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652
    • 经验20319
    • 文章552
    • 注册2006-05-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嫩芽吐绿[/U]发表的内容:[/B]

    你好!我想请教一个有关心理上的问题。我有一个学生,亲眼目睹了一场车祸,受到很大刺激,经过治疗后,不愿意上学,害怕同学询问。整天在家什么都不做,几乎就是挂在网上。不能和他说什么事。该怎么帮助他呢?[/QUOTE]
    老师:您好。
        [SIZE=4]你谈的学生的问题可以分两个步骤去解决:
     
        第一如果学生仍然对恐怖刺激敏感,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据你所讲情况,学生是受了恐怖刺激,所以进行恐怖治疗。目前通常的恐怖证疗法,是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孩子很可能得了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呢?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孩子受到的不是一般的心理刺激而是一种心理创伤。这类创伤包括如战争、地震、洪水、意外事故、目睹他人惨死、身受酷刑、强奸、绑架或其他恐怖犯罪活动,几乎能使所有人都产生巨大的痛苦。本案例中就是目睹了车祸发生,很可能看到别人的惨死情景,所以这是孩子难以承受的,本来活蹦乱跳的人一下子躺那里完了,内心无法接受。
       那么,孩子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后会产生哪些不良症状呢?①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如不自主回想,做创伤内容的恶梦,反复出现错觉、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等会有明显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②持续性警觉增高与焦虑,如入睡困难,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过分担惊受怕 ;③对类似创伤情境或线索的回避,如极力不回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能回忆创伤性事件的某些方面 ( 选择性遗忘) ,不愿与人交往、 对亲人冷淡, 兴趣范围变窄,对未来失去信心 。
       PTSD症状往往在创伤后立即出现,若症状在三个月内逐渐消失,称为急性PTSD,超过三个月以上仍未消失,则称为慢性PTSD。令人担忧的是,慢性的PTSD若是处理不当,将可能持续数年或数十年,甚至影响受创者的一生。此外,还必须注意的是,部份人的症状并非一开始就会显现,有时会在受创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后症状才开始出现。
      对于学生而言,其症状常表现为:学龄儿童的反应是拒绝上学、在家或学校出现攻击行为、在同伴中退缩、注意力下降、成绩下降 、胃痛、头痛 、害怕睡觉、粘人 ;前青少年期与青少年期的反应是自我伤害的行为、有自杀的念头、 问题行为、分离症状、丧失现实感、物质滥用。
       如果遇到这样的孩子发生在我们班里,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不接受专业心理辅导很难恢复。所以,我们要尽到告知义务,告诉家长帮孩子找心理医生辅导。其次,如果孩子接受了辅导或已经恢复差不多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做些工作。那么,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呢?
       1、应向创伤受害者说明,他们将可能经历焦虑、抑郁、易激惹、梦魇或反复回想,这些是对创伤应激的一种正常反应。这种说明对受害者有立竿见影的好处,将能大大减轻其恐惧或疑虑。
       2、应鼓励患者向人诉说创伤经历,引导患者表达其痛苦情绪,切记不要阻抑其情绪表达。
       3、对学生的某些实际困难应设法提供帮助,增加对孩子的社会支持与帮助。
       4、进行生命教育。对儿童而言,死亡概念是无法接受也无法否认的。他们对此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联想和担忧。所以,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不应忽略,而且是重要的心理重构步骤之一。其一,让儿童由此发现生命的意义.通过社会支持与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新的联结。超越不安与恐惧,让孩子学习了解死亡,分享讨论其感受。杜绝不切实际的担忧和幻想;让孩子懂得:只有正视死亡,才能珍惜生命,更积极地生活下去。其二.儿童是否能从灾难中成长的标志之一是能否理解危机并发现生活的意义,通过引导孩子认识到灾后积极意义的一面,使他们产生新的合理思维和信念.积极乐观地对待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5、 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或懂一些心理疗法知识,可以尝试去帮助孩子。比如疏导儿童将创伤记忆、当时的想法和感受等细节写下来 .并大声朗读,治疗师帮助儿童识别出 “ 冲突” 。然后对其非理性信念进行处理,调整儿童错误的归因方式和对未来的期望,从而减轻自责、厌恶 自己、愤怒和不知所措等症状,进一步控制闯入性记忆和回避性行为的发生。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并发有罪恶感的儿童更为有效。
       [/SIZE]
    [SIZE=4]   第二,如果经观察和专业咨询诊断,发现孩子在心理上并不是再对车祸刺激敏感。那就需要另外分析了。要重点分析孩子不愿上学的内在原因是什么?上学与车祸刺激看似有联系,但,其实并不是不上学的必然因素。就如,我们有时看到别人闯红灯,自己也跟着过去。如果交警问:你为什么闯红灯呀?我们通常会说:我看见那些人也闯红灯过去,所以我就过了。殊不知,那些人违反交通规则,是我们也违反的原因吗?绝对不是,主要原因是我们自己内心缺乏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而别人的行为,只是一个诱因罢了。在这个问题中,我想,很可能是学生考虑到其他因素所致。比如,车祸后住院耽误时间太长,学习*****课落下很多,自己心里很有些压力,怕成绩差让老师批评同学笑话等。我曾教过一个孩子,因为从小比较娇惯,他升入初中后特别想家,再加上生活条件明显不如自家,经常哭哭啼啼要回家。无论你怎么劝,他都听不进去。这时,正好天气不好,他感冒发高烧。于是我就让他回家。孩子回家一周了,也不来上学,我就去家访询问。他父母说,感冒早好了,可不知怎么整天肚子疼。又过了几天,我再去,还是说肚子疼。我一番苦口婆心,说如果不是很厉害,就先回校吧,可孩子直接不愿意。后来,又去动员几次,最终无*****而返,自从就再没上学了。若干年后,我又见到这个学生,问他当时的真正原因,已经快结婚的他笑着说:“我是装病,要不,父母就赶我回学校。”你看,他以病为幌子,就是为了能在家里生活,以免到校生活不好,自己也很想家。可惜,我那时根本不懂这些心理学知识,没有很好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以,如果你想进行干预,可以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他不愿上学的真正原因所在,给学生打消他那些疑虑,巧妙地击破并化解那些借口,帮助他破除他担心的困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改变其不上学的状态。
     
    当然,如果是小学生,可以多用一些强化、鼓励,来培养他的行为,效果也较好。若现在年龄较大了,可以采用认知改变的方法。心理学一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通常是由背后的想法决定了,所以了解学生的想法进行纠正、引导效果会不错。和他好好分析不理智的一些杞人忧天似的烦恼,教育他引导他正视问题、合理对待。小学生之所以认知法不常用,是因为他们认识水平还不够,所以效果欠佳。
     
    [EM14]只是一点意见,仅作参考。[EM14][/SIZE]
    [ 此贴最后由展翅高飞66在2010-1-26 20:25:14编辑过 ]
    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齐鲁名师、山东省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教师培训课程专家、教育部国培专家等,著作有《把班级还给学生》《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惩戒艺术》《做一个聪明的班主任》《优秀教师成长之道》等14部。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59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