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4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9
    • 经验7875
    • 文章190
    • 注册2005-01-11
    9、让学生远离“习得性无助”的泥淖

    他09年毕业,终于考入了清华大学。
    这是当年学校唯一的一个通过“裸考”进入清华的学生。
    其实,考入清华大学,是他心中的一个久远的梦。只不过,在这一年之前,他已经两次品尝到了失败的痛苦,都与清华大学无缘。
    他来到我这个班级之前,已经连续两年参加了高考,而且,他原来所在学生还是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而且,他原来所在的学校,连续两年为他安排了专门的辅导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
    他其实是很不想到我们这个学校来的。即使是就在他来到了这所学校以后的一个星期,他还对其他人说,来到这所学校,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耻辱。但是,他还是来到了这所学校,又来到了我所带的班级。
    得知了这些情况之后,我就基本是知道,这个学生之所以两次都没有考入理想的学校的原因,可能就是出在心理上。
    后来,经过慢慢的了解,事情也确实是这样。把他姑姑说,他两次都是在高考的考场上失常,这些失常让他水准尽失,以致于有一次这个孩子自己也气得吐血。
    而且,这样的失败,已经让这个学生感到了明显的心理压力。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成人的暮气和表现。
    在我们班级的后面的墙壁上,张贴有一些学生们自己填的目标的纸张。其他学生大多填的是自己理想中的院校,或是自己的人生的目标、格言等,以激励自己。而这个学生在自己的目标里,竟然填的“混口饭吃”。其实,尽管是这样填写,但是,他的内心,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渴望自己能考入清华大学。
    后来,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年时间里,在他的身上,我的主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调整他的心理。让他走出“习得性无助”阴影。
    首先,我是淡化他身上的成就感。主要是淡化他人对他的关注。
    我觉得,他之所以连续两年都在高考的考场上失常,其实,就是压力过大。而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于他本人学习上的不足,而不主要是来自他人的期望——学校的老师对他的期望,让他承受了过多的压力,考前就会思考如果自己万一考得不如意怎么怎么样。结果压力过多,压得自己走不成路了。
    基于这一点,在后来学校又单独成立了培优小组,挑选人员的时候,尽管他的实力很强。我还是建议他不参加。征求了他的意见,他也同意了。
    甚至后来,在一次年终的考试中,他给我提也来,自己不想考得太好。怕引起他人的注意。我也同意了,但是,我提出,你可以放弃后面的大题,但是,前面的小题你一定得完成。
    我要求他这一点,是为了考验他的规范和严密。大题对他而言,一般不是问题,但是,小题有时间往往会因粗心而失分。我提出这个要求,他也接受了。
    其次,我重点调整他的心态。这个学生来到我的班里的时候,已经基本上不笑了。整个脸上仿佛是一脸的沧桑。看人的时候,眼睛也是偷偷地往上瞟,基本上不正面和人平视,尤其是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更是这样。
    因为,我的办公室和教室离得很近,所以,他有时就动不动地跑到我的办公室里来。而且,通过多次的接触,这个学生也接受了我。入班一个月后,给我写一一封三千多字的信,告诉我他过去两年的经过。
    就是在我的办公室里,我就多次提出,你要学会笑。他看着我说,老师,你不是开玩笑吧。笑,我还不会吗?
    我说,不是不会。你可以找一面镜子。看看你的笑还没有天真的一面。是不是发自内心的?你的笑容你认为美不美?这是一,另外,我让你学会笑的意思,主要是想调整你的心态很。是每天你都要最起码笑上三次。一笑什么苦恼就都没有了,心情也轻松了。这很神奇。你也可以每天对着镜子练习练习。另外,和他人交流说话的时候,要学会和他人平视,目光要敢于和他人对视。
    说的次数多了,他也记住了。慢慢有也有了改变。尤其是和我的交流中,他就明显地注意了这些方面,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
    再次,是注意具体的方法。他的数学分数基本上都能够在140分左右。但是,有一道十分的几何题,总是花去他二十多分钟的时间。这让他很苦恼。他给我说,其实,这一类型的几何题,他不是不会做。主要就是每次做到这一类几何题的时候,总是不放心。反反复复地要检查四五遍,所以,就耗去了时间。尽管自己知道,但是,一到考试就改不了。
    我知道这是一种强迫症。我就告诉他,让他连续三个晚上单独做三道这样的题目。但是,一个要统计自己完成试题所需要的时间,一个是注意做题的正确率。
    三天之后 ,他拿着这两项结果,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三道试题全对,平均时间12分钟不到。
    我让他再次看看这个结果,有什么想法。他好像是明白了,自己一下子就笑了,心理上的压力和障碍一下子全没有了。
    就在高考第一天结束之后,他还给我打来一个电话。电话里掩饰不住自己的高兴:老师,我今年好像是一个小偷,感觉偷到了最为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自己的数学考得全对。我听他说完,就告诉他,你不记得我们考前的要求了吗?要求考试期间不要对答案,不要考虑结果吗?而且,明天还有一天的考试,你还得做好准备。我觉得,你现在是什么也不想,去散散步吧,或者听一听轻音乐也不错。
    他告诉我,他不考虑这些了,放下电话就去散步了。
    当年考试结束后,他以66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评析
    像上述例子中的这个学生,其实,前几次考试所以失败,主要是心理上的压力过大。而到后来,就不仅仅是压力过大的问题了,其实,心理上已经有了“习得性无助”的阴影。如果做这方面的实际工作,随着一年年的复习压力的增大,高考中再一次的失败是极有可能出现的。
    心理学上,听到授课老师提到过一个名词,叫做“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并讲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实验:实验者把一只大箱子分成两个小 "房间", 中间有门相通, 门有个较高的门坎算作障碍物, 箱子的底部也安装有电击动物的金属条, 当动物在一个小 "房间" 里受到电击后, 便可跳过障碍到另一个 "房间" 里去。实验的动物也被分为两组, 一组动物在受到电击后, 可以越过障碍逃到另一个 "房间" 里去, 另一组动物则被戴上 "枷锁" , 受到电击后, 无论怎样挣扎, 也逃不出那个 "房间", 无法免受电击。 当实验进行一个阶段以后, 原来受到电击可以进行逃避的那一组动物, 当它们受到电击后, 便迅速跳过障碍物, 逃到对面那个安全的小房间里去。而原来受到电击后虽然努力挣扎, 却无法逃脱落击的那一组动物, 受到电击后, 总是表现出一种听之任之的现象, 虽然忍受着痛苦, 却不作任何逃避的努力。实验者们认为, 动物之所以 "听天由命", 这是因为经验告诉它们, 一切的努力不但不能使电击停止, 而且丝毫不能使之减弱, 动物产生了恐惧和无助感, 以后动物就再也不会进行逃避反应了, 即使把它们放在可逃避的地方,教给它们进行逃避, 也无济于事,以后再把它们放在新的环境中, 即使受到电击也不进行逃避。 这种结果是动物在学习中获得的, 在学习中动物 “了解到”的, 不管如何努力都不能减轻它们的痛苦, 因此再遇有类似情景, 就不再企图挣扎, 而是听其自然了。这个现象就叫做“习得性无助”。

     在现实生活中“习得性无助”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多次受到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这时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还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限制等,使人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听任外界的摆布。
    由此我又想到,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身上都存在着这种“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的话,会给学生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和伤害。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学习方面的“习得性无助”。如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在那些分数低、排名靠后的学生身上存在着一种失败感。他们往往是因为一些学习上的障碍或是因为一时的接受不良,而导致了学业上的失败,再加上一些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讽刺打击,使这些学生觉得自己有一种无能感。而在经常性地感受到这样的失败之后,在他们身上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
    主要表现在:
     (1)在认知方面:他们常常怀疑自己的智商不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智力,不是学习的料,从而不再为学习付出,不再努力学习,而是把精力转向了其他的方面,甚至有的就此走向了与学习无缘的道路。更有甚者,就从此开始走向了逃学、上网、打架闹事的歪门邪道;
     (2)在情感方面:总认为别人在嘲笑自己,看不起自己,老师同学们也不理解自己,从而自己也在内心深处看不起自己,否定自己,不再把自己当作一名合格的学生来看待,而是开始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再为以后的学习而努力,甚至有时把老师家长的好意也当作了讽刺和挖苦而产生一种本能的拒绝。这种情况如果再进一步延伸,就有可能产生一些社会问题。有很多时候,学生的行为问题都可以从这一方面找到答案;
     (3)在行为方面:他们开始不再努力,甚至于讨厌反对憎恶学习,心底深处有一种对学习的反感和憎恶,有一种深层的恐惧。由原来的渴望成功转向逃避失败,常常拿“我不会”“我不能”作为自己的借口,对于学习中的问题不再有兴趣去解决,不再有兴趣去关注。用一种否定的暗示来代替自己在这个方面的努力,为自己开脱。这是在普通中学最常见到的一种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这些现象随处可见,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中最大的一处败笔。它不仅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还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也有一些学生,由于自己身体的状况或是其他的原因,在体育考试或是体育锻练方面不大不适应,如果再加上别人的讽刺和嘲笑,久而久之,也同样会形成一种躲避体育锻练,甚至于有意疏远或干脆放弃体育的想法。有的甚至一生都能与体育绝缘。这是体育锻练方面的习得性无助。
     
    还有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囿于生活的范围和限制,很少和别人交往。有时是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遭遇过失败。在多次碰壁之后,也常会形成社交中习得性无助,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进而回避他人,孤立自己,封闭自己,从而导致了自已的抑郁或自卑。这就是社交方面的习得性无助。
     学生中间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还认识不到这种“习得性无助”给广大学生带来的痛苦和消极的负面的影响的话,那么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没有真正成功的一天。只有我们能够充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些可以说是给很多学生带来痛苦甚至终生痛苦的这种“习得性无助”的问题,才有可能帮助学生走出这种让人苦不堪言的泥淖,才有可能让学生看到学习的希望,看到生活的阳光。从某种程度来说,才可能有教育的成功。
     对生活在“心得性无助”阴影下的学生,我们不妨从心理指导、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评估几个几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调整和训练。
     一 心理方面。
    (1)引导学生正确审视自己。首先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审视自己,积极地接纳自己,这是调整学生心态的关键一步。在每次解决问题时我们都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脑中呈现的各种想法全部写出来,形成一种文字材料,而且这种文字材料越详细越好。学生在形成文字的过程中,出于文字表述的要求,本身就会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进行分析。无论这种分析是浅层次的,还是深层次的,也无论是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对其自我的认识都是有好处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与其一起进一步分析这些内容,分析学生在哪些方面最容易遇到问题,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哪些方面最容易受到伤害,哪些方面容易遭受挫折。在遇到困难时,学生一贯采取什么样的思维习惯、思绪方式。在此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帮助学生认识问题,接纳自己,才有可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将内部言语变成外部言语,让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存在个体意识到这种自动化思维的过程和变化。从而加以改变。
    (2)引导学生收集正反的证据 。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以下两方面收集一些证据(A)从正面引导学生,使其意识到这些知识内容都学过,只是一时没想起来,或者是由于一些其他的原因没有能够想起来,或者是一时没有能够掌握。还可以让其跟同等水平的能顺利解决该问题的学生相比,让他意识到别人能解决,自己通过积极的努力也应该不成问题。(B)从反面让学生认识到影响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智力差,而是有一些外部因素。在这一点上,要重点收集一些学生通过努力而使学业成绩得以提高的证据。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自己的影响,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情感、态度、努力程度以及毅力意志等因素。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教师的肯定对其恢复自信可起到极大的帮助。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教师的鼓励成为引导学生进步的阳光。(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教会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习得性无助者对于学习结果的归因模式常常是:学生将成功归结为题目过于简单、老师评卷较宽松等外部的、暂时的因素;而将失败归结为自己无能、没有水平、智力水平低下等因素。这种不恰当的归因方式很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削弱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形成一种无助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就是要转变这种模式,让学生将成功归为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为学习方法不当、不够努力等外部因素,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阴影。
     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在这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应该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努力实行立体教学。就目前我们普通中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说,大多是针对中等生,为中等生服务的。实际的授课效果是中等生受益多,而优秀生吃不饱,下等生则吃不了。对于优秀生来说,吃不饱还尚且能够自己去找去补,开个小灶。而很多因学习基础不好,或是学习上有一定障碍或是有一困难的学生来说,就显得更为麻烦。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会因为上述因素听不懂或没有能力去听懂,就会逐渐下滑,一而再、再而三,很多人最终就此形成了“习得生无助”这一结果。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就有必要认真开展立体分层教学。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步分层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目标。要让这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有一个前进的目标,有一个前行的动力和希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努力,看到自己的成果,品尝到自己付出汗水的甘甜,通过自己的“跳起”能够摘到自己的“桃子”。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之上努力前行。才有可能最终走出“习得性无助”的泥淖,才有可能搞好自己的学业。
     同时,还必要调整或是改变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评估方法和评估目标。从智力多元化这一角度来说,人的智力水平不单单表现在学习学业上,人的成材方式更不是唯一的。学生们的终极的发展也不能仅仅就是学习这条唯一的道路。所以,我们教育教学的评估方法和评估目标也应该做一个相对应的调整或是改变,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成功成材的环境,多提供一些成功成材的条件和机会。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抛开单一的线性思维,一根筋地把学生看死。在知道学生成长的道路不只是一条,一定要珍惜学生的特长,积极发掘学生的智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走出自己的学业上的“习得性无助”的阴影,走向自己人生的光明之路。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能够正确地面对学生中存在的“习得性无助”这种不良的心理行为,认识到解决这种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同时,更应该本着育人的目的,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出这种“习得性无助”的泥淖,为学生的终身的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http://gly931.web-16.com/index.asp
    在线情况
    5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9
      • 经验7875
      • 文章190
      • 注册2005-01-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野鹤闲云[/U]发表的内容:[/B]

      好贴!拜读了!学习了。[/QUOTE]
      谢谢您的关注和鼓励!向您学习!
      http://gly931.web-16.com/index.asp
      在线情况
      5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9
        • 经验7875
        • 文章190
        • 注册2005-01-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陋室鸿鹄[/U]发表的内容:[/B]

         
        最公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随机组合。[/QUOTE]
        谢谢关注!握手!
        http://gly931.web-16.com/index.asp
        在线情况
        5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99
          • 经验9103
          • 文章253
          • 注册2010-12-06
          班级管理的技巧就是师生相处关系的技巧,就是学生思想的引领和疏导的技巧。 身有同感

          分享成功
          在线情况
          5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16
            • 文章1
            • 注册2011-04-27
            我已经把你的文字整理好,准备作为班主任会议的学习材料了。[EM04]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9
              • 经验7875
              • 文章190
              • 注册2005-01-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炉峰山下[/U]发表的内容:[/B]

              我已经把你的文字整理好,准备作为班主任会议的学习材料了。[/QUOTE]
              谢谢你的关注。还请多指导!
              http://gly931.web-16.com/index.asp
              在线情况
              5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9
                • 经验7875
                • 文章190
                • 注册2005-01-11
                10、成长需要等等待

                我们不能从春天的树枝上摇落秋天的果实,我们需要真诚的等待,等待绚烂秋天的来临
                                      ——题记
                 
                女儿上小学时年龄小,个头也矮,所以刚入学的时候,老师都认为她太小,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所以就很少注意过她。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慢慢的成绩也有了提高,五年级时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数学奥赛班。
                 
                那年9月份,孩子上了初中。刚入班时,学习数学最为吃力。记得第一次数学考试竟然只考了64分。拿来她的试卷仔细看一下,发现很多题对她来说,并不是不会,而是由于粗心大意而失去了应得的分数。后来还有几次也都考的不好,真的让人很生气,有时间几乎就动手打了她。可是她说,你打我也没用,我也想考好,可也不知道怎么就做成这样了。还好在自己学习过心理学,听到她的话,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是由于年龄太小,又加上感觉统合不太谐调,在精密计算方面有些差距,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于是,我就改变了对孩子的认识。开始鼓励她认真学习,计算时要细心严密,同时加强了一些适当的训练。至于分数我不再把它看作一个很重的因素。所以孩子也就不太担心了,甚至有一次测验她考了一个35分也告诉了我。我也没有批评她,只是给她指出在哪些方面需要更细心一些。我相信,如果假以时日,孩子是能够进步的。同时,我还就孩子本身精密计算暂时不好的问题和她的教师进行了交流,达成了一致的认识:多鼓励孩子,不让她失去信心。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孩子是有希望提高的。就这样,到了这个学期的下半个学期,孩子的学习又慢慢赶上来了,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她的数学考到了95分,而全班考到95分以上的学生只有三个人。而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孩子的数学又考出了110分(满分120)的分数,她的老师也发了短信通知我。当我把这个成绩告诉孩子的时候,她也高兴地跳了起来。
                 
                评析
                的确,孩子进步的事实再一次让我认识到:成长,需要等待。 有很多时候是,孩子不是不想学习,不是不想进步,而恰恰是生理的机制制约了他们有学习的成长。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而是一味的批评、呵护学生,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在这个方面,尤其是前庭平衡失调的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问题表现更为突出。如果家长和老师不了解这些,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一 、孩子的生理发育需要等待。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前提是良好的生理基础。成人和孩子相比,不只是身材的“放大”和“缩小”。除了身材的大小之外,还包括生理机能水平的变化。如儿童期和青年期,孩子的身体迅速增长,但是,身体增长的比例不一。有的部分增长迅速,有的部分生长缓慢,而有些部分几乎完全没有变化。甚至有些部分衰退或消失。如婴儿时期的孩子的神经组织发育很快,在生命的早期就达到成熟的程度。脑在六岁的时候就达到了它的最大的容积的百分之八十等等。孩子的生理发展是依照其个体固有的生物因素而“自我实现”或自然成熟、成长的。是一个内化过程,是按照自身的预定的程序及节奏发生、发展的。这些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认知以及学业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决定了他们的成长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成年人不能用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孩子,不能对孩子求全责备,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孩子个体生理的发展特点,还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差异。如早熟与晚熟的孩子就比较有差别。当依照喧笑与沉默、活泼与安静、忙碌与懒散、精神饱满与冷漠无情这些因素作为参照标准时,晚熟儿童无疑更富有表现力。如果不了解这一点,而是盲目要求早熟儿童和晚熟儿童一样表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从孩子的生理发展来看,孩子的成长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的着急也无益于孩子的成长。面对正处于正常发育成长的孩子们,如果没有一颗正常心,没有一颗平常心,没有等待,是永远不可能体会到孩子健康成长的快乐的。而违背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按自己的意愿成长,那无疑于拨苗助长。
                 
                二、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等待。和生理的发展一样,发展心理学的大量数据表明,孩子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也都会受到本身规律的制约。具有“确定阶段的特征”的特点——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这一连续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阶段都以不同的速度从前一个阶段中产生出来,进入下一个阶段并起作用。儿童在掌握作为某一发展阶段的特征的概念时,开始时都是不稳定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稳固下来。著名学者皮亚杰首先就使用了“阶段”这一个词语来概括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而埃里克森更是明确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他也认为无论是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上来看,还是从它的表现上来看,都是一个连续的有顺序的过程。依据埃里克森的说法,每一个阶段都以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为特征,如果要使随后的发展正常进行,这一发展任务就必须很好的完成。如争取自主的需要是孩子一出生就具有的,表现在动作上,孩子的手臂如果捆绑过紧,他就会蠕动自己的手臂来得到自由。在二岁到四岁之间,孩子就会从依赖性发展为典型的自主性。其实,与孩子的生理发展相同,心理的发展的实质也同样是自然因素按照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形成的。外部的条件只会影响内在的固有的规律,而不可能改变其节奏。所以,对于发展中的孩子,我们应该依据基本规律给予积极的引导,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不能因自己的行为而让孩子对将来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对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不足,给予一个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平静而耐心地等等,而不能试图作出有悖于规律的事情。
                 
                三、孩子的学习认知需要等待。说到孩子的成长,更多的老师或是家长都愿意将重点放到孩子的学习方面上来。其实,生命,就是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像动植物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0~3岁是靠直观的动作思维岁,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幼儿期或学前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学龄初期或小学期主要是形象抽象思维,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少年期或初中阶段,主要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思维;青年初期或高中期,主要是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等。同时,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内部一个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尽管它们的行为结果是不连续的,但是根本的过程是连续的和经常的。新的学习受到原有学习结构及其水平的影响。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新经验的习得水平和难易程度。加涅的著名的累积理论就认为,新的学习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新的学习一定要适合学习者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任何新能力的学习需要先学习包含在新能力里面的从属的能力。“学习是自己的事”。从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教育和教学也必须依托在学生的认知阶段的基础之上,必须遵循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规律,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才有可能落实真正的目的。无视心理发展阶段或是忽视心理发展顺序性和系统性的做法都是徒劳无益的。所以,我们要能够正确对待孩子学习上的障碍和问题,要能够正确看待孩子的学情和实际。面对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面对孩子在学习中的错误,要能够多一些理解和同情,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让孩子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在错误中找到前行的勇气和方向。相信,只要我们有一个平常的心态,有一颗平静的心,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就能看到孩子成功后的笑脸,就能分享到孩子成功后的喜悦。
                 
                成长,需要等待——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却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http://gly931.web-16.com/index.asp
                在线情况
                5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9
                  • 经验7875
                  • 文章190
                  • 注册2005-01-11
                  第五部分    叙事篇

                  1、我和学生签合同

                  那天发生的一幕,我一直不能忘记。
                  那是前年的六月份的一个晚上,作为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当时已经是处在高考前冲刺的最后时期。
                   那天是周四,晚自习有我的值班,当晚上九点五十的下课铃响过之后,我就回到了办公室。到了十点二十,我要回家了,依照平时的习惯,在放学回家离开学校前,我总是会到班里转一转才走。也就在我回到教室刚刚呆了五分钟,正在和一个学生说话的时候,忽然从教室外面跑进一个学生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可是当我看到是学生邵时,我随即想到他今晚上是因为身体有病,请了假的,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又跑了回来呢?同时我也发现当他看到我在教室里的时候,眼睛里很快地闪过了一丝惊慌的神情,我马上想到这中间可能会有什么问题。于是我就装作很随意地问他,你不是身体不舒服,请了假吗?怎么又这个时间跑回来了呢?是不是有什么事呀?他掩掩饰饰地说,也没有什么事,我想回来拿个本子。我又想到他家离这里不是太远,即使是来拿东西,也不应该会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吧。于是我就对他说,那你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好吧。他的脸上立马出现了一种很是惶恐的表情来,使我更加意识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当他随同我来到办公室后,我先让他坐下,然后就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开始的时候,他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我就告诉他有什么事就实话实说,不要有什么顾虑,出了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敢于承认,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看我说了这些话,他又抬头看了看我,然后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这天晚上是出去到外面的网吧上网去了,现在是想趁着放学的时间来拿一本书,然后再和其他的同学一起回家,不至于让家长怀疑。由于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了,这才跑得满头大汗,更没有想到的是又碰上了我。这又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和他关系很好的学生章,今晚也请了假的。我就又问是不是章也和他一起出上网了,他停了停才说,他们两个是一起去的。我又问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去到外面上网,他不太好意思地给我说,近来心情不好,前两次考试都考得不理想,心里很烦,就到外面去放松一下自己。我又问他,知道不知道学校对私自到外面上网的处理。他一下子不说话了,脸上露出极其害怕的表情来。按照学校的规定,私自到外面上网的,要告诉家长,由家长领回家中,停课一个星期。对于他来说,这可能才是最可怕的。但是如果不按照规定处理,又该怎么办呢?我想了一会,才对他说,你说一说应该对你怎么处理才好呢?他有些害怕地对我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会去网吧了,只要不让家长知道,只要不开除我,怎么处理都行。可这正是和学校的规定相冲突的。我想了想,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如果真地按照学校的规定处理的话,孩子可能要被停上一个星期的课了,这对于一个马上就要参加高考的高三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另外孩子还要背上思想上的包袱,无论怎样说,对孩子的学习和高考都是不利的,再者,这两个学生本身学习也不错,平时思想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出格的地方,今天可能真的是一时的冲动。如果他们能静下心来,全力地投入高考前的复习,考上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但是如果不按照学校的规定处理的话,又该怎么办呢?我想了一会,对他说,你去把章喊来吧。他犹豫了一会,还是出去了,又是十几分钟的工夫,学生章也跟在他的后面进来了。一见到我,一脸的沮丧。我让他们两个坐下来,经过一番批评和教育,看到他们都真的能认识到了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我就对他们说,你们看这样行不行?你们两个今天晚上上网有没有人知道?没有,他们两个同时说。那好,就这样吧。咱们签一个秘密合同怎么样?签合同?他们又是同时吃惊地看着我。是的,我说。你们两个今天晚上的事,到此结束。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还未等我说完,两个孩子又是同时说,不管什么条件,只要不给家长说,只要不停我们的课,我们都答应。那好,我说,我可以不告诉你们的家长,也可以不让学校知道,但是,你们每人必须给我写一份保证,保证毕业之前再也不到网吧去上网,并且要说到做到。这可以吧。同时每人再签一个合同,要在高考这前的一段时间内中,全力投入到学习中,在高考考出好成绩。然后拿你们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换回自己的保证和合同,怎么样?要不然的话,等你们毕业后,我还会拿你们的例子当作典型,用来教育以后的学生,你们不希望自己成为我手里的反面教材吧。行行。他们两个想了一会,急忙答应。于是我们就签定了一份秘密的合同,给这件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又考虑到他们两个回家很晚,家长可能会有什么想法,我就让他们给家长说,是教师有事让他们晚走了一会,这样两个孩子才放心地回家去了。看着两个孩子离去的身影,我想,在这个晚上这两个孩子可能都睡不着,也可能都会睡的很踏实。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常会遇到一些意外的人和事,常会碰到一些所谓的“差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所谓的“麻烦”,这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会真心的宽容和接纳,以一个教师的胸怀来正确对待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七月份过后,两个孩子都如愿地拿到了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当他们高兴地来到我的办公室换回自己的“合同”时,真的让我感觉到教育是灵活的,它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本着教育的目的,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要知道,每一次机会,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美丽的希望。
                  http://gly931.web-16.com/index.asp
                  在线情况
                  5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QUOTE][B]下面引用由[U]gly931[/U]发表的内容:[/B]

                    9、让学生远离“习得性无助”的泥淖

                    他09年毕业,终于考入了清华大学。
                    这是当年学校唯一的一个通过“裸考”进入清华的学生。
                    其实,考入清华大学,是他心中的一个久远的梦。只不过,在这一年之前,...[/QUOTE]
                    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表述,该文也体现了较强的心理学功底,很好。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5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9
                      • 经验7875
                      • 文章190
                      • 注册2005-01-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乐山[/U]发表的内容:[/B]

                       
                      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表述,该文也体现了较强的心理学功底,很好。[/QUOTE]
                      谢谢乐山老师的鼓励!
                      http://gly931.web-16.com/index.asp
                      在线情况
                      5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9
                        • 经验7875
                        • 文章190
                        • 注册2005-01-11
                        2、群星灿烂,心香无限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又是一年一度的九月十日。
                        眼前群星璀璨,心中馨香无限。
                        那年的教师节那天,和往常一样,在早自习之前,我就赶到了办公室。
                        随手正准备收拾一下办公桌,突然觉得眼前一亮,办公桌上摆着一个图案。猛一看上去还看不太清,花花绿绿的。
                         拿起来,离开一些,再仔细睢瞧。原来在一张洁白的纸张上,粘満了七彩的小星星,这些七彩的小星星排成了五个彩色的大字:桃李满天下!数一数,小星星竟有一百七十多颗呢!
                        在这幅图案的上面两个角上,还有两只红色的小鸽子,展翅欲飞。周边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真是一幅美丽的图案呀。
                         看一下落款,是高三二十四班全体学生。我一下子明白了:这是学生们送给我的教师节的礼物。
                         说到和二十四班的故事,还有一个小插曲。
                         我原来教的是高二的两个理科应届班的语文。八月下旬时候,学校领导找到我,让我再接手一个高三文科班。我觉得自己顾不上来。也就没有答应。可是耐不住领导劝说,最终还是答应了,也就在担着原先高二两个理科应届班的语文课的同时,又接手了高三一个文科复习班的授课任务。这个文科班,就是二十四班。
                        二十四班的人不多,一共就有三十几个人,都是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素质很好,也比较懂事,教师要求做到的,基本上都能做到;师生之间相处默契,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比较浓,上课效果也比较好。
                         真没有想到,短短的接触还不到一个月,孩子们竟会在教师节这天给我送来了礼物,并且是他们亲手做成的。孩子们如此懂事,如此重情,真让我为之感动!从图案上可以看出,他们先是用胶水沿着周边画好了字型,然后又把这一个个的小星星粘上去,这得花费他们多少的时间和功夫啊。看着这幅图案,我就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一起粘贴的认真劲,仿佛看到了孩子们一个个熟悉的笑脸。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快乐的日子!!这些密密麻麻的小星星,包含了孩子们的多少心意呀!这幅美丽的图案,又包含了孩子们多少由衷的祝福和希望啊。看着它,我感受到了孩子们一颗颗火热的心!
                         美好的时光飞快流逝,一年之后的今天,这些很优秀也很懂事的孩子们在当年的高考中,大多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自己的大学通知书,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丰收季节,怎能不让人为之高兴呢!
                         在孩子们收到了一大批的大学通知书中,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二外、上海外国语大学、兰州大学、以及首都国际贸易大学、四川大学等等。更为难得的是,还有一名学生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这是香港中文大学在全国招收的一百多个学生之一,是全省仅有的四个名额中的一个,还是四年享受50万港币奖学金的仅有的两名学生之一。
                         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也达到了我的要求:最高分128分,平均分114分。
                         这幅美丽的图案,也随同美好的岁月,被我一直保存着,我保存的是师生之间的一份纯真的友谊,是一份纯真的师生情。唯一有点可惜的是,前几天,在搬东西的时候,不知怎么把花边给磨破了。
                         如今再次看到这个图案,又不由得想起了这个故事。
                        http://gly931.web-16.com/index.asp
                        在线情况
                        6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QUOTE][B]下面引用由[U]gly931[/U]发表的内容:[/B]

                          10、成长需要等等待

                          我们不能从春天的树枝上摇落秋天的果实,我们需要真诚的等待,等待绚烂秋天的来临
                                                ——题记
                           
                          女儿上小学时年龄小,个...[/QUOTE]
                          太有启发了。很专业的心理指导。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30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