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0
    • 经验2108
    • 文章73
    • 注册2013-12-08
    做一株会思想的芦苇
    [P][ALIGN=center][b][SIZE=12pt]做一株会思想的芦苇[/SIZE][/b][b][SIZE=12][/SIZE][/b][/ALIGN][/P][P][LINE-HEIGHT=20.0p][ALIGN=center][SIZE=12pt]——[/SIZE][SIZE=12pt]《盛新风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读后感[/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p][ALIGN=center][SIZE=12pt]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 乔 玲[/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GCOLOR=white][SIZE=12pt]《中华名师“新课标新课堂新设计”》丛书一共介绍了十位名师,我先后读过几位名师的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名字,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那么丰富的故事,那么深沉的热爱与执着。在教育这条平凡的道路上,他们用爱与奉献走出了不平凡的路线。他们是思考者,更是实践者。[/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GCOLOR=white][SIZE=12pt]当我拜读了《盛新风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一书后,更是为盛新风老师对生活、对教学、对学生、对语文的一片痴情而感动。[/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GCOLOR=white][SIZE=12pt]每种艺术样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抒情方式:舞蹈家用形体抒情,音乐家用歌声抒情,画家用画抒情。而盛新风老师则用她的课抒情。如果把各式各样的公开课称之为“舞台课”,那么,在打磨一节节“舞台课”的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盛老师是怎样一次次寻找灵感,一次次让心中的“情弦”被轻轻拨响,在语文这个特殊的舞台上,追寻着一份独特的诗意享受。她在课堂上浅吟低唱。用课感动自自己,感动学生,感动他人…[/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GCOLOR=white][SIZE=12pt]在品读了盛新风老师一篇又一篇的经典设计后,我不禁为她对朗读的独特见解而惊叹。她认为老师作为文本的第一读者一定要做到三点:一是导读有序。在她看来,文本好比是一个阔大无比的森林,郁郁葱葱,深邃无比,初入其中,很容易迷失。教师的引领可以使学生少走很多弯路。导读有序便是指教师应有统整文本的能力,对文本的解剖、重组、重构,梳理出一条明晰的线,使主体语言得以凸显,背景语言得以淡化。有序的引导体现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能力。也只有导读有序,才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领学生走上进入文本的最短程。[/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GCOLOR=white][SIZE=12pt]二是导读有界。 [/SIZE]做为成人的教师,由于阅历、经验世界的丰富,对文本的理解肯定会高于涉世不深的学生,所以,在导读过程中,绝对不能以老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人为地拔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这个“界”,应以学生的理解、感悟底线为基准。超越了这个“界”,学生的阅读便成了吃力的攀爬,阅读的心态是对前景遥不可及的巴望和失落。只有当学生的阅读心态调适到一种徜徉的状态,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诗意栖居。[/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GCOLOR=white][SIZE=12pt]三是导读有间。这个“间”指的是“空间”。教师的导读引导应有一定的空间,问域要宽泛,有一定空间的导读,才能活化课堂。空间越小,步子越小,教路越显,牵的痕迹就越浓。课的张力就越小。[/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GCOLOR=white][SIZE=12pt]而这些给人以启迪的思想无一不是她在不断的阅读中、在不断的实践中、在不断的思考中形成的。反思自己,也[/SIZE][SIZE=12pt]读了不少书,也有较多的教学实践,但总觉得自己进步不快。原因在哪儿呢?我想我可以从盛新凤老师的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理论是融会贯通的,学习不能盲目地做量上的积累,而是不断梳理、归类、建构新的图式的过程。思考比阅读更重要。”法国科学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中间,你自己的思想便是一座桥梁:它一端通往实践,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一端通往理论,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理论——来自实践的鲜活的理论。[/SIZE][SIZE=12pt][/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SIZE=12pt]读完此书,[/SIZE][SIZE=12pt]掩卷沉思。[/SIZE][SIZE=12pt]虽然,[/SIZE][SIZE=12pt]我们各有自己生活的环境和氛围,成长的道路不可能完全相同,[/SIZE][SIZE=12pt]但是,[/SIZE][SIZE=12pt]从教学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应该是我毕生应该追求的。不论能不能成为名师,只要我们对事业,对生活,乃至面对困难和挫折,都能这样热情澎湃、豪情满怀,就能活出不同的滋味来。[/SIZE][SIZE=12pt][/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GCOLOR=white][b][SIZE=16pt] [/SIZE][/b][/BGCOLOR][/ALIGN][/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9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