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49
  • 头像
  • 品味成长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4470
    • 经验57223
    • 文章4028
    • 注册2006-06-14
                                     十八只狐狸
        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十八只狐狸吃葡萄》。平时只知道“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而这位作者(孙远刚)则把狐狸吃葡萄分了十八种情形,并从心量学上一一作了分析。
        第一只不愿意就此放弃。学着农夫的样子用葡萄架旁边的梯子爬上去,顺利地摘到了葡萄。(直接面对问题,没有逃避,最后解决了问题。)
        第二只发现以它的个头这辈子再也无法吃到葡萄,因此在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还不如不吃。它心情愉快地离开了。(这是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的“酸葡萄效应”,也可称为“文饰作用”或“合理化解释”,即以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现象。)
        第三只没有气馁,一直在努力的往跳,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累死在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固执”,有时也称为“强迫症”。它说明,不是任何事物的最佳方案都是解决问题,要看自己的能力,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
        第四只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愿望落空了,破口大骂,撕咬自己够得到的藤,正巧被农夫发现,一铁锹把它拍死了。(这行为我们称它为“攻击”,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应对方式,于人于已都是有害无利的。)
        第五只伤心地哭起来:为什么自己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样,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吗?为什么葡萄架如此高?(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倒退”,即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倒退到人格发展的较低阶段。)
        第六只仰望着葡萄架,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肯定敢吃不到,如果这样的话,我也没什么发遗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样。(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投射”,即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和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越自己范围的。)
        第七只站在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想:为什么我吃不到呢?我的命运怎么这么悲惨啊,想吃个葡萄的愿望都满足不了……越想它越郁闷,最后郁郁而终。(这是“抑郁症”的表现,即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性障碍。)
        第八只狐狸尝试着跳起来去够葡萄,没有成功;它试图让自己不再去想葡萄,可是它抵抗不了,它还试了一些其他办法,也没有见效。它听说有别的狐狸吃到了葡萄,心情更加不好,最后一头撞死在葡萄架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不患无,患不均”的现象。很多人在与别人比较的时候,因为心理不平衡选择了不适当的应对方式。)
        第九只听别的狐狸说,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尝柠檬呢?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替代”,即以一种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不能满足的愿望。)
        第十只看到到自己的能力与高高的葡萄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决定用时间给自己充电,报了一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采摘葡萄的技术,最后当然是如愿以偿了。(这是问题指向应对策略,正确分析自己问题的关系和性质,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方式。)
        第十一只把几个同伴骗了来,然后趁他们不注意,用铁锹将它们拍昏,将同伴摞起来,踩着同伴的身体,如愿以偿地吃到了葡萄。(这只狐狸是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的,这种人应对方式不可取。)
        第十二只是一只漂亮的狐狸小姐,它找了一个男朋友,这只狐狸借助梯子给了狐狸小姐最好的礼物。(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原则”,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优势或是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十三只对葡萄架的高度非常不满,于是它就怪罪起葡萄藤来。说葡萄藤太好高骛远,爬那么高,说葡萄的内心其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漂亮。(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抵消作用”,即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
        第十四只发现自己无法吃到葡萄,它轻蔑地看着地上的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作呕吐状,嘴上说:“真让人恶心,谁能吃这些东西啊!”(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反向作用”,即行为与动机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第十五只发出了感叹:美好的事物有时候总是离我们那么远,这样有一段距离,让自己留有一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于是它诗性大发,一本诗集从此诞生了!(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置换作用”,即用一种精神宣泄代替另一种宣泄。)
        第十六发现想吃葡萄的愿望不能实现后,不久便产生了胃痛、消化不良的情况。这只狐狸一直不明白一向很注意饮食的它,怎么会在消化系统出现问题。(这种情况在尽理学中我们可以称之这“转化”,即个体将心理上的痛苦转换成躯体上的疾病。)
        第十七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它嘴一撇,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狐狸中已经有人吃过了,谁说只有猴子能吃到果子,狐狸一样行!”(这是一种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傍同作用”,即当自我评价低于他人价值时,寻找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来实现自我价值。)
        第十八只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也吃不到,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葡萄。(这只狐狸采取的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
        看完这篇文章,忍俊不禁。细想起来,倒也不无道理。比较起来我好象更倾向于第十七只狐狸,网友初荷出书了,继而名声大振。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这一步的,但心里颇高兴,因为同是职校的呀,好象也跟着沾了灵气“实现了自我价值”。
    我的博客:http://nianyongyun.blog.163.com/
    欢迎您的指导.
    在线情况
    5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看完这篇文章,忍俊不禁。细想起来,倒也不无道理。比较起来我好象更倾向于第十七只狐狸,网友初荷出书了,继而名声大振。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这一步的,但心里颇高兴,因为同是职校的呀,好象也跟着沾了灵气“实现了自我价值”。

      加油啊,影!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1
      • 头像
      • 品味成长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4470
        • 经验57223
        • 文章4028
        • 注册2006-06-14
        谢谢杜老师鼓励,月影一定努力。
        我的博客:http://nianyongyun.blog.163.com/
        欢迎您的指导.
        在线情况
        52
        • 头像
        • 品味成长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4470
          • 经验57223
          • 文章4028
          • 注册2006-06-14
          马虎妈妈
              念念的头发每天早上起来都是乱篷篷的,而且怎么梳都不平整。这时我就会说“来来来,用点啫喱水就好了”。念念便很温顺的任由我拿着瓶子在她头上捣饬。一天,我正在很认真的给念念“做发型”,老公很奇怪的问:“咱们家什么时候还有这种能喷的啫喱水?我这些天都是用的啫喱膏。”
              我撇撇嘴,很不屑的说:“就在你面前你都不知道,天天还说我找不着东西,嘁——。”
              老公看了一会儿挥舞着啫喱水的母女俩。
              “你看看这是什么。”老公把瓶子拿到我眼前往劲晃。
              我看到老公的反应如此强烈感到很不解,只好看了看瓶子上的字,喃喃的念道:“六神牌驱蚊花露水。”

          马虎女儿
              念念每天早上上学都是急唬唬的。其实并不晚,只是她想第一个到教室。今天仍是这样,我只听她在外面喊一声“妈妈我走了”,然后就是匆匆忙忙换鞋下楼的声音。
              我要出门了,可是鞋只有一只了,另一只体操鞋怎么也找不着,念念的一只体操鞋还在。剩下的两只都是左脚的。
              “我的傻女儿哟,看你这一天在学校怎么过。”我在那自言自语。
          我的博客:http://nianyongyun.blog.163.com/
          欢迎您的指导.
          在线情况
          5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1
            • 经验2757
            • 文章241
            • 注册2005-12-15
            [QUOTE][b]下面引用由[u]郑学志[/u]发表的内容:[/b]

            郑重声明,不要在班主任论坛上发布这样“儿童不宜”的内容,否则,我们回家学坏了,都是月影的责任!
            哈哈哈哈哈哈
            写得好![/QUOTE]
            [IMG]../images/bf/FACE5.GIF[/IMG][IMG]../images/bf/FACE5.GIF[/IMG][IMG]../images/bf/FACE5.GIF[/IMG]
            以真诚待人 以善良待人http://www.hongxiu.com/grzl/index.asp?id=195653&zz=郭萍
            在线情况
            54
            • 头像
            • 美猴王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0
              • 财富4
              • 积分8027
              • 经验46310
              • 文章6420
              • 注册2006-05-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月影[/u]发表的内容:[/b]

              马虎妈妈
                  念念的头发每天早上起来都是乱篷篷的,而且怎么梳都不平整。这时我就会说“来来来,用点啫喱水就好了”。念念便很温顺的任由我拿着瓶子在她头上捣饬。一天,我正在很认真的给念念“做发型”,老...[/QUOTE]
              [em15][em04][em07]
              让教育回归朴素!
              在线情况
              5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QUOTE][b]下面引用由[u]月影[/u]发表的内容:[/b]

                马虎妈妈
                    念念的头发每天早上起来都是乱篷篷的,而且怎么梳都不平整。这时我就会说“来来来,用点啫喱水就好了”。念念便很温顺的任由我拿着瓶子在她头上捣饬。一天,我正在很认真的给念念“做发型”,老...[/QUOTE]

                啊,孩子总是这样,可那就是真正的孩子味儿啊.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56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685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有时生活中的随意恰好体现了和谐.呵呵,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5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5797
                    • 经验132171
                    • 文章5520
                    • 注册2006-10-28
                    我看到老公的反应如此强烈感到很不解,只好看了看瓶子上的字,喃喃的念道:“六神牌驱蚊花露水。”

                    每次看你的文章,都能够让人高兴一次.好样的,月影,保持你的特点,继续!
                    做了《班主任工作新视角》《班主任工作招招鲜》《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等31部教育教学书籍,倡导自主教育管理实验,渴望和更多老师、学校交流自主教育话题,大家可实名加自主教育管理群号178772355。手机13874236639
                    在线情况
                    58
                    • 头像
                    • 品味成长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4470
                      • 经验57223
                      • 文章4028
                      • 注册2006-06-14
                      能让郑老师高兴,月影也高兴。呵呵。
                      我的博客:http://nianyongyun.blog.163.com/
                      欢迎您的指导.
                      在线情况
                      59
                      • 头像
                      • 品味成长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4470
                        • 经验57223
                        • 文章4028
                        • 注册2006-06-14
                        阅《读人与读史》断想

                        无意中从学生那看到这本书,前言便吸引了我。它的副标题是“中国历史名人的另类解读”,正合我的口味。我喜欢读见解独到的文章。于是便借了来,读时颇有感触,记下留作记念。

                        1.前言中引用了《红楼梦》中的一段评点古今人物的言论:“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感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乘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作者认为这段话用“气”这个中国特有的哲学术语来解释人物的善恶忠奸美丑。
                        被称为“另类校长”的郑杰,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中说,检查一个班级的行为规范时,首先要关注"教室的气",教室里应没有"杀气"和"戾气",而是愉快和谐之"气".也许灵感也来源于此吧。

                        2.书中出现了“历史生态”这个词,意思是不能把某个人物单独抽离出来品谈,要把他放回他所在的“历史生态”之中,从中能看出以往被我们忽视的一些内容。
                        看样子“生态”这个词应用的非常广泛,我主持了一个省级课题“生态德育”,现在正一脑子浆糊,不知研究方向在哪,不知从中能否找到共通之处。

                        3.“如果把每个人物放回他们所在的历史生态中,就会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感受到人物在历史中的徘徊和挣扎。这种看似另类的问题,实际上正是历史生态中体现出的一种逻辑:在社会中,人都是矛盾的生存,每个人都通过主动选择或者被动接受,定下自己生命的基调,又在时代的碰撞下衍生出若干的变奏。”
                        是啊,一定要触摸人物所在时代的脉博,才能感受着他们的感受,才能客观的看清历史。
                        [ 此贴最后由月影在2008-4-7 15:18:59编辑过 ]
                        我的博客:http://nianyongyun.blog.163.com/
                        欢迎您的指导.
                        在线情况
                        60
                        • 头像
                        • 品味成长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4470
                          • 经验57223
                          • 文章4028
                          • 注册2006-06-14
                          我的历史知识相当于零(俺不是学文的,有理由哦),对书中所描写的历史人物都是从影视作品中来。当然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但对他们的印象已深入脑海。看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另类解读,有时竟忿忿然了。
                          想看看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是翻来翻去未见着作者简介,于是上网查询,只查到他著作的几本书,同样没看到他个人的简介。这个人还真是神秘。但看到他写的书名字好象都很厚重,那应该是个重量级的人物吧。还是细细的品读吧。
                          作者写了殊途同归的乱世能臣与奸雄,分别是管仲和曹操,把伍子胥归为情有可原的复仇者,吴三桂是事出有因的糊涂汉奸,韩信、年羹尧、隋炀帝、关羽、东方羽、安禄山、朱棣、荆轲、诸葛亮、谢安、曾国藩、孔子、洪秀全、霍去病、戚继光、秦始皇、乾隆、杨贵妃等剖析的入情入理,刻画的入木三分。确实把这些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便是有生命的。看完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对于历史知识贫乏的我来说,判断不出廖误,只有全盘接受,但有几个人物却有话说。
                          我的博客:http://nianyongyun.blog.163.com/
                          欢迎您的指导.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