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乐山茶馆——闲话师生沟通
    [P] 本人的《怎样说才有效》开张以来,得到了广大朋友的一路支持,也有很多老师说看了我的帖子之后改变了自己和学生的沟通模式,效果不错。本人再开一帖,希望利用被大家称之为“智慧”的理念为网友的具体困惑提出一点建议。[/P][P] 亲爱的网友朋友们!也许你会为学生的行为而苦恼,也许你会被学生的语言所激怒,也许你面对学生的沉默而无奈,总之,你会被某个学生、某个行为、某句话所困惑,你想走进学生的心灵而不得,这个时候,我们不要绝望,不要彷徨,只是说明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有效沟通的方法。[/P][P] 今天我开这个茶座,就是希望你来到这里寻找一份宁静,在宁静中多一份思考,在思考中寻找到智慧的教育。那么,请你把你的困惑说出来,本人利用自己有限时间,保证在线解答。至于效果如何,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P][P]下面先解答一个“班主任之友”群里一位老师的困惑。[/P]
    [ 此贴最后由乐山在2011-3-23 15:52:52编辑过 ]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P][SIZE=3]一、要读懂学生的深层语言[/SIZE][/P][P][COLOR=#0938f7][SIZE=3]案例呈现:[/SIZE][/COLOR][/P][P][SIZE=3][COLOR=#0938f7]    安徽阜阳王兵(421709252) 09:08:42  今天学生问我:人为什么要活着。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但是感觉没有合适的答案,希望各位同仁帮我一起解决一下。[/SIZE]
          乐山分析:[/COLOR][/P][P][SIZE=3]    当时在群里很多老师讨论激烈,也给出了很多不错的建议,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能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很难有效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清楚这个学生的内心真实的想法。
          一个人说出的语言,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就是字面意思,“深层结构”就是说话人内心想真正表达的意思。很多时候,这个深层意思当事人会因为种种不方便明说的,所以想通过另一种语言模式来含蓄表达,期待得到“听者”的理解。例如,我在《如何说才有效》里面的一个案例,一个女生很困惑地问我:“老师,多读书对写作有帮助吗?”这个问题其实是很简单的,也不需要正面回答,其实这位学生内心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想让我知道她很喜欢读书,并且读了很多书。所以,我没有根据她的问题直接回应,而是认可她多读书的行为,认真听她读书的感受。她的内心渴望得到了认可,问题也就解决了。
           同样,学生问活着的意义,这个语言背后隐含着学生遇到的困惑,说明这个学生遭受了某种打击,例如情感的,学生渴望有人理解他,安慰他。所以,只要让学生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自己的感受得到认可,学生的问题就会解决了。
          乐山建议:问学生两个问题。
      1、什么事情让你问如此深刻的问题呢?这个问题既有对学生的认可,又给学生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老师只是倾听回应就可以了。
      2、你感受到了活着的哪些好处?或者哪些人是你认为活着比较有意义的?
      这个问题是帮助学生从正面思考问题,潜移默化地转移他的关注点。一般情况下,完成这两步,学生的问题基本就解决,不在需要老师给具体的答案了。[/SIZE][/P]
      [ 此贴最后由乐山在2011-3-31 20:32:57编辑过 ]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谢谢各位的捧场。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P][B][SIZE=3]二、 谈出来的怒火——试分析“天凉了”老师的谈话过程
          [/SIZE][/B][COLOR=#0968f7]我是个性情化的班主任,有时看到班里的孩子感觉特别亲,有时感觉告别烦。当我心情愉悦的时候,我会与孩子们谈心,关心一下他们的想法;当我烦闷的时候,我看到孩子心里就郁闷,懒得理他们。

              今天讲完公开课,心情很轻松。就与一个经常在课堂上说话的孩子聊了起来。我问他:“你为什么每次都说话?能说说心里的想法吗?”他低着头站在那里,一声不吭,我又问了他几个问题:“当你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是在为班级抹黑?”他摇了摇头,“那当你被老师点名的时候,有没有脸发红,感觉不好意思呢?”他还是不说话。这时,我就有点发火了,我本来只是想与他聊聊,想弄明白他为什么说话?他无动于衷的样子惹怒了我,“你有没有想到,如果班里67个人都像你一样,班里不就乱成了一锅粥吗?你是不是故意破坏课堂纪律的?”我连珠炮似的发问。他还是像木头一样的站在那里。我忍不住大声质问起来:“你到底怎么想的?如实讲来”还是沉默。

              这次的谈话不能以失败告终,我心想。我转变了一下话题:“你说话的时候想到班级纪律了吗?”他摇 了摇头,我的语气缓和下来:“你看你是个大小伙子了,应该懂事了,不能只顾着自己,要为班级想一想,你说是吗?”没想到,他眼泪流了下来。

              我知道,我的谈话触动了他的心灵,目的达到了。在下午音乐老师没去的时候,有十几个同学在说话,他却没在其中。

              看来,班主任的谈话是一项艺术,有时严厉的批评反而不如柔声的开导。[/COLOR] [/P][P][COLOR=#f70909][SIZE=2]乐山点评[/COLOR][/SIZE][COLOR=#f70909][SIZE=10pt] [/COLOR][/SIZE][COLOR=black]:[/COLOR][/P][P][COLOR=black][COLOR=#09c7f7][/COLOR][COLOR=#0997f7][SIZE=3]“天凉了”老师这次谈话的失败完全取决于语言模式应用不恰当所致。一开始谈话的心情是好的,目的也是好的,没有一些老师盛怒之下的不理智,但谈话的最后结果却是一肚子怒气,原因何在?本人认为根本原因就是语言模式应用不当所致。[/COLOR][/COLOR][/SIZE][/P][P][SIZE=3][COLOR=#0997f7][FACE=Times New Roman]1[/SIZ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68f7]“你为什么每次都说话?能说说心里的想法吗?”这句话老师的出发点是询问,但因为语言模式不当,学生的反应就不是按照老师的预设进行的。“为什么”用的不当,这样的句式既有责备的意味,也容易引导学生心理回到犯错的状态,产生的内心反应是负面的,甚至会本能地寻找我说话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也就是很多老师和学生时,把沟通变成争执的原因。“每次”这个词语用的太绝对化,根据前面的介绍是“经常在课堂上说话”,所以听到“每次”的评价后,一般人都会本能地从自我防御心理出发,找出自己有不说话的时候。故意这个学生被老师批评不止一次了,应有的辩护也已经说过,但效果不好,很可能是换来更严厉的批评,所以学生的表现就是“低着头站在那里,一声不吭”。[/FACE][/COLOR][COLOR=#0968f7][/COLOR][/FACE][/COLOR][/P][P][SIZE=3][COLOR=#0997f7][COLOR=#0968f7][FACE=Times New Roman]2[/SIZE][/COLOR][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68f7]、[/FACE][/COLOR][COLOR=#0968f7][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68f7]“当你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是在为班级抹黑?”“那当你被老师点名的时候,有没有脸发红,感觉不好意思呢?”这两句问话的语言模式又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很多老师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问话)。这样的问话包含了很坏的心理预设:学生是故意说话违法纪律,在为班级抹黑,说话不好脸红,为班级抹黑也没有不好意思。这样的心理预设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并且引起的心理反应是“我在老师心中是一个故意为班级抹黑没有班级荣誉感却还不知道脸红羞耻的学生”,面对一个对自己有如此评价的老师,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学生恐怕没有一个平静的心情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试想假设换成我们老师自己,面对这样的质疑,有哪个老师会心平气和地回应呢?胆小的会保持沉默,胆大的就是和老师的对抗,到高中阶段还很有可能发生更激烈的争执。“你是不是故意破坏课堂纪律的?”这句话也包含了“故意”的心理预设,这样的心理预设同样会反作用于老师的心理反应,老师的语气不断加重,导致最后“忍不住大声质问”就是例证。[/FACE][/COLOR][COLOR=#0968f7][/COLOR][/COLOR][/FACE][/P][P][COLOR=#0968f7][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97f7][SIZE=3][/COLOR][/FACE][/COLOR][/SIZE][/P][P][SIZE=3][COLOR=#0997f7][COLOR=#0968f7][FACE=Times New Roman]3[/SIZE][/COLOR][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68f7]、老师对学生的反应带有明显的自我猜测,这种错误的猜测导致了心理失衡。学生的沉默可能有很多原因,据我看来这个学生沉默的原因是紧张,是不知道如何应答,“像木头一样的站在那里,”看看这时学生紧张到什么程度。但是老师的理解却是“用沉默来对抗”,一旦认定这个学生在无声地对抗自己,于是就怒从心底起,火气就会越来越大。[/FACE][/COLOR][COLOR=#0968f7][/COLOR][/COLOR][/FACE][/P][P][SIZE=3][COLOR=#0997f7][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68f7]建议:[/SIZE][/COLOR][COLOR=#0968f7][/COLOR][/FACE][/COLOR][/P][P][SIZE=3][COLOR=#0997f7][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68f7]    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一个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课堂讲话的原因很多,很多是天性,能言善辩本来就是优点,善于交流沟通也是优点,学生的错误只是因为在不恰当的时间和不恰当的地点说话了,所以老师应当引导学生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该讲什么话,这是教育。而案例中我感觉老师只是在禁止学生讲话,而没有引导学生如何讲话。老师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课前演讲,课间才艺展示,给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这样用心做教育,实在是国人的天性。否则我们真的就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把我们的孩子变成傻子。[/SIZE][/COLOR][COLOR=#0968f7][/COLOR][/FACE][/COLOR][/P][P][SIZE=3][COLOR=#0997f7][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68f7]    老师还是要增加一点师生的平等意识。老师谈话语言模式的选择是无意识的,但却暴露了内心的一份不平等意识,原因就不多说,我们就假设一下,假设和你说话的是校长,我们老师会不会本能地用“为什么”来交流呢?[/SIZE][/COLOR][COLOR=#0968f7][/COLOR][/FACE][/COLOR][/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68f7][COLOR=#0997f7][SIZE=3]    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关注一下自己的语言模式,看看什么样的语言模式有效,什么样的语言模式无效。例如可以把“为什么”模式变成“是什么”“怎么办”模式。案例中老师可以趁着自己好心情和学生开开玩笑,让谈话的气氛更融洽,卸除学生的内心防御,然后问学生课堂说话时是怎样想的,课堂讲话有哪些负面影响,学生怎样克服这些问题等,我想学生会配合的。[/FACE][/COLOR][/COLOR][/SIZ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68f7][COLOR=#0997f7][SIZE=3] 这一点我以后会展开论述的,也可以参考阅读我的《如何说才有效》系列帖子,里面都是我和学生的现场对白。[/FACE][/COLOR][/COLOR][/SIZE][/P][P][/P][P][/P][P][/P][P]
           [/P]
          [ 此贴最后由乐山在2011-5-11 16:43:37编辑过 ]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QUOTE][B]下面引用由[U]mash_a[/U]发表的内容:[/B]

            不经意间,进入乐山老师的茶馆,感受着乐山老师教育思想如涓涓细流,养眼养心.[/QUOTE]
            欢迎你的到来,你的点评也有一定的水准,绝对比一般的老师要高。可以比较我前面的点评,相互学习。
            [ 此贴最后由乐山在2011-3-29 15:06:35编辑过 ]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对第二个案例已经做了点评,请大家指正。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三、为什么老师的管教却换来了法律的麻烦?
                [SIZE=4][B]案例呈现[/B][/SIZE](该案例为班主任之友委托一个群讨论的案例,我进行了浓缩):
                   [COLOR=#0000ff] 课堂上张老师点一男一女两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王伟觉得这二人有“关系”而故意高声大笑,引他人起哄,下课后张老师把王伟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张老师当时正在火头上,就训斥王伟说:“你不会搞学习,尽会破坏课堂纪律,而且思想上有问题”,王伟不服气,不停地顶嘴,还准备摔门而去。张老师勃然大怒,一边用身体拦住王伟,一边用手去拉他,王伟奋力挣脱,却重重摔倒在地,他爬起来,骂骂咧咧地出了校园。
                    后来该生右肘淤青,后右发现关节骨折,老师承担了1万多的医疗费,家长还要进一步索要营养费、误工费、生活费,并且还受到人身威胁,老师是身心俱疲。
                    后面的处理就不讲了,对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最有借鉴意义的其实就是如何处理在开始阶段处理好事情,否则后面的事情就只能是按部就班地演绎。如果在事情的起始阶段就能有效处理,后面的一系列麻烦自然就会避免。所以,我们老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要学习扁鹊大哥的预防术,掌握一些扁鹊的处理关键问题的技能。[/COLOR]
                    [SIZE=4][B]乐山分析[/B][/SIZE]:[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第一、缺乏包容和平和之心,对学生的行为定义不当。张老师在气头上和学生谈话本身就不恰当,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生气也值得商榷。学生就是因为张老师点了两名同学的名字,而该生认为他们两个有“关系”而发笑,按说这本可以成为张老师了解学生的资源,课后和王伟同学好好聊聊,顺便从他嘴里了解一下班里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张老师内心固有的看法左右了他的判断,于是认为王伟是故意捣乱。对事情的定义直接决定了心态和情绪反应。所以张老师很生气。这是错误的开始。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是绝对不会在气头上和学生谈话的,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做决定。这个时候做出的决定往往是以冲动开始,以后悔结束。这是张老师犯的又一个错误。[/SIZE][/FACE][/P][P][SIZE=3][/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第二、带有偏见的语言模式激化了矛盾。“你不会搞学习,尽会破坏课堂纪律,而且思想上有问题。”这样的话姑且不考虑是不是侮辱学生,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是绝对不能说的。这暴漏出了老师的偏见意识,至少对王伟这个学生有偏见,我猜测张老师基本上看不到王伟同学的优点。根据后面情节的发展,我也推断师生的矛盾由来已久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严重的程度。另外,这样的语言也包含了很坏的假设信息。“你不会搞学习”包含了老师对学生学习的全面否定的假设;“尽会破坏课堂纪律”包含了这个学生只有搞破坏,毫无优点的假设;“而且思想上有问题”包含了对学生品质否定的假设。这些句子包含的假设内容更容易在学生心理引起反应,我相信面对这样的评价学生要么战战兢兢无以回答,要么怒火冲天冒犯师尊(这和学生的个性有关)。所以说王伟同学的反应“不服气,不停地顶嘴,还准备摔门而去”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SIZ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第三、张老师的不容冒犯的师道尊严意识还比较强。“张老师勃然大怒,一边用身体拦住王伟,一边用手去拉他,王伟奋力挣脱,却重重摔倒在地。”张老师看到王伟的不服气,他的反应时“勃然大怒”,表面上看起来让老师大怒的原因是王伟的行为,其实深层的原因是触动了老师内心的一个信念:师道尊严不可侵犯。维持这个尊严的另一个隐含的因素就是对教育的恐惧:这个学生搞不定,我以后还有什么颜面教育学生?如果该老师在有过类似的失败经历,那么这种种情绪就会在内心发生强烈的反应,这些反应就形成了一种情绪——勃然大怒。当然这个情绪里面也可以看到张老师对教育的一些积极因素:对教育的一份责任,对改变学生还存有一份希望,甚至对该生还有一份爱心。这是这些深层次的东西都是通过一个不理智的行为呈现出来,于是张老师也只能为后面的一系列麻烦买单了。[/FACE][B][/B][/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乐山建议:[/SIZ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1[/SIZE][FACE=Times New Roman]、用一个平和包容的心来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行为评价去掉过去存留的固有印象,力争做到“对事不对人”的评价。[/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SIZE][FACE=Times New Roman]、任何一件事情都保护着积极的因素,学生的错误也是这样,我们老师可以多从学生的行为当中发现积极因素,这样也有利于调整老师的心态。[/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3[/SIZE][FACE=Times New Roman]、老师要学会冷处理。当自己盛怒的时候一定告诉自己不要急着做决定,强迫自己出去走走,等冷静下来之后,进行全面评价,努力找到一个最合理的处理方案。[/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
                [ 此贴最后由乐山在2011-3-30 15:44:38编辑过 ]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四、都是信任惹的祸(该案例选自“班主任之友”论坛“案例点评”栏目)
                  案例呈现:
                  案例1:            开出请假条以后

                                          山东省青州市第五中学   闫会才
                      那是一次全国性的班主任工作传经送宝会。会议有一项议程,叫专家与班主任互动。其中一个班主任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天下午我刚上完两节课走出教室,李小雁追出来说:“王老师,从昨天夜里开始,我一直肚子疼,实在熬不下去了。我打算请假回家,要我爸爸和我去医院看看。”看到她愁眉苦脸的样子,想到她爸爸曾跟我说孩子胃不太好,我相信了,问:“你怎么回家?”李小雁说:“我中午给我爸爸打了电话,现在他在学校门口等。他是开着家里的面包车来的。”我说:“好吧。病好后,抓紧回来,别耽误了功课。”李小雁说:“我记住了。”准了李小雁的假,我还不太放心,就给学校门口的保安打了一个电话,说:“您看看门口是不是停着一辆面包车?”保安回话说:“停着一辆白色面包车。”
                    第二天上午,李小雁的爸爸来了学校,说是路过,来看看女儿。我说:“李小雁昨天请了病假,不是你开着面包车接她回去的吗?”李小雁的爸爸说没有。这一下,我懵了。“李小雁怎么会说谎呢?她哪里去了呢?”我想。李小雁的爸爸埋怨说:“你又没有见到我,怎么能准她的假呢?”我说:“李小雁说你开着面包车在校门口接她,我还打电话给保安让他看了一下,这才放了心。我看我们先分头找孩子吧。”
                     李小雁的爸爸走后,我开始在李小雁的同学中了解情况,可一点头绪也没有。晚上忙到十点多,夜里也没有睡好觉。要知道,李小雁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向学校和家长交代呢?
                  第三天上午十一点的时候,李小雁的爸爸打电话来了,说终于联系上了,女儿在省城,来接她的是她的两个网友。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小雁事件发生后,我在班内针对请假宣布了新规:不管是谁,只要请假,一定要家长前来,且带着户口本。我解释说:“为什么带户口本?我怕有人冒充同学们的家长来给大家请假。请同学们谅解。”
                     今天我想问专家的是,让家长带户口本来亮明身份,确实是则黑色幽默,可不这样,我又该怎么办呢?
                     作报告时口若悬河的六个专家,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谁也无法支招。主办方原本是希望通过互动活跃气氛,一展专家才学的,现在竟冷了场。主持人打圆场说:“现在的孩子确实难管,确实难管!”
                     现在不管是什么,都讲技术化,程序化。似乎有了这些规章制度,以及“班主任管理120法”, “班主任治班秘诀”之类的死东西,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其实,这些什么法、什么秘诀等,都不是“包治百病”的妙方,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变了,这些东西也就没有了用场。我想,这也是这六位专家无言以对的原因。
                  案例2:                        没有开出去的出门证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徐 维    
                     我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一般来说,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出校门。如果确实需要外出,学生须到班主任处开具出门证方可外出。这样一来,许多想外出的学生都希望班主任能够及时开具出门证,然后快速的外出办事。可以说,学生对出门证是非常渴求的。但是在我的办公桌上却有一张已经开具的出门证没有人来拿。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得从头说起,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办公。小婷来了,说她想出去,要我开一张出门证。原因是她要和她爸爸一起吃饭。听她说完,我很诧异。因为前一天她也找我开了一张出门证,理由也是一样的,要和她爸爸一道外出吃饭。我当时认为她极有可能是撒谎,怎么会连续两天他爸爸都来学校呢(因为我们学校是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来一趟不容易)?一般家长一个星期能够来学校一次就很不错了;即使她讲的是事实,我认为她爸爸也有问题。怎么老要带孩子外出吃饭了?这样不是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吗?
                     想到这些,我就开始质疑小婷外出的原因。但是她很肯定地说是真的。我追问她为什么连续两天都与爸爸一道吃饭。问到这里,她沉默了,只是低头在一旁默默地等。为了快速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我也没有说什么,还是选择给她开了一张出门证。便开出门证,边说:希望你所说的是真的,也希望你爸爸带你吃饭是为你好。说完了差不多也开好了。我就随手交给小婷,哪知道她泪流满面。说:老师,你不相信我,我不要了。说完就跑了。
                     小婷走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随即了解情况,原来她的确是与她爸爸一道外出吃饭。前一天是她爸爸打工刚回来,第二天是因为她爸爸要外出治病。她之所以不愿意说是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爸爸生病了。是我的主观臆断伤害了学生。人们总是喜欢以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来推断别人的思想、行为,这样往往会伤害别人。班主任要相信学生,与学生建立信任。因为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乐山分析:
                                           都是“信任”惹的祸
                        两个案例中,老师都在“信任”体系中出了问题,一个犯了迷信“信任”的错误,因为信任失去了应有的防范,结果老师的“信任”成为了学生利用的工具。一个触犯了学生渴望得到“信任”的人格尊严,于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抵触。从老师的案例叙述来看,好像两位老师都是情有可原,但又无可奈何。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两位老师的问题还是可以预防和解决的。

                        首先建设必要的管理制度制度。现在是信息社会,老师可以在自己的手机里面储存学生家长的基本信息,告诉学生请假回家要经过家长的同意,这样就会减少学生的侥幸心理,也方便家长核实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掌握家长的准确信息,可以利用汇报学生成绩了解学生情况的机会核实信息的真伪,同时又联络了和家长的感情。
                        其次要培养学生诚信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上,而应该落实到日常管理当中,让学生的诚信得到应有的尊重,让违背诚信体系的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惩罚。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凡是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我都首先表扬他的诚信品格,没让自己犯第二个错误;凡是证明说谎的我都要追加惩罚,因为他不但犯了错误,还继续错上加错。例如有一次大清洁的时候,三个学生临阵逃脱去打兵乓球了。事后我问他们知不知道该自己值日?两个学生说知道,一个学生说不知道。我首先表扬了两个同学的诚实,对说不知道的同学我也没多批评,也没有否认他说谎(这一点很难证明,所以老师不能武断下结论,否则很容易造成师生对立。),只是问他说不知道的目的是什么?是想推卸自己的责任还是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本来值日表早就排出来了他竟然还不知道,说明犯的错误更严重,这样学生就不再为自己找理由了。然后我又问该生,如果你因为不知道而免去责任,那么以后同学们还会不会坦白地承认错误呢?学生思考一会说可能不会。
                    因此,老师无论是否相信学生,最终处理问题都要围绕建立师生的信任体系的核心来进行。那么该如何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体系呢?
                        第一,老师处理问题要就事论事,不能夸大危害,不能出现所谓的“坦白从宽,把牢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现象。很多学生之所以说谎,其实很多时候是被迫的。
                        第二,要增加学生说谎的心理压力,不能让学生的说谎形成习惯。案例一中的“小婷”绝对不是第一次在老师面前说谎,只是她多次说谎却因为偶然事件——父亲来学校找她才让她的谎言穿帮,从案例的描述中看出,她说谎是多么的从容坦然,没有经历过多次说谎考验的同学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第三,老师要掌握一点察言观色的技巧,准确洞悉学生的心理。一般情况下,学生最初说谎都会表现出一些蛛丝马迹的,如果老师一开始就能准确判断,学生是不敢轻易在你面前说谎的。有一年一位女生(还是班干部)因为渴望回家向我请假,说是家里有急事父亲要她回去。我根据班规学生请假是要联系家长的,我说让你家长给我个电话。过了一会学生拿着接通了的电话给我说:老师,让我爸爸给你讲吧。但是学生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谎的时候声音有了一丝的颤抖,眼神多了一份游离,递给我电话时手多了一点抖动,而电话里的声音又不太成熟,言语有点闪烁其词。于是,我静静地看着学生一句话不说,学生终于经受不了我的强大的心理攻势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自己渴望回家而让自己的同学冒充家长。于是我告诉学生,渴望回家可以理解,也不是说一定不能回家,如果回家一次换来几天的安心学习也是可以的,但你的撒谎行为要付出代价。以后这个学生再也没有说谎,她告诉我说谎心理很难受,再说老师都是为自己想,也没有说谎的必要。
                        第四,老师要学会软化自己质疑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提出质疑是老师正常的教育思维,毕竟师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考虑的因素也不一样,如果没有质疑那就变成了盲目的信任了,这样的信任最终就会演变为学生利用的工具,失去了信任应有的意义。老师质疑学生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增加亲和感的语言,做一些心理铺垫,解除学生可能产生的误会。
                    案例二中老师的质疑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连续两天都与爸爸一道吃饭”是一种非常态的行为,“怎么会连续两天他爸爸都来学校呢(因为我们学校是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来一趟不容易)?一般家长一个星期能够来学校一次就很不错了;即使她讲的是事实,我认为她爸爸也有问题。怎么老要带孩子外出吃饭了?这样不是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吗?”这些思考都是一个老师责任心的体现,无可厚非。这个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软化一下自己的语言,尽量增加语言的亲和感。增加亲和感的方式有三个:
                        1、可以提前暗示一个问题。例如:“我能够问你一个有关你父亲的问题吗?”,通过关心学生了解父亲学生的情况逐步找到问题的实质,化解心中的疑惑,学生感受到的可能只是老师的关心而不是怀疑了。
                        2、可以用声调和筛选过的词语软化老师的问题。例如:“你介意告诉我有关你父亲的事情吗?”“假如你不介意的话,我很想知道你父亲为什么连续两天带你吃饭。”“父女团聚共进晚餐是很幸福的事情,我为你有这样爱自己的父亲感到高兴,我对了解你父亲的爱心行为很感兴趣,你能和我谈谈吗?”
                        3、质问之前增加一些语言铺垫,增加质疑的语言背景。例如可以说,不是老师怀疑你,而是曾经发生过有学生冒充家长请假的事情,给学校、老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又是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请假管理很严,为了保证你的安全,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父亲连续两天请你吃饭的原因?这样有了“曾经的事情”和“学校的制度”做背景,学生对老师的质疑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对某个学生的不信任上,反而会对老师的行为多一份理解。
                    [ 此贴最后由乐山在2011-4-1 20:21:36编辑过 ]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QUOTE][B]下面引用由[U]天凉了[/U]发表的内容:[/B]

                      谢谢乐山老师的点评,有时觉得您的语言过于犀利,但事后想想,却犹如拨开阴云的阳光[/QUOTE]
                      我也感觉有些语言好像严重了,但我们本着探究教育真谛的目的,抛开个人的感情,所以写的就有些犀利,感谢天凉了老师的理解和认同。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五[COLOR=#0909f7][SIZE=3]、多一点幽默又何妨
                        幽默感,是一种高雅而可贵的情趣,是智慧和感情的结晶,幽默思维是 一种愉快的思维.具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乐观主义者,为人处事比较灵活, 能比较容易地与周围的人相处。幽默就像润滑剂,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和尴尬。富有幽默感的老师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也是更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师。

                        案例呈现:
                        似[FACE=楷体_GB2312][COLOR=#f70909]乎心理有点偏的学生
                        今天上课,写完黑板一转过身就看见一团纸从教室这边飞到那边,于是吼:“哪个丢的,站起来!”没人反应。又说:“自己做的事情都不敢承担吗?”没人反应。又说:“最看不起的就是自己做的事不敢承担的人。”没人反应。继续上课。
                        其实,我晓得是谁丢的,此生多接触一下之后就能感觉得到他内心就没有学习,不是班主任紧,行为习惯不知道要变得多差。请老师们评价一下,想说什么都行。(来自班主任之友论坛“心理导航”栏目)[/SIZE][/COLOR]
                        乐山分析:
                        课堂上让纸团飞的现象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回忆当年自己作学生的时候有,出为人师的时候有,教书十几载之后仍然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教室可能都会上演这样的场面。于是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和某个同学某个老师没有特定的联系,而只是学生的一种表现行为而已。当然我并不是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是重点要讨论的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处理这样的事情。
                        首先看案例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有点问题,认为学生的“心理有点偏”,这是对学生行为的主观解读。我们知道顽皮甚至恶作剧是学生的特性之一,我们不可能寄希望我们的一代孩子都是乖乖的孩子,那样就会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所以,学生课堂飞纸团是一种不符合课堂纪律的正常行为,和心理偏狭无关。至于是什么因素让学生飞纸团,这个就无法一一列举,太多可能的因素会导致这种行为,当然也可能包括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其次看看案例中老师的应对行为。于是吼:“哪个丢的,站起来!”没人反应。我想在老师的大吼面前学生最理智的应对就是沉默,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真有学生从容不迫地站起来承认,我们这位老师该如何处理?恐怕不会认为这个学生诚实、勇敢,更多的可能是认为对老师尊严的挑战,甚至会激发老师更大的怒火。
                        “自己做的事情都不敢承担吗?” “最看不起的就是自己做的事不敢承担的人。”这样的话语听起来是很合乎主流评价,说的人也很理直气壮。不过我在这里设问一下,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是否真的做到“敢承担”?如果自己都不敢那该看不起谁呢?老师如此的应对方式只能告诉学生他们是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如此评价会造成学生更深层次的负面影响。让我感觉更不恰当的是,老师知道是谁还明知故问,这样的做法不是顾及学生的面子,而是夸大负面影响,学生的反应很可能是老师太假,或者是故意让我出丑,这样只能会加重学生的对抗心理。
                        乐山建议:
                        [COLOR=#1ae642]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幽默。
                        像学生这样的有恶作剧色彩的行为,老师没必要用如临大敌,义正词严地对待,完全可以和学生开开玩笑,幽默化处理,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幽默中体会到老师的宽容、爱心,这样的效果远远大于严厉的批评。例如这个老师可以这样说: 《让子弹飞》正在火热上演,我们班山寨版本也已经出炉,说不准将来我们同学还真有可能出一位出色导演。此话一出,课堂气氛肯定不同,该生也许会一辈子记住老师的这句评价,说不准一句话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我也处理过类似的问题,写出来和大家共享。
                        我在教室中间讲课,前排两个同学用粉笔往讲台的一个玻璃容器里投粉笔,并且相互有竞赛之意。我说现在有两个同学很善于表现,就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有请两位同学到讲台“秀”1分钟,大家给他们注目礼,看看他们的表现。二人讲台表现很“精彩”,眼神游离不定,双手前前后后不知放在何处,身体左右 摇晃,笑中有尴尬。我有现场对学生进行了什么叫细节描写、什么叫动作描写等,这些细节体现人物这样的心理和性格。最后掌声鼓励他们的表现。我说,不知者不怪,他们不知道课堂不允许做投篮动作,以前的老师也没有纠正他们。但我认为他们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对不对?二人点头。
                        后来这两位被老师称为“不学习”的学生,语文课常常表现得很积极。
                        [/COLOR][/COLOR][/FACE]
                        [ 此贴最后由乐山在2011-4-25 23:44:41编辑过 ]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感谢华义的祝贺,感谢两位老师的坦诚交流。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