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9
    • 经验79716
    • 文章421
    • 注册2010-11-18
    5.
    一学生一心想考取前三所重高,可以她的成绩,能进前八所都有些困难,虽然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但帮助她理性认识自我、科学设立目标才是我的要务。这不,学情调研刚结束,她就哭丧着脸来找我。
    生:老师,我又没考好!
    师:嗯,我看了分数了。
    生:如果再仔细一点,我还可以多拿30分的。
    师:好像其他同学也有这样的感慨。不过,大家都认为自己可以再拿几十分,是否意味着彼此的名次没什么变化?
    生:(略作沉思)好像是这样。
    师:若是这样,你的目标对你来说可能有些远了。
    生:其实,每次考试结束我也越来越这样认为,可一想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几个字,我就咬牙坚持了。我自己也分不清什么时候该执著,什么时候该放弃,常常为此纠结。
    师:其实,放手就能解决问题。
    生:(惊愕)老师,您不是一直教导我们要有始有终吗?
    师: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一直梦想成为职业钢琴家,在她16岁那年,偶然发现一个11岁的孩子只要看一眼就能演奏赖斯要练一年才能弹好的曲子。赖斯果断放弃,做钢琴家的梦想,转而攻读国际政治学。正是由于这一次的勇敢放弃和及时调整,她才获得了当今的成功。所以,目标要考虑“变化”,但又要尽可能地少“变化”。
    生:如果放弃,我认为自己是懦夫。
    师:使人执著的可能是坚韧,也可能是固执;使人放弃的可能是懦弱,也可能是智慧。我们需要做的是“揣一根坐标尺上路”,一面督促自己不懈努力,一面又提醒自己适时调整。
    该生欣然离去,降低了自己原定的目标,看着自己基本能达到这个目标,越发自信起来。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