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3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人类灵魂工程师(转载)
                      王晓春
      网上争论“人类灵魂工程师”问题。有人希望教师“自觉地摘下这个神圣的面具”,有的人则反驳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命题仍然是很有重要意义的”,“中国呼唤人类灵魂工程师”。
      “人类灵魂工程师”只是个比喻的说法,并非正式的职务名称,在我看来,接受不接受这个称号大可自愿,喜欢不喜欢这个称号则可以各说各的理由。也就是说,在教师是否“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各方最好谁也不要当对方的“工程师”,还是都做“对话者”为好。
      本人也愿意做一个“对话者”,参加讨论。作为教师,我是属于自愿摘掉“人类灵魂工程师”高帽的一个人。我的理由是:
    1、把教师说成“人类灵魂工程师”,对师生双方都是不敬。
    2、人类灵魂只需要对话者,引导者,指导者,而不需要“工程师”。
      《现代汉语词典》,对“工程师”词条的解释是:“技术干部的职务名称之一。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
      很清楚,“工程师”是搞技术的。这就是说,如果你认定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你就等于承认教育工作是一件“技术活儿”。这显然不对头。教育包含技术,但绝不单单是技术,它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更像艺术,而不是技术。把教育技术化,训练化,正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而技术化和训练化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恰恰就是“工匠化”,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工程师化”。一个满眼都是“工程师”的学校,其风格会更像制造标准件的工厂,而不像是热爱智慧的场所。查我们的中小学,像工厂的确实很多很多,难怪这么多教师认同“工程师”的称号,这和他们工厂般的生存环境大有关系,他们在潜意识里早就认定自己是“工程师”了。他们没有注意到,“工程师”这个称号加在教师头上,实际是某种歪曲和不敬。
      教师若是“工程师”,学生是什么呢?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现在教师变成了“工程师”,等量代换,学生就成了“工程师”的工作对象。而“工程师”这个称呼本身就意味着他的工作对象是“物”,是零件,是项目,而绝不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你只要认定教师是“工程师”,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把学生看成“零件”,看成“螺丝钉”,看成实现升学指标的“载体”。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肯定就消失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肯定就会落空,因为在一个工程师的眼里,“零件”、“螺丝钉”和“工程项目”绝对不是主体,对它们也谈不上什么尊重,它们是被“安排”、被“设计”、被“计划”、被“塑造”的东西。查我们的中小学,目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果然很少,可见很多教师正是在用“工程师”的态度对待学生,则他们认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口号应该说是顺理成章,不足为怪。倒霉的是学生,他们被“物化”了。很多专家、学者、教师痛心疾首的所谓“人文精神流失”,说的就是这件事。当你真正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活人的时候,你对“灵魂工程师”提法就会觉得别扭。我自己反思“灵魂工程师”的口号,就是从这种别扭的心态开始的。
      那么,人类灵魂需要不需要“工程师”来“设计”、“塑造”甚至“加工”呢?
      有人认为需要。理由是“众生不平等是绝对的,众生平等是相对的”,“人与人之间在道德、观念、意识、行为、能力上就会有落差”,所以就要由一部分人来“加工”另一部分人的灵魂。有位先生甚至很肯定地说:“一个灵魂没有资格去加工另一个灵魂吗?谬哉!”
      这很像自古就有的“上智下愚”论。这位先生是把人与人德智体诸方面事实上的差异和人格的不平等混为一谈了。我想这位先生也一定承认会有人比他道德更高尚,行为更得体,能力更强,那么这个比他高出一头的人是否就有“天赋的权利”来“加工”您的灵魂呢?我想,该先生未必同意。退一步说,即使这位先生自愿被高人“加工灵魂”,多数人恐怕也不会愿意。你比我强,不等于你有权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条件下教训我,我有我的主权。这是一个现代人起码的人格平等意识和自尊心。
      这并不是说现代人拒绝反思和改变自我。恰恰相反,现代人正因为有强烈的超越自我的意识,才会反对别人“加工”他。一个等待别人“加工”的灵魂是被动的,可怜的,缺乏自主性的灵魂,说得难听点,是“死灵魂”。真正活的灵魂是主动学习、主动改变自我的灵魂。这种灵魂需要的绝不是“加工者”,而是“沟通者”,“对话者”,引导者,指导者。我作为一名教师,绝不希望我的学生把灵魂放在我的面前,请我加工,因为那既是对他自己人格的侮辱,也是对我的侮辱——他把我看成了一个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我相信学生自身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我的任务是创造各种情境,让他们的生命力得以实现,在这种实现中发展自我,而我只在必要的地方进行帮助和适当的指点。注意,指点并不是“加工”。指点,听不听学生可以自愿选择,而加工则是强制。
      那么,对学生还有没有强制呢?有。那是法律、规章制度。但法律和规章制度不是“我”对学生的“加工”,而是我和学生都必须共同遵守的社会契约。在法律和规章面前,学生和我是平等的,谁都不是“加工者”。这就是法治。而“加工主义”,则是导向“人治”的通道。
      几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是“加工”人类的灵魂的最大规模的实验。那是要全国人民都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要“狠斗私心一闪念”,要实现八亿“神州尽舜尧”的雄伟目标。其结果如何?大家都看见了。“文革”的教训告诉我们,不管一个人动机多么高尚,能力多么强,都不要企图“加工”别人的灵魂或“克隆”自己的灵魂,那是注定不能成功的,因为灵魂之所以成为灵魂,就在于其主体性和多样性。
      有人认为当前“道德伦理观的下降”,是由于“人类灵魂工程师”太少了,所以大声呼唤“人类灵魂工程师”。我认为原因比较复杂,而且笼统说道德水平今不如夕也未必妥当。愚以为现在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太少了,而是“自命为别人灵魂的工程师,却对自己的灵魂状况缺乏反思的人”太多了。我自己的经验,主动摘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帽,反倒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灵魂水平,也有利于教育学生,因为反思是从不自满开始的,人一旦自命为“灵魂工程师”,就往往会忙于“加工”别人,顾不得反思自己了。这正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缓慢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是讨论里的一种声音。我绝对不愿自命为 “人类灵魂工程师”,不想“加工”任何人的思想,因为在我看来,那是违背现代人的道德观念的。
       “人类灵魂工程师”,据说最早是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赞,后来被加里宁迁移到教师身上的。
                                               2011,7,9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我的困惑
                      ——致420班的同学们
      亲爱的同学们:
      按照学校的惯例,昨天下午我们休息半天,晚上七点上晚自习。按照我们班级的惯例,在六点钟要进行班级委员会的工作会议。然而,下午4:30—6:30我的女儿要在我县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古筝。时间有点冲突,而且天还下着雨。是接女儿还是开会?我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为了不失信于同学,我选择了六点钟开会。而把接女儿的任务给了妻子。妻子虽面有难色,但还是支持我的工作。冒雨前往青少年活动中心接女儿。可我还是不放心,给一位朋友打去电话,让他帮忙把妻子和女儿接回来。
      当我急匆匆赶到学校时,已是快6:10。然而,一摸口袋,忘带钥匙了。探究室(比较大,而且是会议室的格局)的门打不开。怎么办?同学们已经聚集在办公室门口。好在教师备课室(独立的隔间,有点小)有老师在。于是,我临时选择在教师备课室开会。
      这几天一直在为班级的同学在自修时间的秩序问题头疼不已。有是同学们是在讨论问题,有时在吵闹,影响到其他同学则无法安静学习。我急欲和班级委员会负责人协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目前这种情况很是严重,班级呈现出一片喧闹,很明显有点浮躁,必须尽快加以解决,好让更多的同学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其实这里面能体现出同学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诚然,在班级管理方面,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我时常让同学们搞一些积极、有意义的活动。但渐渐我发现同学们进入到一个误区。为了活动而搞活动,有时纯粹是为了好玩。而根本没有去思考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据同学反映,前两天在“是否该穿校服”的辩论会上,同学们一味地争吵,甚至快要打起来。最终解决了什么问题呢?对校服的态度依然如故,该穿的则穿,不穿的照样不穿。联想到班级以前搞过的活动,向全年级同学发起“穿校服”的倡议以及“我要上北大”的倡议,还有班级文化建设当中的“宣誓”“班级公约”等等,真正内化在心,落实在行动当中的有多少人?而我们只是进行了一场闹剧,给别人以笑柄。我又听说在刚刚结束的语文和数学竞赛成绩出来后,面对“惨不忍睹”的分数,很多同学都无动于衷,反应平平,似乎有一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心态,我感到可怕。哀莫大于心死!对于一个时时刻刻用新思想、新理念进行班级管理创新的我来说,更是无地自容。
      就在开会中间,我的妻子打来电话,说家门钥匙落在女儿学习古筝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而此时古筝老师已经离开,帮忙接女儿的朋友有事已经离开。妻子以为我带着钥匙,又来到学校门口。而恰恰我的钥匙又落在家里。我急忙联系女儿的古筝老师,手机则是关机。突然,我想起女儿的古筝老师曾说过她家刚刚承包了我县食品公司楼下的彩票站,她一般下课后都要去彩票站。于是,我让妻子带着女儿到彩票站找女儿的古筝老师,想办法把钥匙找回来。我不知道妻子和女儿是怎样冒雨取回钥匙回到家。而我开完会后到教室安排同学们看《建党伟业》,紧接着又到级部开班主任会议。直到八点多才回到家。回家后据妻子讲,女儿的古筝老师走时发现妻子丢的钥匙,就随手带在身上,好在没有妻子和女儿跑更多的路,淋更多的雨。即使这样我还是是愧疚万分。
      然而,在开级部班主任会议时,妻子还是忍不住给我发来短信,抱怨:我真的想知道学校有多重要的事情,二十分钟都耽误不起,太伤心了……。想到这段时间接连发生的事情:班里的同学不配合我,家里的亲人不理解我,上学年的”模范”评比没有我……。回到家后,看到妻子不悦的脸色(其实妻子已经做好了饭,等我回来吃饭),那一刻,我彻底崩溃了。我没有顾及到妻子和女儿的感受,发泄一通,摔了家里的盘子……。饭也没有吃成,随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本已戒烟的我,一支又一支地拼命抽,来麻醉自己。最后,拉起被子,蒙头欲睡,哪里能睡得着?而是任泪水横流。即使这样,妻子和女儿还是接二连三地喊我吃饭,我没有理会。直到凌晨两点多,毫无睡意的我翻身起来,开始思考: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我这样拼命、执着工作究竟是为什么?
      关于学校“模范”评比的事,我想说一下。其实我并不在意自己荣誉的得失。但在学校一纸荣誉就代表自己自己的付出和价值。同时,令我想不到的是,八个重点班班主任,七个都是“模范”,而唯独我一个不是,也即意味着做得最多的反而是“最差”的(并不否定其他班主任的工作)。在只看重结果不问过程的学校考核评价体系中,我无可辩驳。另一方面,成绩体现的不正是大家的分数吗?也意味着大家在升级考试中成绩并不理想(可谓一损俱损)。即使有夏若璇全年级第一,段舒婷全年级第五的好成绩。我感到莫大的耻辱。也许我并不崇高,没有更大的胸怀不去计较(当然也显得我的不成熟),但我不虚伪,我展现的是我的真实。因为我不想让同事取笑,更不愿意让我的学生因我的“不优秀”而蒙受更大的耻辱,遭受更多的非议。如果再追问,这不更证实了我们的“华而不实”,注重形式而没有内容。我们为此应付出我们的代价,我们应该为我们的行为负责。而大家呢?我的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大家在自修课上肆无忌惮的喧闹,即使是在讨论,但毫不在乎他人的感受,这不应是我们420班的同学所为。在我连续两天强调之后,大家依然如故,我感到莫大的悲哀。
      早上六点钟,我来到教室,看到大家,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因为来时,我在心底已经有了要“逃离”的想法。恰好,级部给我们班送来了本周的“优秀班级”锦旗,还是让我有一丝慰藉。大家一个小小的“改变”(本周迟到人数减少),让我们有了荣誉。即使表面上大家似乎对“优秀班级”的锦旗并不在乎,可谁人不希望他人的夸赞。毕竟荣誉代表我们的付出,证明我们的优秀。然而,诚心来讲,迟到问题解决了没有,只不过是我们班迟到人数比其他班级少而已(其实是本周其他班级迟到人数多了)。
      六点半,我径直走到分管年级的刘校长办公室。目的是辞去班主任工作之职,既然我无力也无能改变班级的现状,我还是选择放弃(其实内心极大的不情愿)。于是,我带着不满、委屈、抱怨向刘校长控诉着。说实在,我对刘校长是有成见的。自从他接任本年级工作以来,一直“逼迫”同学们以苦学代替乐学,违背大家的学习意愿。然而,从六点半到十一点半整整五个小时的谈话中,我逐渐改变了自己对刘校长的看法。首先,他诚心诚意的虚心纳谏,已经深深感动了我。要知道刘校长是糖尿病患者,长期吃药,身上还携带着随时注射药物的仪器,而他能坚持五个小时和我谈话,真的令我敬佩。虽然,我和刘校长在一个学校,是同事,但没有搭过班,谈过话。但我知道他确实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以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走上领导岗位的,而且他是一位资深班主任,从开始从事教师职业就一直干班主任工作。通过交谈,虽然对他在班级管理上的一些做法不敢苟同,但他的班级管理理念还是超前的。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不同时代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亦不能改变。惟有的是一种理解。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一个老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热爱、执着以及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提到目前我们重点班同学的学习状况堪忧的神情,我知道他是多么的关切大家,这难道不是一种爱吗?他对学生时代的“学习”有着自己的看法:学习是苦中作乐,只有经历了苦的日子,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在学生时代,学习还是大家重要的任务。只有有了优异成绩大家才会快乐(大家最在乎的其实也是分数),试想哪一个人面对可怜的分数能笑得起来。这一点我深表赞同。其实,刘校长还是十分关注大家学习的过程,让大家更多的去享受这个过程。听了刘校长的话,我感觉自己很是渺小,自己做了些什么?与他比起来,可谓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同时意识到尊重和理解是多么的重要。当然,有了这种交流和沟通,让我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五个小时,我是带着“沉重”而来,载着欢快离去。虽然还尚未吃饭和睡觉,但根本没有饥饿感和睡意。
      回到家,还是先填饱肚子。虽凌晨两点多起床,但睡意皆无。当然,我也根本没有想着要睡觉,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面临艰难抉择的问题,是坚持还是放弃?同时反思自己:到底我在班级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我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能影响和改变多少人?是否大家仅仅需要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像保姆或警察一样看着大家即可。因为这是任何一个班主任都能做到的,而且目前在学校里这样的班主任还为数不少。我不需要掌声和赞美。说真的,我有点厌恶掌声,说难听点,还有点虚伪。因为一味地称赞而没有影响力,始终给人一种爱慕虚荣的感觉。当然,掌声中不乏应付者。
      因此,我给自己一个底线,大家一个期限。用一个星期来见证我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或者说我在大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如果说,一周后大家还是目前这种状况,说明谁做大家的班主任都一样,大家需要一个“保姆”或“警察”,我想这人人皆可胜任。如果说,一周后大家面貌有所改观,学会尊重、理解,能安静下来,能运用目前班级管理模式管理自己,约束自己,达到自治,让自己每天充满希望、乐观、自信、进取。说明我们420班每一个同学都是好样的,说明我对大家还是有影响的,说明大家还是需要我和大家一同努力、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一同享受成长的快乐。我愿意继续和大家一同前行,也可能成为大家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或“贵人”。我会继续秉承我的教育理念和大家一同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高中生活,享受共同拥有的幸福时光。
      从内心来讲,我从未放弃过大家。自从分科接到咱们这个班,我一直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大家。即使有同学用自己的叛逆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我的底线,我始终并未放弃这些同学。而是积极容纳、接受大家的每一个缺点。因为大家毕竟是孩子,犯错误是大家必经的阶段。我亦不能站在70后的站台上要求90后一代。但我更希望大家还是少走一步错路和弯路,少受一点伤害,能很快成长起来。
      在一周的期限里,我只在上政治课的时候来到教室,其它时间绝不给大家任何干涉。我也要调整一下自己。同时弥补我带给家人的伤害。如果说我这样做,给大家带来伤害,我只能说一声:对不起!或者让我下地狱忍受煎熬亦可。
      最后,还是祝我们420班的每一个同学开心度过每一天,充实有意义度过人生当中的学生时代。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女儿被老师罚站之后
        中午,女儿放学回家,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显然是受了什么委屈。我和妻子见状,连忙问她怎么回事?她哭诉道:“今天倒霉死了,被老师‘无缘无故’罚站了。”这在女儿上学至今,还从未有过的事(女儿表现优秀,一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紧接着女儿就向我们倾诉了她的“冤屈”。
        原来,在早上上第四节课时,科学老师发现班里有几名学生没有课本,就问他们为什么没有领?其实,这位老师提前交代过,如果哪位同学没有领课本或者不知道在哪儿领(我很是怀疑,难道老师发课本不是全班学生都有),就告诉班长,让班长代为领书。结果,没有课本的几位同学没有告诉做班长的女儿,自然女儿也就没有去领。结果,这位老师就把责任推给女儿,认为这是班长失职的表现。于是,作为惩罚让女儿站到教室后面。后来,可能觉得不好,就让女儿回到座位。但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还附带一句:看在你们班班长“可伶”的样子,还是让她回到座位上吧!
        我和妻子听后,很是生气。本来,像领书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老师的事情。据女儿讲,她也不知道在哪领,也没有老师给她说在哪儿领。最气人的是最后说的那句“伤人”的话。为什么说女儿“可伶”?本身“罚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体罚,从法律的角度说,这是违法行为。作为老师,这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尤其对于爱女心切的妻子来说,午饭立马不想吃了,欲找这位老师“评理”去(母爱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子女受到伤害时,会不顾一切地保护子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我知道不能只听女儿的“一面之词”,还是先冷静下来,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于是,妻子开始打电话,向认识的在女儿学校上班的几位朋友打听“伤害”女儿的那位老师,以便了解更多的情况。而在这时,我看到了妻子眼中的泪花。
        作为老师,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很是推崇赏识教育,但绝不是不惩罚。然而,在确定整个惩罚措施之前,我们是否想一下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当然,更为重要的前提是在学生有错的情况下。如果学生没有错,那我们的惩罚对学生的伤害比惩罚本身带来的伤害更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从此可能就不会亲近你,也就不可能信任你,更不会信你的“道”。
        妻子决定还是亲自到女儿的学校一趟,问个“究竟”。
        下午,我因为有课,不能陪同妻子前往。但我还是考虑到家长这样做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这就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受到老师“体罚”后不敢找老师理论的原因。而现实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因为理论的结果可能是事情没有很好地解决,反而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有的老师会“变本加厉”地伤害学生,也就是报复)。所以我必须要慎重。我还是提醒妻子去学校主要是解决问题,千万不能冲动或者是发泄不满,制造矛盾。
        整个下午,我都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我不知道妻子到学校谈的怎么样,是否很好的解决了问题?下课后,我急忙给妻子打去电话,问情况怎么样?她没有见到对女儿实施“罚站”的老师,而是找到了女儿的班主任,女儿的班主任表示要很好的处理这件事,我想如果女儿的班主任出面解决这件事,会比较好一点。所以还是暗暗放下心来。
        下午,女儿放学回家给我说:“班主任说了,以后高兴的事给爸爸妈妈说,让爸爸妈妈分享你的快乐;不高兴的事给老师说,让老师来分担你的忧愁。”我还是比较欣赏女儿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也暗暗替女儿高兴,有这样一位好班主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过:“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这真是一段振聋发聩的话。
        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也许我们不会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或者“贵人”,但绝不能做学生生命成长中的“罪人”。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行动改变人生
                         ——致419班的同学们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上周日,我因为有事未能上早上的课。我提前给大家发了一份第五课的复习学案。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下午来到办公室,在我的办公桌上,赫然放着大家已经完成的学案(学案上有习题)。无论大家做的质量如何,但这种认真完成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和感动,不由得让我在心中为我们419班的同学们叫好。
          也许大家会觉得我有点大惊小怪。这本身就是大家应该完成的内容。是的,我不否认。可同样我也带着420班的课而且还是420班的班主任,他们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从内心里来讲,作为420班的班主任我从情感上更倾向于420班,他们才是最应该完成的。而他们给我的则是失望。有比较就会显出差别。在这一点上,我看到了我们419班同学身上优秀的品质。
          更早的感觉到这一点是在暑假刚开学时,级部组织的我们高二重点学生的拔草劳动。那时,大家在没有班主任(419班班主任兼任高二文科普通班级部长)的带领下,能高质量快速完成任务,我看到的则是我们419班同学的团结、认真、踏实的品质。而420班在我亲自带领下迟迟未能完成,而且质量不是特别好,我感到一种羞愧。
          我时时在想419班同学身上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这一点亦可以在我们每天的宣誓中得到体现。响亮的声音下是一种激情四射和热血沸腾,用王奕博的话来说,就是拥有一颗“骚动”的心(也许大家不好接受这个词)。有人说,90后是失梦的一代,也就是没有梦想和追求。其实不然,即使只是为了高考,我也看到了大家身上的一种信念的支持。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人来到天堂的十字路口,问天使:“走哪条路好?”天使反问他:你要到哪儿去?是呀,只有你的目的地定了,才能决定你走哪条路,怎样走法。没有目的地,也就无所谓路,无所谓路的好坏,走法的好坏。然而,有了路,该如何走呢?这又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天,有一个人跑到上帝跟前,向上帝祈祷:“一定要保佑我中大奖!”上帝没有回答。第二天,他又来到上帝跟前祈祷让上帝保佑他中大奖,上帝还是默不作声。第三天,这个人又来到上帝跟前,这一次上帝开口说话了,问他:“你买了彩票没有?”这个人回答:“没有!”上帝生气地回答:“那你还不赶快买去。”
          对于我们419班的同学而言,正是在一种信念支撑下的行动精神,扎实学习的品质。这难道不令人敬佩和感动吗?一件小事体现的是大的格局。
          我相信419班,相信419班的每一个同学,相信大家在迈向2013年的高考征途中一定能坚守自己的梦想,用行动书写人生,用努力铸就辉煌。同时感谢大家给我一个相信您们的理由。作为您们的老师,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位同学。大家知道这次的成就是他带给大家的。那就是孙建成同学。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怪人”,让人不可理喻。说实话,从一开始认识他,我也很“讨厌”他。但转念一想,这是为什么?难道他真的令人“讨厌”吗?不是!而是我们大家没有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孙建成同学,没有给他以尊重和理解。他的不耻下问以及耐挫折能力不正是大家所要学习的吗?而孙建成不是他人只是孙建成,不正是他身上的“怪”吗?这也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让每一个人记住他的理由。想想我们不是还有很多“默默无为”的人不为人所知吗?试想哪一个天才不是一个“怪才”和拥有与常人不一样的思维吗?因此,我觉得孙建成很棒,很优秀。孙建成,我挺您!
          为了对大家的行为表示感谢,同时也为了给大家一个鼓励,我给大家每人买了一个棒棒糖,希望大家含在嘴里,甜在心里。另外,我要送给孙建成同学一本书,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希望建成同学能坚持自己,做真正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最后,祝419班所有的同学开心度过学习每一天,幸福拥有生活每一天!
          谢谢大家!
                                                      解银仓
          2011年9月 20日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大型民间教师讲坛——老班话幸福系列讲座第十四讲”
            主持稿(2011年9月22日)
            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承蒙“心语”讲座组及讲座组组长张玉芝大姐的抬爱和信任,今晚由我来主持“老班的幸福”系列讲座第十四讲。很是感谢心语给班主任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自从加入心语,我一直用“幸福”两个字来感受和指引班主任工作,而“老班的幸福”正是提供了诸位班主任在工作中演绎着自己的幸福人生,在人生的演绎中体验做幸福班主任的平台。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晚演讲的嘉宾:
            周玲,来自山东省平度市工银第二希望小学。1988年专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多年。04年参加过平度市优质课比赛和教学基本功专项技能比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05年进修完数学与数学应用专业的本科课程并顺利毕业。06年调入小学从事小学的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08年参加过小学基本功综合大比武获得三等奖。同年自己撰写的《应用课堂讨论提高数学教学》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的教学科研专刊》上,同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场景模拟教学》获得山东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2010年参加了网络里的全国小学班主任培训,出色完成作业。被评为全国优秀学员!在国培里,周玲结识了不少热爱教育的一线班主任老师和心语沙龙大讲堂里的老师!从此走进心语团队,参加心语团队的采撷组的工作,成为心语一员!
            有人说班主任的工作是最清苦的,在这样清苦的工作中,从那里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呢?也就是班主任的幸福在哪里呢?其实,班主任的幸福就在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生活经历中收获与学生一起走过的幸福日子。在细微处见真情,在真情中获得快乐,在快乐相伴中体验幸福。那么,周玲老师是怎样做的呢?还是让我们一同从她的亲身经历中,从大家的亲身聆听中去感受吧!
            接下来我们就把今晚的精彩交给周玲老师。
            评语:
            听了周玲老师讲述自己做班主任的幸福,不知道大家有何感受?我用两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周玲老师一直很谦虚,从我和她简短的几天接触中,我无时不感到这一点。当然,更多的是一种感动。大家知道上次的讲座是我讲的。其实,我压力很大,虽然我有着十一年的教龄,做班主任工作也有七八年的时间,而真正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幸福,还是从去年开始的,属于“醒悟”比较晚的。然而,当张大姐把这次的主持任务交给我时,我确实比较手足无措。虽然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但面对众多“心语”里优秀的班主任,我还是诚恐诚惶的。几次欲给张大姐推辞,但想到这是张大姐的一种信任,还是接了下来。但是,看到周玲老师的简介,我又一次退缩了。恕我不能猜测周老师的年龄(女人的年龄是不能随便问的),但她1988年专科毕业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时,我还是十岁的孩子。让一个资历如此之浅之人来主持已经参加工作23年的资深班主任的讲座,又一次感到压力的巨大。如果说张玉芝大姐是心语的“大姐大”,那么周玲老师就是心语的“二姐大”,请允许我称周玲老师为“周二姐”。这不仅仅是从她的年龄上,更是从她在工作中,在心语里一直默默无为的奉献中获得的。
            去年,我承担了我们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是初中和小学老师),我感受到像张大姐、周二姐这般年龄的人学习的难度,尤其是运用电脑从事学习和教学的难度。而在我的印象和我县的教育现实中,像她们这样一般不是位于领导岗位,就是退居二线从事副科教学或者是成为生活教师,做班主任工作的很少。而张大姐、周二姐依然站在班主任工作的岗位上,仅凭这一点,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力量和精神的鼓舞。
            自从周二姐知道由我来主持她的讲座时,就积极主动和我联系,一直在说她并没有什么令人感动的事迹,尤其是“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而我说您那里还需要“惊天动地”,您本身就是“惊天动地”。她还让我给他指导,我哪里岂敢。随后就一次次给我发来她的演讲稿,让我帮她修改,还一直不停地向我求教制作课件的技巧。我总共收到她修改的课件和演讲稿有四次之多。她的谦虚和好学真的让我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敬佩。
            她在自己的格言中提到“拥有学生,让学生开心快乐地学习是我最大的幸福!岁月可以改变我的容颜,童心却让我青春永驻!是我的学生让我找回了自己的童心,使我教育心态永远年轻。学校把整个班级交给我,我就要用整个的身心去做整个的教师 ,去呵护培育好每一个学生那颗天真良的童心,是它换来了一个个的幸福!”句句表达着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拥有一颗童心、爱心、真心的可贵。在她体会“班主任的作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爱学生的老师的一种真情和对班主任工作的炽热。在她四部分的讲座内容中,我们感受的是一位班主任真正的幸福以及用自己无私的爱来换取学生的爱的感人故事。
            一、“感动来自瞬间”
            我们也许参加过促进学生成长的“吃请宴”,也许参加过学生学业有成的“庆功宴”,但像周玲老师参加学生参军的“欢送宴”,还是头一次听说。正如暑假在郑州的培训会上王文英老师充当学生的待产师一样,被作为特邀嘉宾,同样感受到的是做班主任的自豪和幸福。感动来自于瞬间,更能成为生命中的永恒。
            二、“用心做教育,赢得学生的爱,倍感幸福”
            “爱人者人恒爱之”。师爱是伟大的,师爱的伟大在于它是一种无私的爱,是指一种只愿付出而不图回报的爱。周玲老师用平常心和真爱最终获取到学生的爱,这种爱不是一种伟大的爱吗?
            三、“化批评为引导”
            我们知道做班主任不可能不对学生进行批评,批评是需要技巧的。而周玲老师的“化批评为引导”不正是教育智慧的体现吗?
            四、“我在学中知,在知中行”
            我感动的是周玲老师的善于学习的理念。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正在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作为老师,我们时常对学生要求要学习,我们岂有不学习的道理。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马卡连柯也曾经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她的不学无术。”通过学习我们能感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更能增长我们的教育教学智慧。而对于年长的周玲老师,能有如此学习之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正如周玲老师所言,她没有惊天动的感人事迹,正是她所做的这些平凡和简单的事情,才成就了她的不平凡和不简单。周老师是伟大的,是可敬的,是我们每一个心语人需要学习的榜样。谢谢周老师给我们讲述自己的幸福故事,谢谢周老师的精彩。
            下面就让我们举起小手,对周玲老师的精彩演讲做出我们精彩的点评。
            谢谢大家!



            [ 此贴最后由生命的再现在2011-9-23 15:05:04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的内容学习完后,教材安排了一节“综合探究”,主题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就像是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大家都知道,学习成就事业,知识创造未来。然而,对于目前肩负学习重任的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学习观呢?
              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此契机,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充分而全新的认识,并且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
              虽然我们的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知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学习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学习?”,并没有一个系统而全面地认识。他们只知道学习而且我们只要求他们学习,他们也只是学习课本知识,也许只是用学习来的知识来满足考试的要求。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并非没有道理。
              学习到底是什么?我查了一下资料,有很多种解释。从教育心理学狭义的定义:学习即学生的学习,指在各类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经验,以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永恒的现象。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研究角度,也形成各种不同的学习观,纵观古今中外学者关于学习概念的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十种:一是说文解字说。我国古代,学与习总是分开讲的。《辞源》指出,“学”乃“仿效”也,通过观察、模仿、复制、内化来获得知识;“习”乃“复习”、“练习”也,即是复习巩固来提升个体的能力,以便能够适应现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最早把学与习联系起来的是孔子,《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来,《礼记》又曰:“鹰仍学习”。这就是学习一词的由来。二是行为变化说。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行为变化的过程”。三是经验获得一行为变化说。《教师百科辞典》认为:“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四是信息加工说。信息论学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吸取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与评价得知正确与否的整体过程。” 五是学习功能说。《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学习解释为 “从阅读、听讲、研究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六是学习认识说。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潘菽认为,“人的学习是个体掌握人类社会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七是学习活动说。军队学者朱兆民认为,“学习是在师授、书授(自然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下,个体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八是学习“求知”说。谢德民在《论学习》中指出:“学习的定义最一般、最简单、最本质的表述是求知。”九是学习“效应”说。学习学研究者寇清云认为,“学习过程是产生效应的过程”。十是学习“内化”说。中央教科所潘自由认为学习“是客观世界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发展的过程”。上述十种学习观各有其合理的方面,为我们充分认识学习的本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发。
               学习是学习者与被学习对象之间的互动。其核心价值在于创新。学习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核心价值和目的在于为学习者自身服务。广义上说,学习是一种人类的自利活动。
              如果非要给学习一个准确的定义,那学习就是人类(个体或团队,组织)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
                在这个定义中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主体:学习的主体是人,即是学习者。
                第二,性质:学习不仅是人类生存必需的行为,而且具有个体性行为,社会性的行为的双重属性。
                第三,内容:学习的内容是获取知识和经验,掌握客观规律来指导自身发展。
              第四,目的: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个体身心获得发展,不断实现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这不仅是人类学习活动最本质的特征,而且是人类创造力的最根本的源泉。
              当然,我不愿把学习界定在学生身上,毕竟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也仅仅十几年时间(对于一些人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如果从人的一生发展的需求来看,学习不仅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能促进人的成熟,提高人的素质,学习还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是人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手段,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个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人的能力,能力取决于人的学习,归根到底成功取决于学习。
              那现在的学生为什么都不愿意学习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祯女士曾经让她的研究生到一所普通中学做了一次随机调查,问的问题很简单:你为什么每天来上学?结果他们吃惊地发现,说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前程的都不多,大多数人回答:不上学我干什么呀?不上学我妈答应吗?
              诚然,当前的学生不愿意学习有着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一是整个社会受市场价值的左右,在社会道德价值和人的发展目标上表现出物质化、现实化、功利化的倾向,影响到学生在学习目的上以物质和功利为基础,在人生发展和学习追求上缺乏理想、信念和精神的支撑;二是学校、社会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无力,教育效果较差;三是家长的思想观念对孩子们的影响。所以导致了目前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学习到底为何,以至于学习没有目标,死学知识,学死知识,逐渐表现出厌学的情绪。当然,比较好的的学生也只是认为学习就是要考上一所好大学,谋得一份好工作,过上一种好生活。岂不知学习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那到底怎样学习呢?
              综合探究中“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即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自觉的学习行为,学习、工作、生活相交融;终身学习即“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第一需要”,伴随人的一生。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朱熹曾言: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诸葛亮也曾经说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而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也正是在人人是学习之人的基础上,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对于现代人而言,更要一切东西懂一点,某一东西懂一切。
              而教育的责任是什么呢?我想教育的目标:第一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对知识充满乐趣;第二要让学生善于学习,在知识面前拥有自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即良好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人说,教会学生学习什么,是为了过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才是为了未来。学习也应该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是快乐的且不是苦中作乐之乐,而是成长需求之乐。
              当然,我并未把我对“学习”的理解简单的给学生以说教,而是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通过学习合作小组的形式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中心发言人,来阐述本组对“学习”的认识。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得思想和思想进行碰撞,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以此,对“学习”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目前的学习。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要利用这大好时机,多学习点知识,不仅仅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利用一切机会和时间学习,处处有学问,事事、人人都是学习的对象。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做任何事情,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所以,希望我的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兴趣,对学习充满信心。相信知识都是学来的,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会学习的学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古训则要铭记在心。真心希望我的学生不要把目前的学习当做只是为了通向大学门槛的手段,而是真正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的一生有意义,为了让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快乐。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间断的更新自己,以便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要活到老,学到老!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实践篇:          有效执行——迈向成功的阶梯
                前段时间一直阴雨不断,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当然,人们也在不断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来适应这种天气。俗话讲,过犹则不及。任何东西多了就成为一种灾害。
                一天早上,依然是瓢泼大雨,老师和学生们亦然克服困难早早到校上早读。当我走进教室坐定后,手机接到一条短信:老师,我是某某某,现在外面雨下的很大,就连出租车都打不到,我到不了学校。所以我想请假一个早读,在七点半按时到校,参加考试。(那天早上要进行英语竞赛)当我看到这条短信时,看看外面的雨,确实对学生而言来校比较困难,而且这又是一个女学生,有心允许她来晚一会。但随即我又想那么多学生都能来,难道她就不能克服困难来吗?于是,我给她发过去一条短信:难道您身上没腿吗?语气有点生硬,显得不近人情。但我想只要她今天能按时来,对她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改变机会。或许她淋了个湿透,或许她心中满含委屈,但当她能按时来到教室,不仅给他人一种精神的鼓舞,对她也意味着一种挑战,有了战胜自己的勇气。这位女学生最终战胜了自己,还是按时来到教室。我心中暗暗对她有一种佩服,同时也为她感到高兴。事后,我在想我到底做得对不对?我则把她叫过来,首先表达了我的歉意,同时把我的想法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告诉她,问她是否能理解?她表示很是理解。
                人的一生最怕没有目标,既然我们有了目标,就不要怕路远,让我们用毅力去坚持走自己的路。成功在于坚持,坚持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坚持又是最难的事,因为它需要人的恒心、意志和毅力,谁能真正做到,谁就能成功!
                这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为了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此时的柏拉图很年轻,在学识上与后来的哲学家柏拉图相比仍显稚嫩,但已表现出一个杰出人物所具有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优秀心理素质。他在成为哲学家之前,大部分时间仍然显得平淡无奇,所不同的是在那些人们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复中,柏拉图能认准目标、始终坚持。甩手固然甩不出一个哲学家,但是目标游移、耐不住寂寞的人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两个同等条件的人,一个学习坚持不懈,一个学习浅尝辄止,两年以后,差别会很明显。这个故事留给我的们的深思以及到底该如何去做,我想不言而喻吧!
                想到最近班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一直很是困惑。到底该如何去面对呢?我也经过了深刻的反思。当我看完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第十一章“有效执行——迈向成功的阶梯”时,我眼前豁然一亮,不再为此闷闷不乐了。
                暑假从郑州学习回来后,我一直在琢磨梅洪建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委员会的建设。想利用这样的模式来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班干部固有管理模式,期望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给每一位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当然,借鉴并非简单的模仿和重复,而是建立在自己的班级实际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所以,暑假开学来就和同学们商量怎样利用这样的模式来管理班级。当然也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有意义的尝试不仅仅是图一个新鲜,关键还需要详细的规划以及达到实用的目的。一开始,同学们显得热情很高,也是异常的兴奋。工作开展的很是顺利。通过让同学们商议成立了七个委员会:学习委员会(下设英语学习委员会和数学学习委员会)、读书委员会、心理委员会、纪律委员会、文体委员会以及时政委员会,分别推选出委员长和副委员长。全班50个学生也以自愿报名参加的方式加入到各委员会当中。而活动也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有读书委员会得每日美文欣赏、心理委员会的辩论会、时政委员会的每日新闻和天气预报……我也在心中暗喜,既让自己从繁重的班级事务中脱离出来,也让同学们有了锻炼的机会。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法制和人治,而是自治,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何乐为不为呢?
                然而,好景不长。习惯了紧张学习生活的同学们(毕竟是重点班学生,时时会以学习为重任)渐渐觉得活动成为了一种负担。而且好多活动没有有效地计划和安排,往往成了一种喧闹,只是为了搞活动而活动,不知道活动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活动最终并未促进学习,反而成为了学习的障碍。有些学生开始对活动有了厌倦,更有的同学开始浮躁起来。尤其是课余和自习时间,教室始终不能安静下来,影响到了一部分同学的学习。这确实很是令人担忧。当然,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甚至有点控制不住这样的场面。有一天,我坐在教室里面,学生们一直在吵闹,看着都是在讨论问题,但这种讨论并不能给一部分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我连续制止了两次,也未见效果。我感到了可怕。于是,我在心中产生了疑问: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自己和同学们想要的?该怎样保障正常的学习秩序?活动是否还有开展的必要?……
                我知道我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而且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并不能因此怀疑班级委员会的存在。而是要实事求是的正视以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加以解决。我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反思自己在这个工作上的失误。同时也让同学们去反思,用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目前班级的困境。
                当我看完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第十一章的内容后,我知道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以及明确下一步该怎样走。那就是计划和执行。而我们所开展的众多活动正是没有良好的计划和执行才造成目前的现状。正如我开头讲的,有了路却不知道该如何走?以及没有毅力和坚持自己要走的路。就是书中讲的“计划的能力”、“追求的毅力”、“执行的魄力”。
                经过一周的反思,我认为班级目前出现的问题责任主要在我。因为作为班主任首先在自己头脑里有一个很好的规划,然后才能知道学生去做。而我没有。同时我把自己置身于班级的活动之外,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想想对于一个新生的事物,学生怎能有一个很好的策略,即使有也是零碎的,更不用说去执行。
                于是,我召集班级委员会的主要成员,首先表达自己真诚的歉意。同时就是积极的找出对策。当然主要还是围绕着计划和执行两个方面而展开。而同学们也表达了自己相同的心声。在一个小时的我和同学们的协商中初步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计划。
                一、      活动还必须要开展,但是必须给同学们留出自己的学习时间,下午第七节课必须保证同学们有一个安静学习的环境;
                二、      各委员会只能在阅读时间开展工作,而且要固定时间,每周一个委员会只能有一个活动,而且要相互之间协调好活动时间,不能冲突;
                三、      各委员会在每次活动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活动的方案,否则活动取消;
                四、      各委员会委员长和副委员长要切实负起责任,责任到人,要人人有事做,确保本委员会各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同时,要加大执行的力度,尤其是常规管理工作,比如早操、卫生、宣誓、周记本的收交等等,确保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必须保证完成。
                当然,我希望同学们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弥补不足的基础上让大家做得更好,要相信雨不会一直下,更要相信雨过天晴之后一定会有彩虹出现。
                最后,我还是非常感谢各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同时希望大家精诚团结合作把班级的工作做好,让生活在班级的每一个人都能生活学习的更好,度过一个更加有意义充实的高中生活,已完成我们的共同心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高中生活。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精彩阅读  快乐人生
                           ——有关“阅读”的倡议
                  今天是2011年9月25日,也许大家会认为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但对于热爱读书的人来说,则不会忘记今天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诞辰日。而有人曾建议把这一天定为中国的读书日,虽然最终没有被国家所批准,但完全可以和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一样相媲美。
                  对于国民目前的阅读状况,可谓是堪忧。关于阅读的重要性,无论是名人还是享受阅读的人谈的已经不少了。我想人们建议设立读书日的目的也就是营造让更多的人养成热爱读书,把阅读变为一种习惯的良好氛围。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样讲到:“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他也这样勉励年轻人:“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一个人一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读书要有选择,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我们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实践;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学技术。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即不仅要学会动脑,而且要学会动手;不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学会生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对于处于学生时代的中学生,关于阅读的状况也不容忽视。更多的学生认为目前只需要学习课本知识,来应对考试即可。所以很多学生不阅读,甚至阅读一些对自己成长毫无意义的书。那么怎样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同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呢?在我带班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做这方面的工作。当然,自己的推动只有建立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无疑,9月25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其实这项工作,在班级委员会刚成立时,就已经开始准备。而读书委员会已经把它纳入到本委员会开展活动的规划里面。当然,主要由段舒婷和曹一菲两位同学在做。今天下午的阅读时间,这项工作首先在班级展开,同时向全年级学生发出倡议。
                  鉴于前几次各委员会开展工作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一次读书委员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午,我是应邀参加这项工作的。基本上我是没有参与,只是提前听了他们的程序和计划。整个流程很是顺畅。读书委员会的每位成员都负责一项工作,可谓是人人有责。同时,还让其他的同学有效参与,以期达到共鸣。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顺利完成了此项活动。
                  基本流程如下:
                  一、      主持人(段舒婷)开场白:介绍世界读书日、中国读书日,引入主题;
                  二、      明星的学历介绍,通过列举林志玲、范玮琪、何炅等高学历明星关于读书的感悟,让同学们对读书有所了解(杨茹);
                  三、      当今国民以及目前中学生阅读状况分析(曹一菲);
                  四、      课堂讨论: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的价值是什么?(薛晓瑜、孙瑶、夏若璇、袁瑾)
                  五、      讲述打工女孩通过读书成为社会白领的故事(杨茹);
                  六、      毛泽东、徐特立、黎锦熙、周国平、孔庆东等读书法(刘孟孟、李旭);
                  七、      火车上读书女孩,重建校堂读书声,于丹关于读书的价值(段舒婷);
                  八、      朗诵有关读书意义的四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一定是美丽的城市。——朱永新(杨茹)。
                  最后,读书委员会发出倡议:一个书香充盈的班级一定是美丽的班级。这也是一种期待。
                  突然,我想到同学们为这个班级起的班名:恋墨阁。这不正是很好的意寓吗?就是要营造一种阅读的良好氛围。在热烈的掌声中,我感到的不仅是同学们的热情,更是从内心发出的共鸣。
                  这不正是我们所要期待的吗?不正是发出此倡议的目的吗?
                  在这里非常感谢读书委员会所做的工作,有他们的付出,420班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班级,幸福的班级。让每一个人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附:关于阅读的倡议书
                  精彩阅读   快乐人生
                                                   ——关于“阅读”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它是在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立的。而这一天恰好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辞世日以及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诞辰日。设立此节日的目的就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中华儿女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而乐,为书而苦,几千年来书与无数的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而我们作为未来的主人翁,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的阅读水平事关祖国的未来,事关民族的兴衰。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人类成长的历程中,书籍总是相伴相形。与书籍为伴,意味着浓浓的书卷气时然萦绕,独立的精神气暗蕴身底,活脱脱人的价值立然凸显。因此,让我们在这金秋时节,捧起一本本书,让书香满校园。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三国名将吴蒙正是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广猎群书,才让同是名将的鲁肃由看不起其“少蕴藉”到对其刮目相看,最后结为好友。学富五车、谈吐幽默的周恩来,不但征服了欧美各大政要,更征服了贵妇们,她们一致称他为中国最美的男子。     正所谓:“书足以长才。其长才最见于处事判事之际。”故才高八斗的范蠡隐居之后,只经商几年就成巨富,被当  地人尊为财神。比尔盖茨的父母在答育儿经时说:“比尔能有今天是因为他从小就阅读量远远超过同龄人,才让他见识犀利,善于把握时机。”     正所谓“静对好书成乐趣,闲看云物会天机。”震撼欧洲及至世界的拿破仑,建立新中国的毛泽东,创下了三国鼎立霸业的曹操,他们无一倒外不是手不释卷的。正是阅读让他们都胸藏韬略,满腹经纶,从而成为卓越的政治家。     时光会让形貌改变,但书籍会让你的长夏永不凋谢。热爱书吧,让我们捧起优美的篇章,大声诵读;让我们捧起先贤的遗著,细细品味。让我们的双眼因读书而明亮,让我们的心灵因读书而充实。
                  今天是9月25日,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的诞辰。有人曾提议将这一天设为中国的读书日,虽没有被国家批准。但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享受阅读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的快乐。
                  因此,我们向亲爱的同学们发出倡议,让我们利用每天的阅读时间读一本好书,读出我们的精彩,读出我们的快乐人生。
                                                                           420班读书委员会                                                                                                    
                                                                       2011.9.25
                  高中生阅读书目推荐
                  一、文化经典(1部)
                  《论语》/[春秋]孔子:东方人的“圣经”,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二、小说(15部)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三个帝国罗曼史,成败兴亡笑谈中
                  《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奇书
                  《呐喊》/[现代]鲁迅: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洞察
                  《边城》/[现代]沈从文:边地风情的长轴画卷
                  《倾城之恋》[现代]张爱玲: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
                  《活着》/[当代]余华:活着,在我们的中国语言中充满了力量
                  《狼图腾》/[当代]姜戎:狼的赞歌,一部狼的挽歌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
                  《巴黎圣母院》/[法]维克多•雨果:善恶美丑的鲜明对比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法]莫泊桑:宝石上的各个校面,共同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俄]契诃夫: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
                  《老人与海》/[美]欧内斯特•海明威: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欧•亨利短篇小说》/[美]欧•亨利:美国的莫泊桑,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野性的呼唤》/[美]杰克•伦敦:极地小说的代表作
                  《谁动了我的奶酪》/[美]斯宾塞•约翰逊:能影响你一辈子的书
                  三、诗歌(6部)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不会做诗也会吟(《杜甫诗歌选读》)
                  《宋词选读》(《东坡词选读》)
                  《毛泽东诗词鉴赏》
                  《女神》/[当代]郭沫若: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舒婷的诗》/[当代]舒婷: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诗并不“朦胧”
                  《余光中诗选》/[当代]余光中:好诗岂止解乡愁
                  四、散文(4部)
                  《朝花夕拾》/[现代]鲁迅: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梁实秋散文》/[现代]梁实秋:淡淡的氛围,自有一种韵味
                  《我与地坛》/[当代]史铁生:“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的,论死是矫情的。”
                  《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当代]余秋雨:借山水风物,探寻中国文化
                  五、戏剧(2部)
                  《西厢记》/[元]王实甫:穿越时空的爱情经典
                  《雷雨》/[现代]曹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六、名人传记(6部)
                  《鲁迅传》,王晓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毛泽东传》/[当代]金冲及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傅雷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拿破仑传》/[德]艾密尔•鲁特维克,梅沱等译,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罗素自传》/[英]罗素,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甘地》/[印度]莫•卡•甘地著,鲁良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七、随笔杂文(5部)
                  《平常茶,非常道》/[当代]林清玄:品味禅茶文化的真谛
                  《语文常谈》/[当代]吕叔湘:一部讨论汉语常识问题的文集
                  《培根散文集》/[英]培根:听一位睿智的老者谈经论道
                  《歌德谈话录》/[德]爱克曼:闪耀着智性的光辉
                  《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一本职场的人都该看的书
                  八、人生修养(3部)
                  《谈美书简》/[当代]朱光潜:美学老人对后辈学人语重心长的美学诤言
                  《傅雷家书》/[当代]傅雷:不仅仅是家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九、科学技术(4部)
                  《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时间简史》/[英]史蒂芬•霍金:从大爆炸到黑洞
                  《昆虫记》/[法]法布尔: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微软的崛起》/[美]丹尼尔•伊克比亚、纳珀:比尔•盖茨与他的软件王国
                  十、人文名著(1部)
                  《孙子兵法》/[春秋]孙武:兵家韬略之首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
                    上周六,高二重点班的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科目的竞赛。开展这样的竞赛主要目的还是以考试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了解。然而,每一个学生对竞赛的态度各异,有些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实在令人费解。
                    关于诚信考试,我在每次考试进行前都要在班里强调,让大家放平心态考试,同时让大家意识到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因为也许通过作弊,可能让你的成绩有所提高,但为自己的人生无形中留下了一个污点。尽管如此强调,但总有人还是想不开,总是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作弊,很是令人失望。
                    在上周六的考试进行过程中,我班有两位学生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最后通报给我。尽管他们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掩盖作弊的事实,但其行为已经超越了考试的规定。当然,我没有急于找谈们谈话,给以批评教育。我想让他们内心产生强烈的自我谴责比简单的批评教育更有效。
                    于是,我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两个故事,想通过故事让他们感受诚实的可贵,以及给自己造成的影响。
                    故事一: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课余为日本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日本的餐饮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餐馆的盘子必须用水冲洗七遍。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计上心头,洗盘子时少洗一两遍。
                        果然,劳动效益便大大提高,工钱自然也迅速增加。一起洗盘子的日本学生向他请教技巧。他毫不隐讳,说:“你看,洗了七遍的盘子和洗了五遍的盘子有什么区别?少洗一两次嘛。”日本学生听后,与他渐渐疏远了。餐馆老板偶尔抽查盘子的清洗情况。
                        一次抽查中,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洗程度不够,并责问我们这位留学生时,留学生振振有词:“洗五遍和洗七遍不是一样保持盘子的清洁吗?”老板只是淡淡地说:“你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请你离开。”
                        为了生计,他又到其他餐馆应聘洗盘子,再也没有老板用他。他屡屡碰壁,不仅如此,他的房东要他退房,原因是他的名声对其他住户(多半是留学生)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他就读的学校也找他谈话要他转学,因为怕他影响了学校的生源……
                        万般无奈,他只好收拾行囊,搬到另一所城市,一切从头开始。他痛心疾首地告诫同伴和将要去日本的留学生:“在日本洗盘子,一定要洗七遍呀!”
                    故事二:在德国,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售票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一位中国留学生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于是,很庆幸自己可以不用买票而坐车到处溜达,在几年的留学生活中,他一共只因逃票被抓过3次。
                        毕业后,他试图在当地寻找工作。
                        他向许多跨国公司投了自己的资料,虽然这些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发亚太市场,可他都被拒绝了。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他认定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中国人。最后一次,他冲进了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经理对于不予录用他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下面的一段对话很令人玩味。
                        “先生,我们并不是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因为公司一直在开发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一些优秀的本土人才来协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所以你一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很感兴趣,老实说,在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
                       “那为什么要拒绝我?”“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3次乘公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我不否认这个。但谁会相信,你们就为这点小事而放弃一个自己急需的人才?”
                        “小事?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来到这里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因此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有零钱。”
                        “不,先生,我不同意你这种解释,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你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
                        “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嘛那么较真?我以后改还不行?”
                        “不,先生。此事证明了两点:一、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还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的进行是必须依*信任进行的,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佣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因为没人会冒这个险的。”
                    从两则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似乎都是小事,可小事折射出来的却是一个人的品格。而诚实、诚信不正是我们做人需要坚守的底线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字写起来非常简单,两笔就行。可做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人的一生中,无论自己有多成功,但做人才是根本。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然而,在竞赛卷纸发下来的时候,我让学生核对自己的分数,看是否有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班里有一位女学生来告诉我,她的分数有问题,让我看一下。我一看确实是加错了,但并不是加少了,而是加多了。一般情况下,分数加少了,学生强烈要求改正,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加多了,我该怎么处理呢?我发现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有坚守“做人”的原则,而是笑着对这位女学生说:“加多了就不要改了,谁不想让自己的分数多一点呢?”这位女学生没有多想,随即转身离开了。
                    但是,当我准备离开教室时,这位女学生又一次找到了我,说:“老师,还是把我的分数改过来吧!这样对大家都公平点。”我愣住了。这位女学生一定是受到良心的谴责,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精彩。而我呢?让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中,自己到底做到了什么?这不也是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个污点吗?
                    我在拷问自己,并为自己的行为深深忏悔。又一次明白:做为教师,只有自己能教育了自己时,才能给学生更好地教育。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对一堂公开课的思考
                      各位老师:
                      刚才大家看了侯鹏娟老师的课,不知有何感受?对于政治备课组的所有成员来说,一致认为是这是一种享受。这不仅是侯鹏娟老师的一种荣誉,也是政治备课组的骄傲和自豪,而这种骄傲和自豪是侯鹏娟老师给予的。无疑,这节课是成功的。我想下午领导让我们在这里观摩学习,也即对这节课的一种肯定。
                      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析:
                      第一,教学目标清晰合理的课堂。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层次清晰合理。整节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第二,动态的课堂。追求的是师生互动,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既能体现教学目标实施结果,又能展示师生活动中的思维轨迹。
                      第三,活泼、民主、自由、有趣的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学理念。
                      第四,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第五,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
                      第六,动态生成的课堂。信任学生,还给学生思考的权利、思维的意识,让学生质疑并释疑,在说与做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体验情感。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有所期待。整体来说,这节课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成长。那么,支撑一堂课的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我想既不是知识,也不是活动,而是生命。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灵肉交流的活动。”而一堂课的进行实际上是教师生命与学生生命不断碰撞、不断互相接纳的过程。侯鹏娟老师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推动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最终达成教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知识的获得,以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应该说这节课是完美的。
                      新课程标准下,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呢?这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于一堂好课,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况且从来就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课堂。这里不妨套用一下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对于我们的课堂是:平庸的课是相似的,好课各有各的精彩之处。当然,我们期待的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和超越,更多的是以关注的学习状态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这样的课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
                      一节公开课是一节优质课,是老师们做了精心准备的,当然,要表现的精彩就不能没有个人表演的成分。一堂好课究竟是在课还是在人?在课,因人而异;在人,因课而异。在生还是在师?在生,就需要常问学生动起来了没有,少问教师讲到了没有;常问学生成功了没有,少问教师成功了没有,在师,就要看教师向学生传达什么样的理念,有人说,教会学生学习什么,是为了现在;而教会学生怎样学,才是为了未来。现实中我们毕竟常常面对的是一节常规课,究竟该怎样上?怎样让常规课变为优质课?我想主要还是看我们关注什么?新课程理念下并非不关注学生的成绩,因为学生成绩的获得才能带来学生的成就感,更能带来老师的成就感。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只有成绩才能让学生和老师感到一种快乐。但我们还要关注学习的过程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生命成长的快乐。这个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表现得尤为迫切。因为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给人一种成长。
                      时下,我们很多老师有这样一种困惑,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学生”,所以我们老师拼命地教,只怕自己讲得少,只怕学生学不会。我们的“怕”不正折射出我们的不相信吗?既不相信学生,也不相信自己。岂不知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还需要让学生知道“知识都是学来的,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学习的学生”。我们要从过去以教定学,要求学生适应老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的“师本教学”,转变为要求教师适应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生本教学”。而教育也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一生持续地学习,有尊严、高质量的生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充分的贡献并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教师把知识讲得非常精彩,把题目做得非常漂亮,这会让课堂教学现场感特别好,但学生只是课堂的观众而已,他只是看哪一位教师表演得更精彩而已。正如我们习惯把饭做的色香味俱全让学生去享用,去评价,而学生不知道只有自己做出来的饭才最好吃。
                      当然,我们今天在这里观摩和学习,不是为了评价和欣赏,主要还是为了让自己的课怎样上才更好。我想我们学习他人主要还是借鉴,我们永远也不能成为他人。正如侯鹏娟老师的课,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这是我们学不来的。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适合的倒可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效仿。洋思、杜郎口、衡水、新绛的教学模式,可以学习、借鉴,但绝不能简单的搬用或模仿。
                      有人可能会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和技巧,没有!只有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我们学习新课程,不是为了研究课标,而是对新课程的全新理念的一种学习。因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给孩子分数,而且还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不断走向崇高,生活更加美好的事业,是塑造美好人生,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教育不仅是为未来的幸福做准备,教育生活本身就是幸福的。
                      俗话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你有一个经验,我有一个经验,交换后我们每人都多了一个经验。非常感谢侯鹏娟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堂很好的范例,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交流与合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专家点悟,专家点悟不如自我感悟。让我们多一份思考,少一份抱怨,多一点学习,少一点指责,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会更加的精彩,我们的教育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谢谢大家!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燃烧自己  照亮他人  照亮自己
                        教师备课室里的纯净水又快要喝完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打电话要水?我也不知道这是自己第几次打电话要水了。前段时间,因为忙,没顾得上要水。当我口渴要喝水时,才发现饮水机上的水桶没水了。一问才知道,已经好几天了。我很是气愤。(教师备课室里的水是免费的,需要老师打个电话让人送,当然,这也不是我的责任。)既然大家都懒得打电话,我也不打电话,反正要不喝都不喝。但随即我又一想:不对呀,没水喝不仅渴了别人,更渴了自己呀!于是,我拿起电话,要来了一桶水。
                        突然,我想到了盲人点灯的故事。
                        一个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说道:"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上打着灯笼走!"
                        迷惑的禅师问盲人:"既然看不见,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你甚至都不知道灯笼是什么样子,灯光给人的感觉是怎样."
                            盲人说:"我听别人说,每天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禅师非常震动地感叹道:"原来你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
                            盲人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禅师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撞到过."
                            禅师顿悟:点灯照亮了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又一次想到了自己从事的教师这个职业。大家都知道教师往往被人们喻为“蜡烛”和“春蚕”。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也常常听到无数优秀或模范教师做演讲报告时声泪俱下的讲到:为了学生,为了教育事业,耽误了自己的孩子、扔了自己的家庭、毁了自己的婚姻、甚至丢掉了自身的健康。听到这些,我们不仅潸然泪下,更为老师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感到悲哀,难道我们在燃烧自己,点亮学生时,不能照亮自己吗?
                        诚然,做教师不能不讲奉献。而教师首先是个人。是人生病时需要休息,伤心时需要调节,空虚时需要学习,误会时需要解释;工作之时不需要废寝忘食,工作之余也需要欢娱自如。因为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以爱。
                        也许我上面讲的盲人点灯的故事和我要讲的意思不太相符。我只是想说,做教师,我们不能一味的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更要照亮自己。
                        当我们以这样的状态面对工作时,我们何尝不是充满着激情;
                        当我们以这样的激情面对教育时,我们何尝不在追求着自己的目标;
                        当我们怀揣着激情去不断地追求时,我们的心中又何尝不是装着学生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反思
                          各位班主任老师:
                          大家好!
                          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和学习,我觉得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交流的题目是“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做班主任工作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一直纠结于班级的管理模式。作为班主任,到底能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让学生成长的更好?或者说是否借鉴他人好的管理模式来操作和运行?这往往成了一个困惑,而无力去解决。然而,在今年暑假郑州的班主任培训会上,听了全国新生代优秀班主任梅洪建老师的“培育—发展”班级理念之后,我对班主任工作以及班级管理模式有了全新而更深刻地认识。
                          首先,我想谈谈班主任工作。
                          作为班主任,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以及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10年5月29日,河南赵振刚老师就“你认为班主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多大”这一问题对497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认为不重要的占2%,认为重要的占68%,认为很重要的占20%,认为非常重要的占10%。这是作为老师的基本认识。然而,事实真的如我们认为的那样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西方调查机构的研究成果:一个成功人士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为:(1)良好的习惯;(2)良师的引导;(3)良好的自学品质。
                          我们试着分析这一成果。幼儿教育专家说“6岁决定一生”,也就是说,良好的习惯90%是家庭教育的结果。研究同样表明,良好的自学品质97%是走出校园以后的作为。正如摩罗先生所说:“我不知道学校里学会了什么,大学毕业之后,我才知道该怎样学习。”如果教育的原点在家庭,终点在自学的话,“良师的指导”仅是一个过程。同一个研究机构的成果,“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功用只占17%的比例”。那么“这一个”班主任,17%的比例,我们占的比例能有多大呢?最多1%—2%的作用。我们还敢说这个班主任很重要吗?
                          那么,有人会说,既然班主任不重要,那还要我们干什么?其实,这是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要想着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能做什么?
                          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校长郑杰说:“只有上帝才能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我们都不是上帝。我们只是个凡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先知,更不是用管理班级或者建设班级的理念支配自己的头脑,因为无论是管理还是建设,其实质都是压制,班主任直接对学生的压制或者是班主任让渡给班干部的压制。压制而导致的顺从,是对人的个性的压抑,不应该是教育的实质。教育的实质是成全人、发展人、造就人。因此,班主任工作的本位应该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成全生命的成长,给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平台,让每个生命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得到舒展甚至蓬勃,给每个孩子一种动力,让每个生命都能持续不断地前进,从而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鉴于以上对班主任工作本位的认识,我认为作为班主任一是要给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二是给学生提供成长的动力。
                          于是,暑假开学后,我借鉴了梅洪建老师的“班级委员会”的经验,在420班成立了“班级委员会”,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一个平台。
                          当然,任何学习和借鉴,都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模仿。只有建立在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运用他人的经验。正如梅洪建老师所言:因为没有成功,所以不谈经验,只谈自己所想和所做的。
                          郑杰校长说:“用你一个人的智慧,来应对班级所有人的大脑,这是最愚蠢的选择。”所以,我首先召集班级原有班干部,谈了自己的设想,然后,让他们在同学中征集意见,已取得同学们的认同。当然,我也不时的在班里利用自己对“班级委员会”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宣传,已达到良好的效果。也许是对新生事物的一种好奇,学生们一致赞同这种新的模式。于是,我就开始大胆的在班级开展这项工作。
                          在酝酿了两周之后,班级委员会终于成立了。全班设立七个委员会,分别是学习委员会(针对文科学生的学习特点,下设英语委员会和数学委员会)、读书委员会、心理委员会、时政委员会、卫生委员会、文体委员会和纪律委员会。各委员会分别设立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委员职务。委员长和副委员长由同学们自荐和推选产生。而各委员是由其他同学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加入。当然,委员会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常规委员会,如卫生委员会、文体委员会和纪律委员会;二是活动委员会,如学习委员会、心理委员会、读书委员会和时政委员会。
                          班级委员会的成立异常的顺利,而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展开。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方法就是“给每一个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我想到了在心灵上拔草最有效的途径不是想方设法将草拔除,而是在学生的心灵上种上庄稼。常言道:无事生非。那么有事不是不生非了吗?于是,我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我把处理班级事务的权利以及组织活动的权利都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处理,去组织。因为只有在他们不断地去思考、实践、分析、争论的过程中,他们的活动能力、分析能力、体悟能力等才会获得充分的发展,他们的胸怀才能开阔,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才能获得提升。而这些,就是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培养,不正是教育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吗?我所期望的就是在我与学生相处的这段时间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种能力,一种离开我离开班级离开学校依然能够顺利发展的能力。
                          然而,任何改革和实验都必须经过阵痛,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当我陶醉于新的班级发展模式的运行,当我自豪于自己不是在进行人治和法治而是让学生自治,当我为自己脱离班级繁杂的事物而感到轻松时,慢慢地我发现班级发展的状况并非我想的那么乐观。
                           对于班级的常规性事物,还是常规委员会的委员长和副委员长在做,其他委员只是旁观者。而对于活动委员会而言,有的委员会天天在搞活动,有的根本不知道搞什么活动。各委员会相互之间不协商、不协调,不仅挤占了同学们的时间,而且还让同学们无所适从。对于活动而言,没有组织,没有计划和准备,匆匆上阵而草草收场。比如学习委员会的“我要上北大”的倡议活动,在其他班差点被赶了出来,还有心理委员会的“中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辩论会,则成了吵闹会,上台辩论的同学甚至差点打了起来。同学们只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而忘记了搞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然而,更让人气愤的是下午的第七节课和阅读时间,教室内经常是吵闹声不断,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甚至发展到连我也不放在眼里,有一天,我坐在教室里,实在忍受不了,连续制止了两次,同学们还是依然如故。看似个个都在讨论问题,实则是浮躁心理的体现。
                          当我发现了这个情况后,我并没有立即制止并干涉,转为可怕的人治。而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地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给了自己和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大家都来反思。在那一星期里,我除了上课,其它时间绝不进教室。目的就是给大家一个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机会。当然,我主要解决到底应该怎样做才会更好。通过一个星期的反思,我认为班级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状况主要责任在我。一是我对“班级委员会”本身就没有理解的透彻,而是简单的“拿来”,很多问题都没有考虑成熟,比如学生的能力和自觉性问题。二是自己图轻松,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而自己作为旁观者,有的活动甚至自己都不参加,要知道在目前班级缺少班主任的指导和引领,有些事情是根本做不成的。而对于同学们而言,主要就是缺乏必要的计划和准备,同时缺乏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
                          鉴于以上我所分析的结果,我并没有急于把自己想出的对策在班里实施。而是先召开班级委员会主要成员会议,结合他们在班级里征集上来的建议,进行讨论协商,最后确定在班级改进的方案。
                          一、      活动还必须要开展,但是必须给同学们留出自己的学习时间,下午第七节课必须保证同学们有一个安静学习的环境;
                          二、      各委员会只能在阅读时间开展工作,而且要固定时间,每周一个委员会只能有一个活动,而且要相互之间协调好活动时间,不能冲突;
                          三、      各委员会在每次活动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活动的方案,否则活动取消;
                          四、      各委员会委员长和副委员长要切实负起责任,责任到人,要人人有事做,确保本委员会各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同时,要加大执行的力度,尤其是常规委员会的工作,比如早操、卫生、宣誓、周记本的收交等等,确保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必须保证完成。
                          绝不能因为出现了困境,就否定班级委员会的工作。我必须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比如文体委员会的每日早操,天天坚持;读书委员会的每日一文,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时政委员会的每日新闻和天气预报,让大家及时了解国内国际要闻以及天气状况;卫生委员会的每日卫生,给大家一个干净的环境等等。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只要触动他们内心渴望改变的基因,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在9月25日的鲁迅诞辰日,读书委员会举行了关于“精彩阅读 快乐人生的”倡议,通过读书委员会各成员的旁征博引和自我感悟,让同学们对阅读有了更新的认识,激发同学们读书的兴趣和欲望;在9月26日心理委员会精心准备的“宽松式管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会上,各位辩手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彩发言,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而且让这个辩题在同学们的心中产生自我的约束力;而第七节课时间教室里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自习,有计划安排自己的事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
                          在分数才是硬道理的现实背景下,一个班主任不关注学生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中心任务就是学习。而目前能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的也惟有成绩。无论你把班级纪律管理得如何井井有条,一个不能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上的班主任,绝不是是一个好班主任,而我让班级委员会开展活动,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向学习的方向转化,因为这是一个班主任老师的最本质工作。而这次学科竞赛,420班的成绩可以说是“惨败”。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但我并未因此而责怪自己,更没有理由责怪学生。这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成长,因为人生路上不可能会一帆风顺。这或许也是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所付出的代价,他们必须承担。而我也不例外。一个人想走寻常路,很是简单,别人怎样走,自己跟着走就可以了;但一个人要想走不寻常路,必须要付出代价。同时我也看到了学生的可喜变化:每次竞赛成绩下来,学习委员会则带领同学们分析得失,找出与PK班级的差距以及个人找出自己与PK对象的差距,制定计划,强化落实;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天布置学科落实内容,督促同学们完成。最主要的变化是同学们并没有因这次成绩而气馁,而是更加自信、乐观、勤奋、努力,而这不是我们所想要看到的吗?我想只要学生的胸怀可以广阔,心态可以积极,思考力能够发展,自制力能够增强,目标尚且明确,那么我们还会为学生的成绩耿耿于怀吗?只要两眼盯住学生的分数和成绩不放,得到的永远是痛苦。因为学生的成绩总会有起伏的。
                          对于学习,420班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而且呈上升趋势地前进着。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学生能够与我们朝夕相处,这是我们前世多大的修为才得来的缘分!如果让学生美丽的花朵在我们的手心里凋零,上帝会因此惩罚我们的罪过,这个罪过,我们永世都无法赎回。因着这段尘缘,我们有必要让孩子的生命在与你我相处的时间里变得美丽。而最佳的美丽,不是班主任认为的如何如何,而是孩子究竟在与你的相处里有没有得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做一个班主任,其实就是学生的生命和你的生命有了一个约会,有如此缘分,你就应该珍惜这段时间,让每一个生命在和你相处的时间里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做的那点事”是什么呢?倘若学生是一棵棵幼苗的话,我们不是以一棵树的形象告诉他们:“孩子,应该这么长”,而是给孩子一片土地,让孩子有一个成长的平台;给土壤一点肥沃,让孩子有成长的力量。
                          谢谢大家!
                          (文章多处引用梅洪建老师的文章,致力于“培育—发展”班级理念的倡导和践行。)
                          梅洪建:“培育-发展”班级理念首倡者和践行者,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搜狐网“高考作文猜题第一人”,《学子读写》专栏推介名师。先后在《班主任》《语文教学通讯》《中小学德育》《湖北教育》《四川教育》等发文160余篇。2010年5月起,在《教育时报》开辟“重塑带班理念”专栏至今,以其敏锐的视角,果敢的剖析以及深沉的思考,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出版专著3种,主编5种。全面阐释“培育-发展”理念的《班主任的本位与突围》即将出版。应邀在重庆、武汉、郑州、贵阳、杭州等地讲学100余场。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