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宽容是一种教育力量

        品读了徐老师的文章《你到底在想什么》,感触颇多。从这个案例中,我看到了一位用心的而又无奈老师在与一位让人头疼的“问题生”“交涉”时的种种场景。我不禁陷入沉思,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案例中的学生伟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家庭的破碎,他对亲人甚至是母亲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连自己的亲妈也不认了。直到在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导下,伟伟才总算与妈妈和好。这说明伟伟的心中有个“结”,而且这个“结”的打开,需要亲人、老师慢慢地用心才能打开。
        伟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孩子,他渴望得到一个完整的家庭;他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与喜欢。所以在父母离异后,他以不惜与母亲翻脸来抗议;在自己犯错误后,老师叫来家长后,他又向老师实施了报复,比如往老师身上洒墨水,在墙上写污蔑性的语言等。这正是伟伟心里不平衡的体现,是他的“叛逆”,注定了他的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当伟伟打碎玻璃后,徐老师问清了情况,并在对伟伟进行了一通教育之后,按照班规,让伟伟家长来学校安装玻璃。几天后,伟伟又打碎了黑板,这时的老师可以说是“新帐旧账”一起算了,声色俱厉地批评伟伟,并又叫来了家长,让家长去装黑板。在这两件事上,老师两次叫来家长,在老师或许是为了对伟伟负责,对班级负责;但在伟伟,却是“灾难”,因为这样以后,伟伟不但在老师、同学面前丢了人,失了面子,而且还遭受了皮肉之苦。所以伟伟开始对老师充满了怨恨,以至于后来实施了一些列的针对老师的“报复”行为。
        我觉得在整个案例中,特别是老师在处理伟伟打碎玻璃和黑板的事情上,并没有走入伟伟的心灵,不是真正的心育。因为他没有设身处地地从伟伟的角度出发,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更没有在心灵上给伟伟以柔软的“震撼”,有的只是给伟伟埋下了对老师的“仇恨”的种子。分析一下,在伟伟打碎黑板后,老师对他大吼大叫,更使自己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雪上加霜;而这次的叫家长也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上次刚刚叫了家长,这次再叫家长,家长一定会盛怒。而且如果家长不是很懂教育的话,那更把问题,把矛盾激化。比如在家长的体罚之下的伟伟,一定会对老师怀恨在心,以后更难教育。
        其实,我认为伟伟开始的一系列的“叛逆”的做法,或许有些是无意的,只是为了引起父母,引起老师的注意。比如他开始第一次打碎玻璃的事情,或许就是一种发泄,而如果老师不是在事情发生后,被动应付,而是在平时多与伟伟沟通,真正使伟伟走出阴霾,阳光起来,才是为师之道。因为一旦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发了,再进行补救,会花费很大的力气,甚至费力不讨好。
    基于此,我认为要走入像伟伟这样的“问题生”,老师要慢慢对学生进行心育,进而家校联合,共同走进伟伟的心灵很关键。
       一、老师平时要多关心伟伟。老师的一个温和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在学生都是莫大的鼓舞。对像伟伟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更加用心去教育,平时一定要多找伟伟谈谈心,关心一下他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多给他以鼓励。在同学面前,也要给他以尊严,捕捉到他的点滴进步,就“大肆”表扬,以唤起他的上进心,并使他领悟到老师和同学是接纳他的,是真心爱他,进一步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二、老师应该与家长多沟通,多与家长联系,比如可通过做家访,开班会,与家长进行书信往来,给家长推荐教育子女的相关书籍等方式,让家长也从懵懂的教育子女的泥塘中走出来,进而有艺术的与孩子进行沟通。特别在伟伟的这样的离异的家庭中,父母应该让孩子建立起这样的观念,父母对他的爱并没有因为大人的分开而减少,他依然是父母手中的宝,只不过由于大人的原因,父母分开了。至于大人的问题,就让大人去解决吧,有些问题,等他长大了,就会明白了。明确告诉孩子,他现在应该考虑的就是让自己快乐起来,活泼起来,一如从前。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在伟伟犯错后,老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要大惊小怪,尽量少用批评与惩罚,而是要用智慧,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走近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扇心门,钥匙就掌握在老师手中,只有老师找对与学生心门一一对应的钥匙,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顺利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比如伟伟在第一次打碎玻璃后,老师不是批评,“教育”伟伟,而是告诉伟伟,“老师知道你是无心的,既然是你无心的错误,那就让老师来为你“埋单”吧,等老师买来玻璃后,我们一起把它安装上好吗?”我想这样的教育,一定能打动伟伟,让他有所触动。
        记得我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特别爱表现,有活抢着干,有题抢着回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引起老师的注意,让老师表扬自己。其实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锐的,老师在乎不在乎自己,老师喜欢不喜欢自己,他们心里都一清二楚。
        那就让我们老师用心地向学生传达自己对学生的爱吧,用心的发现学生身上、心上的优点,用心来培育学生,学生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一天,两天,慢慢的,我们就会收到美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心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是啊,“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胸怀,一种教养,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 巴述丽 邮编25720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嘴小宋[/U]发表的内容:[/B]

      首先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大嘴这里也说两句。

          我才看到这案例的时候,也是一愣一愣的,之所以选它,首先是这案例真实,不仅仅是案例中的学生真实,案例中的老师也真实,烈火中永生老师说,看了这...[/QUOTE]
       
        看了宋老师的点评,由衷地佩服!
       大家的帖子,宋老师一定是看了又看,琢磨了又琢磨!他点评真是足够精彩!谢谢!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37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