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心灵芳草地
    [P][FACE=楷体_GB2312][COLOR=#108a40][SIZE=6][B]             前 言[/B][/SIZE][/COLOR][/FACE][/P][P][B][FACE=楷体_GB2312][COLOR=#1c086f][SIZE=5]  自从上次听了高堂明镜(谌志惠)老师的关于专业阅读的讲座,内心一直不能平静,因为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我来说,不要说专业阅读,只是应付自己的工作的那点阅读也是没有计划的,所以惭愧之心甚是惴惴。于是,有模有样地拿起了书,拿起了以前怕看不完而半途而废的厚厚的书。今天在这里开垦一片“心灵芳草地”,也是督促自己不再浅尝辄止,每天哪怕翻上一页,只要是在灌溉,耕耘,我想我会品尝到心灵田地上芳草的清香,在与作者的交流中熏染一些高雅的气息,洗涤自己污浊,让自己的每一天多一些生命的真气![/SIZE][/COLOR][/FACE][/B][/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FACE=宋体][SIZE=14px] [SIZE=4]把听志惠老师讲座的体会放在第一篇吧![/SIZE][P][P][ALIGN=center][B][FACE=华文新魏][COLOR=rgb(128,0,128)][SIZE=24pt]为润泽自己,也要开始阅读![/FACE][/COLOR][/SIZE][/B][B][FACE=华文新魏][SIZE=24pt][/FACE][/SIZE][/B][/ALIGN][/P][P][/P][P][P][/P][P][P][ALIGN=left][B][FACE=仿宋_GB2312][SIZE=14pt]   [/FACE][/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终于听到我心中仰望已久的诗意女子的甜美声音了,我心中原来的那个所谓的“高堂明镜”竟然是如此温柔,年轻。而我一度因为她的这个网名叫她明镜姐,想想真是好笑,但对明镜的敬佩也算可见一斑。记得我刚刚来到班坛注册后,最多驻足的就是“教子有方”,有一个《努力做个好妈妈》的帖子成了我每次必读的文字。我当时惊异于那个叫做高堂明镜的女子怎么能够把对儿子的点点滴滴用文字描述得那么真挚感人,鲜活明亮,柔情脈脈,母爱无疆。敬佩的同时我也开始写自己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可以说,我给儿子的几封信都是受明镜的启发写下的,并开始期待在论坛上写点东西,关注别人并希望受人指点。说这些并不是想恭维明镜,而是想说,志惠老师今天的讲座说大了是想让我们成为真正专业的教师,但我更愿意理解成“为了让我们自己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开始阅读吧!”[/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FACE][/COLOR][/SIZE][/B][/ALIGN][/P][P][/P][P][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不是吗?志惠老师因为阅读,所以她没有很多老师对职业的倦怠和烦躁,而是保持着自身心灵的完整;因为阅读,她的生命意识始终惊醒着,教育在她的意识里变成了“一项有温度的事业”,这个温度,就是关注生命,关注人性,关注灵魂在场,关注心灵家园,关注精神世界。她说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灵魂飞扬,心灵滋润,精神丰富。所以她怀抱着对知识的敬,对生命的爱,真正将班主任事业扎根于大地之上,与学生一同去追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进而有了以天下为己任勇敢担当的更高的人生信仰了。[/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FACE][/COLOR][/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我想这样的教育生活才是来源是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才是脱离低级无味或是只满足于现状随波逐流、牢骚满腹的生活。当阅读注入到生命之中,就如养分顺着一个人伸展的根系从四面八方点点浸染,滋润着他的精神世界,丰富着他的灵魂。她的生活一定会处处欢喜,事事有趣,孤独而不寂寞,身心气质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志惠老师的成功就成了水到渠成。看看志惠老师读的那些书的名字和那67万多的帖子点击率,以及她每天把自己充满对生活热爱的心声诗意地流淌出来变成文字,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羡慕和敬佩,羡慕志惠老师的的幸福,敬佩她思想的宽泛和深远。单单这一点就足以吸引我们向她学习,开始阅读![/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FACE][/COLOR][/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   说实在的,今天听了志[/P][P][P][LINE-HEIGHT=150%][P][ALIGN=left][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惠老师的讲座,我感到汗颜和惭愧,因为自以为爱看书的我比起志惠老师读的书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我读书既没有计划,也没有章法,更谈不上专业化,所以,今天的讲座给我的触动和指导真的很大很大,我想,即使我胸无大志,不能像志惠老师一样那么优秀,不想成为一个名师,也不想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单单为了润泽自己,让自己拥有高雅一点,充实一点,幸福一点的生活也应该大量阅读。我想我可以这样做,第一、梳理[/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自己的知识缺陷,制定一个读书计划,结合工作生活实际列出所读书籍的先后顺序;第二,挤出时间,完成阅读计划。以前读书总是随性而行,一本书可能读上一个月也没有读完,给自己的理由就是没时间,我经常让学生学会利用小块时间,这一点自己首先要做到。像钟杰老师,陈爱勤老师那样,每天包里也装一本书,规定自己读完这本书的时间;第三、坚持写读书笔记,有时会有话到口边却不知来路的现象,现在看来就是记性不好还光读不记的原因,结果看过的书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其中再好的营养也无法吸收,所以以后每看一本书都要留下印记,或记笔记,或写感悟,真正变成自己的。暂时先是这样一个粗糙的想法,[/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也请志惠老师老师和在座的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导。[/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FACE][/COLOR][/SIZE][/B][/ALIGN][/P][/SIZE][/FACE][P][/P][P][LINE-HEIGHT=150%][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每一个读过书的人都有可能体验过那种被作者或是书中人物的[/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人格榜样[/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和[/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精神气质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伟大传统[/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所[/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唤醒,穿越[/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过[/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自己灵魂[/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的感受[/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当我们把这种感受传递给学生,唤醒他们,穿越他们灵魂的时候,可能是我们当教师最享受的时候。我特别欣赏志惠老师所说的“[/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靠什么去修炼?专业阅读[/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当[/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孔子和苏格拉底[/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这样的圣人和伟人走进自己的心灵,那些倦怠和烦闷就会消形遁迹,当我们“[/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日渐拥有一份对于职业、学生以及自身的信任、信念乃至信仰[/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的时候[/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自己的教育生活[/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就会变得[/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幸福完整,[/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也许我们现在还都是[/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 “教书匠”[/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 [/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到[/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能师”[/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再到[/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人师”[/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还有重[/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重境界,[/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修炼自己,开始阅读,[/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人师的[/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那些[/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像花的芬芳,酒的醇香[/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的[/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学识、智慧、人格”[/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也会慢慢在我们身上有所体现[/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一位名师说“[/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对老师来说,推动其事业发展的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这两者哪一个都需要好书来引领自己,润泽自己,[/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所以,[/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单单只为了润泽自己,也要开始阅读。[/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FACE][/COLOR][/SIZE][/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每一个班主任朋友,即使你拿出你全部的时间、精力去寻求专业发展,这都是一件“盈利”的好事,因为它会在促使我们对事业的追求中,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时,也使自己的生命丰盈美满。如此,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FACE][/COLOR][/SIZ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rgb(0,0,255)][SIZE=14pt]”志惠老师这段真挚的忠告之语鼓动着我,是不是也激动了您呢?!那就让我们再次用鲜花和掌声感谢志惠老师!行动起来,也开始阅读吧!开始专业阅读吧![/FACE][/COLOR][/SIZE][/B][B][FACE=宋体][COLOR=rgb(0,0,0)][SIZE=14pt][/FACE][/COLOR][/SIZE][/B][/LINE-HEIGHT][/P][P][/P][/FACE][/COLOR][/SIZE][/B][/LINE-HEIGHT]
      此帖受到1次评价, 累计:积分+1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FACE=宋体][SIZE=14pt][P][B][COLOR=#d71864][FACE=宋体][SIZE=6]“不愠”的魅力[/FACE][/SIZE][FACE=宋体][SIZE=14pt][/FACE][/SIZE][/COLOR][/B][/P][/FACE][/SIZE][P][FACE=宋体][SIZE=14pt][/FACE][/SIZE][/P][P][COLOR=#3b1772][FACE=宋体][SIZE=14pt]   今天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谁来了解你”,受益匪浅。他解释[/COLOR][/FACE][B][FACE=华文新魏][SIZE=14pt]“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FACE][/SIZE][/B][B][FACE=华文新魏][SIZE=14pt][/FACE][/SIZE][/B][/SIZE][/P][P][COLOR=#3b1772][B][FACE=华文新魏][SIZE=14pt]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COLOR][/FACE][/B][B][FACE=华文新魏][SIZE=14pt][/FACE][/SIZE][/B][/SIZE][/P][P][COLOR=#3b1772][FACE=宋体][SIZE=14pt]   感悟:南先生这样一解释,让我们感到君子的心态和行为并不难达到,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怨天、不尤人,反问自己,从学问、修养、做法上找原因,心境拓宽了,一切都变得朗润起来了,什么误会呀,压抑呀,挫折呀,困难呀,甚至别人的使绊子也都变成考量自己心量的机会,然后通过调整和努力让自己进步。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做学问,为学问而学问,这不是精神胜利,而是打扫自己的灵魂,开始讲究一点人生哲学了。[/COLOR][/FACE][FACE=宋体][SIZE=14pt][/FACE][/SIZE][/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P][P][COLOR=#df3177][FACE=华文新魏][SIZE=24pt]学而有何乐?[/SIZE][/FACE][FACE=华文新魏][SIZE=24pt][/SIZE][/FACE][/COLOR][/P][P][COLOR=#3519a2][FACE=宋体][SIZE=14pt]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COLOR][/P][P][COLOR=#3519a2][FACE=宋体][SIZE=14pt]以前读这三句话,也就是对中间这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还有些受用,尤其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拿出来当做客套话或是劝酒词。而对第一句很是不解,尤其是当了教师以后,经常看到学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的情景居多,更是不知道如何用孔老夫子这句话来教导学生。至于最后一句,更是感到难以达到和不可思议,因为周围浮躁的心到处都是,而且这是一个张扬的社会,很多人要是有点成绩或值得炫耀的东西唯恐人家不知,又怎能做到人家不了解“我”而我并“不愠”呢?所以一直感觉这几句难以与现实结合起来。今天读南先生的解读,才知道自己的肤浅。南先生说:[/SIZE][/FACE][B][FACE=华文新魏][SIZE=14pt]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作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SIZE][/FACE][/B][B][FACE=华文新魏][SIZE=14pt][/SIZE][/FACE][/B][/COLOR][/P][P][COLOR=#3519a2][FACE=宋体][SIZE=14pt]    感悟:首先要修持自己,自得其乐。一个不达观的人,没有修养的人,即使拥有很多知识,也不能拥有快乐,所以要读好书,与高人进行精神交流,做到精神豁达;其次,格局要大,人如果只是考虑自己,无非一个独乐乐,而当我们愿意与别人分享的时候,进一步让自己的心里装着更多的人,想影响别人的时候,心中涌动的就是强大的力量。就如两个教育痴人,郑学志和郑立平老师,他们自己工作出色,放弃行政职务,甘愿做一个普通的老师,还出钱出力带领全国几百老师走出职业倦怠,用心做教育,去影响周围的老师和自己所教的学生。这种心灵激荡心灵的人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才是真正的乐![/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COLOR][/P][/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
            • 积分10318
            • 经验549910
            • 文章10207
            • 注册2008-10-02
            [QUOTE][B]下面引用由[U]枫林客[/U]发表的内容:[/B]

                        前 言  自从上次听了高堂明镜(谌志惠)老师的关于专业阅读的讲座,内心一直不能平静,因为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我来说,不要说专业阅读,只是应付自己的工作的那点阅读也是没有计划的,所以惭愧之心甚是惴惴...[/QUOTE]
            潘老师的这种做法很好,欢迎你来杏坛开帖!
            [color=red][B]付义六[/B][/color]欢迎您访问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fuyiliu2008][color=red][B]雄鹰展翅[/B][/color][/url]   班刊论坛连载:[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25043][color=blue][B]雄鹰展翅的心灵感悟[/B][/color][/ur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28
              • 经验55237
              • 文章1202
              • 注册2008-04-17
              向枫林客姐姐学习了,今年暑假在班主任之友杂志封面上看到了您的照片,欣赏了您的美文!
              我是小蚂蚁!虽然我很慢,但我一直在爬!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QUOTE][B]下面引用由[U]wxsf9813[/U]发表的内容:[/B]

                 
                潘老师的这种做法很好,欢迎你来杏坛开帖![/QUOTE]
                [SIZE=4]呵呵,感谢付老师的支持! 不知能否坚持下来,还望监督呢![/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小蚂蚁[/U]发表的内容:[/B]

                  向枫林客姐姐学习了,今年暑假在班主任之友杂志封面上看到了您的照片,欣赏了您的美文![/QUOTE]
                  [SIZE=4]妹妹好!很惭愧,哪是什么美文?一定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祝妹妹节日快乐![/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P][FACE=宋体][SIZE=18pt][FACE=楷体_GB2312][COLOR=#b11b75][SIZE=6]失意忘形[/SIZE][/COLOR][/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8pt][/SIZE][/FACE][B][FACE=宋体][COLOR=rgb(0,128,128)][SIZE=14pt]“[/SIZE][/COLOR][/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gb(0,128,128)][SIZE=14pt]我们都常听说[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得意忘形[/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失意不忘形[/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发财、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原来的性格完全变了。[/FACE][/SIZE][/COLOR][/FACE][/B][B][FACE=宋体][COLOR=rgb(0,128,128)][SIZE=14pt]”[/SIZE][/COLOR][/FACE][/B][B][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读到这一段,真是让我体会颇深。[/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的失意耿耿于怀,真的是失意忘形了。首先是对自己的一切产生怀疑,感到自卑,接着是不想见人,看什么都不顺眼。其实想想,如果自己的工作特别出色,无论是领导或是同事,都不可能熟视无睹。所以,凡是遇到不公,想想自己有没有优秀到别人超不过你,若是没有,得不到的就不要有任何怨言,即使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也证明那还是不属于你,因为你在哪个方面没有能力。这样一想,就俯下身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积累再积累,并且放下那些功利心的时候,得到的是慢慢的提高,即使眼前没有名利,却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心灵滋润,单单只一点就是最大的收获了。[/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所以得意不能忘形,失意更不能忘形。失意的时候好好反思自己,真正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那该是多么地快意潇洒啊!安顿自己心灵,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身处这纷纷扰扰的世间,不过,多读这样的书,就是一次一次给自己的灵魂按摩,洗涤,澄明![/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B][/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4
                      • 积分4987
                      • 经验44056
                      • 文章4989
                      • 注册2008-05-25
                      问候你,枫林妹妹。
                      快乐女人,精彩人生.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B][SIZE=6][COLOR=#993366]回归原始,寻觅自己想要的
                        [FACE=楷体]——听张乐华老师解读《娱乐至死》的感想[/SIZE][/COLOR][/FACE][/B]
                        [B][FACE=楷体][SIZE=5][COLOR=#993366](原创 河南 潘颖)[/FACE][/SIZE][/COLOR][/B]
                           [SIZE=4][COLOR=#000080][B]心语本月的经典共读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对于外国人写的东西我似乎有种本能的抵触,一来是对他们的语言表述不习惯,总是有种语序颠倒的感觉,二是理解困难,《娱乐至死》带有一定哲学性质,语言的娱乐性当然就不像近来读的于丹的《庄子心得》那样流畅而舒心,所以所读的二十几页也只是读读停停,后来干脆就是翻翻目录了。今晚张老师的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我把自己的凌乱思考也穿起来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考。[/B][/SIZE][/COLOR]
                        [SIZE=4][COLOR=#000080][B]1、正视娱乐的现实:张老师说波兹曼对媒介体制转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并用很多实例来说明人类的娱乐,依靠依赖媒体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严重到让童年消失,直至人类死亡。当我听了原新国老师和其他老师谈到“媒体无罪,如何利用在于我们”后,我更是对自己对媒体的认识有些模糊感到后怕,比如,我还是想着媒体给学生更多是负面的东西,所以应限制学生的娱乐。而没有真正认识到媒体娱乐到底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哪些是需要疏导学生的。就在今天,院里一个正上初一的男孩儿上网玩游戏两天都不回家,家长纠结郁闷,若是遇到这样的孩子单单用堵的办法显然不行。所以,既要认识媒体了解其危害和益处,认同她存在的价值,又要让自己和学生认识到其消磨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却很少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的弊端,有选择的利用媒体。通过大家的讨论, 我知道了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回归原始,寻觅自己想要的。[/B][/SIZE][/COLOR]

                        [SIZE=4][COLOR=#000080][B]2、          勤修自身,育人育心[/B][/SIZE][/COLOR]
                        [SIZE=4][COLOR=#000080][B]我个人认为,波兹曼是想通过自己的阐述告诫人类:不要为娱乐所迷失自己,警惕娱乐带来的潜在危害。我忽然记起净空法师经常说的佛教偈语“去除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似乎这一句就可以了,贪嗔痴慢的任何一条都能让人失去理智,迷失自性,唯有勤修戒定慧才能让自己心灵安详。做教育,做教师的更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无论我们是老师也好,还是为人父母也好,我们首先要把自己这个人“树”起来,这样才能去影响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我们不只一次在群里听老师讲座,他们都提到“身教重于言教”的经验。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一点,我有深深的体会,前几年,我的夫君考研,考博,他的同学有些不理解,他说不为别的,只为给孩子做做榜样,而且因为学习,接触到许多哲学和儒释道方面的观念,不自觉中就融化到自己的生活中了。比如,有了闲暇就是阅读,网购的书籍堆放在家里的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触手可及,开卷即阅。生活上却要求极低,简简单单,却每每在孩子们遇到知识上和生活上的困惑和疑问时侃侃而谈,不知觉中帮助孩子们破迷开悟,所以,家里的几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就在很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因为痴迷于电视和网络而纠结的时候,我们家的孩子和几个妹妹的孩子都能自觉控制自己,明理懂事,学习也都在班里很优秀。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寒假,几个孩子很少浪费时间,在一起不是商讨问题,就是谈古论今,各自都有自己的计划。其实仔细想想,他们是在大人的影响下从学习中找到了自身想要的东西和价值,发自内心想做最好的自己。而且,我还发现,这几个孩子也在相互影响,二妹家的孩子考了个全校第三,假期里自己开始学习新概念二,这些行动又促使三妹家才上四年级的孩子也不再贪玩,两人到一起,大的给小的讲讲这,说说那,孩子教孩子。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心的作用!可见,勤修自身,育人育心的重要性!真要做到了,教育也就近乎成功了。[/B][/SIZE][/COLOR]
                        [SIZE=4][COLOR=#000080][B]3、          留住童年[/B][/SIZE][/COLOR]
                        [SIZE=4][COLOR=#000080][B]今天的讲座给我的感触较大的是“留住童年”几个字,毋庸置疑,现在的孩子生活上是富有的,但童年真正快乐却在远离他们。物质的富有,感官的刺激,家人的娇宠,让童年的孩子们失去了该有的天真,学校教育也被许多功利的东西所污染或替代了,人的灵性更多地被转移和物化了。这是一种退化而不是进化!做老师的必须清醒,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们营造一些童年的境况,还给他们一些人性中原始的东西。这让我一下回忆起儿子小时候我经常和他一起玩沙子,到乡下居住,出去旅游的情景来,每次他都是对所玩自然之物,所到之地的自然景物流连忘返,每次他回来总有许多在同伴儿前谈话的资料,那种开心是很难用昂贵玩具买来的。我也想起了带学生们一起野炊的情景来,捡柴、生火、做饭,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笑得倒在地上,被烟熏得睁不开眼睛,吃完收拾垃圾,哪一样都是第一次经历。包括那次其中一个孩子被摩托车撞伤,层层经历都成了难忘回忆。还有,利用废旧瓶子种上花草,去关注生命的成长。童年,要是多一些这样的经历,该多么富有色彩啊!所以,娱乐,换一种方式,回归自然,在这个浮华充斥的现实中未尚不是一种高境界。我们尽力而为,也许给孩子留下的是最好的财富。[/B][/SIZE][/COLOR]
                        [SIZE=4][COLOR=#000080][B]尽管,我没读懂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但今天的讲座也让我收获的多多。再次感谢这次的经典齐读活动,再次感谢张乐华老师和与会参与讨论的老师们![/B][/SIZE][/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真是巧合——我在寒假期间也读了《娱乐至死》,当时,我是在书店买的书。看过题目后,看一下目录,就买下!很好的一本书!告诉文明热到死的深刻教训和道理!惊醒啊!警示意义很大!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03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