”从课堂做起[/B]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或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或者两者同时增加都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一致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和学生课业负担是成反比关系的,此时,教学质量越高,学生课业负担就越轻,学生课业负担越重,教学质量就越低;如果师生通过努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也就会减轻以至于没有课业负担。由此看出,要解决目前困扰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