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3
    • 经验9801
    • 文章43
    • 注册2008-11-13
    30年教育沧桑巨变我见证
    [ALIGN=center][B]熟悉的母校有风景    文/耕耘假日[/B][/ALIGN]
         前不久,我作为一名教研员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小学母校进行了一次大型教研活动。车子还没到学校,离老远我就看见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一直通向学校,一幢四层高的教学楼矗立在校园之中,教学楼顶上的国旗迎风招展,整个母校洋溢着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走进校园放眼四望,校园里郁郁葱葱的冬青、挺拔的松柏、盛开的花卉、碧绿的草地,竞相展示自己的风姿,校园真像是一个大花园。
        走进孩子们的教室,屋地铺着地板,窗明几净,孩子们坐的都是整齐的标准课桌凳,教室的讲台前都有一个巨大的投影仪,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真羡慕他们哪!
        坐在功能齐全的多媒体大教室里,心里那个舒坦啊!大教室宽敞明亮。雪白的墙壁,闪着银光的塑钢玻璃窗,淡黄色的落地窗帘,装扮得整个教室既典雅又温馨。每间屋子都有四只日光灯和两台大吊扇悬挂在天花板上,墙角还放置一台空调。
        看着我的小学老师如今也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也能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得那么透彻,也能娴熟地运用多媒体进行着课堂教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还是那个经常在我梦中不时出现的我熟悉的小学母校吗?是,又不完全是。
        母校的变化太大了,变得让我都不认识了,我陷入了沉思。
       
        沉思中我的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三十年前。
        [FACE=Times New Roman]1978[/FACE]年我刚好[FACE=Times New Roman]7[/FACE]岁,上小学一年级。小学是我人生的起点,我的五年小学生活就是在这所小学里度过。在这里我开始接受知识的启蒙,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承受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想想过去的求学路,再看今昔的巨大变化,我心潮澎湃,内心激起了深深的回忆,那是小学时代美好而又苦涩的回忆。
       记忆中的母校是什么样儿的,我是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的。那尘封的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如汹涌的波涛有力地撞击着我记忆的闸门。忽地一下子心扉被打开了,儿时的往事全都历历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家住在皖西农村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我的启蒙教育就是在这所村办小学度过的。当时的学校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校舍已十分陈旧,全是青砖作地基,墙体是土坯垒成的,屋顶是由麦秸和灰瓦搭就的。教室里面更是简陋。屋顶没有天花板,经常是你正在上课时,不知何时就会从天而降一阵灰掉进你的嘴里或钻进你的脖梗里,真是苦不堪言。我们趴的“桌子”是泥巴凳子。桌腿子是用砖块垒起泥巴糊成的,桌面子做法也不复杂,只需在麻秸杆上糊上泥巴即可做成。我们的“桌子”经常是泥了趴,趴了泥。
        我的小学时光就是在这些泥巴凳子上度过的,它伴我度过春秋,熬过冬夏。不冷不热的天还好过些,一进入麦收时节就不行了,教室矮,又不通风,热得如同蒸笼一般。手摇书本扇风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全班哗啦哗啦地一起摇书都快把老师的上课声音淹没了。我们当时多么希望能有一个自动为我们扇风的扇子悬在头顶,好让我们空出手来写字,那该多好啊!汗顺我们的头顶流遍了全身,流到了“桌子”上。这一流汗不要紧,汗水混合着泥水,左一抹右一抹,再看我们简直就成了“泥巴猴”。夏天我们趴在“桌子”上面睡午觉,一觉下来哈喇子流下来,桌子湿了,我们的身上也挂了彩。我们多么想趴在木头做的真正课桌上课啊!这简直成了我们那个时候的最大奢望了。但是学校穷,家里穷,国家也穷,我们只能无奈地凑和过。四、五年级的桌子是木质的,但也好不到哪去,四条腿完整无缺的几乎没有,上课经常有人仰马翻的情景出现。
       秋天总是那么短暂。我们这里的冬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时间又特别漫长。现在的孩子是不大能感受得到三十年前冬天的寒冷的,雪能下上尺把厚,圩沟里能滑冰。那时的冬天好像是专门与我们这些写字的孩子作对似的。一入冬就寒风嗖嗖地刮,大雪漫天飞舞的日子不在少数,看着下雪,我们感觉不到一点诗意的浪漫,感觉到的只是寒冷,刺骨的冷。冬天我们的教室内冷得像冰窖,教室里没有生火炉子,更没有其他取暖的设备。在学校奔跑、玩耍的时候我们还不觉得怎么冷,一旦坐到教室了,一旦身上的热度慢慢退却的时候,我们就只有打哆嗦的份了,写字时手连笔都拿不住。老师时刻为我们着想,这时他们就会让我们少写字,多读书。即使是读书我们也觉得冷,手插在袖洞子就是舍不得掏出来。遇到需要翻书时我们就用嘴去衔,一页一页地衔。
        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同学们自己动手和泥,将窗户外面用碎砖块封起来,只留不大的一个窟窿,然后自带塑料薄膜钉窗户,结果是寒冷暂时减轻了,但大白天教室里也黑咕隆咚的,又没有电,遇到阴雨天,我们只有合上书本背诵课文的份了。于是我们就非常渴望教室里能烤上一盆熊熊的炭火,旺旺的,暖暖的,我们在炭火的抚摸下写字、读书那该有多好啊!
        但这是不可能的,那年月那有那条件哪,我们只有受煎熬的份。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从这所小学起步,我上了中学,考上了师范,跳出了“龙门”,现在也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三十年来我的小学母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母校彻底翻新盖起了一拉溜十几间的红墙瓦房,成了我们当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再后来进入了新世纪,一位香港爱国人士的爱心捐助又使母校在校园的旧址上建起了一座联体的多功能教学楼,并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今昔对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今天的孩子读书再也不用向以前我们那样受那份罪了,他们每天都是幸福的,都是快乐的。今天的孩子上学也不再交纳学杂费和书本费了,只需交[FACE=Times New Roman]10[/FACE]元钱本子费就可以了。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国家义务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恩惠。他们不会像我们当年那样有好多孩子就是因为交不起区区几元钱的书学费而不得不辍学务农,饮恨终身。
         时过境迁,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今当我再回到久违的小学母校,看到日新月异的校园,已与我们当年的处境大相径庭时,看到学弟学妹们在与城里孩子一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时,作为曾经从这里走出去的我感到十分欣慰。
        其实母校的变迁只是我们教育三十年来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窥一斑而知全貌,中华大地上的千千万万个如我母校一样的村办小学不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么!曾经熟悉的母校啊,你的巨变让我越来越不认识你了!我有理由相信你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我只能把你曾经的那份一去不复返的贫穷和落后永远珍藏在记忆的深处了。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是改革开放使我曾经熟悉的母校有了今天这别样的风景。
     
    [ 此贴最后由郑学志在2008-11-13 19:32:19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3
      • 经验9801
      • 文章43
      • 注册2008-11-13
      谢谢,您郑学志老师!谢谢您为我编辑帖子及对我本人的热情鼓励!我是一名普普通通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有着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这十几年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始终坚信我能行,决不放弃!以前我是读《班主任之友》成长起来的,现在有了电脑,我有更直接地与《班主任之友》交流的机会了,我愿意跟像郑学志老师您这样的名师交流、切磋。郑老师你可别嫌弃我们呀!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3
        • 经验9801
        • 文章43
        • 注册2008-11-13
        感谢郑学志老师,感谢高顺杰老师,感谢郑光启老师,感谢逍遥山庄客老师!感谢你们对我的热情鼓励和支持!真没想到我第一次注册后发表的第一个帖子就受到你们各位版主如此热烈的欢迎,这真的使我受宠若惊啊!我一定谨遵各位的教导在生活中做个好班主任,在论坛上多发表言论,向你们学习和致敬!再次向以上的各位版主表示衷心的感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3
          • 经验9801
          • 文章43
          • 注册2008-11-13
          郑学志、高顺杰两位版主老师,您好!今年刚好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教育事业在这30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之所以写下这个话题《30年教育沧桑巨变我见证》就是想以此来赞颂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教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此我更想让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也能在此把自己这30年来经历的教育沧桑巨边大抒特抒一下,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对祖国母亲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热情讴歌。我想大家对这个话题一定是有话可说的。在这里我只是想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的网友跟帖。本人再次深表感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3
            • 经验9801
            • 文章43
            • 注册2008-11-13
            向30年来见证改革开放的老师们致敬!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是幸运的!在过去艰苦的岁月里坚守教育这方圣土的我的老师及全国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老师们更值得我们尊敬!在这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他们就是这一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您如果有自己亲身经历的见证历史的心得感受,不妨写出来,让我们大家共勉!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3
              • 经验9801
              • 文章43
              • 注册2008-11-13
              引用一文先生的帖子《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之二》
              那栋楼房  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之二  

                昨天放学,回到老屋一看,路过小时读书的那栋楼房,却不见踪影了.一时心下凄然,随同它一同埋下的,还有三十年前的日子,那些温暖地阳光下,一群小孩子跳跳蹦蹦地走过的影子,在地上拉长,细细地斜斜地,在阴影里闪闪晃晃着,不见了.
                那栋楼房,木板楼,走上去吱吱哑哑地唱着歌曲似的,两层两间的小小楼房,还有将它紧紧地围起来的一圈墙.正对着楼房的,是一个小小的天井,走过天井可以看见一台乒乓球台子,简陋地几块土砖垒成.大门在北方,楼房在南方,东西两方是一排泥土墙屋,靠近楼房的那间略小,靠近大门的那间极大.
                这是我读小学时的学校,十堰市竹溪县城关第三完全小学.当然,在我读书的年代,它不叫这个名字,叫做红光村小学.
                红光村,位于竹溪县城南,与县城隔河相望,是竹溪县城菜农集中区.因为姓马的人家多,在竹溪建县初始年代,为竹溪四大家之一.城南所有土地均为马家所有,都种植菜而远销陕西河南,其中以白菜最为有名,在竹溪县第一本民间有事集中,那是占了极多的篇幅.
                菜园子,最有钱的人家,却不是马姓人.姓杨,叫杨晓波.这栋楼房,就是杨晓波的产业.解放后,收归国有,后来就成了学校.
                这是县城以南最好的房子.有围墙,有楼房,有天井,什么样的房子能够比得过?三十年前的日子,似乎留下太多的影子,看着空空旷旷的场地,旁边是几家钢筋水泥楼房,学校所在地,成为现在红光市场管理员办公的地方.一堆堆杂乱的垃圾,一群群乱飞的苍蝇,一阵阵难闻的臭味,这还是我印象中的学校么?
                围墙内靠近大门两边的房子,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室,紧挨着两间小屋,一间是住校老师的寝室,一间是学校的橱房.楼房一层,靠近西边一间,是三年级教室,东边的一间,是几张大大的办公桌,上面放满了学生的作业本.时常有学生站在那儿,眼中泪水挂着,一滴滴地从脸上划出一条条泥痕来.
                那里面,常常有一个我.
                二楼,是四年级与五年级的教室.常常住校的老师,姓白,丈夫好像是县水泥厂上班的.十年后,她的一个侄儿成为我的学生,可是,我怎么也没有像白老师那样,如同母校一样,照顾好的她的侄儿的.
                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在县职业高级中学任教.一位初中同学来到了我的母校,城关第三完全小学教书.她读的是师范专业,学问与素质比起我,那是高得多了.学校的院门外,新盖了一排红砖房,那是几间教室.窗户装着明亮的玻璃,那是我们读书想象不到的.那时冬天,风从窗户直往教室里吹,老师就用报纸挡住.于是教室变得很暗,一根细细的电线吊着一枚灯,灯上白纸紧紧地糊着,红红的大印亮亮的照着我们眼睛.
                那个年代,灯都是用沾了米汤糊的白纸糊起来,上面都盖有大队的红印的.是年终收电钱的依据.而十年后,却有了红砖墙的教室,又亮又大的教室,孩子们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唱着歌,那都是我们读书不会唱的歌曲.
                走进大门,墙壁很亮,很白,似乎墙都换成了红砖了.上面还刷上石灰,古老陈旧的木楼,不再是教室,堆放着杂乱的物什,很少用得着的物什.老师都在一楼办公.其中西头的一间,当年我们读书老师的橱房,成为一间寝室.墙壁白得亮眼,一点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了.在学校大门外东边,还有一间厕所,也是红砖的.
                当年四名老师还是五名老师?记得高高大大的杨老师,还几个年级的语文,一位女杨老师,带我们英语课,似乎是二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据<竹溪教育志>第53页,竹溪县一九七七年小学始设英语课)只是我学了十年英语,却考过零分.(参见:郁金香 仁奇老师 包子 英语零分)白老师似乎带我们算术课.一位姓邹还是姓周的女老师,带过美术课,带过语文课,也带过我们英语课的.最有名的,是李老师,是红光村四组的,最像母亲的老师,就是她那样子的吧?后来,我走了老师这个行业,用她的影子么?
                现在,却多了很多老师,年级也多了,学生自然更多了.那位同学在那所学校时,常常去看她,更多的,是看那所学校,那些孩子们的影子,十余年前的我,十余年后我的可能的孩子.
                这才是一所学校的样子吧?
                高大,白晰,整齐,亮堂,教室很多,学生很多,老师亮亮地眼睛里可以照见孩子们的笑声,学校宽阔的场所才能够提供孩子们足够的场所玩耍与学习.它盖住了老木板楼的影子了.
                千年之禧,曾经看过这所学校,那个梦中曾经哭着闹着要去的地方,那个鼻子上挂着鼻啼,眼睛边泪痕划出一条条泥印的孩子,那个把小小的书包高高的举着,唱着歌跳着蹦着要去的学校.
                竹溪县的城关第三完全小学,早已搬家了,这儿成为红光村村委会所在地.曾经的教室,变成了村委会堆放杂物的地方.院墙内显得陈旧不堪,仅仅有一间新鲜一些,那是村子里图书室.金庸古龙梁羽生紧紧地挤在一块,也有一些农业科技养殖类书籍,更多的是娱乐消闲文化刊物,
                楼房似乎很暗,天色低沉而压抑,我很快走出那个院子,走过大门,离开了这个地方.

                而今天,这栋楼房,却不见,永远地不见了.那吱吱哑哑地声音,那木板楼梯斜斜地样子,从依依恋恋使人不想走出的梦里,从几十年前玩耍戏嬉的时光中,永远地消散了.
                一文先生,我们都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我们的帖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