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送伞与借伞[/B] [FACE=Times New Roman]——[/FACE]有感于师生间的平等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师生之间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就是成功的教育。而我们许多教师也大谈民主、平等,并也努力去做,但总是无法摆脱骨子里的那点[FACE=Times New Roman]“[/FACE]师道尊严[FACE=Times New Roman]”[/FACE],不能和学生达成真正的平等。这也许是我们很多无效教育的根源。上学期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送伞与借伞的两件事,使我对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一 ) 送伞 叮铃铃,清脆的晚课结束的铃声响起。大多数同学迫不及待的离开了教室。我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与几个还没走的同学闲聊。这时,闫静波和何心竹气喘吁吁地冲进教室(我班在四楼)。[FACE=Times New Roman]“[/FACE]老师,外面下雨了,给你伞。[FACE=Times New Roman]”[/FACE]望着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我心里一热。我由衷地说:[FACE=Times New Roman]“[/FACE]谢谢你俩,我在办公室有伞![FACE=Times New Roman]”“[/FACE]那老师,趁雨还不太大,您快回家吧[FACE=Times New Roman]……”[/FACE]我打着雨伞,走在秋风瑟瑟的雨中。随着秋风,雨点偶尔打到脸上,凉凉的,但我心里却暖暖的,有着莫名的感动。作为老师,我体会着教师特有的幸福。想想在茫茫的雨夜,学生看到下雨,首先想到老师带没带伞,宁愿自己淋雨回寝,把伞借给老师。是爱让这冰冷的雨夜不再寒冷。更令我高兴的是,他们心中装满了爱,他们学会了关爱,懂得付出。而同时,我心中又充满了愧疚。扪心自问,自己又为学生付出多少,能否受的起学生们的这份关爱?说真的,走出校门,自己又有几时想起过学生?当风雨大作时,站在自家阳台的我,心中何曾掠过学生们的身影?时常在学生面前讲关爱,讲爱心,而自己真正做到了吗?刚才,这两个学生送伞的举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和渺小,他们才是我的老师,我的爱心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FACE=Times New Roman]“[/FACE]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FACE=Times New Roman]”[/FACE]而有时学生们的举动,真的也可震撼老师的灵魂。雨真的大了起来。很多的孩子晚自习都没带伞,不会让雨淋病吧?想到这,我转弯向灯火辉煌的寝室楼走去[FACE=Times New Roman]……[/FACE]这次学生给我送伞,是他们给我当了次老师,教会了我关爱,为他人付出。因此,学生与我们是平等,他们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师生间的教育是相互的,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的。而不久后的一次学生向我借伞,更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卑微。 ( 二 ) 借伞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我和几个封闭班的老师生在食堂吃饭。突然,来时毛毛细雨变成了瓢泼似的大雨,而且越来越大,没有停下的意思。这时,我发现离我们桌不远的几个男同学向我们这张望,还议论什么。一会,我班的王森走到我们这,吞吞吐吐地说:[FACE=Times New Roman]“[/FACE]老师,把你的伞借给我们行吗?我们几个都没带伞,您和其他老师用一把。[FACE=Times New Roman]”[/FACE]我当时一愣,还是把伞递了过去。说实在的,我当时心里很不高兴,也觉得在同事面前很没面子。总感觉这种情况下只应该学生给老师伞用。果然,同事们也都愤愤不平。其实,事后一想,这还是自己脑子里的那点[FACE=Times New Roman]“[/FACE]师道尊严[FACE=Times New Roman]”[/FACE]在作怪。总觉得自己是老师,学生就应该尊重,就应该爱戴。试想,王森到老师那借伞,得付出多大勇气。自己又凭什么生气?那天其他几位同事确实都带伞了,我完全可以和他们合用。我应该生气的是为什么这么大的雨不想着主动把伞借给学生!而学生主动地站到与老师平等的位置上,我们却觉得他另类,甚至缺少教养。当学生向我们行礼问好时,我们只是不经意的点下头;逢年过节学生费尽心思给我们发来祝福短信,我们只是享受着幸福,却何曾回复只言片语。我们总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因为我们是老师,他们是学生。我们总是主张师生是平等的,我们真正给他们平等了吗?没有爱的教育不是教育,而我说,没有建立在师生真正的平等的关系上的爱不是真正的爱,那种爱是虚伪的,做作的,不真诚的,学生也不会领情的。只有真正与学生平等,站在学生的角度,真正为学生着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同事们,让我们放下那点可怜的“尊严”,真正走到学生中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