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34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ALIGN=center][upload=751,0]复件 2772.jpg[/upload][/ALIGN][ALIGN=center]
     [/ALIGN][COLOR=#940505][SIZE=4][B][/B][/COLOR][/SIZE][ALIGN=left][COLOR=#940505][SIZE=4][B]编者按:[/B]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每个人的生活开始悄然变化,当我们翻开相册,寻找30年的变化时,照片就是最好的见证者。我们不难发现,当年那幼嫩的小孩早已成为一位教书育人的长者;人人羡慕的“三转一响”渐渐地被现代化的数码产品所代替;学校一排旧瓦房已变成了一栋或几栋教学楼……就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追述这30年,共同回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2008年12月24日《中国教师报》)[/COLOR][/SIZE]

    [SIZE=5][B]学校三十年的沧桑巨变[/B][/SIZE]

    [SIZE=4]□ 王新国

      我们学校原名叫宁阳第十四中学,始建于1972年2月。学校筹建之初,正值“文革”十年动乱后期,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刚刚恢复工作的宁阳县委、县府研究决定在宁阳东部地区筹建一所完全中学。校址选定在磁窑镇南村的一个小山丘上,卧石如牛,石坑遍地,荆棘丛生,一片荒地,是民用的墓地,开工建校前各级领导干部做了大量的群众动员工作,迁移了160多座坟墓。因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极其匮乏,有的需要凭票供应,建校所用的石灰、砖瓦、木料等皆需要计划报批,都是东挪西借而来。
      1972年4月,尚未完工的学校就提前招生开学,将附近几所小学和只有两个小班的初中并归过来,正式成为宁阳十四中第一级初、高中生。当时张成波(山东省宁阳第二中学原副校长)跟其他几位同志一同选调进来,所有教职员工不足20人,任课教师只有5人,每个人要教两三门课。课余时间教师还要开山炸石,搬运石土,削高填低,成为了学校历史上真正的拓荒者。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给学校发展带来了生机和难得的机遇,宁阳十四中的教育教学活动也逐步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学校加强了管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79年,宁阳十四中考出第一个大学生王建敏(现为山东大学教授),改写了宁阳十四中高考“撸光头”的历史,被称为“秃子头上一撮毛”。
      1982年,县委县府为加强宁阳东部的高中教育,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确定宁阳第十四中学为县重点中学,并优化了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充实了学校师资力量。从此,学校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几次扩建,在校人数由原来的不足200人逐年递增到4000余人,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达到200亩,四五座教学教研楼陆续拔地而起,成为磁窑镇驻地的一大景观,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位居泰安市前列。1993年,宁阳第十四中学正式更名为宁阳第二中学。1999年7月,按照县委县府要求,为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强弱联合,资源共享,宁阳二中将位于华丰镇、规模较小、生源较差的普通中学——宁阳七中并入,并投资几百万元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与建设。
    弹指一挥间,宁阳二中走过了三十多年的艰辛发展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坚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走素质教育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三十多年的积累,三十多年的磨练,一定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独占鳌头,续写明天的新的华章。
             (发表于2008年12月24日《中国教师报》第277期)[/SIZE]
    [/ALIGN]
    [ 此贴最后由王新国在2008-12-26 16:42:32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新国[/U]发表的内容:[/B]

      复件 2772.jpg
       编者按: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每个人的生活开始悄然变化,当我们翻开相册,寻找30年的变化时,照片就是最好的见证者。我们不难发现,当年那幼嫩的小孩早已成为一位教书育人的长...[/QUOTE]
      恭喜王老师大作发表。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35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199
        • 经验9801
        • 文章1198
        • 注册2008-08-13
        恭喜
        人生是有色彩的,我的人生因为有了这些“小精灵”而变得色彩斑斓!
        在线情况
        352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王老师,元旦快乐!也祝贺你大作发表.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35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6
          • 积分3321
          • 经验75043
          • 文章2878
          • 注册2005-03-14
          祝贺新国,并祝新国新年快乐!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在线情况
          35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8
            • 积分6714
            • 经验111290
            • 文章6757
            • 注册2008-09-03
            王老师,元旦快乐!
            班级文化专著《打造高中卓越班级的42各策略》,全国各大网站有售。
            在线情况
            35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413
              • 经验8359
              • 文章410
              • 注册2008-11-03
              [FACE=楷体_GB2312][SIZE=4]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摘一颗星,采一朵云,装入平安快乐的信封里送给你,润清祝您和全家人新年快乐!,牛年吉祥![/SIZE][/FAC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有些日子没来了,真心感谢大家的牵挂,谢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ALIGN=center][COLOR=#052294][SIZE=5][B]“我觉得还是当老师好!”[/B][/COLOR][/SIZE]
                  [/ALIGN]
                   [ALIGN=center]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中学 王新国
                  [/ALIGN][ALIGN=left]

                    [SIZE=4]寒冬腊月,气温虽低,但天气晴朗,阳光还是能温乎乎地洒满简朴的小院,让人感受到主人家的温馨……日前,笔者带着诚挚的问候,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走进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中学,拜访了已82岁高龄的恩师——赵长城老师和80多岁的的师母,再次聆听到恩师和师母以对亲生孩子般的慈爱对我的谆谆教诲。 [/SIZE][/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SIZE=4]                    [/SIZE][/ALIGN][ALIGN=left][SIZE=4]                         [B]魏巍让我们一同感动[/B]

                    刚进门的时候,师母对去年曾经来过一次的我一时没有完全认出来——毕竟80多岁的老人了,而且长年多病,容易忘事是很自然的。
                    “去年这个时候新国来过的,还带来了有魏巍照片的《中国教师报》哩!……”赵老师在一旁提醒师母。
                    “是的,是的,来过。”师母一下子想起来了。
                    “魏巍去世了!”似乎一听到魏巍的名字,师母立即为之一振,忽地抬起眼看着我说。从师母的眼睛里,我读出了她对魏巍去世的惊异和难过。 
                    “我知道,老师,师母,我也很难过,写了篇《‘我的老师’——三哭魏巍老先生》……”我把专门带来的刊有我的文章的262期《中国教师报》呈给师母。文章中我谈到魏巍老先生的一篇《我的老师》对我的深远影响,谈到了恩师赵长城老师曾经对我的关爱。
                    “我看看,我看看……”师母忙不迭地接过报纸,戴上老花镜翻看,那认真的模样令我好感动。
                    “当年魏巍将军的风度真是难忘啊!”年事已高的师母一下子来了精神,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跟魏巍见面时的动人场面里,幸福之情溢于言表。1950年上半年的一天,魏巍将军在参加抗美援朝前夕,来到山东省曲阜师范(曲阜师范大学前身,建国初期创办)作报告,“当时在学校大操场上,我们全校的师生都听了,那时我二十多岁,我跟你赵老师1949年考入曲阜师范,是同班同学。魏巍当年也就30岁左右,已经是将军了,那天他穿一件军人风衣,风度翩翩,你不知道魏巍当年是多么英俊啊!那是我们唯一一次亲自听魏巍给我们作报告,后来魏巍就到抗美援朝前线去了,再后来就读到了他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那时的魏巍的作品是不是就已经很有影响了?”我问。
                    “当时他别的作品影响还不是很大,”师母说,“自从《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以后,魏巍的名字就家喻户晓、名震全国了,一时间几乎没有不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也几乎没有不知道魏巍这个名字的,影响太大了!……”
                    随后,赵老师和师母你一言我一语讲述起当年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些往事,时隔半个多世纪,记忆模糊处,还引起了两位老人的争论,但师母说她清楚地记得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是在1950年10月25日。回忆往事,两位老人变得十分健谈,谈到高兴处发出爽朗的笑声,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他们的年轻时代——那是多么温馨幸福的回忆啊!
                  [/ALIGN][/SIZE][ALIGN=left][SIZE=4]                   [/SIZE][/ALIGN][ALIGN=left][SIZE=4]                        [B]“我去请照相师傅!”[/B]

                    因我一直没有两位老人的照片,这次来,我专门带了相机,在我的提议下,两位老人十分高兴我们能照几张相。赵老师马上坚持到街上请来了专门照相的师傅。
                    赵老师忙着搬椅子,根本不让我着手,师母也在屋里找凳子。看着两位老人忙忙活活的高兴劲,我不住地按下快门,在老师简朴的房间里、小院里拍下了一个个温馨的镜头。
                    “我还有两盆花哩!”赵老师将室内的两盆花搬出来,放在院子里圆形的水泥板上,旁边是两把椅子,这就是我跟恩师和师母照相的场景布置。 
                    “××,过来照相哩!”我没听清赵老师喊了师母什么昵称(也许是师母的小名或学名),但从那声亲切的称呼里我听得出曾经同班同学后又相伴一生的两位老人相敬如宾的深厚感情。
                    这是我师从赵老师直到工作20多年后的今天,第一次跟老师和师母一起照相。赵老师和师母神态自然,面目慈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站在赵老师身后,站在两位老人身后,我感觉在我的前面,他们不仅仅是我的老师,我的榜样,更像是慈爱的父母。
                  [/ALIGN][/SIZE][ALIGN=left][SIZE=4]                      [/SIZE][/ALIGN][ALIGN=left][SIZE=4]                   [B]“我觉得还是当老师好!”[/B]

                    照完相之后,师母再次双手捧起那份《中国教师报》来读,赵老师则神情专注地看着263期《中国教师报》上我写的怀念赵老师的一篇散文——《珍藏的作文本》。从两位老人的神情里,我看到了老师满心的欣慰和幸福…… 
                    “我觉得还是当老师好!”师母不时地将眼睛从报纸上移开,抬起头来对我说:“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人有感情,学生不是机器,机器没有没有感情……”师母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她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挚爱,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师的为师之道就是要对孩子们有感情,对教育有感情,要爱孩子。
                    随后,我跟师母谈起了赵老师给我们讲课的生动有趣。“上课得让学生愿意听,只要学生愿意听你的课,就会喜欢你教的学科,他就会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不会在课堂上睡觉……”师母说,“一中的很多老师,尤其年龄大些的,大半以上,包括已经退休的几个老校长、副校长,县里的很多老干部,都是你赵老师的学生,全国各地的那就更多啦,只要有空他们就来陪赵老师玩哩!”
                    赵老师一生在教育战线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高尚的人格、严谨治学的的态度,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培养了无数的得意弟子,遍布全国,桃李满天下。说起赵老师的学生来,师母满脸的自豪和骄傲。赵老师在一旁听着,一会儿沉思,一会儿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我相信,他老人家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当老师的体会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谈得清的,也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得了的,但爱学生爱教育一定也得是他最深刻的体会。
                  [/ALIGN][/SIZE][ALIGN=left][SIZE=4][B]                   [/B][/SIZE][/ALIGN][ALIGN=left][SIZE=4][B]                  “心情好就是幸福……”[/B]

                    “孩子,你记住:无论做什么,就要用心去做,”交流中,赵老师跟我谈起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人这一生,身体终究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唯一能够留下来的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大人物是这样,小人物也是这样,能做大事做大事,不能做大事把小事做好。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只要你尽心去做了,给社会留下值得纪念的东西,你就是不朽的,这就是你的价值。比如写文章,写不了大部头的,就写小点的,无论多小的文章,哪怕有一丁点价值,只要你努力过,曾经写过这么一页,你死了之后,身体没了,但你的文章留下来了,你文章里的精神价值留下来了,留给了别人,留给了社会,有这么一道痕迹,这就是你的价值……”
                    “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没有白过,没有白活……”我插话道。
                    “对,你说的很对!”“我不嗜烟酒,不打牌,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我和你师母每年都订六七份报刊,不读书报是不行的。像《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炎黄春秋》、《南方周末》等等都是我们爱看的报刊。我现在心情很好,心情好就是幸福……”赵老师虽已82岁高龄,但耳不聋眼不花,思维还很敏捷,语言十分清晰,体格硬朗,身体健康,这与他多年不间断读书看报心态平和应该有很大关系吧!
                    “人得有精神,”正在埋头看报的师母抬头面向我,笑着说,“好多年了,我头疼、腰疼、肚子疼,还有鼻炎,我是多种病菌的奴隶,但我一直在跟病菌搏斗……”师母风趣的话语,积极乐观的精神,还真让我看不出她也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
                    正午时分,太阳已高高地升上天空,阳光更加暖和了,站在不大却阳光普照的简朴小院里,周身感觉不到隆冬季节的寒气逼人,倒觉得遍身的温暖——这是恩师家的小院……
                    临别之际,两位老人执意将我送出门外,赵老师跟往常一样,一直牵着我的手送出老远,我再一次感受到恩师一双有力的大手,阵阵暖流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我的手上,传遍我的全身,传到我的心里……
                    
                    [B]后记:[/B]
                    [/SIZE][/ALIGN][ALIGN=left][SIZE=4]  恩师赵长城,生于1927年,1949年考入曲阜师范(曲阜师范大学前身),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赵老师曾任教于抗美援朝残废军人学校,1954年,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中学建校后,赵长城夫妇调入任教至退休。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赵老师教过的学生无数,遍布全国,桃李满天下。
                    赵老师夫妇一生俭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现居住在二十多年前建造的一座小院里,室内没有任何高档家具或现代化设施,所有物件几乎都是几十年前就使用的,床头柜上是一叠整洁的旧衣,一只书橱里摆满了早已发黄的旧书报和近年订阅的新报刊。小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显示出赵老师夫妇喜爱干净整洁的生活习惯。
                    赵老师不嗜烟酒,不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阅读书报和喝茶。赵老师一生淡泊名利,我一直没好意思问他获得过什么荣誉,甚至不知是否是高级教师,我只知道他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县内的很多文物古迹碑刻都是由他翻译的,1985年他就曾参与宁阳县志的编修工作,没人知道他有什么官衔,但都知道他是德高望重的多年的宁阳县政协委员,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SIZE][/ALIGN]
                  [ 此贴最后由王新国在2009-1-10 1:37:50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8
                  • 头像
                  • 美猴王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0
                    • 财富4
                    • 积分8027
                    • 经验46310
                    • 文章6420
                    • 注册2006-05-16
                    王老师还是那么勤奋,常有文章见诸报端!祝贺!
                    让教育回归朴素!
                    在线情况
                    35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钟老师,放寒假回老家准备过年了吧?
                      新春愉快!!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6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B][SIZE=4]两棵树[/SIZE][/B]

                         

                        [SIZE=2]  两棵树。一棵长在贫瘠的山坡上;一棵长在肥沃的地边上。

                          山坡上的那棵,干旱时时威胁到它的生存,根越扎越深,比枝叶长得快,长得长;地边上的那棵,有人常常来浇地,来施肥,它不愁没水“喝”,不愁没“饭”吃,枝叶比根长得快,长得长。就这样,两棵树,在不同的地块生长着。一棵“吃喝”不愁;一棵常为生存忙碌。

                          山坡上的那棵树,能够活下来,靠的是将根须拼命往下扎,吸收地下的水分和养料,挺直了脖子往上长;地边上的那棵树,活得很滋润,靠的是充足的水源和肥料。两棵树,机遇不同,环境不同,生存的态度不同,生存的状态也不同。

                          后来,山洪爆发,冲下了山坡,冲没了农田。地边上的那棵树,被洪水冲断了根,卷离了地——死了;山坡上的那棵树,地表的根部裸露着,但大部分仍很深,它仍挺立着——仍然活着。

                          两棵树,环境不同,活法不同:一种是主动地改变环境;一种是被动地依赖环境。一棵,活着;一棵,死了。一棵,生于忧患;一棵,死于安乐。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就像一棵树。很多时候,不能选择出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人与人的区别在于能否正确地面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打理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只会依赖环境、抱怨环境,却不知道去开发环境,改造环境;有的人,知道先适应环境,然后改造环境;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与人不同,环境不同,活法不同,人生也就可能不同。

                                                  

                              (拟刊发于南京《好家长》杂志卷首语(2009年第3期)[/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