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0
    • 经验2108
    • 文章73
    • 注册2013-12-08
    在迷茫中前行,在思索中研修
    [P][ALIGN=center][SIZE=12pt]在迷茫中前行,在思索中研修[/SIZE][SIZE=12][/SIZE][/ALIGN][/P][P][ALIGN=center][SIZE=12pt]——积极心理学小组十月研修小结[/SIZE][SIZE=12][/SIZE][/ALIGN][/P][P][ALIGN=center][SIZE=12pt]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SIZE][SIZE=12]    [/SIZE][SIZE=12pt]乔玲[/SIZE][SIZE=12][/SIZE][/ALIGN][/P][P][SIZE=12pt]在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组的成员以《发展心理学》为蓝本,围绕每周一次的研讨主题,每周相约,从不间断。在对文本的一点点解读中,我们渐渐对心理学的理论有了一些浅显的理解,并借助这种理解不断回望我们的教育行为,理清我们的工作思路,为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SIZE][SIZE=12][/SIZE][/P][P][SIZE=12pt]在此,仅把本人参与研讨得到的一点思考和收获和大家共享。[/SIZE][SIZE=12][/SIZE][/P][P][SIZE=12pt]当梁老师最初让我们阅读《发展心理学》时,我读得很艰难。那些纯理性,艰涩而隐晦的专业术语让我头昏脑涨。往往一个章节没有读完,前面提到的某个概念又忘记了。只好有翻到前面,再次重温。如此,反反复复,进度可想而知。看到梁老师安排的研讨计划表后,更觉压力倍增。光是看完就很吃力,更何况看完每个章节还要理解、体会,一时间觉得十分茫然,更对即将到来的研讨感到紧张。但是,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积极心理学,就没有半途放弃的道理。我一边给自己鼓劲,一边坚持读原著。这次,我一边读,一边做记号,碰到一个新的心理学概念就停下来,反复咀嚼,直到大致理解再往后读。读完一章节再做做后边的测试题,加深印象。就这样,总算跟上了研讨的进度。[/SIZE][SIZE=12]9[/SIZE][SIZE=12pt]月[/SIZE][SIZE=12]24[/SIZE][SIZE=12pt]日[/SIZE][SIZE=12pt],真正意义上的积极性理学研讨开始了。[/SIZE][SIZE=12][/SIZE][/P][P][SIZE=12pt]这次研讨的主题是对发展特点的基本观察,围绕“可塑性”,我们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如何理解‘可塑性’?发展心理学视野下的‘可塑性’与教育流行语中的‘可塑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和学生的互动是否有意识地运用了‘可塑性’?是否误用了?”首先是对“可塑性”的理解。从书中的定义“可塑性是指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生活经历而改变的能力。”延伸开,在梁老师的引导下,我明白了,可塑性的意义不在“可变”,而在“适应性”上。因为适应性也有两面——适应积极或者消极的生活经历。突变是非连续性发展,适应性往往是连续性的。突变也意味着环境改变而引发的适应性改变。心理学上的“可塑性[/SIZE][SIZE=12]"[/SIZE][SIZE=12pt]指的是不以他人意志的每个个体适应积极或消极生活的一种改变。通俗地说就是,心理学上的”可塑性”是指没有老师的引导,不是因为老师介入就改变,而是学生一直在用适应的方式进行着自我可塑。从发展的角度讲,可塑是学生的能力,而且是整体性发展的一种能力,这个能力是放在学生整个成长中来观察和运用的。这种理解,让我明白当我们责怪孩子油盐不进,是我们总想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孩子,而忘记了孩子的可塑性与生俱来,真正的改变永远发生在学生的内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学生的“适应性”帮助他自身完成他自己的“可塑性”。[/SIZE][SIZE=12][/SIZE][/P][P][SIZE=12pt]这种理解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在,并且在平时的工作有意识地去引导发现学生的内在,让他自我适应。同时把这种可塑运用到与家长的沟通上,效果也很明显。发展心理学的理念让我受益,我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就在这种艰难地跋涉中,我们迎来了第三次研讨,[/SIZE][SIZE=12][/SIZE][/P][P][SIZE=12]10[/SIZE][SIZE=12pt]月[/SIZE][SIZE=12]8[/SIZE][SIZE=12pt]日[/SIZE][SIZE=12pt],当空气中还弥漫着节日的余韵时,我们迎来了第三次的研讨。这次研讨的主题是“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研究方法”。围绕访谈法和问卷法,从它们各自的效度和信度,老师们展开了讨论。得益于这些先行者,从他们在实践中的案例,我找到了访谈法、问卷法各自的利弊。访谈法的优点是可以针对某一个学生的具体问题不断深入,趋同于临床法,更有助于做到因材施教。问卷法的优点是能集中收集,获得丰富的信息。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的小问题设计问卷,进行结构化的访谈。还可以采用日记研究等方法来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当然最好的是综合运用,以问卷作为前置性的概率了解,通过自然观察法了解情况后,找学生访谈,访谈的时候悬置问卷,但又能切中要害,建立访谈记录。总之,方法只是途径,我们在使用时要忘掉具体的方法,眼里要有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人本身。无论运用什么方法,只要是来自学生的各种“碎瓷片”,都可以还原为完整的“陶瓷”。[/SIZE][SIZE=12][/SIZE][/P][P][SIZE=12pt] 基本的研究方法刚弄清楚,梁老师又带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章节——了解人类发展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围绕精神分析理论,我们重点研讨了“弗洛依德的研究对我们研究和发展学生有什么启示?弗洛伊德的局限在哪里?我们如何批判地接受?”梁老师从人类发展具有重创意义的三个人入手,引领我们认识了弗洛伊德及其核心理论——意识和无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我们的行为其实受我们的意志支配很少,是冰山的一角,无意识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对于这一理论,梁老师借用张德芬关于马车的比喻形象地诠释了“显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关系。就像一辆行驶的马车,看上去是马在带着马车跑,实际是马夫在控制,但到底去哪里,还是马车里的顾客在决定。“马”是我们能看到并能觉察的自己的外在表现,成为显意识。也就是看起来,这个事情是由我自己做出判断并决定这么做的。其实不是,其实是更内在的一个意识——前意识在控制。但中控则是我们看不到的坐在马车里的人(潜意识)在决定。潜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显意识(马车里的人不会驾驭马,只能发布命令),所以潜意识是看不到的,也是自己无法独立看到的,需要借助心理学手段和技术以还原。但我们大多数人还原的是“前意识”部分,也就是洞察到显意识做出判断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其实这都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自己能觉察(而且经过训练或者有意)的部分其实是“前意识”。潜意识肯定是“司令部”,前意识则是“执行部”,显意识就是“行动部”,但经过处理,特别是经过“超我”的影响,它们三者之间出现了“加工”。当我们描述的时候,前意识会有意隐藏潜意识部分的,而以社会公认的体系来“说谎”。回到教育落点,我们面对学校行为的时候,实际是在和学生的显意识打交道。我们如何进入学生的世界,分析前意识,猜想潜意识,然后采取手段影响学生的行为,是教育落点的根本。如果用“上、中、下”分别对应“显意识、知行合一、潜意识”的话,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多采用“中对下”的技术,不以分析,而是让学生参与具体的活动和体验,使行为体验与认知调整作用于前意识,影响潜意识,从而让学生发生内在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上对下”的技术,以意识改变“潜意识”。从“显意识”(学生的行为)入手分析其“潜意识动机”,让潜意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给学生带去震撼,然后影响。历经两个小时的研讨结束了,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思考还在继续。而这仅仅是精神分析的入门。[/SIZE][SIZE=12][/SIZE][/P][P][SIZE=12pt]下周的研讨还将继续,我会如约而至,继续在梁老师的带领下游弋于发展心理学的领域,去潜行,去钻研。我坚信,在梁老师的带领下,我会从迷茫走向清晰,看到黎明的曙光。[/SIZE][SIZE=12][/SIZE][/P][P][/P][P][SIZE=12] [/SIZE][/P][P][SIZE=12] [/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