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博士生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从陈丹青辞职说起 [/b]
 
    2005年5月17日14:23    来源:[ 大学周刊 ]  
 
  ■秦泛思

  昨晚刚好看了陈丹青在新闻频道面对面节目中的访谈,感觉他的确是想干事,是有想法和责任感的人,这样的博士生导师是很难得的,但偏偏是这样的导师不想干了。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他在现在这个位置上无法施展自己的手脚,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他无法认同现行的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在无法改变又不想妥协的体制面前他选择了辞职,继续去做适合自己的纯画家,应该说可以理解。其实大家都知道,把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招生方式照搬到艺术类上面本身就是可笑的,只不过别人很少公开抨击这种体制,陈丹青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加上自己在美术界的地位,他的言论和辞职事件才引起了这样的轰动。其实在自然科学领域,问题同样非常突出,经常有热门事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据我所知,在欧美国家某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不管他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可以称呼他为某某博士,表示这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头衔,但在中国却变了味道。“硕士满街走,博士不如狗”,这是几年前就流行开的顺口溜,虽然有点刻薄,但的确说明了两个情况。其一国内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十几年前大学生还被称为天子骄子,但现在大家都不再把高学历当回事;其二是文凭水分越来越大,大面积的弄虚作假已经让学位变得没什么含金量,因此就有了“水货博士”之说。就自然科学来说,在读的博士生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年轻人将是未来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拿到博士学位的却没有相应的科研能力,那国家科技发展有何前途可言呢?以我个人之见,在博士生的教育上,大体有以下几个问题。

  博士招生之“困”

  首先,博士生招生问题受到的非议和关注最多,问题也最难解决。因为在中国,教育仍然是个紧缺资源,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上考试就不可避免了,博士生考试必须要考英语(博士生考试不用考政治,因此不谈政治),然后才是专业课,英语每个学校都有统一的分数线,如果英语分数没有上线哪怕你是爱因斯坦也读不了物理学的博士。英语和专业课上线了,复试阶段导师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时候导师的个人喜好甚至是人格将决定录取是否公平,天涯网站上曾经就有一位考北大法学博士未果而质疑导师人格的热帖。因此,笔试考试的一刀切加上面试过程的不透明构成了博士生招生上的矛盾,能考上的不一定是适合做科研的,而许多优秀的人才又过其门不得入,结果是导师和考生都不满意。在博士生招生问题上,兼顾效率与公平,相对灵活而又透明才是正道。

  博导资格之“水”

  其次,博士生的培养上非常糟糕。可以说目前相当一部分所谓博士生导师都是不合格的,往小了说是误人子弟,往大了说是误国。这些不合格的导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把自己的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自己开有公司或申请有大量的科研课题,学生有干不完的杂活,但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少有接触学术前沿的时间和机会,前段时间就有个“学生炒掉导师”的报道,那个导师估计就是这样情况,但这还不是最坏的,如果学生肯动脑筋还是可以有所收获。第二类是放任自流,基本不管。有的一个导师带几十个学生,据我所知中科院有个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员同时在读的学生和博士后加在一起有70多个,人名都叫不全叫他怎么导?不过很多这种导师都是学界牛人,有研究经费保证,学生如果有想法自己做实验也能毕业,没有想法就只能混了,混得不好就没法毕业了。第三类最糟糕,导师本身就是水货,而且没法给学生提供研究经费。中国真有这种人,对某个领域根本不懂就敢招博士生,结果学生基本上都是自谋生路,即使能毕业也是东拼西凑的结果,质量可想而知。其实目前国内对博士生毕业的要求已经有硬性规定了,毕业论文都要求盲审,好一点的高校和研究所都要求第一作者发表SCI检索的文章,有的还要求影响因子达到多少才能毕业,差一点的也要求至少3篇核心期刊,在读的博士生压力是很大的。对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严格要求是不错的,但对博士生导师却很少有监督和制约机制,结果就是有些导师很少从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招生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劳动力和学界资本,根本没想过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如果要提高博士生教育的质量,首先从导师资格上就要严格把关,成为一个博士生导师不光要自己的水平过硬,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得英才而教之的心态。

  读博动机之“躁”

  最后,考博者的心态很多都存在问题。读博士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那么即使考上也将是一种痛苦,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除极少数热门专业外)博士学位无法为你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承受的毕业压力将使你进退两难。获得博士学位,将来就业的去向一般是高校或研究所。如果不是装门面的需要极少有企业会需要博士员工,那么你的收入可能还不如一般白领阶层。因此当你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却明显无法获得预期收益的时候,你在读的学位就像一个鸡肋一样,令你烦恼万分却又很难下退学的决心。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考上了博士,正在痛苦地挨时间,如何发表论文早日毕业成了头等大事,心都静不下来还搞什么科研?如今是商品社会,人心浮躁是在所难免,但是太多并不想搞研究的人选择读博士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在这里又要拿国外的比了,在电视上看到或接触到的老外学者大多都是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是真正想干事的,用心才能出成果是最简单的道理。除了研究条件不如别人,研究人员素质的差异才是我们为什么落后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对于那些想发财的年轻人,最好是大学毕业(或不上大学)就赶紧去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比获得学位更能为你创造财富,这也算是一点忠告吧。

  其实我们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研究生的阶段都有很多问题,也一直存在很多争议,问题不可能一天解决,也不会有一个立竿见影的秘方。博士生教育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未来的科技竞争力,解决的办法在哪里呢?我不是教育部长就懒得操心了,反正他们能搞教育产业化,什么好办法想不出来呢?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陈丹青:“我还有许多真话”[/B]  
 
    2005年12月31日07:37   【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周末】 【作者:张英】  
 
  ■“叫喊没用,我知道,可是我仍然要叫。言论便是言论。贵报追究许多事,十之七八恐怕无效,可是贵报还在办,为什么?”

   ———陈丹青

  ■“这是一本说真话的书。”

   ———《新周刊》评陈丹青新作《退步集》

  一本书,带出他辞去清华教职的话题。因为批评教育制度,陈丹青被拉到台前。

  他一方面为人低调;另一方面,又坦率地针对现实发言,仿佛一个“愤青”。这些批评的背后,是他的深思,对艺术,对文化,对这个社会。

  2005年初,艺术家陈丹青新书《退步集》问世,书里收录他去年10月给清华校方的辞职报告,辞职报告迅速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由于他尖锐批评了教育体制,并出于对一些制度不满而请辞,私人化的辞职成了社会话题。陈丹青一下子成了焦点,信件、电话、短信,纷至沓来。

  至于陈丹青请辞,并非像外界想象的那样紧张,某些报道渲染了事件的戏剧性。2005年底,回忆此事,陈丹青语气平静,他说,辞职只是出于自己的性格,实在看不过教育体制的种种问题。在内心深处,他对引荐他的老教授,对清华大学的聘用深存感激和尊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和领导、同事关系良好。他一再强调,学校对他很好,没有任何不愉快发生。

  从2005年起,陈丹青不再招生,他的任务是完成自己“第四研究室”4名研究生和2名博士生的学业。“等到2007年暑假孩子们全部毕业后,我就正式离开清华”。

  陈丹青现在还在讲授“公共选修课”,他的课吸引了理工科学生,甚至外校学生。有学生在清华论坛上发帖子感叹说,“听陈丹青侃侃而谈是一种享受,不时受到启迪。”

  陈丹青不习惯学生喊他老师。他和学生就像朋友,或者是艺术家之间亲热随便的关系,能一起吃饭聊天,仿佛他自己当年在中央美院读书时一样。

  在身份、作品、角色、性格中,陈丹青仿佛有种双重性:一方面他是个低调的人;另一方面,他坦率、广泛地针对现实发言。

  早在2000年,他就直指“中国美术界是行政美术界,中国当代美术史是行政美术史”;他也曾抨击过北京、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指出中国城市谈不上“建筑景观”,只有“行政景观”,反复追问城市建设与历史记忆的关系。他今年于鲁迅纪念馆做的讲演结尾,突然感叹“今天的中国文化人变得越来越不好玩”。接受媒体访谈时,他对社会转型期种种社会现象和话题,发出泼辣无忌的讽刺和调侃。

  陈丹青的批评也招致许多非议。有圈内人说他不务正业,吹牛胜过文章,文章胜过绘画。美术圈外,人们为他叫好,说他代表了社会良知。

  在公众与媒体眼里,陈丹青仿佛一位“老愤青”。日常见到的他,聪明、幽默、儒雅、友善,把酒闲谈,爱开玩笑,跟他一起吃饭真是件有意思的事。但一谈到社会问题,又是个严峻的陈丹青,神色庄重,仿佛有层冬天的霜凝结,和他笔下的文字一样,坦率、直接、尖刻。

  下乡当知青的经历,在纽约“洋插队”的生活,对陈丹青影响深刻。在国外,陈丹青注意到中美艺术家们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深刻差异:“美国艺术家都是个体户,自己选择自己承担,不靠国家,不靠单位。另一方面,人人都为自己负责,国家社会是你的,你得有个态度。”陈丹青说,“你说我是艺术家,是知识分子,我都不乐意,不承认。”“不要上角色的当,不要上专业的当。不要真的以为自己是个艺术家,是个知识分子。”

  在纽约18年,陈丹青心甘情愿边缘化。“我喜欢看看热闹,但不凑热闹”,因为他“讨厌任何被称为主流的事物”。命运弄人,当陈丹青作为著名“海归”受聘清华,也成了中国的准“主流”。

  回国之初,陈丹青的愿望是:带几个好学生,把外面的眼界告诉学生。“真是自作多情!”他自嘲被现实击碎的梦。在他眼里,人比艺术重要,学生比学校重要,学生是学校的生命,可是他看见在今天的学院里“学生最次要”。他说:“我有什么好愤怒的?我的情况已经很好了,我是为年轻人的处境愤怒啊!”

  面对种种社会现象,说,还是不说?在什么时候说?说了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在很多时候容易成为知识分子的一个心病。在别人看来,身为清华教授,拿着不低的薪水,工作也不算劳累,更受人尊敬。但是陈丹青说:“每次开会坐下来,我都想,算了,今天不说了,可是忽然就已经说出口来。”

  除了美术,陈丹青还观察着教育、音乐、建筑、影像等领域,五年来他结集出版的四本书,都是观察与关注的结果。陈丹青兴趣广泛,他喜欢看电视剧、听流行音乐、看美男美女、和朋友喝酒聊天。他喜欢一切有趣的事情,在一切事情中看出有趣。他说:“站在马路边看人就很有趣。”

  对中国社会的进程,他说:“现代化过程是三个层次,一是器物、一是制度、一是文化。由于“器物”层面的超速现代化,制度、文化的滞后日益凸显。……”

  说到这些,陈丹青的脸色陡然庄重。

  2007年以后,陈丹青将彻底做名画家。“我只想自己一个人,保持说话。”他坦言,今天不存在徐悲鸿那代人从海外回来兴办教育的机遇,但他对目前社会与民间的空间毫不犹豫给予肯定。

  关于外界褒奖其著书,陈丹青反应很简单:“不是写得好,是为几句真话。”最后陈丹青补充道:“我还有许多真话。”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公事与私论[/B]

  □陈丹青

  年关逼近,一身稿债,想起杨白劳——今年我已说得太多,也可能被说得太多了。去岁请辞,今春媒体炒,炒过闹过,我被弄成一杆“枪”,媒体轮番借去使,又弄成一面“靶”,同行私下来议论:有说是画道技穷而出面作秀的,有说是英文不佳而痛恨外语考试的,还有分析我拍卖的画价高上去,就因为利用媒体会包装……可怜网页上附和而叫好的穷学生们全都上了当,他们哪晓得此人一面出台作秀,一面低头数钱呢——虽则有时数钱的并非我,而是早先错买了我的作品而今送对了拍卖行的人——也好,凡价格上不去的卖主儿又多一招:何不赶紧递交辞职书?!

  年来,我所敬佩者倒不在冷话与闲话,而是明里不看见一位教育官员站出来,为当下的教育体制义正词严辩几句;其时,知识界几位“分子”为文声援的义举,如徐友渔、杨东平们,自然是可感激的;而芸芸教师,有人请辞,原不过区区私事,经媒体披露放大,喧哗一时,使我早先在会议桌上不识时务的絮叨放到报纸上,还竟仿佛成了公论,虽然不免被夸大、变形,以至变质了——怎么办呢,我索性应了媒体的撩拨,跳将出来叫几声,所为者何?只为教育是公事。

  转眼已是深冬。别的新闻、别的公事,一件件热炒过,一件件变凉了。抨击教育的文章时亦见报,说得比我更专业、更到位、更在理,然其效应,总不免是过时的旧闻、隔日的报纸……人大概只记得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吧:我那位屡考屡败的女生去伦敦转眼一年半,近时报告,竟已和画廊签了约;另一位调皮而聪明的男生得意洋洋过了两课考试分数线,进中央美院当了研究生。早先五位流产的“博士生”,今年有三位在欧美办展览,出画册,有了藏家,干得很欢畅。可是呢,手机上仍是不断传来陌生人的短信,哀告求助,叫苦不迭,全是艺术大学生:备考、落第、疑惑、茫然,我每读到赶紧删,躲不了的,连我都惊讶自己在电话中的敷衍、冷漠与厌烦。有位蜀地的高中生自称看了我的文章立志不再考大学,单独进京弄电影,去拜田壮壮,田导不见,又来找我“长聊”,吓得我推辞再三,坚不露面,结果是得几条谴责的短信,狠心不答,躲了过去了。不曾想,另有那做父母的也竟寻过来,或是好几页长信,或干脆校园里将我拦住了,一脸的苦相与不甘……真是找错门庭会错意,他们找我,我去找谁呢?

  总算年关将近,诸事平下去、混过去了。其间虽有北大的贺教授慨然罢招,清华的博士生决意退学———那小男孩长得真是好漂亮———又怎样呢,无非隔日的报纸,过时的旧闻。教育体制照旧日日施行着体制的教育,稳健庞大,运行如仪,一如矿难纷纷,煤总得照旧挖:与井下死鬼比,教育问题算什么?何况书生的零星私论。

  新近,大概在《读书》杂志本年度第十二期吧,忽然刊出我的同校同事、美术史系教授杭间先生的专文《关于“陈丹青辞职”的误会》,我在本院的议论,他都在场的,假如我理解的大致不错,杭间先生的意思之一,是指我的请辞在媒体、社会与大学圈引发的舆论太一律,表态代替理性,激忿多于省思;意思之二,是我的请辞动机另有被舆论故意忽略的一面,并接引我收入《退步集》的几段议论,即国中绘画现状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进退失据,乃构成美术教学的困扰与两难,以至我决定请辞——这是我久已期待的回应,虽则道理还能说下去,然仅此一篇,亦足珍贵:杭先生说出了我不便公开、也难获致理解的隐衷。我曾多次在其他场合公开表达过类似的意思,现在由他出面申说,另有一层说服力。我请他同意将此文转载报刊,并愿附文应和,俾便厘清新闻事件与个人选择的差异,使请辞一事走出媒体效应,进入教育的正题。

  他寻思过后,说,大家对此事仍有许多不同的私议,为审慎起见,他决定规避媒体,规避新的误解与议论。

  出以公心,杭先生此番特意补正辩析我的私论,但面对相随的私议而不能不有所约制。他可能是对的:我不晓得应当怎样感慨这件事,以下的话说来便有点绕口——我因公事发布了一己的私论,当这私论遭遇杭先生所闻知的私下“误解”及议论纷纷,他便从当初引发的公论兜回我的私论,说了他要说的话。年来,我俩都为公事而先后发布了小小的私论,但我无从听到别种私议,杭先生听到了,指说一二,遂止步于公事与私论之间那暧昧的界限……事情是这样的么?

  今年快要过完了。我印了一本书,出了几趟差,此外想想,年来无事。

  2005年12月23日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那个节目我也看了,也有楼主的感概,很同情那个画家!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