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6
    • 经验104447
    • 文章8249
    • 注册2006-09-11
    问候一下。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君子兰[/U]发表的内容:[/B]

      问候一下。[/QUOTE]
      谢谢纪老师的光临!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COLOR=#0033ff][SIZE=4]              [B]《课堂管理,会者不难》[/B]
                                 ——读书札记及感受
                               
            怎样的阅读才能提高自己,怎样的书籍能让人学以致用。我认为,阅读是需要过滤的,对于文学书、小说、消遣类的书籍,我们只需大致浏览,不需细细品读,抓住重点即可,对于精华直接吸收。阅读理性类或案例类的书籍,需要进一步思索,最大提升就是及时整理出文中的精华,细细咀嚼,对于著作中的问题所引起的共鸣,产生的思考,要延续探索,这样的阅读提升最快,牢记最深。
            近来一直在读王晓春老师的著作,看似平常的教育教学问题,王老师总能从最细微的地方进一步阐述,思维缜密,解读周全。他的著作都以研究问题学生,探究教育本质而著称,每一次的案例探究真知灼见,感受颇深。
            作为教师,我们所发挥施展的才华、接触学生,传道解惑的场所就是课堂。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是我们的演练场,是我了解学生的窗口。课堂管理是老师们最头痛的事情之一,老师们往往将大量精力投入课堂管理,以致真正研究教学的时间都被挤占了。课堂管理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没有好的课堂管理,一切教育教学计划都会落空。王晓春老师从课堂是什么、课堂管理是什么、课堂管理的四个支柱理念、如何创建有安全感的课堂、如何创造有秩序的课堂和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六个方面谈及,前三章讨论课堂管理究竟“是什么”,后三章讨论“怎么办”,王老师前三章侧重理论探讨,后三章侧重操作方法。
            为了尽快吸收提取精华,对每一次案例探究在心灵留下的短暂思考,我将每一章的阅读感受分别用文字加以紧固封存,在脑海留下印记。以下是阅读王晓春《课堂管理,会者不难》的阅读札记及思索。
        [/SIZE][/COLOR]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P]        [COLOR=#0000ff][SIZE=3]                [B]第一章   课堂是什么
          [/B]    [/SIZE][/COLOR][/P][P][COLOR=#0000ff][SIZE=3]    第一章从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课堂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两难之中和课堂对学习有利有弊,四个方面阐述课堂是什么。
                     
                          [B]第一节  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B]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说,管理是教育者的一种额外负担,管理是对教育的冲击。教育和管理是被迫成亲的,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离异,课堂就成了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
              其实教育教学与管理是两股劲。教育教学是慢功,管理是急活。教育教学本质上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管理,本质上是要完成管理者的预定目标,教育是要启发学生主动成长,而管理一般都是自上而下施加压力。教育教学与管理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互支撑的一面。好的管理有教育功能,好的教育教学也有管理功能。
              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二者既矛盾有相互支撑,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王晓春老师从六个方面做了阐述:
              一、把管理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
              二、管理者必须有大局意识。
              三、台上管理,台下教育。
              四、 先管理,后教育。
              五、对管理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六、分清精力要讲战略。
              事实上管理和教学是同步进行的。教育是慢功,个别教育不适合在全班场合进行,“台上管理,台下教育”,把教育放在事后、放在课下进行。王晓春的这个观点非常赞同,课堂是传道授惑的场所,利用太多时间去教育个别学生,不仅耽搁了教学进程,影响了全班其他同学,浪费了大多数同学的时间强行连坐,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经验证明,当时就想分清是非,不但会耽误教学时间,而且大家都在气头上,冷静不下来,结果会越闹越凶。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暂时稳住局面,真正解决思想问题不能靠管理,要靠事后的对症下药。
              课堂上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可以依据“先管理,后教育”的原则来处理。优秀教师上课的时候心里想的主要是教学,教育工作(尤其是个别生教育)一般不放在课堂上进行。
              任何生命本身都有一种内在的成长冲动,不可遏制。比如说纪律吧。纪律是一种规范。凡属规范,都有封闭性,它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某种保证的,它不是活动本身。纪律没有灵魂,纪律本身不生产任何东西,纪律本身没有什么创造性。 纪律是保障,不是魔杖。成长绝不是奉命完成的。
              提高管理能力,首先是在整体上要对管理有明晰的认识,只有零碎的技巧是不行的。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他用在管理方面的精力占多大比例。教师本质上是个教育者,而不是管理者,他应该更像一个专业人员,而不是一个官儿。在战略上,教师应该逐步地,尽可能地减少分配在管理方面的精力,把主要精力放到教育教学方面来。这是一个努力方向。[/SIZE][/COLOR][/P]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P]  [SIZE=3]           [COLOR=#0000ff] [B]第二节    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B]  
                [/SIZE][/COLOR][/P][P][SIZE=3][COLOR=#0000ff]    课堂这个环境,对于教师和对于学生,含义是有差别的。课堂对于教师,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教师走进课堂,满脑子都是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般不会像在这里交友或游戏。当这种想法指向学生的时候,就会变成“应该”。
                事实上学生不可能都像教师一样,把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放在第一位。教师的首要问题,不一定是学生的首要问题。教师幻想学生和自己保持绝对的一致,把课堂变成师生一心一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绝不分心的地方,这就抹杀了师生的差别,抹杀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差别。他们以为课堂对教师意味着什么,对学生也应该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厢情愿,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所以他们总是碰钉子。
                教学,既不能人教师的性,也不能人学生的性,优秀教师的本领是灵活地再师生二者心理需要的结合点附近游动,像鱼儿一样前行。当你和学生真有心灵的交流时,当学生发现教师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时,教师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他们会更上心地完成。这叫做人际交换。
                事实上,即使在课上,教师也完全可以和学生做朋友的,朋友之间也可以以严肃的态度谈论严肃的问题。真实的课堂不但是一个教学与管理交汇的地方,而且是一个学习与生活交汇的地方,对于学生尤其如此。[/SIZE][/COLOR][/P]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P]             [B]   [/B][COLOR=#0000ff][SIZE=3][B]第三节   课堂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两难之中[/B]
                  [/SIZE][/COLOR][/P][P][COLOR=#0000ff][SIZE=3]    社会化不是铸模化,管理绝不是一刀切。社会化意味着很多人遵守共同的规则,否则社会无法正常运转。课堂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严肃性,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像溺爱孩子的家长那样行事。
                  大量经验告诉我们,课堂突发事件多半与学生个性受到压抑有关。没有导流渠,洪水就要冲垮堤坝。即使单纯为了维护课堂秩序,为了实现正常的教学计划,课堂管理也必须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从积极方面说,个性是生命力的源泉。没有个性的人不可能有创造性,其成员缺乏个性的集体,则是灰色的,整齐划一,千人一面,没有生气。课堂管理如果不能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其危害一点也不必社会化要小。
                  对于教师来说,促使学生社会化与发展学生个性这两项任务,他们做前一件往往热情甚高,而且驾轻就熟,做后一件事则往往不大情愿,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做。强调课堂的社会化任务而忽视个性化培养的教师,往往偏爱性格外向的孩子而不喜欢性格内向的孩子,因为内向性格的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较多。
                  内向和外向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内向与外向又常常交织在一个人身上。按一般人的理解,所谓性格内向,是指拘谨、木讷、不善交往、沉默寡言,好静不动,而外向是指活泼好动、爱说话、爱交往、爱表现,其实这种理解是很表面而且片面的。
                  内向和外向的主要区别是,内向者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而外向者更多关注外部世界,内向外向说的是性格的总体倾向,并不光指外部表现。事实上很多善于表达的人是内向者。有些性格非常外向的学生其实并没有什么大出息,他们把精力都用在外部表现上,因此思想缺乏深度,他们把精力都用在表达和交往上了,几乎没有时间沉下心来思考什么。所以,社会化只是一个基础的要求。
                  课堂缺乏隐私,对学生有控制作用。经验告诉我们,强调社会化任务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尊重学生的隐私。课堂缺乏隐私,有利于干涉,固然对管理有利,但教师对此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把这个条件用过了头。凡是缺乏隐私的地方,人们做事必然增加隐蔽性,隐蔽性是缺乏隐私的孪生兄弟,或者说隐蔽性是缺乏隐私的影子。
                  教师缺乏隐私,课堂缺乏隐私,这对教师的性格影响很大。正面影响是使教师习惯于比较严格地要求自己,所以教师阶层是最模范的公民,他们的品德在个阶层中属于上乘,这在各国都是如此。可见监督之伟力。但是这种缺乏隐私的生活方式也有负最用,最大的麻烦是引起心理问题,紧张,焦虑,压抑。[/SIZE][/COLOR][/P]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P]                      [COLOR=#0000ff] [/COLOR][SIZE=3][COLOR=#0000ff][B]第四节  课堂对学习有利有弊
                [/B]    [/SIZE][/COLOR][/P][P][SIZE=3][COLOR=#0000ff]    班集体如果有良好的学习气氛,会形成某种良性的“气场”,对每个学生都有推动作用。好的班集体平均分就会比较高,校风良好就普遍爱学习。课堂最有利的地方是,它能够“批量生产”人才,社会成本比较低。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哪个国家也无法取消班级授课制。教育若是改成完全一对一的形式,社会成本就太高了,教育就无法普及了。
                    然而课堂对学习的害处也是很明显的。凡是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集体人数越多,班额越大,管理任务越重。严格的管理虽然能提高平均分,却难以出尖子生,反过来,课堂较乱,平均分难免下降,但个别学生却可能格外出色。
                    鱼和熊掌要兼得,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可是教育者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你别无选择。于是教育者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想出了如下几种对策:
                    一、重点强调集体秩序,以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环境,至于学生个人是否能独立学习,那就看他自己的的“定力”了。
                    二、重点培养个人独立性、个人“定力”,靠每个成员的自觉来形成良好的集体环境。
                    三、集体环境和个人独立交替进行。
                    四、找到集体心态与独处心态中的“中点”。
                    前两种办法是两个极端,后两种办法属于折中调和。后两种方法即使在集体活动的时候,也搞得比较宽松,不使学生丧失独立性,而在学生独立学习的时候,也能不忘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换句话说,这种集体环境是“独立个人的联合体”。这当然是最理想的课堂生存状态,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
                    王晓春老师针对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什么是宽松的学习环境,他的理解如下:
                    1、教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提硬性指标,或者至少其要求比较实事求是。学生的应试压力、排名次压力不大。
                    2、师生都不迷信标准答案。
                    3、允许学生质疑教师的意见。
                    4、学习方法不搞一刀切,尽量因人而异,或者至少分类指导。
                    5、课堂纪律相对不那么严格。
                    6、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
                    以上的这几种氛围对尖子生最有利,但是如果弄不好,平均分可能下降。所以教学要尽量兼顾二者,要找到培养尖子生和提高平均分的平衡点。
                    我国的国情是,教师往往片面强调课堂对学习的好处,忽视其弊端,甚至有意无意地把课堂看成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眼中只有课堂,除了课堂没有别的学习之处,除了集体学习没有别的学习方法。这恐怕是一种职业病,是自我中心造成的。
                    课堂是一个奇特的、充满矛盾的地方,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认识了这一点,教师就不会迷信课堂了,教师地课堂的期望值也就合理了。于是教师面对课堂的种种问题,心态也就比较平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木业将更加人性化和实事求是,教师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不会那么一根筋地与学生较劲了,他会动脑筋研究。方法的僵硬来源于思维的简单化,只有承认了课堂环境的复杂性,才能真正理解课堂教学。
                [/SIZE][/P][/COLOR]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B][SIZE=4]  [/SIZE][/B][COLOR=#0000ff][SIZE=3][B][SIZE=4] [FACE=黑体]如何伴你成长[/SIZE][/COLOR]
                  [/SIZE][/B]                       
                      [FACE=楷体_GB2312][B]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他自己的人生态度。那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班学各种技能的家长,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必定也愿意孩子顺应天性愉快的成长。
                                                                ——题记

                  [/B][/FACE]    面对日趋激烈的年代,你会在孩子生长的起跑线上增加砝码吗?假如自己有了孩子,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去培育他?
                      我常常看到当下我所教的学生,不断的引起我的思考,在内心深处不断的叩问自己的心扉,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孩子,在你没有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上,我一直在幻想给你这个小生命应怎样的环境伴你成长呢?
                      有时我苦思冥想,思绪千丝万缕,对照自己的童年希冀着迎接你的童年,让你在成长中得到应有的教育,而非强加意志压在你的头上,在教育的过程中不留痕迹和说教,潜移默化的根植在你幼小的心灵。
                      有时在工作中参照自己所教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泛起一阵波澜,怎样的教育让你的童年过的充实、幸福、有意义,怎样的成长让你自由汲取生活的养分,快活而健康的茁壮成长呢?
                      人的一生,匆匆数载,虽然生命的长度大致相同,但是我们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
                      时常回忆自己幼小的童年,脑海里的记忆残骸印象深刻,成长中的教育也是随着自己的变化而变化。
                      我的父母在我幼小的时候没有过多重视过教育,不是他们不懂得教育,而是我所处的年代,是一种自由生长的年代,社会的竞争行为远远不像今天这样肆虐。可以说,是跌跌撞撞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路走来,感慨万千。
                      对于我人生的教育问题,父亲在我的人生十字路口教导过,但更多的是一种超前灌输思想,在青春期的年纪中,自己常常逆反,厌烦了那些所谓的说教灌输。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和酸甜苦辣,让我对当年父亲的教导有了深刻体会。
                      常常在忆,对于未来,大多数父母担心孩子走上歪门邪道,一味的说教提醒,缺乏有效的方式沟通。即使自己认为头脑清醒也只能默许父母的观点,在生长期的环境中形成了过于自信又产生疑虑,这样的日子造就了我的性格的另一面温文尔雅。
                      对于未知的事情,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没有遭遇的事情父母患得患失,行为紧张,过于担忧,他们常常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细细回想起来,教育孩子成长是一个严肃而又对性格有着深刻影响的大事,教育不容小觑,让我对教育孩子成长越来越迫切。
                      人的一生经历风雨,有挫折,有成功,有悔恨,有泪水,这样的一生才值得我们体味。
                      真正的实践远比深刻的说教来的强硬,影响更深刻。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无法复制的,你根本无法对他人做出具体的规划和指定的道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好的环境来助他一臂之力。
                      虽然你还没有来到这世上,但自己从事教育,一直在思索探讨着教育问题,怎样营造一个育人的坏境而不打扰你正常的生长。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卢梭所提出的“教育即生长”的观点,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去。
                      当我从一本书中读到这段话时,与我的教育思想相契合,过于强加反而让你犹如重负。
                      一种平常心态去面对你的成长,凡是属于你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量,以一种朋友式的讨论和交流的氛围包裹着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想,过多的教育反而是一种强加,人的天性与生俱来,跟着自己的成长经历自然生成,让你的童年充满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养成一种基于爱和自信的独立精神,从而健康的生长。
                      这是我仅有的教育理念基于对生活的观察认识,愿给你创造这样一个环境!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短暂的,但是也是最丰富的,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下,保持一个完整的童年对你来说弥足珍贵,作为一个父母,我会注重你的心智教育和自然成长,不干涉过多的外界因素,让你的童年富有情趣,充满温馨回忆。
                  [/FACE]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6
                    • 经验104447
                    • 文章8249
                    • 注册2006-09-11
                    王老师行动好快,阅读生活有声有色。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3500
                      • 经验556541
                      • 文章3409
                      • 注册2011-09-22
                      我也喜欢看书,只是工资太低了,买不了几本。
                      青春那么美,努力创造吧,不为名利累,给心放个假。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6
                        • 经验104447
                        • 文章8249
                        • 注册2006-09-11
                        期待王老师继续带来好文。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黎淼[/U]发表的内容:[/B]

                          我也喜欢看书,只是工资太低了,买不了几本。[/QUOTE]
                          呵呵,可以在网上阅读电子版的啊!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