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LIGN=center][IMG=0,middle]http://img1.gtimg.com/edu/pics/hv1/158/228/1355/88167173.jpg[/IMG][/ALIGN][/P][P][/P][P][/P][P][P][ALIGN=center]图①:广州市广铁一中的同学们在地面课堂观看太空授课。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ALIGN][/P][P][/P][P][P][ALIGN=center][/ALIGN][/P][P][/P][P][P][/P][P][ALIGN=center][IMG=0,middle]http://img1.gtimg.com/edu/pics/hv1/156/228/1355/88167171.jpg[/IMG][/ALIGN][/P][P][/P][P][/P][P][P][ALIGN=center]图②:广州同福中路第一小学的同学们观看太空授课。马强 宋福亮 摄[/ALIGN][/P][P][/P][P][SIZE=4] 昨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开讲,广东数百万中小学生实时观看了这堂特殊的物理课。[/SIZE][/P][P][SIZE=4] “悬空打坐”、质量测量、制作水球……神奇的太空实验让各地课堂里不时爆发出惊呼声和掌声。虽然未能亲身与航天员“天地对话”,但不少学生把一连串问题带到了课堂,求解物理老师;更有学校准备将这次的太空授课内容引入特色课堂和考试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SIZE][/P][P][SIZE=4] “除了带来前所未见的实验,太空第一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点燃学生们的太空激情,为航天事业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有老师介绍,不少学生在课后表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实现自己的“飞天梦”。[/SIZE][/P][P][SIZE=4] 昨天上午10时,广州市同福中路第一小学无线电兴趣班的同学们准备好笔记本,安静地注视着课室里的电视机,伸长脖子等待着期待已久的一课。[/SIZE][/P][P][SIZE=4] 这所重视科普教育的学校,曾在2009年与美国宇航员进行航天对话,是国内首个通过无线电与太空建立联系的小学。[/SIZE][/P][P][SIZE=4] 10时11分许,“太空授课”准时开始,孩子们立即兴奋起来。“悬空打坐”、“大力神功”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哇!好像武打片里的慢动作”。“那是假的,因为太空没有重力”……在航天员聂海胜示范太空环境中测体重时,虽然还没有学过牛顿定律,但同学们还是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F=ma”的物理学公式。[/SIZE][/P][P][SIZE=4] 在中学,正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学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原来在失重状态下,只要轻碰单摆小球就会垂直地做匀速圆周运动,这在地球上是要有多大的力才可以啊?”在广铁一中,初二年级的学生们边做笔记,边打开物理书细声讨论。[/SIZE][/P][P][SIZE=4] 随着太空授课的深入,物理老师们也担任起“地面讲解员”。[/SIZE][/P][P][SIZE=4] “水膜的形成是什么原理呢?”“是因为液体的张力吗?”有“牛人”抢答。“对!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做了一个将大头针和硬币放在水面上的实验吗?跟水膜的原理一样,与液体的张力有关。”广铁一中物理老师王雷告诉学生们,在失重的状态下,液体表面的张力可以“大显神威”。“哦……”学生们恍然大悟。[/SIZE][/P][P][SIZE=4] “如何应对失重对宇航员身体的不利影响?”“有没看见UFO?太空中是不是繁星闪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女航天员?”……听着同龄人与宇航员的“天地对话”,收看直播的学生们也跃跃欲试。在广雅中学,高中生们更把问题写在本子上,在课后请教物理老师。[/SIZE][/P][P][SIZE=4] [B]■观后感[/B][/SIZE][/P][P][SIZE=4] [B]学生:希望早日实现自己的“飞天梦”[/B][/SIZE][/P][P][SIZE=4] “太神奇了!那些现象几乎颠覆了我的想象!”走出课堂,广铁一中初二9班的郭智伦同学仍激动不已。从小就拥有“飞天梦”的他没有想到,自己有机会“零距离”地接触“太空课堂”。[/SIZE][/P][P][SIZE=4] 郭智伦告诉记者,虽然不能参与现场的“天地对话”,但他提前两天搜集了不少有关“神十”和太空生活的资料,并准备好问题。“我很想问三位航天员,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空间站什么时候会进入太空?”[/SIZE][/P][P][SIZE=4] “这堂课不仅让我学到很多,还让我特别自豪!我们国家是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啊!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就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郭智伦说,他有一个愿望——以后报考航天航空类的专业,追逐自己的“飞天梦”。[/SIZE][/P][P][SIZE=4] 广州97中的初二学生梁钰尧还给航天员们提出建议:“如果还有下次,我很想告诉他们,能不能把镜头移向窗外,我很想看看在太空里的日出日落是不是更美丽!”[/SIZE][/P][P][SIZE=4] 老师:太空授课是珍贵的教学视频[/SIZE][/P][P][SIZE=4] “我们都知道失重的原理,但是在课室里是无法完成这些实验的,这次授课的视频太珍贵了,以后上课时都可以当作教学视频给学生们播放!”广州97中物理教师车辉说,以前提到失重只能够让学生们想象,现在能够亲眼目睹,学生们会理解得更深刻。[/SIZE][/P][P][SIZE=4] 广铁一中初二级的物理老师王雷则抓紧机会,在课后给学生们逐一梳理了六个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还提前讲解了一些高中的物理知识。[/SIZE][/P][P][SIZE=4] 王雷发现,传统的实验教学已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如今的孩子更愿意“抱着电脑自学”。“太空课堂的实验十分新颖,虽然很多知识超出了初中物理的范畴,但学生们已经记住了很多深奥的原理。”[/SIZE][/P][P][SIZE=4] 不少老师表示,太空授课是点燃青少年对航天科学兴趣的开端,建议学校以后可以举办兴趣小组,就此展开话题与互动,丰富他们的物理知识。“兴趣要从娃娃起开始培养,孩子们的‘飞天梦’很可能就在这里萌芽,以后国家的航天事业将越来越多人支持。”[/SIZE][/P][P][SIZE=4] 专题撰文(除署名外):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通讯员 孔令宗 钟秀平[/SIZE][/P][P] [/P][P] [/P][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