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专稿征集之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
    [ALIGN=center][SIZE=3]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SIZE]  [/ALIGN][ALIGN=right]江苏吴江 木鹃子[/ALIGN]
          (我是一位音乐教师,这个事例是完全真实的,这个孩子让我无奈而沮丧。)
     
        他仿佛这个班的“龙头老大”,一直挑衅滋事。这个孩子非常聪明,是块好料,但很不幸,生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下。所有任课老师都讨厌他,所有老师都巴不得他转学。
        自从教了这个班,我才感叹自己真是懦弱无能。我拿他无计可施,温柔也罢,训斥也罢,下节课,他依旧故态重萌,令我又生气又无奈,又有些心疼。
        记得有一次,他感冒没来。至少这两天,我们几个科任老师聚首,忍不住幸福地感叹:没他,这个班简直“焕然一新”,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报名时,有家长知道他在这个班,恨不得立刻让自己的孩子转班。
        然而,这个孩子其实很可怜。每次我在课后把他留下来,他就会安静地坐着,和课堂上的嚣张判若两人——他的嚣张只是人群中的张扬,一旦独自一人,他就很乖,乖得你都不忍说他。路上遇到,他会很热情很真诚地叫你,让我觉得,他所有的叛逆都非常无辜非常委屈,仅仅是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懂得他;所有的跋扈,都真的不是与你作对,他只是要不守纪律,为了不守纪律而不守纪律,仅此。似乎这就是他的心理需要,因为需要——对他自己而言,无可厚非。
        我曾和他谈心,很多次,希望能和他沟通。他说自己很孤独,说自己是个不正常的小孩,叫我不要和他计较。我问他,你认为自己不正常?“是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不正常。”他很悲伤地说。有一次老师让他做班干部,但只做了三天,为此,他哭过。他希望自己能做我的音乐课代表,我知道他也曾是其它学科的课代表,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因为这个“官职”而在课上收敛自己。而且,我如果因为他的“强大”而赋予他“官职”,这不是办法,也没有道理。他既唱不好歌又不守课堂纪律,凭什么做我的课代表?我说如果你做课代表,同学会服气吗?“当然服气,谁敢不服,我揍他!”
        有些教育文章会写,提示他要如何如何出众,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赢得“课代表”,然后他又怎样巨大转变了——事实上,这不过是天方夜谭。
        在食堂值班时,我发现他喜欢给同学们讲笑话、讲故事,眉飞色舞。相对同龄人,他知识广泛,博览群书。于是,我特意在课上给他留了5分钟作为给全班同学“表演”的时间。起初效果很好,他为了争取5分钟的发言权,整节课都表现良好,对表演充满期待。但不久,他开始“越界”,讲鬼怪故事,讲的笑话也慢慢接近成人笑话,我不得不打断他的讲述并从此取消。我自己很沮丧,班上的学生也都很沮丧。他们都非常喜欢“5分钟”的自主快乐,但我没有办法继续了。
        我向班主任了解他的家庭,每个奇怪的孩子都可能有他特殊的家庭背景。果然,据说他的父母即将离婚,一直在吵闹,他是个无人管的孩子。与其说没有人管,不如说这是个没有人疼他爱他的孩子。所以,他只能自己爱自己。他选择一个极端的展示自己的方式,令所有人不得不重点关注他、在意他,在喧嚣中摆脱家里的孤独感,是这样吗?
        他唯一畏惧的老师,我曾向她取经,用她的话说就是这个小孩子“有毛病,不正常”,只有压倒他,凶倒他,没有别的办法!别的同学也都对我说,说我太善,要凶,越凶越好,还要让他罚抄,这才有效。
        可是我偏偏凶不出来,或者说,从根本上,我好象不生气。不知道是因为音乐考核不同于语数,我压力不大,还是我生性驽钝,总之,即使看着他在自己座位上手舞足蹈,说话、吵闹,我也不会生气。有时我就这样看着他,静静看着他,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糟蹋自己,这样不爱惜自己。一个缺少爱的孩子,也许这就是他的发泄口,也是他最快乐的时候。面对一个懦弱的老师,他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然而,事实上,他一直在关注我,如果我真的生气,他就会正襟危坐,收敛自己,如果还是和颜悦色,他就“再接再厉”。而我只真生气过一回:他对一个女生说着很难听的脏话还用书暧昧地撩她的脸。我愤怒了,他马上就静坐不动了,全班寂静无声。可平时,我不生气,我想让自己生气,可我不生气,想努力装出很生气,可还是装不像。他很聪明,他感觉到了,所以他不惧怕我,继续在音乐课上“胡作非为”。很多次留意他们班的其他副课,发现也是一样,他的声音高高穿越所有嘈杂,独领风骚。于是,我便很自私地宽慰自己,不是自己无能,是这个孩子太难对付了。
        有的老师,天生适合做老师,一站在讲台,什么话也不用说,气势已经镇住了整个教室,全身透射出一种不怒自威的“非管理影响力”。这种威严,使师生彼此相互尊重而心照不宣。而我偏就是那种一看就是气势不足,生性善良懦弱的人,站在讲台上就没啥威严,靠自己的“凶相”去镇压,我既“先天不足”还后天缺乏。一周两节课,课时太少,还天时地利不济。
    寒假里,一直在琢磨,有什么办法。
        实行小组比赛,再每月自己掏腰包买奖品。我希望能用集体的力量制约他。起先的三节课,效果明显,整个班都齐心协力,他也很努力地为自己小组挣分,为了不扣分,纪律也不错,课堂效率创历史新高。我很是得意,还在别班推行,学习士气高涨。但就在今天又有了意外情况。他所在的小组背唱不出歌,无分可得,他就大为不满,在别的小组唱时,一会儿学狗叫一会儿学猫叫,以此来影响别组得分,整个教室乱作一团。
        课无法继续了,我已经黔驴技穷。
        大声训斥了,用自己都不相信的高音,耳朵嗡嗡的,学生安静了,沉默了十分钟后,下课铃响了。
        我又把他留了下来。先肯定了他热爱自己小组,又说了他心胸狭隘,他一声不吭。一会儿,一年级来上课了,他有些窘迫,似乎不希望被小朋友发现自己,躲藏到走廊里,站在门后,看着我。
        该说的话,我已经和他说过无数次了,我自己都厌倦了,也疲惫了,什么都不想说了。我们就沉默地站在走廊里,直到上课铃又响了。我说,你回去吧。他抬眼,我看见眼泪从他眼里滚下来,然后呆滞着,一步一步走了。
        很多次,我留他,在下课,他都会哭,满脸都是泪,然后在下一节课再继续大声喧闹。
    似乎,一会是他,一会又不是他。
        我一个人,转身站在四楼的最西面,望着下面,背后响起一年级稚嫩的歌声,站了很久。想着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应该也是这么可爱的孩子,一定也让家人非常疼爱,让老师非常喜欢,可后来就慢慢变了。
        美德应该是从内心萌生的,不是靠惩罚和强迫灌输。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该如何继续,如何强打精神,苦苦支撑。
        我发现,自己的嗓子哑了,在他走了之后,嗓子就哑了。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哑了。
        真的,我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奇迹”的发生,我已经找不到回旋的阶梯。也许,有一天,我会终于气馁,任其“枝蔓纵横”——让全班大声唱,随他折腾随他表演,任他的声音淹没在集体的声浪里,任他的“演技”湮没在所有人的忽视里。或者,完全忽略他的存在,当他是一包空气,上完一节课,迅速走人。再或者,让他一节课罚抄乐理(他未必会照单执行)。
        我知道,歪斜着脚步来寻找晴空的他,需要一份来自老师的如同父母对待自己孩子那般充满包容与执著的爱。可是,我已经找不到方向了。
     
      [COLOR=#ff0000]备注:[/COLOR]
    [COLOR=#ff0000]   欢迎各位班主任朋友对木鹃子老师的故事提出您的真知灼见,我们将在第7期选登。时间紧迫,不接受纸质稿件,来稿请寄:[/COLOR][EMAIL=bzrzy@qq.com][COLOR=#ff0000]bzrzy@qq.com[/COLOR][/EMAIL][COLOR=#ff0000],主题标明:专稿征集。也可跟帖。[/COLOR]
    [COLOR=#ff0000]   谢谢支持![/COLOR]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沈培岗老师的精彩点评
      [ALIGN=center][SIZE=3]方向,就是把爱发挥到淋漓尽致[/SIZE][/ALIGN][ALIGN=right]
      沧县高川乡前高龙华小学     沈培岗[/ALIGN]
          教了这么多年学,每个班级都会遇到比较“另类”的孩子,有时候自己也彷徨也无助。然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我终于明白孩子都是好坯子,只是因为外界环境给他的影响不同,有的才会显得刁钻古怪。
          读《可是,我找不到方向》里木鹃子所描述的孩子,除了孩子的“挑衅滋事”“嚣张、叛逆”外,我发现孩子还是有很多优点。比如他要求上进——喜欢做班干部尤其音乐课代表,尽管他唱不好歌也不遵守纪律。他有演讲才能,会“讲笑话、讲故事,眉飞色舞”。 “他所在的小组背唱不出歌,无分可得,他就大为不满……”说明孩子有集体主义观念。“很多次,我留他,在下课,他都会哭,满脸都是泪……”说明孩子很有自尊心。而且木鹃子老师也认为“这个孩子非常聪明,是块好料。”
          为什么这样一个孩子会让老师们感到迷茫呢?我觉得老师们还是只注重了孩子的外在表现,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其实,只要把我们的爱发挥到淋漓尽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其实,从木鹃子老师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的叛逆并不是与生俱来。孩子的父母要离婚,什么原因我们不清楚,可是,父母整天纠葛于自己的烦恼中,每天不知战斗多少次,心中如何有孩子?孩子要么成了争夺的宝贝,要么成了踢出的皮球。根本没有大人在意过孩子的感受。这时候孩子如何能不孤独?他需要人关注,需要人体贴,需要有自己的地位。
          孩子想做班干部,想做课代表。其实他只想着让别人重视,根本没有想到当干部的荣耀。可是老师理解了吗,没有。也许在老师心中认为让他当干部应该是一种施舍或者一种利用。不然为什么“只做了三天”就罢免了呢。老师还是没有想到“以人为本”中包含的那样一种尊重。
          只要从心理上重视孩子,不是总觉得他是另类,我想孩子应该是可以转变的。当孩子说出,“我觉得自己不正常”时,我们不应该认同孩子的说法,而是应该反思我们的话语和做法是不是给了孩子某些暗示。
          其实,扬长避短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是最能让他觉得自己受到大家的重视与欢迎了。孩子喜欢表现,老师给他5分中的表演机会。这是多么好的做法呀!不仅这个孩子高兴,全班孩子都高兴。可是,当孩子讲述“越界”的时候,老师为什么不进行劝导、调整,而是取消呢?其实木鹃子老师还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看到取消他的表演,班上的学生也很沮丧。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继续呢?仅仅因为他的越界呢还是我们失去了耐心?
          没有别的,孩子只是孤独。不仅在家中已经感受不到关爱,在老师们或冷淡或严厉或无奈的眼神中得到的也只是冷漠。所以孩子才会叛逆起来。只要我们排解了他的孤独,我想孩子会转变的。
          因此,我觉得多给这样的孩子一些任务也许不是坏事。让他帮着老师打打水、擦擦黑板,发发作业本……让孩子觉得老师信任他,让孩子围着老师团团转,让孩子觉得大家很在乎他。这样他就不会孤独。
          我觉得木鹃子老师还是很有办法的,还是很细心的,只是没有坚持。爱其实很简单,爱其实也不简单。有人说,教师需要五心“信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看看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另外就是想办法把我们的爱发挥到淋漓尽致。
      [ 此贴最后由大嘴小宋在2010-6-8 11:45:02编辑过 ]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李铜老师的精彩点评
        [ALIGN=center][SIZE=3]到孩子的心灵中寻找教育方向[/SIZE][/ALIGN]
                                                        北京 李铜
            在网上看完木鹃子老师《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一文, 感触颇深。它触发了我的思考:如果遇到这个孩子,我该怎么办?
            我想,我会把“探究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为什么大喊大叫、故意破坏纪律”作为转化工作的突破口。这是起点,也是木鹃子老师说的“方向”。
            我基本同意(从材料反应来看)木鹃子老师对孩子的分析“所有的跋扈,都真的不是与你作对,他只是要不守纪律,为了不守纪律而不守纪律,仅此。似乎这就是他的心理需要,因为需要——对他自己而言,无可厚非。”那么,他的这种心理需要到底是什么?宣泄?报复?引起关注?……这些可都是不同的心理需要,尽管它们具有相同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喊大叫。只有把“心理需要”这个很笼统的判断具体化、深入下去,才可能找到教育这个孩子的真正方向。
            恕我直言,“心理需要”这个词,是句类似“我们都是地球人”的常识,哪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不是受“心理需要”支配的呢?所以,把这个孩子的这个问题归因为心理需要,远不足以帮助我们认清其问题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所以,才有了木鹃子老师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以后却也收效甚微的教育实践。没有“对症下药”的教育,怎么可能药到病除!
            至于如何探究这个孩子深层的、甚至是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我觉得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探究他的成长经历,包括其儿童期的早期记忆、家庭环境;二是摸清他从何时开始从“好”变“差”的。第一条路有助于看清他的隐秘需要,第二条路有助于印证第一条路得出的分析。
            根据木鹃子老师提供的材料,我猜测这个孩子可能是利用“破坏纪律后被老师批评”的方式不断地试探:老师是否在乎我。对于这个小孩来说,由于内心始终不能确定“是否有人真的在乎我”(家庭因素可能是主因),所以才会不断“设计”各种考验,挑战所在的关系。他不断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欺负”老师,是因为相信“只有在我表现不好的时候,你还在乎我,才是真的爱我”。可惜,如此反复考验的结果,常常是让老师忍无可忍,最终离开。于是,“我不可爱”的信念又一次得到强化,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他又设计出更加过分的考验来追求安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无论是罚抄课文、还是课后留下谈心、教育,抑或是大声训斥,哪怕是“故意”冷落,都被这个孩子理解成为:老师对我负责!其实是满足了这个孩子的对于关爱的病态需要。
            如果以上分析是正确的,我想随之也应该调整教育这个孩子的主阵地。一是指导家庭教育,让家长尽到自己的义务;二是凝聚任课教师的力量(主要由班主任牵头)。我尤其想说第二点,现在的教研活动几乎都是基于学课本位的,针对个体学生的教研活动几乎没有,各任课老师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至多也就是彼此交流一下对某某学生的印象,没有真正的研究意识,更谈不上行动。在学校里,教育者的力量没有整合到具体的一个学生身上。仅就这个孩子而言,任课教师坐下来,大家把对孩子的观察、分析彼此交流,统一认识,尤其要大致统一教育方式方法,那么对于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对于转化工作,都应该有好处。
            以上,是我根据木鹃子老师提供的材料所做的针对这个孩子的分析,供木鹃子老师参考。
            另外,木鹃子老师只是一位音乐老师,她对教育工作的执着和探索意识,令我这个班主任钦佩!她的品质在这篇真实的教育案例中展现无遗。读了这样的文章,总使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兴趣,因为还有志同道合者在用心做教育,不喊口号。
        [ 此贴最后由大嘴小宋在2010-6-8 11:42:21编辑过 ]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雒会龙老师的精彩点评(一)
          [ALIGN=center]讲究工作方法  找回迷失方向[/ALIGN]
           [ALIGN=right]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吴砦初中 雒会龙[/ALIGN]
           
              读了《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一文,我深深为作者的执着教育精神所感动。但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仅靠执着远远不够,不科学的执着甚至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对教育契机的贻误。下面我就两位主人公的境遇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放松自我  轻装前行
              木鹃子老师在文中写道:“这个孩子让我无奈而沮丧。自从教了这个班,我才感叹自己真是懦弱无能。我该如何继续,如何强打精神,苦苦支撑。”言为心声,一个自我感觉失败而痛苦的教师形象跃然纸上。如果一个教师怀着沮丧的心理,带着失败的情绪,对工作能有好处吗?又怎么能做好学生的教育转化呢?在考虑学生心理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妨问问:“我的心理健康吗?”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更不是万能的。做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只要自己尽力了,即使失败,也不必求全责备。一个成熟的教师必然学会调节自我心理,通过自我减压,带着积极、健康的状态投入工作。
              二、冷静分析  探究原因
              根据文中所述,这个孩子一直处在“捣乱——批评——哭”的恶行循环中。在这一恶性循环模式中,“捣乱”是表现,“哭”是原因。为什么哭?显然不是老师的批评冤枉了他,而是另有原因。文中提到“想着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应该也是这么可爱的孩子,一定也让家人非常疼爱,让老师非常喜欢,可后来就慢慢变了。”为什么变了呢?文中又提到“据说他的父母即将离婚,一直在吵闹,他是个无人管的孩子。”这样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无人管教的特殊家庭孩子。管教一方面是对正确行为的倡导,另一方面是对错误行为的约束。无人管教的孩子当然就是缺乏约束,纪律性较差的孩子了。而且文中还提到“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报名时,有家长知道他在这个班,恨不得立刻让自己的孩子转班。”这说明,刚进校时就有人知道他的底细,可见他的这种不良习惯的形成已是由来已久。
              三、走进心灵  多管齐下
              文中提到这个孩子“一直挑衅滋事”,还说“谁敢不服,我揍他!”可见,他还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怪不得“压倒他、凶到他”的以暴制暴方式才对他有效。文中还说“他说自己很孤独,说自己是个不正常的小孩。”这说明他是一个渴望得到别人关爱的,很自卑的孩子。作者对该生的教育转化措施主要说到两件事,想法很好,思路也对,但都因考虑不周而放弃。讲笑话故事的失败点在于对笑话内容没有限定,小组比赛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而把该生所在的小组放在最后比赛。这样,两项非常好的转化活动都因设计不周而昙花一现。以下做法可为该生的教育转化提供借鉴。
              1、使之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陶冶情操;构建互帮互助的温馨班级,解决他遇到的学习、生活困难。这样使该生在校有爱、在校有乐,不再孤单。
              2、可以列举一系列人和事,作横向对比,说明他不是最差的,让他们产生优越感;作纵向比较,指出他不同于先前的进步之处,让他产生成就感。这样就能帮助他逐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形成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以保尔、张海迪、洪战辉等人的感人事迹,给他增添成长的动力,教育他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3、引导他帮助同学,为班级建言献策,这也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的过程;鼓励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而培养他吃苦耐劳,意志坚强的品质。
              4、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境,让他明白:人的出生就像树上的落叶,有的会掉到阴暗潮湿的沼泽,有的会飘到宽阔干净的阳台。也就是说,人是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而应通过后天的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就像一句歌词中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雒会龙的精彩点评(二)
            [ALIGN=center][SIZE=3]眼泪的背后[/SIZE][/ALIGN]
                             ————《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一文案例分析[ALIGN=right]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吴砦初中  雒会龙[/ALIGN]
                木老师的执着育人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能够给学生比较多的爱心教育,这种教育转化的思路是对的,但方法欠妥。文中提到两次重要的转化活动,都因考虑不周而半途而废。讲笑话故事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对笑话内容加以限制,小组比赛活动又没有对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估计,而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该生所在小组放在最后比赛。其实,木老师提到这个问题学生,我们应该把关注点发在他的眼泪上,通过眼泪来探究原因,采取措施。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泪更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他为什么哭?文中提到,“他的父母即将离婚,一直在吵闹,他是个无人管的孩子。”这种特殊的家庭将直接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两种不良的结果。一是孩子从小缺少约束,纪律性差。二是孩子缺少关爱,孤单自卑。正如文中所说,“每次我在课后把他留下来,他就会安静地坐着,和课堂上的嚣张判若两人——他的嚣张只是人群中的张扬,一旦独自一人,他就很乖,乖得你都不忍说他。”至于他的自卑,文中也提到“我问他,你认为自己不正常?‘是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不正常。’他很悲伤地说。”文中还提到“他说自己很孤独”,他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在家里他是不快乐的,那么这种对快乐的渴望和满足只能是在学校、在课堂,尤其是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所以“他喜欢给同学们讲笑话、讲故事,眉飞色舞。”
                那么,怎样对这个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我谈以下建议:
                一是以爱心教育为主题,群策群力。木老师进行爱心教育的思路是对的,要继续坚持,持之以恒。因为文中提到“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报名时,有家长知道他在这个班,恨不得立刻让自己的孩子转班。”可见,这个学生的问题已由来已久,非短期能够见效。而且,“众人拾柴火焰高”,对该生的教育转化要依靠所有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不能孤军奋战。
                二是找到恰当的教育转化切入点和方式。“亲其师,信其道。”文中提到,“路上遇到,他会很热情很真诚地叫你,他希望自己能做我的音乐课代表。”这说明,该生还是亲近木老师的,这就为木老师的教育转化奠定了前提基础。木老师要多与该生谈话,尽可能掌握他的思想动态,为教育转化提供决策。文中提到他“喜欢给同学们讲笑话、讲故事,眉飞色舞。相对同龄人,他知识广泛,博览群书。”这是他的闪光点,找到了他的闪光点,也就找到了教育转化他的切入点。但教育转化的主阵地是课外,不是课堂。针对该生的闪光点可以多让他参加朗诵、演讲、辩论等比赛活动,让他体验快乐,感受成功,克服自卑。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张秀荣老师的精彩点评
              [ALIGN=center][SIZE=3]教育离不开合理的惩戒[/SIZE][/ALIGN]
               [ALIGN=right]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   张秀荣
              [/ALIGN]
                  仔细品读完木娟子老师的真实案例《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有感触。
                  学校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养成教育,它离不开严明的纪律约束,离不开合理的制度束缚。如果总是“和风细雨”的耐心疏导,没有“急风骤雨”的惩戒手段,那么根本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我们试想:齐天大圣孙悟空如果没有紧箍咒的束缚,能最终修成正果吗?学生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校规校纪的严格约束,任凭他们为所欲为,那么最终能成长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栋梁之材吗?
                  当孩子屡屡受挫、信心不足时,真诚的赞美、适度的激励可以使孩子树立信心,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扬起前进的风帆。当孩子心浮气躁、趾高气扬时,适当的惩罚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肩上应负的责任,告别懒散与浮躁,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就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普照,又需要修枝剪叶。赏识与惩戒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在赏识中有批评,在惩戒中有鼓励,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理论和实践也都证明: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不能只靠“赏识教育”,它离不开有效的“批评教育”。正确的“赏识”应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并且该“赏识”时才“赏识”,该“批评”时要“批评”。如果一味地胡乱“赏识”,那么难以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有人说:学生犹如田野庄稼之苗,赏识犹如农夫浇灌之水。水太少,幼苗会因旱而死;水太足,幼苗会因涝而亡。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赏识、批评都有个度,一味地赏识,或者一味地批评,都不足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赏识与批评的比例达到五比一时,教育效果最好。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生进步的时候,我们要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给予肯定,让学生品味到成长的快乐,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也要毫不留情地给予严厉批评,要让他们知道:犯错误是要受到惩戒的。让学生体会到成长中的“阵痛”,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在“急风骤雨”的严厉批评后,千万不要忘记:要单独和受批评的学生在一起谈谈心,要对受批评的学生进行“和风细雨”的耐心疏导,让他们诉说出内心的“委屈”,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的好老师,在管理、教育学生时不手软,在思想教育上更是用心琢磨,多下苦功,真抓实干,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头上,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敬佩老师。
                  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好严格管理与耐心疏导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做到了管理到位,疏导有方;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能够合理地运用赏识和惩戒的教育艺术,一手抓严格管理,一手抓赏识教育,真正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王文芳老师的精彩点评
                [ALIGN=center][SIZE=3]用真情和智慧导航
                                       ——读木鹃子老师《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SIZE][/ALIGN][ALIGN=right]
                 江西省万年县六0小学    王文芳[/ALIGN]
                 
                    对于故事中的这个男孩子,我们都应该不会觉得陌生。几乎每个班级里都会出现一、两个这样令人“讨厌”、“无可救药”的孩子。当我们努力地做了很多却丝毫不见成效时,我们都会深感无奈、无力,继而放弃,甚至巴不得他转学。
                    毫无疑问,木鹃子老师是一位用心、用情的好老师。她为这个被大家抛弃的孩子做了很多:既有真情的沟通和感化,也有理性的思考和策略实施,更有屡次受挫不轻言放弃的执着,但是最后,老师还是觉得自己败下阵来,无计可施了。不过,从她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她其实并未放下。面对这个问题孩子,“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哑了。”这是真情被掏空后的失语;她“已经找不到方向了。”这是面对问题孩子无计可施后的困顿与迷失。读着这个故事,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对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复杂情绪,我也是感同身受。
                    怎么办?路在何方?我认为,要想找到方向和出路,就必须对这个孩子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孩子:外表嚣张而内心孤独,行为放浪却情感脆弱。正如木鹃子老师描述的那样:“似乎,一会是他,一会又不是他。”典型的多重人格。究其形成原因,我想有必要从个体、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来分析。
                    首先,有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血型和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性格特质。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一样可爱、纯真,但从婴儿期开始,他们的饮食、睡眠等习惯就不完全相同。有的小宝宝就特别爱无缘无故地哭闹,有的则会很乖地吃奶、睡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能力的增强,骨子里那份与生俱来的隐性特质会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从这个孩子的表现来看,他属于那种自控力比较差的类型。比如:老师给他在课堂上表演的机会,刚开始表现不错,但慢慢地就会因失控而越界。
                    其次,家庭的影响对人后天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亲以及家庭其他成员与孩子交往的方式、家庭教育的方法、成人处事的态度等等都会对孩子道德与习惯的养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像木鹃子老师说的那样:“每个奇怪的孩子都可能有他特殊的家庭背景。”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会有多少精力来关注孩子?因为离婚而吵闹、纠结,又能为孩子营造怎样的家庭生活氛围呢?在家庭中,孩子感到被忽视,觉得孤独,从而产生叛逆的情绪,并用种种奇怪的行为来掩饰真实的内心。问题孩子的诞生,家庭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再来看看老师们是怎样对待这个孩子的:所有任课老师都讨厌他,用她的话说就是这个小孩子“有毛病,不正常”,只有压倒他,凶倒他,没有别的办法!别的同学也都对我说,说我太善,要凶,越凶越好,还要让他罚抄,这才有效。可以说,这个孩子长期以来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是极没有尊严和地位的。极端的教育方式已经让这个孩子不知道尊严为何物了。虽然他不喜欢挨罚,但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待遇,所以他不反抗,反而会在短期内变“乖”;虽然他也有自尊,但他的尊严早已被剥离了他的灵魂,所以常常游离于身和心之间,行为捉摸不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很难用“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式的辩论来分析到底是因为这个孩子太令人讨厌,所以老师同学们才那样对他,还是因为老师同学们那样对他,所以他才越来越令人讨厌。至少,以恶治恶,越治越恶,是一个非良性的循环。
                    我之所以在这里要做如是分析,是想表达我的一贯主张:“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理想的教育,也是教育的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距离的。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虽然学校教育的职能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健康的发展,但是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共同的责任,需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教育的成效。与孩子身上诸多的问题相比,与其他环节的教育问题相比,某一位教师个人的力量显然是微薄的。正如木鹃子老师文中揭露的“有些教育文章会写,提示他要如何如何出众,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赢得‘课代表’,然后他又怎样巨大转变了——事实上,这不过是天方夜谭。”,任何一个一线的老师都会发现,那只不过是虚构的、经过了夸大和美化的东西。不要指望一次、两次作为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学生身上根深蒂固的问题。
                    我这样说并非要推卸教师的责任,不是要老师放弃问题孩子。相反,我主张用真情和智慧导航。所谓真情,就是像木鹃子老师那样对问题学生用心用情,不轻言放弃;所谓智慧,就是像木鹃子老师那样针对这个孩子的问题努力寻找适合他的教育对策,同时,能冷静地面对教育问题,不苛责自己,不悲观失望,不迷失方向。
                    我们无法丈量现实的无奈与教育的理想之间到底有多大的距离,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美好的理想,但是,我们可以用真情和智慧来缩短这距离,来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变化、发展。事实证明,木鹃子老师的真情付出并不是毫无收效的,起码,那孩子在与木鹃子老师单独相处的时候,是一个真实的他——“安静地坐着”,“他会很热情很真诚地叫你”,“ 他说自己很孤独,说自己是个不正常的小孩,叫我不要和他计较。”也许今天的他还是有很多问题,让人讨厌,让人头痛,但是他的心曾向一个可敬的老师敞开过,他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温暖关爱,像阳光,像春风。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这经历会突然点亮他的心。想想这些,我们就会依然有热情、有信心。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娄菊红老师的精彩点评
                  [ALIGN=center][SIZE=3]再小的努力,也只一种支持[/SIZE][/ALIGN][ALIGN=right]
                  浙江绍兴钱清镇遗风小学  娄菊红[/ALIGN]
                      在电视公益广告里看见过这句话,今天我将它套用在这里。
                      虽然我们知道自己手机充电的时候,及时拔掉插座,只是节约了一点点电而已,但是我们依旧该努力,虽然这个努力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
                      木鹃子老师是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她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多学一点知识,多学以点技能。但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得乖乖听话。我们的课堂上,总会有这种那种不同的声音。我想说,这只是一种常态。不要去奢求孩子有巨大的改变。这是其一。其二、孩子缺乏父母的关心,其他的任课老师有的 “熟视无睹”,有的采用高压政策,我想这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木鹃子老师所做的,其实已经是对他的一种关爱。虽然这份关爱对他整个生活经历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依旧要努力,办法一个失效,可以再想另外的办法。某个办法某个时段失效了,我们过段时间再来。孩子错了,仍旧应该批评教育。其实批评教育也是一种关心。其三,很多人会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具备爱心,我觉得爱心必须建立在耐心的基础上。木鹃子老师在学生面前,均以失败告终。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没有告终,木鹃子老师还是应该继续努力下去,孩子想当课代表,您就满足他一下,为他开一下小灶。虽然这有失教育公平,但是您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宠他一下吧。孩子生日的时候,悄悄地给他一点小礼物。也许不会有大的效果,但是我们依旧该努力下去。最后,我想对木鹃子老师说:“您做的是对的,不要灰心,继续努力下去,我支持你!”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侍江老师的精彩点评
                    [ALIGN=center][SIZE=3]走近孩子的“心灵”[/SIZE][/ALIGN][ALIGN=right]
                    江苏省洪泽县东双沟小学 侍江 [/ALIGN]
                     
                        读了木鹃子老师的《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认识了一个特殊的孩子——“龙头老大”。同龄的孩子有完整的家庭,享受父母万般的疼爱,他却没人管、没人疼,他向往幸福的生活,希望得到关心和爱护,摆脱内心深处的孤独;然而,周围的世界没有人在意他,所以他想方设法吸引周围的目光,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即使知道自己选择了极端的展示方式,也不悔改。一切都表明,他的心理已经出现了问题,他的内心有着极度的自卑,孩子无罪,错的是现实世界里的人!“方向”就是走近他的心灵,引导他抛弃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
                        家庭的变故是他面临的最大挫折,因为难以忍受、难以超越,才导致心理适应不良,乃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越轨行为。作为他的老师,应该把引导他正确面对挫折作为工作重点,不该仅仅关注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应更多的关注他的生活,对他嘘寒问暖,给他在家庭里感受不到的温情、亲情,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老师、同学、乃至许多人关心他、在乎他。老师可以和他谈一些自己(或名人)遭遇的挫折,以及战胜挫折的经历,取得的成果,帮助他对挫折形成正确的认知,让他懂得挫折是普遍的,懂得“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拜伦),培养他面对挫折的不屈、面对厄运的刚毅、面对困难的勇气。还可以积极和他的父母联系,让他们在处理夫妻矛盾的时候,注意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成人的问题,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时,让他明白家庭矛盾是父母的事,爸爸、妈妈仍然爱他,引导他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去战胜挫折。
                        青少年时期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情绪极不稳定的时期,家庭的不幸让他感到悲观、沮丧和痛苦,消极的情绪情感对他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引导他学会调适自己心态是老师工作的另一个重点。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情感的感染力,以情感人、用情育人,给他灿烂的笑脸,要让他感觉到学校的生活是幸福的,而不是文中一些老师说的“压倒他,凶倒他”,因为教师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老师要教给他一些主动把握幸福的方法,让他尽量多的和父母、老师、同学相处,全心全意的爱他所爱的人;引导他好好学习,提高成绩,增强学习进步的成就感;鼓励他参与有利于自己身心愉悦的活动,在快乐中体验幸福;帮助他学会微笑着生活、平静面对挫折。
                        个体主动、积极地转变最为重要,老师要帮助他学会缓冲、宣泄、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帮他学会经常用“我一定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语言鼓励自己、安慰自己;在十分难受之时,帮他们学会自言自语,或在野外、空旷的地方大喊大叫;在他孤单的时候,选择看动画片、听音乐、跑步、串门等活动,使他心中的郁闷情绪得以缓解。
                        教育的“奇迹”不会自己发生,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一颗育人的心创造出“奇迹“!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于长水同学的精彩点评
                          首先应当感叹这位木鹃子老师的教育态度和耐心。我们看到其他的老师基本上算是已经放弃了这个孩子,而作为一名每周只有两个课时的音乐老师而言,能如此地为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操心,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这样的老师同样也是难能可贵的。
                          木鹃子老师采取的转化这个孩子的方法和策略也是切实可行的,如果用在其他的后进生或者所谓的“问题学生”身上,无疑将会是有效的方法。可是为什么在这个孩子身上却是没有见到效果呢?个人认为有如下的原因:
                          一、在这个孩子身上花的时间过于短暂。这个孩子是“为了不守纪律而不守纪律”,这是典型的缺少关爱的孩子为了博取老师的注意力而采取的有些偏激的方法。但是这种行为很可能会渐渐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安静下来就浑身不舒服的坏习惯。我个人认为这个孩子就是这种情况。
                      改正一种坏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和较为频繁的过程。而每周只有两个课时的木鹃子老师明显的是时间没那么充足。木鹃子老师最多只能保证一个周的两节课里这个孩子是乖巧的,而更多的时间都无法掌控这个孩子的行为。
                          二、多数老师对这个孩子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态度。我们在木鹃子老师的叙述中可以看到,其他的老师对这个孩子是放任自流的,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来上课,老师们甚至觉得这个孩子一直不来就好了,还有的老师则采取的是简单粗暴的方式——罚抄、训斥,甚至是直接说这个孩子有病。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个缺少关爱的孩子,这些老师们并没有真正地流露出关心,而更多的是一种放任,甚至是厌弃。
                          孩子其实是极其敏感的,他可以感受得到老师们对待他真实的态度。当他结束了木鹃子老师的课时,下一节课面对的可能是老师不屑、鄙夷和厌恶的眼神,甚至是大声的训斥、责骂和罚抄,试问如此又怎么能让这个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关
                      爱?
                          三、音乐老师的影响力不够大。当过学生的都知道,音乐课的考试很简单,甚至是没有考试,老师的压力小,而学生也多半将这门课当做是一门放松的课程。而且由于课时相对较少,音乐老师代课的班级较多的原因,使得音乐老师对班级和学生的影响力远不如其他的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那样大。因此木鹃子老师对这个孩子的影响很小,只能很短暂地影响到这个孩子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四、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个孩子相对于其他孩子而言,知识渊博而且十分健谈。但是也可以看到他的知识里面还有成人化的东西,我们需要问的是这个孩子从哪里接触到的这些知识,又是从哪里接触到的这些成人化的东西?毫无疑问,那个放任的家庭让这个孩子有机会接触到这些非健康的东西。
                      此外,这个喜欢表现自己的孩子显然是不受同学欢迎的,可是为什么他讲的那些接近成人的笑话有人听?而这些孩子对这个所谓的“有病”的孩子又是什么态度,估计多半都是讨厌的,而听这个孩子讲话的学生估计多半也是抱着看笑话、凑热闹的心理。
                          真对这个孩子的这些情况,个人觉得应该首先从孩子所处的环境开始。应当由班主任及时联系孩子的父母或者是上门家访,让孩子的父母重视孩子,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真对所处的班级环境,老师应当号召其他同学共同帮助这个孩子,更加重要的是老师自己对这个孩子的态度应当真正切实地转变,使得这个孩子能够感受到关爱和关注。
                          其次,不应当由一个每周只有两个课时的音乐老师来承担转化这个孩子的工作,个人觉得班主任会比音乐老师更加适合。
                          还应当对这个孩子保持高度的关注,有错就进行教育,促使其改正,表现良好则及时表扬以作勉励。应当注意的是,应当对这个孩子保持高度关注,而不是偶尔的和时断时续的。
                          仅仅是个人观点,希望能够有用。
                       
                      注:于长水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08级学生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李丹同学的精彩点评
                        [ALIGN=center][SIZE=3]润物,需要坚韧[/SIZE][/ALIGN][ALIGN=right]
                        李丹[/ALIGN]
                            “可是,我已经找不到方向了。”源自一个有责任心的音乐老师内心纠结的呼声。
                            老师想尽努力去改变那个被同学和其他老师公认的最叛逆最难缠的学生。他破坏课堂纪律,于是就在课后把他留下来和他谈心,耐心的教诲;他要求做音乐课代表,虽然不能无缘由的给予他官职但还是为他留5分钟时间给全班同学做“表演”,让他有展示自己的平台;他进步不明显,就想办法自己掏腰包奖品实行小组比赛以求用集体的力量制约他帮助他取得进步。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每一次费尽心思地开展活动都因为他的“犯规”而迅速夭折。他的叛逆是那么强势,仿佛一切的努力都显得苍白无力。
                            那不如就像别的同学和老师建议的那样:凶他,压倒他,罚他抄乐理,可是,老师不忍。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因为没人管他,没人爱他,他就只能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作出反抗;因为他的极端,他的放纵,大家都无法理解他。幸运的是,他遇见的是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老师,能站在他的角度真切地理解他的举动:他不是真的要与老师作对,他不是真的不守纪律,他不是真的叛逆。一个老师能做到这个份儿上确实很难得。
                            然而,理解过后呢?是不是因为可以理解就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了?虽然理解之后宽容会尾随而来。但是在这里,理解他,宽容他之后,还应该做些什么吧。不能因为理解他就对他生不出气来,更不能因为理解“他”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就可以拿来宽慰自己,这条有关责任的道路要走就得走彻底!
                            也许,道理谁都会说,真正做起来则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那些教育文章的说法固然是一种很好的意见,但在与现实往往有那么一道鸿沟。就像电影里面美好的爱情总是来得那么的浪漫,那么的美,那么的恰到好处,令人难以忘怀。而生活中的爱情却参合了更多的现实因素一样。没有一种直接的很好的做法供我们借鉴,这才正是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挑战自己。现实需要我们去体验 ,需要我们我找寻我们想要的答案,当然现实中更多的是等着我们的困难和阻碍。木娟子老师现在就正面临着这些。也许,像这种情况很多老师放弃早就放弃了。实际上我觉得木娟子老师没有,她的纠结,她的累都在证明着她的努力。就连罚他,对他生气都不忍,又怎么忍心放弃他呢?只是在她努力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暂时找不到方向了。
                            李白曾云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的难虽影藏在字里行间,但无处不透露着那种揪心的艰涩,然而不管再怎艰难,他都还是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样,要想在这个问题上找对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道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条路需要以爱为支撑,以责任为动力,要一根很好的方法和策略,更需要坚持与合作。首先,木娟子老师要对自己,对学生有信心。认定一件事值得做就去做。不管自己做了多大努力,都会对那个学生像好的方面发展有意义。只有相信自己,才有精力去作接下来的努力。其次,要联合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共同行动。因为音乐课毕竟是一门副课,一个星期两节,仅仅在这门课上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心他,在重视他,这样对他的关心和约束还远远不够,他照样会在其他大部分课上露出“原形”。木娟子老师一个人做的努力也就白费了。所以一定要说服其他老师一定要参与进来,因为这是在挽救一个处于边缘地带的孩子,比起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要重要得多。只有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全方位的参与进来,才有可能改变这个孩子。再次,要深入理解这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让父母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争取尽量让父母多关心孩子,还他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既然认识到“歪斜着脚步来寻找晴空的他,需要一份来自老师的如同父母对待孩子那般充满包容与执着的爱。”那就不难知道父母的爱对他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了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方向是有的,只是需要木娟子老师的继续坚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们就是这一类人。
                         
                        注:李丹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08级学生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很感谢各位老师还有一些学生的积极参与,就各位老师还有一些学生的精彩点评,我再多说两句。
                           
                               《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作为教育随笔,有很浓的感情色彩,这里有很多话,很可能是木娟子老师的一时之言,有些东西压抑在心里太久了,难免要不吐不快,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的这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木娟子老师的实际处境,为木娟子老师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付义六老师的点评里,教育是慢的教育又一次被提起,这个几乎是被谈烂了的观点,说是说了很多遍,很多次,但总有一些老师不能明白,有措施,就一定要有结果,而且有时急功近利,想效果能立竿见影,我不能说这想法不好,但绝不会说它好。我们要做的,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老师。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慢,有时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啊。
                           
                              贺华义老师和巴述丽老师的点评,感情很浓烈,像木娟子老师的随笔一样浓烈。不过,木娟子老师的随笔读起来酸酸的,有些沉重,贺老师和巴老师就不一样,像喝茶,有些地方很轻快,有些地方很澎湃,我们老师太需要这样激越的感情了。相比之下,王杰英王老师的点评,就更轻柔了,王老师的语言很流畅,虽然她和贺老师,巴老师叙述的是同一个观点,王老师的语言明显更诗意一些,那些文字像是从笔尖流出来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身份,真真切切地是在用爱做主。值得注意的是,巴述丽老师再一次提到:“这可能是一个长久的工程”。
                           
                              小蚂蚁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又一种思路:重症还需猛药。老油条型的学生我也见过,深知这些孩子教育起来很有些困难,小蚂蚁老师的这个思路很大胆,虽然后面指出,“摔打”也是教育温情的一种体现。还特别提到,“摔打”时,不能谩骂他,不能动武力,更不要侮辱他的人格,我觉得还是莽撞了些。我们班主任老师要慢慢走向专业化,处理问题要更科学。其实,小蚂蚁老师的这个思路,是在研究分析后提出的一种方案,这就是一种科学的体现,是专业化最基本的内容。
                           
                              曹建英老师的点评与贺华义老师、巴述丽老师和王杰英老师的观点一样,我个人觉得曹老师的这个点评点出了一个方向,确定了一个具体的方案,读起来更直观些,更有借鉴性。“由这个简短的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唤醒的神奇,也让我的心中多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是不是我们可以来个‘寻生启示’”,下面就是很直接的操作方案,值得借鉴。
                           
                              为什么单单给他五分钟时间表演的特殊关照?老实说,每每读到这里我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耍猴表演。这个五分钟为他专有,这恰恰是在告诉大家“他跟我们不一样!”敏感的孩子会感觉出来,品味出来的。我在读君子兰老师的这段点评时,后背都出汗了,木娟子老师的这个五分钟会不会真如君子兰老师说的那样,我不敢确定。但很多我知道,很多老师在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感慨时,感叹时,已深深伤害了学生,更要命的老师却深陷其中而不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这是一个让人向往的教育境界,我们的对象是有感情,有思维的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是我们要切记的。
                           
                              艾岚老师的点评与上面各位老师的点评,就让我觉得,艾岚老师的分析方法更科学一些,考虑事情更有大局观。艾岚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操作方案,值得我们学习很揣摩。“我始终认为,要想让孩子干涸的心田长出绿洲,就必须找出使心田干涸的根源,这就要从孩子的家庭入手。”我相信很多老师在看了木娟子老师的随笔后都会想到这点,可惜的是,艾岚老师在这方面说的还不够详细。
                           
                              靳增果老师说“把目光从这名学生身上移开”,这话太经典了,如果一个人问题,不好的习惯,甚至就他本人,被人盯得太紧,太过于关注,很容易给他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或是其他方面不好的因素,一旦学生的心理有了抵触,回避,问题往往就难办了。
                           
                              孙玉光老师告诉木娟子老师:“请您一定先坚定您的方向”,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随笔时想对木娟子老师说的,通观全文,木娟子老师做法上没有不得当的地方,她缺少的,独独是一个时间。当然,我不觉得坚持会让孙玉光老师说的那样会出现奇迹。坚持,总归是没有错的。
                           
                              苍蝇爱蚊子老师的点评依然是那样的理性,对这则随笔挖掘得也比较深。唯一一点不大妥的,就是那个“心理体检”,我个人觉得非常非常之好,遗憾的是,对于一些小学老师,在操作这个心理体检时,肯定会有难度,真怕会出现弄巧成拙的情况,那就太不值当了。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