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教育真性情——常规篇
    [FACE=楷体_GB2312][SIZE=3][P][P][P][ALIGN=center][SIZE=3]序言[/FACE][/ALIGN][/P][P][/P][P][/P][P][/P][P][/P][FACE=宋体][SIZE=3][P][FACE=宋体][SIZE=3]   现如今,“制度”二字是多么被班级管理者所避讳的字眼,成了经验交流、互动论坛中的忌讳,惟恐被扣上“理念不新”、“境界不高”的帽子。而我却公然把这两个扎眼的字摆在开篇之处,是多么的不明智,是多么的不识时务,可我本就一性情中人,又何需介意?[/FACE][/SIZE][/SIZE][/P][P][FACE=宋体][SIZE=3]   只是,君不见,多少班级管理者缺失道德引领的内在素质,却又不愿低首俯拾制度的把手,于是班级管理落得个“一地鸡毛”。或是公开宣称“以德治班”,却又苦于找不着抓手,犹如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蜜蜂,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着出路,只好回到“严防死守”的老路上来,这也是当前存在的为数不少的怪现象。既然如此,何不堂堂正正还“制度”以一席之地?此其一。[/FACE][/SIZE][/P][P][SIZE=3][FACE=宋体][COLOR=black]   作为一个教育者,真实的我并不是唯制度论者,相反,我更注重的是道德引领。只是认为一些道德[/SIZE][/FACE][FACE=Calibri]底线问题依然需要制度的约束,须知学生的差异是显著的,并不是所有的道德期待都能对他们起作用,虽然也明白“火大无湿柴”的道理,可教育对象中存在特例也是不争[COLOR=black]的事实。何况规则意识[/FACE][/COLOR][FACE=Arial][COLOR=black]是[COLOR=black]现代[/FACE][/COLOR]社会每个[COLOR=black]公民[/COLOR]必备的一种意识,[/COLOR][FACE=Calibri]是公民意识的核心要素,规则意识从而何来,在一个有规则的氛围中接受规则教育,如是而已。此其二。[/FACE][/SIZE][/P][P][SIZE=3][FACE=宋体]   现实中,从荧屏到广场,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众多男女老少兼习太极拳,因为[/SIZE][FACE=Calibri]太极拳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外练拳势招式,从而使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得到锻炼。而[/FACE][FACE=宋体]太极拳“[/FACE][FACE=宋体]思虑全无,人拳两忘”[/FACE][FACE=宋体]的至高境界并非[/FACE][FACE=宋体]建立在虚无之上,恰恰想法,它[/FACE][FACE=Calibri]以“[/FACE][FACE=宋体]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FACE]十三式为基本法,通过“[FACE=宋体][COLOR=black]招熟”进而“懂劲”而后“神明”。[/FACE][/FACE][FACE=宋体]班级管理是否也如此,它的高境界追求也需建立在章法之上,才能渐入佳境。当然这决非一日之功,如齐白石画虾,到70[/FACE]岁才进入化境,将虾的向背、轻重、厚薄、软硬通过简略的笔墨传达出来,达到艺术上“气韵生动”的至高境界。此其三。[/COLOR][/P][P][SIZE=3][FACE=宋体][COLOR=black]   行文至此,不免想到青原行思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看,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固执地认为我们的班级管理是否也有三重境界:没有制度(或是制度不合理)的无序——有制度的有序——没有制度的有序。惟有“没有制度的有序”才是我的真正追求,惟有[/SIZE][/FACE][FACE=Calibri]老子所描绘的“太上,不知有之”才是我渴望的境界。可是,如何让这美好的设想走向现实?我们能做的是不是[B]先制定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合理制度,形成有序的班级风貌,进而在这有序的班风中给学生以道德濡染,让学生自觉用规则看守心灵,将道德内化于无形,最后让制度成为“摆设”,如老子所云“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B][/FACE][FACE=宋体][COLOR=black]所以我主张在创建班集体之初,第一步要做的是创建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合理的制度。此其四。[/FACE][/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   这才是我整理以下文字的真正用意,当然我一点都不介意被斥责为境界低下理念不新,或许我本就如此。[/FACE][/COLOR][/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   不过如果您用心品读以下文字,或许您会发现,我所理解的并努力想表达的制度并非寒光闪闪、冷酷无情,相反它也可以是温情脉脉的,因为它的建立并非生干枯生硬、强拉硬扯,而是建立在师生共同成长需要基础之上的顺势而为。[/FACE][/COLOR][/SIZE][/P][P][P][P][P][P][ALIGN=center][COLOR=black][FACE=楷体_GB2312][SIZE=3][/COLOR][/FACE][/SIZE][/ALIGN][/P][P][/P][P][/P][P][P][P][ALIGN=center][COLOR=black][FACE=楷体_GB2312][SIZE=3]引言[/COLOR][/FACE][/SIZE][/ALIGN][/P][P][/P][P][/P][P][/P][P][/P][P][FACE=宋体][SIZE=3]   管理学上,有个小故事常为人乐道:[/FACE][/SIZE][/P][P][SIZE=3][FACE=宋体]   [/SIZE][FACE=楷体_GB2312]有七个人共处,每餐共享一锅粥,因人多粥少,他们总是竭力争抢,彼此抱怨,于是迫切需要制定一项制度,为能公平合理地分粥。[COLOR=black]他们试验了不同的方法:[/FACE][/FACE][/COLOR][/P][P][COLOR=black][FACE=楷体_GB2312][SIZE=3]   第一种方法,通过抓阄定出一个人来分粥。很快大家发现,谁主持分粥,这个人就给自己分得最多,其余人自然有怨言。[/COLOR][/FACE][/SIZE][/P][P][SIZE=3][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   第二种方法,[/SIZE]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一周刚好一轮,这总该公平了。但事实上每个人在一周里只有一天能吃饱,就是他本人主持分粥的那一天,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COLOR=black][/COLOR][/FACE][/COLOR][/P][P][COLOR=black][FACE=楷体_GB2312][SIZE=3]   第三种方法,推选出一个品德尚属上乘的人来分粥。开始这人还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COLOR][/FACE][/SIZE][/P][P][SIZE=3][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   第四种方法,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SIZE]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最后又变成相互扯皮,而且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FACE][/COLOR][/P][P][SIZE=3][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   第五种方法,在第二个办法上([/SIZE]每个人轮流值日[COLOR=black]分粥)附加一个条件,谁主持分粥谁最后一个领粥。只是小小的一个改进,效果却截然不同。[/COLOR]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几乎都是一样多,偶有不均。因为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FACE][/COLOR][/P][P][SIZE=3][FACE=楷体_GB2312]   此后,七个人彼此和气,其乐融融,一扫先前的阴霾。[COLOR=black][/SIZE][/FACE][/COLOR][/P][P][SIZE=3][FACE=宋体]   这个故事再次佐证了合理制度(既第五种分粥办法)的作用:[/SIZE][FACE=宋体][COLOR=black]一来有效解决了切实问题,二来无形中形成了和谐的氛围,可见,合理的制度本身就是有助于积极风貌的形成。[/FACE][/FACE][FACE=宋体][/FACE][/COLOR][/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   这个故事的另一层内涵更长久地影响着我:有些事情之所以会有天壤之别,有时只因为看似不起眼的一步,当然这一步总是智慧的一步,这就是成败的距离。好比水烧到九十九度,还只是开水,唯有再坚持一度,才是开水,而这一度,却起了质变的作用。[/FACE][/COLOR][/SIZE][/P][P][SIZE=3][FACE=宋体][COLOR=black]   由此,在班级管理中,我总是告诫自己,再多想一点,再多走一步,让班级制度清晰而精妙,简洁而高效,为创设“有制度的有序”氛围打下坚实基础。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向“没有制度的有序”迈进,达到“[/SIZE][/FACE][FACE=Calibri][COLOR=black]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理想境界。[/FACE][/COLOR][/COLOR][/P][P][SIZE=3][FACE=Calibri][COLOR=black][/SIZE][/FACE][/COLOR][SIZE=3][FACE=宋体][COLOR=black][FACE=宋体][COLOR=black][SIZE=10px]     [SIZE=3]以下便是一个一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跌打滚爬中所走过的一条真实之路,或是实践历程。不敢妄称“经验”,只敢称一点“心得”,仅供参考。[/SIZE][/FACE][/COLOR][/FACE][/FACE][/SIZE][/COLOR][/P][P][/P][P][SIZE=3][FACE=宋体][COLOR=black][FACE=宋体][COLOR=black][SIZE=10px][/SIZE][/FACE][/COLOR][/FACE][/COLOR][/SIZE][/P][P][SIZE=3][FACE=宋体][COLOR=black][FACE=宋体][COLOR=black][SIZE=10px][/SIZE][/FACE][/COLOR][/FACE][/COLOR][/SIZE][/P][P][SIZE=3][FACE=宋体][COLOR=black][FACE=宋体][COLOR=black][SIZE=10px] [/SIZE][/FACE][/COLOR][/FACE][/COLOR][/SIZE][/COLOR][/SIZE][/SIZE][SIZE=3][COLOR=#1a6be6]目录:[/SIZE]
    [COLOR=#1a6be6]1.别具一格“定班规”[/COLOR]
    [COLOR=#1a6be6]2.明明白白“带零食”[/COLOR]
    [COLOR=#1a6be6]3.名正言顺“筹班费”[/COLOR]
    [COLOR=#1a6be6]4.省时高效“理作业”[/COLOR]
    [COLOR=#1a6be6]5.有滋有味“开班会”[/COLOR]
    [COLOR=#1a6be6]6.集思广益“设班徽”[/COLOR]
    [COLOR=#1a6be6]7.轻轻松松“搞卫生”[/COLOR]
    [COLOR=#1a6be6]8.温情开设“家长会”[/COLOR]
    [COLOR=#1a6be6]9.推陈出新“荣誉榜”[/COLOR]
    [COLOR=#1a6be6]10.另辟蹊径“出板报”[/COLOR][/COLOR][/P][P][P][P][P][P][ALIGN=left][COLOR=#1a6be6][SIZE=3]11.别出心裁“设岗位”[/COLOR][/SIZE][/ALIGN][/P][P][/P][P][/P][P][/P][P][/P][P][P][P][P][P][ALIGN=left][COLOR=#1a6be6][SIZE=3]12.个性流淌“写评语”[/COLOR][/SIZE][/ALIGN][/P][P][/P][P][/P][P][/P][P][/P][P][COLOR=#1a6be6][SIZE=3]13.动感可视“倒记时”[/COLOR][/SIZE][/P][P][COLOR=#1a6be6][SIZE=3][/COLOR][/SIZE][/P]
    [ 此贴最后由维C在2010-12-25 20:03:51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B]1.别具一格“定班规”
      [/B]    叫嚷声、呼喊声、打闹声……不绝于耳,如同置身闹市,这就是当时接手的六年级,让我着实体验了一把小学生的火热情怀,他们哪有讲话的习惯,个个都是扯着嗓门高声,加上稚嫩的嗓音,分贝奇高。
          更让我苦恼的是,他们是第一届搬到中学部来,可能是出于“怀旧”,每每一下课,他们就飞也似地跑回小学部操场。那操场距离班级教室200多米,何况他们并不是听到上课铃响就往回跑,而是继续打逗一番。为不使任课老师久等,我只好每次都在临近上课前,急急跑过去,高声叫喊外加大幅度手势,才可把他们“赶”回教室。头疼的是,即便我亲临现场,他们也是一路打闹着地跑回去。我只好大吼一声:“城管来了。”他们一听乐了,才跟做游戏一般开心地飞奔起来。此后,每每想让他们跑快点,只一声“城管来了”,他们就笑着一路狂奔,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他们很乐,我却哭笑不得。试想,每节课都如此,我又如何吃得消,更何况我经常外出,我一外出就没人去赶”,一没人赶他们就撒野。
          我寻思着如何不让他们往小学部跑。于是开始“忽悠”:“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在初中部上课,说明你们是初中生了。”
          “不是,我们是六年级,是小学生。”
          “错,你们是初中预备班,是准初中生,是0.5个初中生,四舍五入,就是初中生。”
          小鬼们被我的诡辩弄晕了,理不清其中的头绪,只觉得我说得也是有道理,于是个个端坐,脸色开始严肃起来。
          “既然是初中生,就不可抢小学生的地盘。”
          他们纷纷点头应允,初战告捷。
          新问题又来了。小家伙们明明听到铃声,却还会楼上楼下再兜一圈,一人前头跑,一群人后头追,不亦乐乎。等他们回教室,铃声早已完毕。我只觉得好气又好笑,但为了表明我对这种情景的否定立场,只好每次都以严肃的表情出现在教室门口。小家伙们看我严肃,怯怯地说:“老师,对不起,铃声没听见。”见他们这般模样,我批评不是,不批评也不是。
          这一幕成了常见的风景,任管你再三强调“做好课前准备”,终究未见效。于是我只得每节课前都得扯着嗓门吼叫“回教室,书本工具准备好”。不扯着嗓门,还真盖不住他们的声音。
          于是请教经验丰富的小学教师,如何让小鬼们第一时间回教室。一老教师传授:背古诗。对,背古诗,于是班级风风火火倡导背古诗。
          初期效果不错,课代表神气地执行任务。没多久,问题再次显现,开始时课代表尽头十足,总是事先决定好背哪首古诗,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激情慢慢消退,总在铃声响起才急急翻书决定该背哪首,时间就在他们的决策中流失,课前再度混乱散漫。怎么办?
          我想既然古诗的韵律感能起到效果,能否编制顺口溜,既起到韵律的作用,又避免课代表临时翻找古诗的痛苦。于是自编顺口溜一首:“[B]预备铃响准备好,学习用品不能少。积极发言勤思考,遵守纪律最重要!”[/B]学生一片叫好。借机我一一提出明确要求:“铃响的一刹那,课代表高声起口令,全班同学一起高声诵读。第一句话结束,得回到位置上;第二句话结束,得把所有的学习用品放好在桌子上;第三句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第四句话话音刚落,得端坐完毕。”
          事情就这样起了变化:之前,铃响后他们都还满地跑;现在铃还没响,他们都已经在走廊、教室内等待,因为那四句话是我们独有的,好比某人拥有世界仅存的两件古玩,他会毁掉其中一件,让另一件成倍增值,这就是注意力经济。
          课代表也没了抉择的烦恼,铃一响就扯开嗓门起号令“预备铃响预备——开始”,全班人民就雄赳赳、气昂昂,声势浩大,气势恢弘地背诵起来,个个背得青筋暴跳,吐沫横飞。而其他班级在我们的感染下,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回教室。任课老师自不必说,满心欢喜,看着小家伙们惊天动地的背诵,最后戛然收尾,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入授课状态。好比一个歌唱家在结尾处吊足嗓音,最后声音戛然而止,会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震撼。
          由此,我大受启发,是否别的规则都可以以顺口溜的方式来制定?于是精心组设计了一堂课《规则之美》(教学设计见附页),先让学生讨论在校需要遵守哪些方面的规则,学生讨论后最终确定为:进校、集会、上课、做操、作业、课间、仪表、礼仪、考试、用餐、值周等方面。
          然后安排四人一小组,每小组认领两块内容,要求每个组员都参与制定。我还不失时机地作料:如果能把每条规则的相关注意事项列完整,就很不错;如果能把相关注意事项编成四句话,就更了不起;如果四句话都是七个字,那就是诗人了;如果还能压韵,那就是大文豪了。学生一时兴趣昂然,回家后上网查询、动用家长资源,回来后一一呈上作品,我也一一认真翻阅,把要点集中起来。此后又动用了四堂班会课,逐条完善,最终确定了如下班规:
      [B]                                [FACE=楷体_GB2312]学子形象[/FACE][/B][FACE=楷体_GB2312]
                             1. 进校:按时到校不迟到,师生见面勤问好;
                                       校徽领巾佩戴好,规范入校要记牢。
                             2. 集会:集会排队快静齐,秩序井然不拥挤;
                                       唱响国歌要肃立,国旗升起要敬礼。
                             3. 做操:铃声一响排好队,按时到场有秩序;
                                       动作认真做到位,两操规范又精神。
                             4. 上课:预备铃响准备好,学习用品不能少;
                                       积极发言勤思考,遵守纪律最重要。
                             5. 作业:自己作业独立做,抄袭他人真不好;
                                       及时完成按时交,保质保量效率高。
                             6. 课间:不追逐来不打闹,脚步轻轻不抢道;
                                       上下楼梯不跑跳,文明休息不喧闹。
                             7. 仪表:不染不披长头发,不染不留长指甲;
                                       不戴首饰和挂件,穿戴大方又整洁。
                             8. 交往:同学友谊要珍惜,诚实守信须做到;
                                       不给同学起绰号,相互尊重有礼貌。
                             9. 礼仪:不说粗话和脏话,不能骂人和打架;
                                       待人接物礼在前,文明礼貌让字先。
                             10.值周:按时到岗不迟到,劳动用品摆放好;
                                       认真检查重细节,人人尽责争模范。
                             11.考试:不抄袭来不作弊,字迹工整写端正,
                                       争做诚实守信人,诚信班级靠大家。
                             12.用餐:排队盛饭有秩序,剩菜剩饭不乱倒;
                                       爱惜粮食不挑剔,吃完餐具放整齐。[/FACE]
          顺便说一点,我们拒绝用“班规”这个字眼,而是改用“学子形象”,虽只是几字之差,味道却截然不同。“规则”让人一听便有被约束之感,而“学子形象”则是自我塑造良好形象的需要,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乃“自我实现”的需求,意境绝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一来,我班的面貌日渐与他班不同。
      [ 此贴最后由维C在2010-12-10 20:31:06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ALIGN=center][SIZE=2][B]2.明明白白带零食[/B][/SIZE][/ALIGN][SIZE=2]    纵观众多学校、众多班级,为了保持校园卫生,为了维护班容班貌,都会下禁令:不准带零食,这一禁令看似不近人情,却也迫于无奈。
            可有趣的是,这一禁令再次验证了“禁果效应”——越是禁止的,人们越想去做。留心观察,不难发现校园内班级里照样是口香糖胶遍地、食品包装飘飞……其实,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只要观看一下各班的垃圾桶,便可知晓有没有带零食。
            不用说,学生已转入地下,既然明文不允许,那就来一回“猫抓老鼠”的游戏,反正抓到也不太倒霉(又不是我一人带,只不过我晦气而已),再说一般情况下是抓不到(“犯罪”成本低)。这样一来,那一纸禁令成了一纸空文,形同虚设,纯属摆设。此其一。
            其二,禁止学生带零食,可我们自身却有很多时候是带来的(尤其是象我这类喜欢咬咬山核桃嗑嗑西瓜子的女教师),这岂不成了“只许州官放学,不许百姓点灯”的又一翻版。
            其三,不排除有些学生真得起床晚了,又担心迟到,所以来不及吃早饭,忙不迭赶往学校,这样意味着一整个上午都得挨饿,既不利于身体健康,也无助于听课效率。
            基于以上三条,我明确宣布,我班可以带零食,这一规定自然得到全班人民的拥护,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老师胆敢明确规定允许带,自然我在班级中的人气又上升了一个等级。
            且慢,既然我们的零食是为了身体健康,就必须有所限定。学生忙不迭赞同,老师你说吧,哪些不许带?我说这无法一一列举,只能规定哪些允许带。学生又一次觉得我说得在理。
            第一牛奶类(不能是饮料或其他含乳饮品),只许纯牛奶或酸奶。
            第二水果类,只许带苹果,数量不限,但不能是其他水果。学生纳闷为什么不能带别的水果?我说允许带水果,到时你们捧个西瓜来,我该怎么说?学生又叫,只要不带西瓜就是了,别的水果还是可以带的吧?我再次反问,到时你们带个榴莲过来呢?学生狂笑,再次见识我的先见之明。我补充,苹果价廉物美,营养丰富,不寒不热属于中性,当然这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至于自己想吃香蕉橘子,可回家吃。
            第三干粮类,只许带面包或蛋糕,不能含奶油,这玩意儿万一掉地上易滑,也不易清理。
            这样一来,兼顾到蛋白质、维生素、淀粉,营养比较均衡。
            同时三个限制条件:一是禁带其他零食,二是不能课上吃,三是不能破坏卫生,无论是班级还是其他公共领域。违反以上条例者,从当日算起,一个月之内剥夺带零食的资格,因为权利只能保障给懂得行使的人拥有,学生个个拍胸脯保证能做到。自此,我们班的卫生居然还再上一层楼,因为鲜有人士愿意被剥夺一个月的带零食资格,自然倍加珍惜这难得的资格。
            制定这另类条例,是因为作为班主任,我要维护学校的权威,要服从学校的管理,不可违背学校的初衷——不为破坏校园卫生制造条件,不违反课堂纪律(课上吃东西当然违反了);同时又切实照顾到学生的切实需要和身心发展。从实践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折中办法。 [/SIZE]
        [ 此贴最后由维C在2010-12-10 20:32:23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B]3.名正言顺筹班费
          [/B]    自从看到某教师为收十元班费被家长投诉后,自从看到某校班主任被有关部门责令将收取的班费全额退还学生(至于购买了东西的部分也由班主任自己填补)的消息后,才明白收班费也是一项富有思维含量和科技含量的活儿。
              但凡当过班主任的都知道,班级好比一个家庭,少不得一些日常开支,搞个活动、发点奖品都需要班费。
              这就让时下的班主任面临着两难选择:不向学生收,班级活动的必要开支就成了无源之水,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班主任自掏腰包(政策说是由学校拨款给班级当班费,试问有多少学校在这一点是不打折扣的,又有多少班主任会就这个问题与学校顶真?)。向学生收吧,万一遇到个较真的家长跟你顶起来,告到校长进而教育局长,自己也是理亏的(不是由学校拨款吧?),如开头提到的某教师的遭遇,于是只能盼望家长个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可这是多么不保险的事,把希望放在别人手上。
              回想初当班主任时,意气风发,出手大方,为让学生开开过圣诞,甩手给他们三百元,让他们买点活动用品。其实我的本意是我大方一点,他们也替我节约一些,互相体谅,互相成全,彼此都很开怀。殊不知他们花个精光,最后只送我一个圣诞老人的头像就把我打发了,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症结何在?那费用是我给他们的,他们自然不会珍惜,惟有自己努力争取得的他们才会宝贝。
              不免想到一个故事:由于春短,嫩草尚未发芽,只能用隔年的干草喂牛。那草咬起来干巴巴的,牛理也不理。后来主人不把干草放在食槽里,而是放在屋顶上,让牛伸着脖子才能吃到,结果牛只只吃得很香。这就是高屋喂草的计策。
              班费是否也可让他们自行筹集?一来省去家长告状的后顾之忧;二来让他们体验一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真正内涵;三来也需要给他们提供节俭、理财、持家的机会。
              主意已定,我有针对性地上了一堂以勤俭为主题的班会,结尾处动情地说:“勤俭节约,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需要我们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做起。”话锋一转:“我们是否可以在这方面付诸行动,比如一天节约一毛钱?”学生嚷嚷没问题。我继续:“同意这项行动的请举手。”学生个个工工整整地举起右手(有了班会的情感铺垫再加上当时的情境,有谁会不同意呢?),我从左边开始,让眼神在每位同学脸上停顿0.5秒,嘴里念叨着,一一用手轻点过来,学生看我这般严肃,把身子直了直挺了又挺,个个正襟危坐。终于“扫描”完毕,我不失时机地他们送上高帽子:“你们用刚才的行动证明,自己是言行如一的人,那我们就从明天开始筹集如何?”学生反对,应该从今天开始筹集,自然正中我怀。
              其实我早算过一笔帐,相比大多数班主任开学初收十元班费,我们一天一毛钱“划算”多了。因为一学期即便按四个月算,每位学生也能为班级“贡献”12元。想来自己还是挺“阴险”的。
              生活委员有意见了,一天一毛钱交我这儿,我要被烦死了,其他人纷纷附和,我们也觉得烦,每天都惦记着,多不安心。又是说中了我的心意,我忙为他们解难:“要不这样,你们可以选择一次性筹集,一学期12元,也可选择分期筹集,类似‘按揭’,每月3元,如何?”学生纷纷赞同第二种方案,每月3元。当然我得强调,既然是勤俭节约行动,就不可为这笔费用额外伸手向父母要,同时把这事马上告之家长,明里让他们监督孩子,实则堵住他们的悠悠之口——培养孩子的勤俭美德,何错之有。
              虽然比别人多走一步,其实是曲线救国,从此,不需再为筹集班费之事劳神、费心。
             [SIZE=1] [/SIZE][SIZE=2]当然,班级制定了一张《班级基金收支细目表》,包括日期、存入、支出、经手(生活委员签字)、审核(班长签字)、主管(班主任签字)、余额、备注等内容,张贴在《班务公开栏》里,每笔收支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每笔经费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何患他人非议。
          [/SIZE]  
          [ 此贴最后由维C在2010-12-4 23:12:55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B]“名正言顺筹班费”花絮一:
            [/B]     自从班级活动经费都由学生自己筹集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以前花我的钱不心疼,如今轮到花他们自个儿的钱了,却是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分厘必争。
                圣诞过后,紧接着就是元旦,要求各班出一个节目。班级经过再三讨论,反复推敲,最终定下节目为表演《感恩的心》,由著名的校园小歌手杨杨独唱,其余女生用手语表演,一干男生通通上场当背景,站在台阶上,排成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的“心”型,手托蜡烛,烘托氛围。因为是全班上场,格外有分量,气势上可胜人一筹。也因为是全班上场,全班人民显得格外积极,有好些人可是从未上过舞台的。
                方案极佳,但马上有同学质疑,每个男生一支蜡烛,一支蜡烛要好几元钱,共20个男生,得百八十元呢!是啊,其余想想也心疼起来。倒是涛涛脑子转的快,我们可以买那种长蜡烛,一支可以剪成好多段用。这提议被一致通过。最后班里花了四元钱买了四支长蜡烛,每支剪成六段用,还能剩四段作为备用。但那么短的一截手上是托不牢的,于是每位男生回家把可乐瓶的底座剪下来,将那一小截蜡烛用烛油粘在可乐瓶的底座上,一切准备就绪。
                最后,因为这个主题极佳,加上全班同学的投入演出,毫无争议的获得特等奖,奖金120元。学生个个雀跃,郑老师,我们只花4元钱就赚了120元,那是相当划算。
                瞧,这就是收班费之后的变化!
            [B]“名正言顺筹班费”花絮二:[/B]
                我们班是不得喝饮料的(主要是对身体无益),当然可以带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也可以饮用学校的纯净水。这一点在“明明白白带零食”一文中已有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结果,粗心的磊磊忘了带水,也望了带杯子。于是他飞奔到学校的饮料机处购买矿泉水,很不巧卖光了。情急之中,磊磊买了瓶饮料,然后把饮料倒掉(触犯条例可是要剥夺一个月的带零食资格),拿个空瓶子回教室接水喝。
                听闻此事,我真觉得心疼,2.5元的饮料钱只为买个杯子。突然一想,这不是筹集班费的另一“生财之道”吗?柯柯同学家是生产一次性杯子的,开学初就杠了一箱子过来给班级使用。如果再有同学忘了带杯子,何不让他们来此处购买,所得金额作为班费。学生个个赞同,并定下价格,0.5元一只杯子,所得费用充公。
                学生落得个实惠,班级又可多“开源”,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财富5
            • 积分13236
            • 经验2181206
            • 文章13254
            • 注册2009-09-26
            这是一块宝地,以后常来学习!太好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QUOTE][B]下面引用由[U]阮孝东[/U]发表的内容:[/B]

              这是一块宝地,以后常来学习!太好了![/QUOTE]
              阮老师过奖,您的《开心每一天》让我很受益!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0
                • 经验905
                • 文章143
                • 注册2010-04-29
                0.5一个一次性杯子太贵了,要符合市场价。
                看看我们的网络班级http://www.wodeban.com/class/0/index.jsp?classid=054600097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79
                  • 经验296710
                  • 文章3315
                  • 注册2010-02-07
                  [QUOTE]下面引用由维C发表的内容:

                                                 教育真性情
                      之所以能用心思考教育的些许问题,并非出于我的自信,恰恰相反,我至今迷惑。如果说,在我迷惑和思考的过程中,仍有所感悟的...[/QUOTE]


                  感受着、思考着、前进着,教育就当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星星,每一颗星星都会闪亮!
                  贺华义教育博客:[URL=http://hi.baidu.com/fyszxsy]LeadBBS[/URL]
                  个人邮箱:hehuayi2000@qq.com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QUOTE][B]下面引用由[U]yinlinqiao[/U]发表的内容:[/B]

                    0.5一个一次性杯子太贵了,要符合市场价。[/QUOTE]
                    能注意到这个小细节,看得出您用心看了上文,感谢您的关注,也感谢您的真诚提醒。不过个人观点,从价格而言,是太贵,从价值而言(它让小家伙们肉痛,于是时常提醒自己带杯子,这也是我的初衷),不算贵。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QUOTE][B]下面引用由[U]贺华义[/U]发表的内容:[/B]

                       


                      感受着、思考着、前进着,教育就当这样![/QUOTE]
                      您的《楚兰教育诗韵》真是太优美了,充满诗意的浪漫和情怀。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已转载到《教育真性情——故事篇》
                        [ 此贴最后由维C在2010-12-10 11:45:04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73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