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4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让“直白”转个弯儿


      早晨起来,空气异样的清。爽爽的,凉凉的......又有几只早起的鸟儿打鸣,这城郊山庄顿有几份世外桃园之觉了。
      其实这空旷深幽甜逸之境,源于一场细雨。
      昨天下午,蒙蒙的天不再吝啬,悠着性子向大地施露。雨不大,听不到落地的声音,但对于终年干旱少雨的沙漠之陲来说,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事了。

      难得遇上这样的好天气。出了门,先去操场跑步。路上的行人在栏杆外匆匆而过,看那神情,想必是去井下上班的工人在赶着点名签到呢。
      空气清爽,跑步的时间好像快了许多,半个小时不知不觉滑过。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一份邮件显于眼前。
    杜校长:
      您好!
      谢谢您对家母病情的关注和记挂!也谢谢您对我本人的地关心、帮助和宽容!
      中考已迫在眉睫,我深知此关键时刻每一节课意味着什么。我也知道作为一校之长,您有这太重太重的责任——其实身担初三两个班的化学和生物教学任务,我内心有着怎样的压力与沉重,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本来我想等中考结束了再请假去领老母治病,可灾难还是提前降临了——您知道的,农村里的那一代老人不像城里人—一旦有个头疼感冒什么的马上又是吃药又是打针甚至打吊针,他们有着倔强的个性和坚强的意志,只要病不倒,会继续劳作——所以当我知道我妈住到医院的时候我就预感大事不妙......
      小高和我是同龄人,今天早晨当得知他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我猛地联想到了自己——我妈还在病床上躺着......
      不说这些了。真心的谢谢您!——谢谢您对家母病情的关注和记挂!也谢谢您对我本人的地关心、帮助和宽容!
              小何

      看到这里,心里异样的不适。记得那天,还是因为学生的事儿,我正在同莉谈话。
      “校长,我想请个假。母亲有病住院了。”教化学的小何老师人未坐稳,话先出口。
      “紧急吗?家里弟兄就你一个啊!这英语老师才请假,学生情绪大,你这一走,不是毕业班乱了方寸了吗?”也许是糟糕的心情作怪,我一口气倒了许多。

      “凡正我得回去一躺。”小何无奈地瞅着我,眼神里泛着期盼和求助。
      “中午去打电话再问问,如果紧急,就回去。否则,等英语老师来了再去吧。”

      小何无言,很无助的样子.,泪水在眼里直打转转。莉也帮着替小何说话。坐了一阵,小何离开了办公室。
      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那天下午碰见小何时,他已调好了课,来到办公室。
      “还是不行,要回去啊,那就去吧!”说这话时,正好有八年级的两个女生反映体育课上老师民主作风缺乏的事情。

      “回吧。”我重复道。小何离开了办公室,留下一个背包的影子......长长的,有点忧伤。
      突然,这才想起,作为一校之长的我该做点什么。
      “去将何老师喊回来。”听到我的示意,两个女生走了出去,小何又回来了。
      “来,这点钱带上,给你母亲买一箱牛奶。”说话的同时,我从钱包里取出几张拾元的零币。
      小何看了看,做出推让的动作,跑着离开了办公室。
      我挤挤眼,示意两个女生追上去。两个姑娘很机灵,很快将这事摆平。 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那天是周四,过去已经五天了。小何快去快回,周一早晨碰头会时,准时来到。得知其母病情稳定的消息,我也里静了许多。

      这件事慢慢在淡忘。然而今天早晨小何发来的邮件,还是触动了我的琴弦。细细想来,学校这个小田地,千十号人马,吃喝拉撒睡,生老病痛,几乎天天有,作为一校之长,可能天天遇到。倘若这些事儿堆在一起,难免会在校长的心理上产生急躁情绪,反映到管理上很容易出现直白式,线条式。校长更多考虑的是集体的利益,对学校大局想得多一些,而对于教师个体的感受则很有可能疏忽和缩小。这在无形中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倘若,那次小何老师来请假时,我能够更耐心一些,细心一些,体贴关爱更多一些,是不是会处理得更好呢?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我想,在管理中,三思而后说、三思而后行的训言真是所言极中极恳矣。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对于学校管理来讲,何止不是如此之境呢?&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课堂内外之畅想


         学校有个多媒体教室。不大,只有一间普通教室的空间,也就能坐百十来号人马。
        这间教室平常倒也不是很忙,勤快点的老师偶尔去那里,吊一下孩子们的胃口。大多数教师则是在公开课,组内训练课时走走,演练一下技能。

        学校每期都要举行教师的技能培训课。这下子,懒点的老师也不好推就,耐着性子下资料,做课件,将自己的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

        唉,冷清了许多时日的多媒体教室倒成了繁华的唐人街。大家抢着争着往那儿跑,看看课件能否打开,电脑开机是否顺畅。
        人去的多了,自然而然卫生就成问题。虽然这个公共场地有专人管理,每周也打扫一次卫生。但由于是公共场所,人员又流来流去,不是很固定,倘若管理教师又忙了别的事。这里的卫生状况自然是惨不忍睹。

        校长也时常去听课,讲课的教师过了一茬又一茬。卫生时好时坏。校长也督促过,但总是不尽如人意。
        昨天上午,两节公开课,校长和老师们都去听了。凭心而讲,这两节课都是上好的能够让大家骨子里称赞的好课。第一节是数学课,执教者红有点斯文,讲起课来字字如豆豆般蹦出来。其中有两个环节,给大家印象至深。这位年轻人,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巧妙地暗藏于有关质数、合数、偶数、奇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话题内,大家兴趣盎然,耳目一新。第二个环节在临近下课的时候,教师让持有质数号码的孩子先离开教教室,再让非质非合者走,最后让合数走。到了听课者要走时,学生全部走光。留下一个空白,很有创意啊。

        第二堂是英语课,小学三年级。这节课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之极致。英语老师霞手舞之,足蹈之。孩子们手舞之,足蹈之。听课老师耳舞之,心蹈之。特别精彩的是,有六位小演员相继走上讲台,用肢体,用表情,用智慧,用娴熟的英语讲故事。这哪里是中国的孩子,分明来自异国她乡的吧。
        不是,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娃,是身处效区之壤的三年级孩子。是矿工的儿女,是农民的儿女,是商人的儿女。但她们将英语玩到了极致。
        这就是小学英语要找的本啊,校长想。

        这大概是课内的精彩。但校长还看到了另一个细节。第二节霞所执教的课前多了一个环节。上课前,她让孩子们在教室地上洒上细细的水。潮潮的,润润的,孩子们舒服,听课的教师也舒服,当然讲课的霞也舒服。

        校长瞅瞅,这地下,这桌箱里,清净了许多。以前那些捣蛋王们留下的潇洒统统收拾干净。唉,校长这才记起来,前一天下午,霞就开始抹胳膊,卷袖子,在这边清理卫生呢。校长不是路过看见了吗?
        这一点,校长还是很上心。因为这里讲课的人很多了,但很少有人去过问这里的环境卫生。也许大家忙,也许大家认为上课更重要,也许大家以为这卫生自然应该是管理者的职责,与自己无关,自然是高高挂起了。然,霞做到了,看到了别人看见的东西,但把其变成了行动。孩子们舒坦,大家都舒坦。校长也感受到舒坦。因为课内的和谐与课外的做人融为一体,课内的精彩与课外的环境融为一体,这是何等的奇妙无尽啊。

        其实,想想,这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这里的教师,大家已在有意无意地向一个至善至美的理想教育境界冲刺。
        想到这里,校长笑了,乐呵呵的......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align=center][color=red][size=4][b] 那一刻,他成了校长的陪检员[/b][/color][/size][/align]    
          这个孩子,真让人摸不透。
          那是一个有着湛蓝湛蓝天空的清晨。中学部的孩子刚下操,校长走过长长的走廊,习惯性地从二楼向下俯瞰。校长的视线之内是一个狭长的过道。平常只有打扫卫生的孩子们挤在里面,拣拾垃圾,别人少有光顾。偶尔八年级的孩子有时也聚在那里,背书,或者做背书的样子。
             
          今天也不例外,有三两个男孩子,手提着书,似乎很用功。
          校长瞅瞅,倒也没在意。突然,一缕青烟徐徐而起,引起了校长的注意。细看看,原来,青烟源于那位个头最高,身材最细,戴着鸭舌帽的男孩子口中。
          “上来。你!”校长手指了指,说。
           
          男孩子看看,十分震惊。颤颤惊惊,从过道里走出来。但直到小学部下操,这个孩子还是没有出现在校长的视线里。
          下操后,中学部已上早自习。校长去走廊看看,并无那个男孩儿的踪影。校长也没立即去追寻他问个究竟。他要等着这个男孩儿亲自走上门来,承认错误。
             
          事情的发展并不顺利。这个男孩子在四个小时内,依旧没有勇气跨进校长室的门槛。到了下午上课前,校长在校园里碰到了这个小烟民。校长没有放过他,将其请进了办公室。男孩子像一棵树,立在校长面前。从交谈中,校长了解了孩子的大概。那男孩子身体哆嗦着,嘴巴抽动着述说自己的错误,保证不再就犯,并答应负责管理一周的自行车棚。
           
          再后来,男孩子也半就着履行着自己的诺言,但并不完好。没过两天,自行车棚下就不见他的身影。校长忙,也没在意。
          时间依然快乐地流走, 这个男孩子在校园里生活、学习,也没留下新的故事。直到三天以前的一个课外活动时间。他又出现在校长的视线里。          

          那天,校园广播里跳跃着欢快的儿童歌曲。校长习惯性地去各教室走走。来到八一班,孩子们都在准备庆六一文艺节目。那个烟民小男孩坐在桌子上,很不雅观。校长将其请出了教室。
          “走,去陪我检查工作。”校长说。
           男孩子怯怯的,距校长三米开外的距离,跟着。校园里到处是欢快向上的情景:清扫卫生的少先队员,运球抽杀的胖男孩儿,“校长您好”的礼貌问答,生龙活虎般运球飞跑的中学生,挥杆敲鼓的腰鼓队员,听着音乐翩翩起舞的小演员们......一幕幕,一节节,似画,似景。
           
           上楼梯,过二楼,到操场,将校园快走完的时候,校长开言。
          "你在校园里看到的是美的现象,还是丑的行为?"
          男孩子嗫嚅到:"美......"
          "那你坐在桌子上是美,还是丑啊?"
          "丑。"既然是丑,你还为什么要做呢?"
           
          校长不多的几句话,点到了男孩子的心上,显得很无奈,甚至有点无地自容,似乎要钻进地缝里去。
          "那烟还抽吗?"校长进一步逼近主题。
          "偶尔抽,但少了,学校里没抽。"
          "学校里不能抽,出了校门也不能抽,否则会影响一帮人的。"校长说。
             
          "嗯。"男孩子应答着。
          "好了,去吧。这是第一和第二,希望不要让我看到你的第三。”
          男孩子跑了。这个孩子,会有第三吗?校长也没在意。校长上心的是,他还是依然一二再再二三地宽容了这些孩子,用心教育着这些孩子。这就够了。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ALIGN=center][COLOR=red][SIZE=4][B] 爱的直白   [/B][/SIZE][/COLOR][/ALIGN]    
            那是一个金色阳光洒满校园的日子。
            我和听课的老师,还有孩子们畅游在讲课教师营造的融融氛围中。越是设计新颖,气氛热烈,情绪高涨的课堂,时间过得越快。不知不觉间,40分钟从眼皮底下窜过。铃声响了,大家还在回味课堂内的精彩。下课铃声打破了梦的延续......
             
            走吧,大家乐呵着,走出公共教室。我大概是第五位迈出门槛的。
            室外,阳光直泻而下。下课后从教室跑出来的孩子如出笼的鸟儿,捉迷藏,玩跳绳,追逐着,嬉戏着......
            我揉揉眼,眼神无意瞅了瞅公共教室的对面。只见门房正前靠墙的地方,悬着的一把梯子。实实的,稳稳的。梯子顶端依就一人,深蓝色的短袖,手里攥着改锥,舞弄着什么。
               
            “电铃坏了?”我看了看,原来是政教主任祥。他一边用手拨弄着线头,一边回头瞅瞅我,笑了笑。
            “是,这个电铃不响了,我来弄弄。”然后转过身继续修理。
            “噢,时间长了,可能线路老化了。”我算应答。心里泛起丝丝涟漪......
               
            这个校园,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腑俱全。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吃喝拉撒睡,这里同样存在。阀门坏了,电线断了,开关没了,电灯不亮了,是常有的事。后勤处虽然有三位师傅,但一位年近六十,两位女同志。遇到高空作业,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儿,他们就止不上了。如果不是政教处的祥,这小打小闹的活儿,可真是瞅煞人也。“全凭他了。”有了他,这里的小故障及时得到排除,设备及时运转。联想到一个单位和集体,总是有这么一些默默无闻,不计报酬,而又十分敬业勤勉的人,如老黄牛般耕耘砺作。他们不计得,不计失,不要名,不要利。做些人后的工作,又不为大家所知觉。他们呢,也并不在乎大家的认可和赏识,一如既往,勤勤恳恳的工作着,操劳着。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想着,心里惦着,一边向前走。眼前又闪出一幕。
            “起来,小心点。”靠近花园的地方,学前班的小朋友在这里玩耍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刚从听课教室走出来的兰一手提着凳子,一手扶起倒在地上的小不点儿。
            “小心点,玩时要小心。”兰还在唠叨着。那边扶起来的孩子一阵风跑得不见踪影。
             
            我看了看,笑笑。虽然事小,但还是感到暖暖的,爽爽的。为有这样的老师,我感到自豪。
            曾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把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我想,这两个镜头不正是爱的原生态体现吗?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其实,爱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就如前面的两位主人公一样,爱,就发生在平常生活的点滴中。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48
            • 经验4683
            • 文章291
            • 注册2006-05-27
            写的好,学习中……
            不断学习,努力提升!
            E-mail:langer902@163.com

            在线情况
            5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QUOTE][b]下面引用由[u]langer18[/u]发表的内容:[/b]

              写的好,学习中……[/QUOTE]
              欢迎朋友批评指正。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COLOR=red][SIZE=4][SIZE=3][B]  巧遇[/B][/SIZE][/SIZE][/COLOR]
                   
                  前几天,我也亲身经历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那是一个草长莺飞,月季飘香的日子。我们按照约定,租一辆小型客车,准备去省城给小朋友购新版的图书。
                   
                  我和司机师傅刚刚将一碗牛肉拉面从嘴里塞下去,用纸擦了擦嘴巴。跳上车,点火,车子启动,只见车的正前方有两个焦急等车的行人。其中身材略矮,有着将军小肚皮的是一位熟人,姓蒋,原来是矿机电队的队长,现在何处就职,因工作调动的缘故,不甚清楚。可这个姓蒋的人,怎么讲,也是我脑海中定格至深的一位。
                   
                  那一年,我才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大小伙儿。父亲背着满麻袋的猪腿儿,从老家坐公共汽车来到我所在的县城。因是年前的时节,这屁大点的小县城,车辆倒是很紧缺。父亲那时六十出头,经过一路的颠簸,十分累的。因父亲先前并无告诉我们要来的消息,父亲的来到我们全不知晓。父亲在路边焦急等待通往我处的车辆。一辆小车嗄然而至。
                   
                  后来才知道,来车正是本单位一位领导的爱骑。蒋姓朋友正好就坐。他看见了父亲焦急等待的神情,请求领导停下车来将父亲捎带上。车子停下后,父亲并没有被邀请上车。原因是父亲带的东西油糊糊的,会弄脏坐位,有损高级小轿车的形象。那领导向司机挤了挤眼,一溜烟,车子不见踪影。
                   
                  领导对于父亲的冷漠,我并没有刻在心上。倒是姓蒋的朋友回家后,亲自上门告许我父亲留在街头的消息。在脑子里流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在我的脑海里,姓蒋的同事倒是一个大写的人,够哥儿们。那是往事。今天,我虽然是租车,但面前等车的是姓蒋的朋友,我自然要阔气地将其请上来,还那一份情意的。言谈说话间,车停在姓蒋朋友的面前,我招招手,蒋姓朋友和另一位等车人坐了上来。
                  “都沾校长你的光了。”蒋姓朋友脸拉成了月牙形,每个神经都散发着感激之情。
                  “顺路吧,我们去省城,这里又没车,顺便正好捎上。”我笑着,瞅了瞅。寒暄应答。
                   
                  闲谈间,十分钟的车程已毕。在道谢声中,蒋姓朋友和另一位瘦小伙儿走下车去。
                  这事儿如风一般不见踪影。来得偶然,去的顺然。可巧的是,昨天下午。到了六点将至的时候,太阳的炙烤留下的热度私毫没有散去的意思。
                我逆向而坐,拣个树阴的地方等候车辆的到来。
                   
                  一辆辆小客车呼啸着从眼前驶过......正在心情火燎难熬的时候,一辆奔驰小轿车嘎然而至___我没敢移动脚步。
                  "来,杜校长!"车门打开,司机向我招手。
                  看来,是一位熟人了。我径直走了过去。
                   
                  上了车,车内的空调马上将温度调得极为舒服。我一边坐着,一边瞅瞅车内的主人——还是没想起来。
                  “那天你们上省城,我坐你的车,今天你坐我的车。”司机转过身来,瞅瞅我,一边发动车子。
                  “噢,是和蒋师傅在一块儿,是吧?”
                  “是。”我才想起来。原来,是那天坐车的那位瘦子,陌生人。
                   
                  因是有因果联系的,车内的气氛和空调的温度一样,清爽了许多,大家一边聊天,一边赶路。没多功夫,高档小轿车将我卸载到家门口。
                  回到家,妻子正在做饭,我笑着将沿途的巧遇讲给她听。她也过来掺乎,人就是这样,你只要做点好事,总会有回报的......
                  "是啊,多做些好事吧,总会有回报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几天,但这句话却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肯离去......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ALIGN=center][COLOR=red][SIZE=4][B] 这一次,我也当头棒喝![/B][/SIZE][/COLOR][/ALIGN]
                     
                    晚上,轮到我值班。
                    下自习铃响过,孩子们三三两两,陆续走出教室。路灯懒洋洋地照着水泥路,门外依稀坐着三五名接孩子的家长。摩托车、出租车无规则地停在马路边上。我走过去,和家长们打打招呼,孩子们相继离开。
                     
                    进了门,向北,便是甲年级教室。去WC必经之地。眼前的一幕让我煞了眼。
                    只见,甲年级乙班的教室门前,落满了无数的碎纸片。像打败的伤兵,七零八散。
                    “是谁整的呢?”心头的气不由呼呼而来。
                       
                    回来的路上,想着这件事儿。分班的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们蹊跷般全聚在这个班。出逃的,上网的,顶撞老师的......无恶不作。两任班主任叫苦连天。这不,今天晚上又弄出这等麻烦?
                    早上起床,路过原地。满地的碎纸片依在。"得好好收拾一下这个孩子。"心里想着,走过去捡起一片纸屑,看看,内容是语文方面的。留下证据,查起来也有点底气。
                       
                    自个儿跑完操,雨淅淅沥沥下着。第三次路过原地,离上操还有十分钟,班主任已到教室。我径直而入。
                    "你看看,像个什么样儿,给我查出来,好好处理一下。"
                    她瞅了瞅,很无奈。上操的时候,正逢政教处的何,我提出让其帮助班主任追查违纪者。
                    临近六一,体育组的老李组织大家排练队形,后,队伍解散。我返回办公室,刚抓着饼子,准备咽下去,翔报告而入。
                       
                    不用猜测,撕毁纸张的肯定是他了。    
                    "做什么,有什么错啊?"
                    “校长,纸是我撕的。我保证不再犯了。”翔一幅腼腆老实的样子。
                     
                    说到翔,我头有点大。那是上一学期,翔已闻名遐迩。学校实行校领导和学困生结对子制度。我的联手是翔。起初,我信心很大,找到翔,谈心,聊天。翔很兴奋的样子,因自己的伙伴是校长,他自豪着呢。后来,在我的感召下,翔还写了一封言辞切切的信,送给我。我又回了一封。翔安稳了一阵子,大概半个月的周期,翔将我的耳语全忘在脑后。
                    这学期,翔依然小错不断。翔的爷爷不定期守在校门上,挺无奈的样子。这事儿又是翔做的,我气不打一处来。这次得好好收拾他。
                     
                    "你还是个男子汉,不丢人,当我的对子。"我看着翔,迎面给他一瓢“凉水”。
                    翔眼皮眨眨。
                    "女孩子都比你强。为什么要撕书,懂吗,你学的两个字儿,都是书告诉你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给我讲清楚,否则请家长走人。"
                    翔嚅嗫着,揣摩着事态的严重度。从早操前我的眼神,政教主任的介入,翔有点疑惑,这一次自己真的耍大了。
                     
                    "人家拣到东西都要交公,你呢,不但不交,反而要撕毁,是什么行为,还是人吗,是人做的事吗?"
                    我扩大攻势,翔眼里开始泛出点点泪花。看来他真有了悔意。
                    "校长,饶了我这次吧,我一定会改的。"
                    在翔的坦白中,我知道,那本书是初二的孩子遗弃在他们教室的,起先放在讲台上,没人认领,后来扔到窗子上,手闲的翔将黑手伸向了它。
                     
                    这时,政教处的何迎门而入。翔,经我的当头棒喝,确实有认错的表现,效果还是有的。该第二步教育措施出台了。
                    " 既然认错,学校也就不再进一步追究。好了,先去把那些碎片拣干净,再看管两周的自行车棚。两周后看效果,再说。"
                    翔走了。
                    这一次,我相信,翔至少内心有了触动。得到一次教育,会进步一点儿的。
                       
                    几分钟后,我出门,翔果然在教室门前,一个人提着垃圾框,认真地忙着。
                    “这个孩子,愣是爷爷宠坏了。当头棒喝后,效果会好吗?”
                    我将拭目以待!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ALIGN=center][COLOR=red][SIZE=4][B] 再来说翔[/B][/SIZE][/COLOR][/ALIGN]
                       
                      早上起来,稍作收拾,沿小道而行。小溪叮咚作响,不知名的鸟儿一路欢歌作伴。到了学校,已是六点二十五分。
                      打开电脑,上论坛,去博客。冷清了些许日子的博客甚为热闹,看起来昨晚家园门庭若市啊。
                       
                      昨天的话题是《那一刻,我也当头棒喝》,关于翔的事儿,网友们回帖如下:

                    Yxxxwg:
                      不要期望仅靠一次的“当头棒喝”就能取得持久的教育效果。转变后进生可是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得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有心栽花:
                      这样的学生让你"当头一棒",当时可能有些效果,但事后绝对反复.幸好你有"论持久战"的打算,否则八九让你失望.他犹如一颗四季豆,油盐不进,百毒不侵,任你教师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面对此类学生,我确有一种黔驴技穷之感,望朋友们能为我"解惑".谢!

                    赵庆林:
                      这些学生最大的教育问题在于他们身上具有一种问题的反复性.的确需要有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

                    Liyingfang:
                      从这个事例中,可惜的是看不到师生间真诚的交流,有的只是训斥,即棒喝,这不叫真正的教育,顶多称为管理。当头棒喝后,效果会好吗?肯定会反复,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综观网友们的观点,大致的意见是:仅靠一次“当头棒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个心理准备我倒是有的。原因是,这些孩子产生不良习惯的诱因太复杂,任何简单的、精糙的、机械的教育手段都是苍白的,无助于问题的立即解决。然,我想,这些孩子,毕竟是具有感情、具有思想,具有可塑性的人。任何教育手段又是可行的,可尝试的,可操作的。昨天的“当头棒喝”算是教育手段的一种尝试吧,效果会好吗,持久吗?能根除他的所有恶习吗,答案是肯定的,非也。这里的教育手段只是万里行军中的一小步。但,没有这一小步的实施,就不会给翔带来更大的进步和转变。
                       
                      “当头棒喝”后,短期内的翔又是何等模样呢?
                      昨天上午当头棒喝后,翔,俨然一个认真改过的孩子。细心耐心地将环境区域内的碎纸片一一清理干净。
                      今天刚刚到校,“九八”不太规矩,我陪其巡视校园,以期得到环境的熏陶。到三楼,无意中,眼睛的侧光瞅到了翔。他,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将摆放零乱的自行车排好队伍。那些调了头的,不规矩的,一一从夹缝里提出来,放回到后排去。我依就栏杆,瞅着“九八”,说,“你瞅瞅,翔,挺调皮的,都在那儿做好事,你呢,能不能进步点呢?”“九八”无语,似有所思。当然,这话外之音,无非是说给“九八”听的。让她进步点,省事点。当然也有欣赏翔的意思。
                       
                      这就是当头棒喝后第二天的翔的表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上本就没有相同的树叶。教有百法,而无定法。只有研究学生犯错的时间、背景及根源,才能找到对症下药的处方。
                      翔的今后将会是怎样呢,我仍拭目以待。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264
                      • 经验46192
                      • 文章1750
                      • 注册2005-11-23
                      杜校长辛苦了。你有一段话给我的印象深,那就是;学校这个小田地,千十号人马,吃喝拉撒睡,生老病痛,几乎天天有,作为一校之长,可能天天遇到。倘若这些事儿堆在一起,难免会在校长的心理上产生急躁情绪,反映到管理上很容易出现直白式,线条式。校长更多考虑的是集体的利益,对学校大局想得多一些,而对于教师个体的感受则很有可能疏忽和缩小。这在无形中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倘若,那次小何老师来请假时,我能够更耐心一些,细心一些,体贴关爱更多一些,是不是会处理得更好呢?
                      [URL= http://blog.sina.com.cn/u/1273852061]树叶博客[/URL]

                      在线情况
                      5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align=center][color=red][size=4][b]依稀“六一” [/b][/color][/size][/align]
                          自己,也是伴着六一的脚步声长大的。

                          小时候,我成长的那个村子,山垃垃穷,没有宽阔的公路和笔直的铁路,有的只是一串串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祖辈们正是在这里繁延生息,将生命的种子一代代传承下来。

                          自打记事起,就知道了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那个年代,留给我们记忆的只有鲜艳的红领巾,便是六一的全部了。
                        到了五月的时候,满山的草长绿肥。上课的老师早早地说,今年的六一,要去片校过,还要参加赛跑呢。

                          大伙儿心里乐滋滋的,贼溜溜地高兴。一边掉着鼻涕,跟着老师悬空比划生字,一边脑子里做着过六一的美梦。甜甜的,润润的......那份期待中的美妙,是难以用语言来替代的。

                          转眼间,这期盼成了真,六一到了。天麻麻亮,伴着鸡鸣狗吠,早早从炕上下来,揉揉眼睛,穿上平时舍不得上身的带补丁的新衣服,灌上瓶水,便飞快向村校跑去。深怕自己落在后面,被大部队丢掉。大家伙儿个头小,又没出过远门,自然要乖乖地听从带队老师的指唤。乡间的老师是大家心中的王,伙伴们排着队伍,勃子里系着俊艳艳的红领巾上路了。

                          片校在村小的东南面,距村庄大概一个小时的行程。倘过一条河,翻过一座大山,往前再走几百米,便是片校了。那时候,村子里的学校太分散,上级部门根据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将邻近的学校划归为一个片。那处于老大位置的片校,自然是村校中的老大,要风光得多。现在想起来,那老大的片校无非是校园大一些,有几块象样的篮板,还多了几排整齐的教室而已。

                          一个片校大概下属五六所小学,我们的学校离片校远些,自然大家要早走。能到片校去过六一的自然是学校的代表。孩子们不能全去。这份特殊待遇,大伙儿是很重视的。快乐的期盼,大概集中在沿途行进中。在带队老师的鼓励下,大伙儿,唱着歌,排着队,沿着小路前进。那份悠闲劲儿和快乐的神情,现在是孩子是无法体会的。

                          山里的太阳更火,毒辣辣的晒着。到了片校后来又做了什么,现在倒不是很清楚。只是那份对六一的期盼,到现在仍久久不肯远去......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6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公平,就是将数据罗列出来

                            六一儿童节过后,学校自然要拿出一点资金,对辛苦工作过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一点物质上的奖励。
                            学生这头好办。节前,学校有计划地买了质量姣好的糖,再按照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让后勤处的师傅将总数清点,打包,贴上标签,再去到班上分发就行了。

                            六一节的前一天,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组成慰问团,去各班将糖分发到孩子们手中,并说些慰问的话语,孩子们自然是乐呵呵了。
                            可教师这一块,还得动点脑筋。物质上的奖励既要照顾到所有教职工的利益,让他们分享到节日的快乐,又要对完成任务较重,付出心血更多的老师有所侧重。这就需要一定的规则来做保证了。

                            周一早上,是六一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学校领导坐在一起,就这方面做了商量。方案制订后,这项工作的实施主要由我来做。原因是,在六一的各项活动安排中,我是一把手,也是总指挥。各项数据,任务分配情况最为熟悉了。接下来,我翻开会议笔记,一项一项开始对账,对号入座。首先从任务较重的班主任开始,由低到高,每个项目列成一竖行。有节目化妆费用,有仪仗队排练补贴,有班级文艺节目个数津贴,有获奖节目奖金,有各种先进的奖励金,等等。接下来,再罗列筹备组人员名单,按照任务轻重,费时长短,又稍有区别。对于身兼几项工作的教职工,也略有区别,但在每个人的后面都有注明。这样的罗列用了足足一个小时,但心里还是不够踏实。回过头来,再瞅瞅,果然有一处失误。获奖的节目共有十四个,可自己的表里数来数去有十五个。看了半天,还是找不到失误的地方。只好用原始的笨办法,对着获奖名单,划一个,数一个。最后终于找到失漏之处。改过来,心里顺了一口气。后来经班子成员一一过目后,交给办事员造表。这大概是上午的事。应该说是主观上做到了万无一失吧。可到了中午吃饭时,突然想起,还有一位同志,那天负责照像,辛苦忙碌了一天,竟然在我的笔下漏了。虽然在吃饭,心里依然有点不畅。返回时,办事员正在加班工作,我又让其将这项遗漏补救过来,才算心里落了底。

                            下午,办事员按照表册给老师们发津帖。很利索,大概在例会前,这项工作已进入尾声。例会后,办事员兰进入我的办公室。
                            “校长,老师们有疑问,看了你后面的明细,就清楚了。也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样好。大家心里有底。”

                            听到这句话,我总算对这次津贴发放心里有了底数。说实话,这么小的学校,给老师们发津贴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每次发放,要真正做到人心所向,实在是很难的。学校还是十分慎重的。兰的话语,让我体察到,老师们看到了自己所拿津贴数据背后的东西。也就心中有谱了。这不正是管理中所期盼的吗?
                            兰还说,校长,希望以后的各项津贴,都能够同这次一样,让数据清清楚楚,让老师明明白白,我也就省事了。说这话时,兰很恳切的样子,看得出来,她做这项工作中曾出现过的尴尬和无奈。

                            其实,平时大多数的津贴,是由中层部门根据考核造表发放的。能不能做到让老师们放放心心,明明白白。还需要中层管理者更加细心全面公正地将各种数据及依据透明出来。只有这样,大家才能领到顺心舒心开心的津贴。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