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原创]心雨校园(随笔集)
    1、强走了,又来了!

      强,是我校六年级的学生。
      强,给人的印象:毛头毛脑,脏不拉几。三天逃学,四天晒网。更糟糕的是,时不时做点小案子,撬开人家的炭房房,打开人家的车锁,弄点零花钱。
       我来D校没过多久,强的大名便溜进了我的耳朵。
      那天,天很蓝,孩子们做完课间操后,笑声还荡漾在操场上空。保卫科的刘干警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我找找强,昨天晚上他们又惹了麻烦。”
       原来又是一起以强为首的孩子敲门拆锁的事儿。强在的我的眼皮底下跟着警察的屁股尾离开了学校。

      之后的日子,强成了我这里的常客。
       那天,我说:强,我们做个朋友。
      强低着头,什么也不说。我说,没关系,人谁没个错啊!
      强,还是不说。
      “强,你是男子汉,就像个男子汉的样儿。把头抬起来,眼睛看着我!”

      强有点触动,眼睛开始瞅着我,但明显不够自信。
      “有什么事儿,来找我说说。”强开始点头,并接过我手中的糖。
      之后的日子,强消停了一个月中的一半。但后来,强又开始犯事,听说抽烟,又听说逃学。强躲着我,但我还是在校园的拐角处抓个正着。
      强说,我妈不好,她欺负我,我受不了。理由很简单,强的母亲是后妈,和强感情甚浅,强不乐意,于是就不愿意见后妈,不愿意在家呆着,不愿意去学校。
      后来,强找到了,父亲用了三个日出的时间,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强。强又回来了。

      强在学校的日子并不长,强又开始逃学。理由是不想上学了。在我的要求下,父亲陪着强来到我的办公室。
      “强,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了。忘了我是你的大哥啊!听我的,好好上学。”
      强说,行吧。但眼里含着忧郁。强走了,父亲陪着强回到了家里。强并没有听我的话,而是选择离开了学校。走上了一名社会人的角色。
      但,之后,我还偶尔见到他。课外活动,中午上学的一段时间,大清晨,大阳还没洗脸爬上山头的时刻,强的影子却经常出现。
      打乒乓球,是强;欺负小学生,是强干的;索要别人的钱财,还是强。

      那天,我使出最后一招。我来到强原来的班级,见到了强一块儿玩过的伙伴们。
      “小朋友,强是你们班的吧。现在不上学了,很麻烦的。你们给他写封信,让他回来,读点书。”
      强的顽皮,孩子们显然对他失去了信心。但还是有五六个小组长给他写了信,期盼强回到班上。
      强还是没有来。强失学了,强走上了社会人的阳关大道。强在我的眼皮底下,终究长时间地离开了学校。
      之后的日子,还是见到过强,不过老远就跑了!不给我说话的机会。

      强离开校园,一晃就是两个月。
      转眼间,冬去春来,又是开学的日子。孩子们来了,老师们来了,家长们来了。大家伙儿都来了,校园里好热闹啊!
      “校长,你好!”
      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进了我的办公室。
      低矮的身,驼背。他是强的爸爸,我的老客户。

      “还是让强上学吧!”他说。
      “怎么了,强又想通了?”
      “转悠了一阵子,还是学校好。这下子,又闹着想上学了。校长,不好意思,你就收下吧。”
      “嗯,我没意见。来了就好,去找找强原来的班主任吧。”
      之后,强又回到了孩子们中间。

      那天,开学的第一天,下午快放学时,学校领导来到强所在的班级检查卫生。
      “强来了吗?”我故意逗了逗。
      “那不是嘛!”大家指了指提着拖把拖地的强。强抬起头,极不好意思似的。
      我笑了笑,上了三楼。

      强来了,强在做了两个月的社会人后来了。我很欣慰,源于又看到他的身影,但我很辛酸,源于没有想更多的办法,在两个月以前留住强,而让其失学了两个月。这个代价太大了。
       但愿意我的强,能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会吗?我将拭目以待!……!
    [ 此帖最后由非常道在2008-6-18 17:59:00从 班级管理 转移过来 ]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有时候孩子走弯路,到社会上体验一下,也是教育的一种啊!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47
        • 经验6425
        • 文章425
        • 注册2006-11-12

        不过就学校而言确实尽力了。
        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啊。
        很了不起。
        不知道强在外面经历了什么事情,
        如果能知道的话是否就可以把这个教育效应扩大了?

        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9834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QUOTE][b]下面引用由[u]初荷[/u]发表的内容:[/b]

          有时候孩子走弯路,到社会上体验一下,也是教育的一种啊![/QUOTE]
          从这个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碰壁后的效果.这也许就是体验教育吧.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QUOTE][b]下面引用由[u]项恩炜[/u]发表的内容:[/b]


            不过就学校而言确实尽力了。
            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啊。
            很了不起。
            不知道强在外面经历了什么事情,
            如果能知道的话是否就可以把这个教育效应扩大了?[/QUOTE]
            这个孩子肯定还会反复的,但需要真正的耐心.我想.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2、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儿子今年十四岁,按照古代的习俗,应该称得上半大的小子了。与同学们相处时,儿子是娃儿头。下棋,打球,儿子处处显示出成熟和老练。我和妻子在旁边观察,心里却在念叨:这分明是个小大人嘛,哪还像个孩子?
                可是,每当儿子离开了孩子群,同我们大人在一起时,又显示出小不点的样子:缠着跟大人一起睡觉,赖着要零花钱,为洗一次锅掉眼泪……等等,处处不见成熟长大的样子。
                我们这辈老朽,是在困难时期长大的,对于长辈的恩情还是很在乎的。向老人给点零花钱,买点稀奇而又实惠的食品,也是经常的事了。可要做到像西方人那样,将亲情和孝心放在行动的肢体表达上,则是很难的了。可在儿子身上则简单的像1一样自然演绎着。

                大概是快要过年的时候,妻子在家清洗内屋,忙乎了大半天,儿子呢,一出门就玩性大泼,到日上中天时才回屋。儿子进门后,看到辛苦半天的妈妈,知道自己心中有愧,连忙走上前去,抱着妈妈的脸颊,做出亲吻的举止,嘴里还在嘀咕:我知道我的好妈妈今天累坏了,我要帮你做活儿。妻子呢,原先的那点火气,早已被儿子的这一举措打消掉。接下来,儿子忙前忙后,洗菜下米,抹锅洗灶,让妻子欣慰了大半天。
                 这事儿,妻子老在我耳边吹吹。想到那情景,我也很惬意。母子之间,血浓于水,常谈天说地,有拉不完的家常话。我是十二分的赞同。这种和谐氛围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这是自家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一个侧面。那么,是不是目前生活在学生时代的骄子们都有这样的表现呢?
                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说的也是母子两人之间的情感之事,看起来,母子双方的感情交流十分淡薄。在访谈现场,心理医师开导了半天,让儿子拥抱一下母亲,画面定格了十几秒。犹豫,再犹豫……,在母亲、主持人、心理医师及我的期盼下,儿子终于勉强在妈妈的脸上触了触。妈妈的泪如上线的珠子直往下滚。这种期盼简单而又简单,妈妈在生活中为孩子付出了几十倍,几百倍,可孩子还是不理解妈妈的爱心,更谈不上交流。这是一个母子之间亲情过于极端的案例。

                有这样一个报道:一位学习十分优秀的学子考上了内地某所名牌大学。母亲放心不下,背着行囊一路风尘陪儿子来到学校,儿子在校方的陪员下走了,母亲远远望着儿子离去的身影,期盼着能够得到儿子的回头礼,一秒,两秒,……一步,两步,……。儿子渐渐远行,背影格外熟悉。可妈妈期盼的回头礼终未出现,母亲心头掠过的只有无奈和酸楚。
                还有一个事,讲的也是独生子女的事儿。这孩子自小被妈妈宠着,惯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饭桌上的小皇帝。有一天,妈妈买了儿子喜欢吃的大龙虾,精心烹饪后放到饭桌上。儿子放学回家后,大口大口地享受起来。几分钟后,盘子里只剩下几粒又瘦又小的虾崽崽。儿子饱餐后,去楼下玩儿。妈妈见儿子已吃饱,便就起小虾吃了起来。几分钟后,楼下玩耍的儿子返回。儿子看见妈妈吃了自己剩下的小虾仔,又是哭又是闹腾。妈妈答应下次买更多的虾仔才算完事。

                 看来,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并不乐观。据一份资料讲,在日本有一所学校,每天晚上给孩子们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孩子回家后,拥抱妈妈三分钟。我想,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立杆见影的亲情教育。这种经历和体验,比在学校对孩子们讲“要爱妈妈”、“妈妈很辛苦”、“妈妈很伟大”效果要好得多。中国学校也有让孩子给母亲洗洗脚,剪剪指甲,洗洗头之类的作业,我想也有异曲同功之效吧。
                爱的教育决不是喊在口头上就能见效的,而是要实实在在从一件件小事来做起了。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3、让关爱与生活同行!


                  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最伟大的,最有思想的,最有感情的。
                  倘若将这伟大、思想、感情,人人都在乎一些,那么这个世界将温情脉脉,友爱连连。
                  去年暑假,我等一行三十多人去华东五省市旅行。一路颠簸,到了南京,接手服务的是当地的一家旅行社。导游姓范,四十不到,微胖的身材,倒也清整利索。最让大家满意的是范导有一张知识广博且能说会道的嘴巴子。一行近十天行程,范导除了介绍沿途风景,人文风情外,还与同行者打成一片,说学逗唱,好不开心自在。大家的心情自然愉悦舒畅。

                   还记得范导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之际,谈到上海的经济发展,举国瞩目。但上海的人情味儿淡薄却是有名的。比如在上海你去问路,就很难得到指引。当然这也是一个大概,并不是说上海的所有人不热情。但至少能说明一点,就是在经济发展地区,有一种人情的淡化的倾向。
                  这人情淡化的倾向,何止是经济发达的上海呢?
                  记得过寒假的时候,那天冰雪飞舞,天还未放明。我只好去以前的单位坐通勤车值班。天气很冷,大轿子车还沉睡在梦呓之中。车队值班室的灯打着呵欠。我轻轻靠上去,门微开一条缝。

                  “今天有车吗?”
                   ……,……。“有”!
                  只见屋内昏黄的光线下处有两人。一人与地板平行,眼睛瞅着大开的电视。一人坐在长条椅上,上身裹着一件绵大衣。
                  看来我的到来并不受欢迎。
                  “ 把门闭上!”就在我还在张望屋内的刹那,躺在床上的那个睡人儿开始发话,声音有点色厉。

                  夹杂着雪花和冷气,我还是厚着眼皮,挤进了房间,自已拣个位儿落坐。
                  这里坐有三人,包括我,大都是熟悉的身影。因在一个单位共事十几年,虽然叫不上名儿,但面孔是熟的,呼吸是熟的,背景是透知的。
                   十分钟的时间,就这样在尴尬中度过。好压抑的情景啊,满空气里都是不和谐,显然是由于我的介入和到来。那刻,我实实在在体验到了遭人冷落的感受和无奈。
                   这次经历持久而深刻。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冷遇时有发生,不经意地会窜出来捅一下你的心。
                   我在想,这人世间的亲情和温暖,大家都是知晓的,做起来并不费劲。只需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眼神,不是就会让对方体验到阳光雨露的和谐之场吗?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做起来并不很难。并键是看大家有无这份关爱的心态。
                  开学时,有位新转来的同学。由于来得晚,未赶上报道那天的车票。 开学的第一天正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们还在上课。新转生背着书包靠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瑟瑟发抖,时逢我校园巡行而过。
                  “走吧,去我办公室等着。老师还在讲课。”我说。
                  新转生来了,坐在我的沙发上。谈天,说地,聊东聊西,孩子很快乐,很舒畅。
                   这点事儿,就这样做了,对于处于同样等待尴尬之位的新转生来讲,则十分需要,我为什么不给予呢?是我举口之劳啊!!

                  人心是肉长的,人心都是相通的,人心全是向善的。朋友们,倘若,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果可能,请将友善的种子洒下吧。因为,你的关爱就是雨点,就是泽润,就是冬季里的一把火,烈日烧烤下的一流雨,太及时啦!
                  让关爱友善的种子与生活同行,与时间同在!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264
                  • 经验46192
                  • 文章1750
                  • 注册2005-11-23
                  学习了。
                  [URL= http://blog.sina.com.cn/u/1273852061]树叶博客[/URL]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路上,我遇见了那两个孩子

                      这儿四面是大山。
                      因此,我这里笔下的两位小主人,是大山里的孩子。
                      那天,我的第一位主人公出场。
                      看年纪,十岁上下,一米三左右的个头。同他谋面至今用数据统计,大概有四五次上下吧。

                      第一次,是在车上。同行的大个博说,和咱们一起坐通勤车同向行的还有一位小学生。每天上午坐车去十里外的二小上学。晚上坐车回来。
                      “真不容易。这儿就有学校,为什么还要如此周折呢?”我说。
                      “其实,咱们本地的学校不错的。再说,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没必要,动那么大心思。不知家长如何想的。”
                      博说,就是吧,孩子挺苦的。

                      说到这儿,我又想到了我手底下这所学校附近的情形,不也是上演着同样的事儿吗?
                      每天早晨,倘若你走在上学路上,便见一两两三马子呼啸而过。再细瞅瞅,里面装满了本地去县城上学的学生,四五个,七八个,挤成一团,堆成一窝。孩子呢,打打闹闹,一脸的轻松,并不感到有多少麻烦。
                      同行们说,这里的家长们眼瞅着城里的二小、一小质量高,硬是把学生往那里转。路途远了,没办法,就雇上三轮车,每月花上七八十元钱雇车接送。

                      听到这话,同事们,包括我自然心里窝火得很。谁让我们自己把学校的知名度没提上去呢。
                      话虽这么说,但着实替那些孩子的安全捏把汗。
                      话说远了,还归到那孩子身上。
                      真正见到博所说的那小孩儿。是一次我回家的车上。
                      那天,我同样坐小面包回家。
                      小车迎面而停。我挤了上去,包括我,塞了九人。副驾驶室一人,后两排坐六人,我那排位置是新加的,一长条椅。

                      因是背向而坐,对面便是那小孩子。十分钟的路途没怎么在意即到。路过原单位大门时,小孩子发出下车信号。
                      “大门停一下。”小孩子发言,挺成熟老练。
                      小面包车迎门而站。我是靠门的,自然先下车让路。小孩子背着书包,跳下车去。我又回到了长条椅上。
                      “这孩子怎么没付钱啊?”刀巴脸司机自言自语。用目光瞅瞅远去的孩子。似喊非喊,但终究没有开口。
                      孩子远去了,那样悠闲,似乎丝毫没发现自己的失误。
                      这下车内热闹起来。

                      刀疤脸说:“谁家的孩子。没钱你叫声叔叔,也就免了。”刀疤脸说话的样子,看起来很轻松,略有些无奈。透出些许的大度。
                      同行者皆依此为话题,开笑逗乐。
                      给我的印象是,孩子可能坐车次数之多,已经有些许的麻木。忘记付钱倒也在情理之中。
                      但无论怎样,这孩子在我脑海中已留下一笔难舍的痕迹。
                      我有点酸涩。这一切,都来自于家长对孩子学习环境的期盼,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令人不惑的是,这孩子所在地的学校教学质量应该是前茅的,不亚于城区一小二小的。
                      可这些,是家长不知呢,还是对城区教学质量天然骨子里的崇拜呢?
                      第二个孩子,是个女生。从其言谈中,知道是朋友的姑娘。
                      那天,我放学回家。到原单位,快到家门口时,正逢W校放学。

                      “杜校长好啊”。
                      甜甜的,一个女声传来。
                      原来,面熟的。虽离开W校已近一年,但这些孩子的面孔还是热的。  大伙儿见了,总是礼问在先。
                      走着走着,便聊了起来。

                      “那边现在怎么样?”女生瞅瞅我,一幅老练沉稳的样子,话语极硬,锋芒毕露,俨然一个小大人。
                      “还行吧。”我说。
                      “你还挺会说话。”我说。“现在很行的。”
                      不言自明,孩子的意思是,你那个学校,原来不行。现在你去了,整得咱样?
                      这孩子,不知是从哪个渠道,对我去的学校也有自己的见解。让人三省啊。
                      看来,一所学校,办得好了,在社会上留下美名,人人称赞。办得孬了,连那些小孩子们也品头论足。

                      谈话的刹那,我已与小姑娘分道东西。她的话语又似乎给我当头棒喝:

                       身为教育中人,只有办好教育,才能对得起乡里乡亲啊。办好教育,任重而道远!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47
                      • 经验6425
                      • 文章425
                      • 注册2006-11-12
                      “身为教育中人,只有办好教育,才能对得起乡里乡亲啊。办好教育,任重而道远!”
                       说得好!
                       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学校上周讨论的话题:一笔帐还是三笔帐?几笔帐能对上号么?
                       “乡里乡亲”眼里的好,“校长、老师”眼里的好,“孩子”眼里的好,教育官员眼里的好,进期的“好”,远期的“好”......就一个“好”字,就有很多“帐”要合,真是难呐!
                      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9834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4
                        • 经验207
                        • 文章27
                        • 注册2007-03-07
                        [SIZE=3][ALIGN=CENTER][B]看得出你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好校长。

                        相信你的学校在你的精心的管理下,一定会越来越好。[/B][/ALIGN][/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ALIGN=center][COLOR=red][SIZE=4][B]  自豪,因为曾有个二姑夫[/B][/SIZE][/COLOR][/ALIGN]
                                
                           
                            那天,放学。
                            蒙蒙细雨,准确地说,是空中飘洒着点点雨雪。
                            我出校门的时候,孩子们少了许多。
                                
                            雨雪的拍打,不由让我加快步伐。待过那条铁路时,后面赶上一男孩儿。
                            “快点走,赶上我”。说话的刹那,小男孩已近于眼前。
                            “怎么才回啊!”
                                  
                            “我们班讲故事,是放学后的最后一道作业。”
                            “噢,是五二班吧。我听说过的。你也是曾家庄的?好像咱们同行过几次。”
                            “对,是的。校长。”
                            “那电线杆后面的那家人,你认识吧。那家的主人叫新,是我的二姑夫。”小男孩儿手指了指前面的村庄。
                             
                            “噢,新?认识,我们一块儿共过事。”我说。
                            “对,我二姑夫也这么说。他现在开四轮车,给各小摊点送纸张。”小男孩儿一板一眼,十分认真地讲述二姑夫的故事。
                            “嗯,那咱们可有缘啊。你就是我同事的侄子呢。”
                                  
                            我瞅了瞅,小男孩极欣慰似的。
                            原来,这小家伙,急急忙忙赶上来,是为了向校长报告,自已有个二姑夫,曾经是校长的同事。自已是校长同事的亲侄子。
                             跟校长攀了亲戚,小男孩的话头更多了。又讲起春节的事来。
                                  
                            “校长,你住魏矿。过年我去过那儿。”
                            “那咱不找校长来玩?”
                            “我不知道你家住哪儿啊。”
                            “你去问问魏矿的孩子们,他们都知道的。”
                            “嗯。”小男孩儿附合着。
                               
                            “以后来,就找我。”
                            “好的。”小男孩儿说。
                            约过五分钟的行程,说话间已走完。小男孩道声再见声,敲开了小路东侧的大铁门,没了身影。
                                  
                            我亦紧走两步,来到等车的大桥头。小男孩儿的同行,打发走了五分钟的无聊和寂寞。重要的是,男孩儿向校长道出了心中的秘密,体验了校长曾经是二姑夫的同事带来的快乐和自豪。
                            唉,有时,在孩子心中,自豪竟是如此简单。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