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为了教育的公平浙江诸暨市实施均质教育纪实[/B]
时间:2005年02月14日08:59 来源:人民网
追求公平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但现实中,公平却很难实现。
浙江省诸暨市率先在全省实行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和信息技术课,实行城乡校长和教师双向交流,实行农村小班化,在均质教育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使教育公平得到明显的体现。这些举措在浙江省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元旦后,记者来到该市采访。
择校:城乡、校际差别拉大的结果
近年来,择校之风日盛,择校,择班,择教师,“择”得乡下学生涌向城区,城区重点学校班级膨胀,一个班70多人,最多的竟达145人。
诸暨市教育局局长王伟成告诉记者,好教师往城区学校流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城区学校条件好,农村学校教师就千方百计挤进城来。现在城市化是一个总趋势,城区人口增加,自然要增添一些教师,作为导向,无论是通过推荐还是考试进城,总是让那些相对优秀教师有机会调进城或分配留城,这就使好教师更加集中到城区学校。
教师一旦进城便沉淀下来,雷轰刀劈蛇钻屁股不肯挪窝。
马太效应产生了:城区学校教学质量越来越好,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越来越差,这更强化了教育资源的失衡:城区学校教师总体水平高且数量过剩;农村学校连教师的数量都难以满足,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生源质量差距也在拉大。有钱的有门路的子女都涌到城区学校就读,他们甚至在城区租房雇人照顾孩子在城区读书。一些城区学校为了打牌子,也会招一些成绩好的农村学生,于是一些好学的寒门学子也能进入城区好学校。有钱的有门路的成绩好都走了,农村学校留下的就是升学无望的农村孩子。
为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状况,诸暨市近年作了最大的努力:调整学校网点,改造薄弱学校,新建大量的校舍,添置设备,使城乡学校在硬件上开始趋向均衡。
但软件的均衡却不容易。
于是,该市实施均质教育的一系列改革启动了。
英语课:让农村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001年,诸暨市的一个重大举措在全省教育界引起震动:全市城乡所有小学从三年级开始统一开设英语课,这在浙江还属先例。
推行此法的出发点便是:体现教育公平。
此前,大多数小学开设英语课只是一种招生战略,为了招生,各校都在打英语课这张牌,城区学校有从三年级或五六年级开英语课的,部分民办学校干脆从一年级就开设。
而农村小学却开不了英语课。这样一来,城市和农村学生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大量留在农村的学生到小学毕业都无法接触到英语。这是导致家长送子女到城区的一大诱因。
英语品牌战略的乱仗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到初中,所有学生又回到同一起点,重新开始学英语。这种局面也为教学带来麻烦,学生英语程度参差不齐,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程度差的学生吃不了。
城乡统一开设英语课后,首先遇到的难题是:教师从哪里来?
“解决教师主要是三个渠道。”王伟成说。“一是招聘,3年来已招聘英语教师100余名;二是培训,每年从已经饱和的小学教师中抽调英语达到相当程度的教师,进大学培训1年,考试合格后,充实到小学英语教师队伍,3年来已有近200名教师通过培训转岗成为英语教师;三是“跑教”:校际间实行资源共享,英语教师在几所学校间来回跑。”
3年来,该市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已和城区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最近我们对全市小学五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统一测试,结果表明,农村英语水平与城市比较接近,有少部分山区小学英语水平比城区还好,笔试合格率,口试的A加B比城区高出一段。”王伟成说。“这些学生2005年将升入初中,全诸暨市初中阶段可以统一起用高起点的教材了。”
支教:均衡城乡教学力量的良方
教育的均衡关键是教师的均衡。为此,该市的一大举措是,教学力量实行城乡交流。
2001年开始,该市开始抽调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城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3年中已有40多位农村校长到城区挂职。
让城区学校的教学骨干到农村任职,采用下派、公开招考等办法。2004年,该市将8个山区学校校长的空缺位置在全市进行公开统考,将城区的副校长、中层骨干吸引到山区学校任职。3年内共有23名城区骨干到农村任职。
城区校长也需要进步,办法是,让他们到大城市挂职锻炼。几年来已有62名城区校长到上海挂职。
偏远山区是教学力量的薄弱环节。该市的一大举措是:支教。该市规定,从2003年开始40周岁以下的教师没有到山区任教经历的,不能评聘中级职称。这就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必须到农村任职。迟去不如早去,每年支教时教师报名都很踊跃,2003年支教名额是40人,报名却有70人;2004年37人,报名的50多人。这些教师分别到7个欠发达镇乡支教。到目前为止,该市有166名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
小班化:从农村包抄城市
当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区,农村学校生源紧缺的呼吁日紧时,诸暨市却从中发现了改革的良机:生源减少无形中为农村率先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条件。
2004年10月中旬,诸暨市教育局召开首次小班化教育现场会,这次会议引发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该市的农村小班化教育将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先在农村学校实施,继而向城区推进,到2007年全市全部实行小班化教育。随即,由教育局长王伟成任组长的小班化教育实验工作小组成立。2004年投入实验专项经费200万元,开展师资培训、教研、校本教材编写等工作。也是从2001年起,该市规定,全市城乡小学从4年级起统一开设信息技术课。早在1999年,该市就投资950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教育城域网,在全市所有学校开通了校园网络。到2004年,该市在信息技术上累计投资1.5亿元,全市已拥有计算机14700余台,平均每12个学生有1台计算机,完小以上学校都有了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在诸暨,有学校的地方就有英特网,诸暨市名师的课,农村孩子可以同步在多媒体教室听,农村学校学生都玩上了键盘,都可以上网,教育局的通知不再用纸了。
目前,该市城乡、校际之间差距明显缩小,欠发达镇乡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至2004年,全市所有镇乡全部通过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验收,都成为浙江省教育强镇。更为可喜的是,城区的学生开始流向大唐、店口等发达镇。
一系列举措使该市的教育趋向均衡,教育的公平正在这个全省教育先进市日益显现。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