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6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28
    • 经验16854
    • 文章615
    • 注册2008-07-15
    [QUOTE][B]下面引用由[U]苏丁一[/U]发表的内容:[/B]

                         谁也驯服不了的马

        一匹谁也驯服不了的烈马,让所有的骑手都感到可怕。只要有人骑到它身上,它就狂奔不止,直到将人翻倒在地上才罢休。平时,谁要走近它...[/QUOTE]
    想起郑老师的一句话:为对方找一百个伤心的理由。其实不需要太多,面对冲突能为对方找一个理由也好,能为对方着想了,冲突在哪儿呢?谢谢苏老师的故事。学习了,让我再次反省。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6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82
    • 经验4179574
    • 文章8434
    • 注册2006-02-23
                        美应该是有层次的

        市林业局的专家来校给学校的一棵古树作鉴定。专家们顺便在校园里转了一圈,看到主干道两旁整齐划一的行道树,专家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真正的美应该是有层次的,有大树还得有小树,最底下还得有小草。有层次才最自然也最和谐。
        育人跟育树是有相似之处的,因此以上的话语含有丰富的教育元素,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在我们的教育实际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做到多层次。
        多年来,我们总是习惯以分数这一单一指标来衡量学生,只看得见那些考试分数高的学生,不重视大多数分数中等的学生,鄙视那些考试分数低的学生,人为的造成班级的不和谐。这是我们的最大失误,更是一种悲哀。因为我们看人的观点,不仅不符合自然的规律,也不符合社会的规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有层次的,所以,我们该好好反思自己,彻底纠正我们自己那些落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聪明活泼,从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远离考分的忧伤。让他们的好奇心、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创造力得到培养。因为今天的世界不是以你记忆多少知识论英雄,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不仅需要有知识的年轻人,更重要的是寻找卓越的年轻人。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7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82
    • 经验4179574
    • 文章8434
    • 注册2006-02-2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明心[/U]发表的内容:[/B]

     
    想起郑老师的一句话:为对方找一百个伤心的理由。其实不需要太多,面对冲突能为对方找一个理由也好,能为对方着想了,冲突在哪儿呢?谢谢苏老师的故事。学习了,让我再次反省。[/QUOTE]
    谢谢明心!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8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82
    • 经验4179574
    • 文章8434
    • 注册2006-02-23
                         不能缺少“为什么?”

        马歇尔将军,出生在一个山区小城,父亲经营着一个加油站。小时候的马歇尔自然难免要经常和汽车上的各种工具,以及一些机械方面的东西打交道。然而,他妈妈并不希望儿子干这些手工活。几乎从他刚听懂语言开始,他妈妈就反反复复地跟他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而且是是整个山谷站最聪明的孩子。还要他不仅要上大学,还一定要读研究生什么的。马歇尔的母亲还一再对他强调,别再去摆弄那些机械玩意儿,说他没有这方面天赋的,说他永远也不会擅长做这些。妈妈的用意很单纯,就是想让儿子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也就是从那以后,他几乎没有再接触过汽车,以及放置在汽车旁边的各式机械工具。后来,不仅他的父母知道他没有任何机械方面的技能,而且他所有的朋友也都认定,机械动手能力是他天生的弱项。18岁那年,马歇尔最大的理想是报考军事院校,他的文化课成绩非常优秀,但他并没能如愿以偿,因为在军队机械维护能力测试中,他的成绩是全州最低者之一。
        6年之后,马歇尔已经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博士生了。教授要求他写出什么样的事情他能做得很好,什么样的事情他不能做,或者做不好。关于他的强项,他很快写了出来了,诸如“研究”,“写作”,“分析”,“演讲”什么的,有许多。关于弱项,他说他自己没有任何机械动手能力。从来都没有!
        教授就问他,怎么知道自己就没有任何机械动手能力?这里,马歇尔便将自己的生活故事以及军校考试失败的经历详细告诉了教授。在随后的深入谈话中,教授得知马歇尔数学成绩优秀,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强,于是教授以极其肯定的语言说他脑子聪明,手眼协调能力也强,只是缺少问一句“为什么呢”,而没能给自己一次机会罢了。
        教授的话给了马歇尔很大的启发。回到家中,他试着卸下了我那辆九成新的轿车的前轮,擦拭干净,上油之后,他又成功的将它装了上去。父亲一直在旁边观看着,最后也赞赏儿子,就他可以成为一个很棒的机械工人!
        此时马歇尔才意识到,机械动手能力并非他与生俱来的弱项,只是他的家人,他的朋友强加给他一个所谓的弱项,而最关键的,是他自己也认定了这一点。还是实践让他相信,如果再给他一次报考军校的机会,他只需两周的练习时间,就一定能顺利通过机械能力方面的考试的。
        马歇尔的经历还是有一定典型性的。生活中许多情形之下就是这样,所以他在结合自身体会,在许多场合表示说,当怀疑自己不擅长什么时,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不擅长?是真的不擅长吗?你给自己一次尝试改变的机会了吗?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呢”,或者让学生自己多向自己问几个“为什么呢”,我们也许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多些参与,多些机会,多些成功。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9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82
    • 经验4179574
    • 文章8434
    • 注册2006-02-23
                        科学结论不能因感情而变

       某校测验时出了这样一道小学数学题:要开联欢会了,班上要买些水果。据统计,男生能吃18个苹果、19个香蕉、22个橘子。女生能吃15个苹果、17个香蕉、23个橘子。如果让你去为班上买水果,你打算买多少个?孩子们大多能答出买33个苹果、36个香蕉、45个橘子,共114个水果。一向聪明伶俐、成绩优秀的一位同学却回答要买120个水果。教师不无遗憾地给他打了叉号。
        接到试卷后,那位同学满脸沮丧和委屈。后经他母亲询问得知,孩子的想法是,开联欢会肯定有老师参加,因此打算每样水果多买两个给老师吃。母亲把孩子的想法告诉了学校。于是,学校就对那位判错的教师进行了批评。其理由是,那位同学所回答的“120个水果”的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那孩子有爱心呀,品德高尚呀。
        其实那位老师是对的。如果120的数字可以判对,那么121、122都是可以的呀。这毕竟是数学计算题,是应该有标准答案的,根本不存在有弹性的。而我们现在在所谓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分注重思维的多元与开放,过分强调要保护孩子的天性,往往有时就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要保护孩子的爱心就不要客观科学的标准了呀!我们这样做绝对不是在保护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0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要保护孩子的爱心就不要客观科学的标准了呀!
    苏校长说得真好,学习了,还要感谢您一直以来支持我和爱岚姐的工作,谢谢了!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271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82
    • 经验4179574
    • 文章8434
    • 注册2006-02-2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郑光启[/U]发表的内容:[/B]

    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要保护孩子的爱心就不要客观科学的标准了呀!
    苏校长说得真好,学习了,还要感谢您一直以来支持我和爱岚姐的工作,谢谢了![/QUOTE]
    谢谢版主关心!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82
    • 经验4179574
    • 文章8434
    • 注册2006-02-23
                             不能敷衍学生

        在俄克拉荷马市,一个周六的下午,鲍布·列维带了两个小男孩去打微型高尔夫球。他问售票处的工作人员,父子三人总共要多少钱?
        年轻的工作人员解释说,门票3美元一张,超过6岁的小孩和成人一样需要买票,6岁及小于6岁的孩子免费。解释完了之后,他寻问两个孩子有多大了。 这位父亲回答说,“法官”3岁,“医生”7岁,并自言自语地说得付门票6美元。
        这时候售票员忽然用很怪异的眼神看着鲍布说:“先生,你是不是刚刚中了彩票啦?你本来可以节约3美元的。只要你告诉我,那个大点儿的孩子6岁,我根本不会看出来他和6岁的孩子有多大差别的。”
        鲍布认真地回答:“当然,你不会看出来。可是,孩子们是知道这个差别的。”
        用3美元告诉了孩子什么是规矩,什么是诚信。这很值得我们借鉴。一个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在一些细微之处,我们千万不能敷衍学生。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28
      • 经验16854
      • 文章615
      • 注册2008-07-15
      [QUOTE][B]下面引用由[U]苏丁一[/U]发表的内容:[/B]

                               不能敷衍学生

          在俄克拉荷马市,一个周六的下午,鲍布·列维带了两个小男孩去打微型高尔夫球。他问售票处的工作人员,父子三人总共要多少钱?
      ...[/QUOTE]
      敷衍别人等于敷衍自己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4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82
      • 经验4179574
      • 文章8434
      • 注册2006-02-23
                            “作茧自缚”

          蚕在吐丝的时候,总爱把自己“放”在中间,然后一缕一缕地将丝吐出来,慢慢包裹自己。当丝变成一个圆团状的茧时,蚕就成了“瓮中之虫”。于是便有了“作茧自缚”这一不无嘲讽意味的成语。
        螳螂的寿命不算长,公螳螂更是短命。公螳螂在交配季节,会急切地四处寻觅伴侣。一旦找到,它会不顾一切扑上去。之所以说“不顾一切”,是因为交配过程中,母螳螂会啃吃它的头颅,而公螳螂只顾“享受”,却对迫近的危险全然不顾。
        蚕在自己编织的“网”里无法自拔,公螳螂在自己设置的“温柔陷阱”中命丧黄泉。因此,人们才会去嘲笑它们的愚蠢和可悲。可是这也许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蚕和公螳螂是否真的傻到连危险临近却全然不知的地步?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蚕之所以困住自己是为了寻找满足———破茧而出的满足,即便献出生命也毫不足惜;公螳螂之所以丧命也急切交配,是因为它的头颅营养丰富,母螳螂只有吃掉它才足以补充体能来养育后代,也就是说公螳螂是在奉献自己繁衍后代。从这个角度看,蚕是伟大的母亲,公螳螂是不朽的父亲。
        许多时候,老师也一样,总爱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学生和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我们如果能换个角度,换种思维,那些幼稚的孩子所做事情的本质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正如蚕“作茧”未必“自缚”,螳螂“丧命”未必“可悲”一样,其中充满了哲理和美妙。爱因斯坦、爱迪生那样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被老师认为将来是很有出息的学生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9282
      • 经验4179574
      • 文章8434
      • 注册2006-02-2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明心[/U]发表的内容:[/B]

       
      敷衍别人等于敷衍自己[/QUOTE]
      谢谢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28
        • 经验16854
        • 文章615
        • 注册2008-07-15
        蚕的伟大之处除了将生命化作清丝到死方尽以外,就是能从作茧自缚到破茧而出,由蛹而蛾,靠自己完成生命的蜕变和升华。但若稍想深一点,我们会发现,这不过都是它们的本能,生命本来具有的能耐——螳螂的无私和蚕的伟大一样是本能。只是“人”自以为是地说长道短罢了——其实也是人一种自身的需要罢了——由物及己,返观内照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想起一句话:天下本无事...人们多太累,原因之一就是丢掉了自己生命本来的单纯。
        由苏老师的故事突发此想,自以为是罢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49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