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5
    • 文章1
    • 注册2008-12-04
    [ALIGN=center][SIZE=4]读书使人进步[/SIZE][/ALIGN]
    [SIZE=3]参加工作六年有余,回首这六年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让我记忆忧心,总觉得自己在忙、茫、盲。静下心来细细品位了陶继新老师的《作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读后真是感受颇深,现将我的点滴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SIZE][SIZE=3]书中说:“一旦拥有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石头沙子是我们身边在平常不过的东西,关键在于你怎么看他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欣赏他们,你带着智慧,你就能看到上述风景。何为“智慧”?我们如何拥有智慧?读书就成了我们唯一的途径。看过陶继新老师的讲演录后,我决定把我上学时读书的习惯再次调动出来,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SIZE][SIZE=3]在书中陶老师提到了无锡市天一小学的诗问背诵,陈明磊老师的国学教学,济南市十九中张小梅老师开设经典名著阅读课的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又重新把我们以前的晨读跳动出来,让学生们每天早上晨读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言文,同时发动学生为自己买一本中国或世界名著,让书中的内容感染熏陶每一位学生。[/SIZE][SIZE=3]我的女儿今年刚满三周岁,在读了此书后,我越发觉得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必须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拓宽孩子的阅读面,使孩子爱上阅读是多么重要。于是我为女儿买了《西游记》。虽然她还看不懂字,但我愿意为她勾画一个伟大的阅读计划,每天在睡觉前念上几页,我想这定会为她长大后的阅读奠定一定的基础。[/SIZE][SIZE=3]读书使人心静,读书使人深省,读书使人远离浮躁,读书使人进步!我很愿意和我的女儿,我的学生们共同进步,我坚信我能![/SIZE][ALIGN=center]
     [/ALIGN]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45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参加工作二十几年,自认为所有的激情都已耗尽,刚一见到陶继新先生提出的"作一名幸福的教师"这个题目时,我很难认同.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深深的理解,更为陶老师的理论而折服.
      孔子说"君子不器".即是说君子不能作为一件器物,不能为完成一件工作而满足,如果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为追求的目标,终老也只是一个教书匠,难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更难体会到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其人生价值是大打折扣的。
      所以,作为教师,要作一个成功的教师,作一个幸福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生存的价值,才能
      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怎样才能作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给我们指出了方向,首先,读书是作为教师的必须。陶先生这样说:“如果不读书,就没有精神寄托,就不能给自己的精神定位,不能给自己的灵魂定位。如果没有灵魂定位、精神定位,身体会垮掉。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为自己的一生计,为奠基一生的幸福计,就应当去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请相信,它一定会给你一生幸福的。”我的理解是,当我们潜心阅读时,我们会逐步理解书籍中反映出来的伦理规范,并不自觉地用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求达到理想中的高尚品行。当我们潜心阅读时,思考的习惯会让我们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了重新审视的高度,原本的浮躁和愤懑会逐渐远离我们而去。当我们潜心阅读时,对书籍中主人翁的丰富人生经历有了一次感同身受的体验,自然对经历到自己身上的荣辱有了更超脱的处世。当我们潜心阅读时,在获得丰盛精神大餐后,富足的思想会让人觉得自信,自然会感觉到幸福。



       
      陶先生说,“现在,写作已像读书一样,成了我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一天不读不写心里就空荡荡的。”这是一个真切的体会,也是一个读与写的境界。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38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陶继新老师写的。书中讲到了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因为我们教师需要在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滋养学生,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而前提条件是我们教师自己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人格素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而作为提升自己的方式,读书是舍之不可的。但普通的浏览式的阅读,只是让我们掌握知识,只有深入思考,将我们所得的知识纳入我们的思想体系,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言行举止乃至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读书时所得的知识才没有看完就忘,才能转化为智慧。
            陶老师说得好:“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我们老师能将读书所得的知识转化为智慧,那我们就离一个幸福的老师不远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69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FACE=楷体_GB2312 ][COLOR=#d52bd5][SIZE=4][FACE=楷体_GB2312 ][COLOR=#d52bd5][SIZE=4]     班主任的工作忙忙碌碌,感觉一直没有工夫静下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那本书也一直可怜地被我压在了书桌的最底层。说实话,我不是个爱读书的人,总以为自己懂得很多;人格不能夸自己高尚,但也说得过去,所以读书的概念在我的头脑里很淡薄,偶尔上网看点知识还可以。今天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拿起了这本与职业相关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翻开书,看了陶继新老师的自序已经很惭愧:一个人的知识还怕多吗?以前自己的知识都是用来谈论事物的,而用知识积累起来的智慧哪里去了?事物更深层的本质似乎跟我捉了三十多年的迷藏,一切都在我的主观臆断中变成了想当然、肯定是……,人要学习的很多,不学习,会让你越来越武断,越来越偏离原来的方向。我,真的该好好读读书了。
              书中介绍的一些比较出色的教师无不是汲取了经典文化的养分,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在所在的岗位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我在佩服的同时,也在想我应该怎样做呢?我为自己订了一个计划:多读书,读好书,充实自己的思想,开阔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进步,在进步中获得自信,同时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了的认识,是的,它是一个高尚的职业,神圣的文化传播者,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实自己,使自己无愧于“教师”这一称号。
              对于这本书我并未真正的读透,但最大的收获就是:[/FACE][/COLOR][/SIZE][/FACE][/COLOR][/SIZE]
          [FACE=楷体_GB2312 ][COLOR=#d52bd5][SIZE=4][FACE=楷体_GB2312 ][COLOR=#d52bd5][/FACE][/COLOR][/SIZE][/FACE][/COLOR]
          [FACE=楷体_GB2312 ][COLOR=#d52bd5][SIZE=4][FACE=楷体_GB2312 ][COLOR=#d52bd5]  [SIZE=5]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FACE][/COLOR][/SIZE][/FACE][/COLOR][SIZE=5] [/SIZE][/SIZE]
          [ 此贴最后由18贺婷在2008-12-4 9:23:37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0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B][SIZE=3]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SIZE]"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本人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B][ALIGN=left][B]我想,[/B][B] [/B][B]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B][B]----[/B][B]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B][B]---[/B][B]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B][B][/B][/ALIGN]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0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幸福的收获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当我拿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一张灿烂而纯净的笑容的封面,霎时便有读到了幸福的感觉,于是当我一个人静静坐在沙发上时,我便拿起了这本书,细细阅读起来。字里行间流落着平易亲切;包含着慷慨深刻的思想。那鲜活的事例,警言箴语,经典释义,给了我很多人生启示。
                    一、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陶老师在“终身幸福的文化之旅”中谈经典诵读的作用:“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教师的职业性质早已决定了不可能追求过高的物质生活,其实,物质给人的幸福是有限的,而精神世界里的幸福是无限的。心灵在精神世界的殿堂里诗意地栖居,才是真正的幸福者。我的教育生活需要不断地学习诵读,我的幸福人生更要在经典中寻找。
                    二、和谐大度,幸福人生
                    在 “打点幸福人生”中,他谈为人要“宽容大度”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从文革时被批斗到为官时被诬蔑,从人生的低谷到事业的兴盛,他娓娓而谈,从容淡定,似乎在细诉别人的故事,宠辱不惊。阅读到此,我明白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有起起落落,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人生,用和谐心境对待世界,得意时不大喜,失意时不大悲,凡事皆视之自然。参透人生,心道一体,方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看世间花开花落,生死不惧望晴空云卷云舒。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我现在不能做到,但在陶老师的文章里我已经悟到了这个道理,并且日后为之努力。
                    其实在这本书中,我读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真的感谢陶老师带给我们如此丰富的文化大餐,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幸福。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0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有感
                读了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的心为之一震,教师也可以幸福吗?一个个疑问在心头盘旋。教育,应该属于幸福,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的观点让我颇有同感:
                一、唤醒心灵  润泽生命
                “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袭卷了几乎“半壁江山”。老师们对上,既要应对国家由上而下的新课程改革;对下,又要面对当前学生“独生子女症”的各种新问题;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逼仄,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上下求索却又不知“幸福”在何方。
                在陶老师的报告中,他没有给老师们提供这个“技巧”那个“方法”。他告诉老师们:“教师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为自己找寻一座辉煌的殿堂。”一语惊醒梦中人!物质再丰富,人的所需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所有住着洋楼开着小车天天出入高级酒楼的人未必是最幸福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华堂,心灵在那儿诗意地栖息,一定是个幸福者!人们迟钝的触须开始苏醒起来,慢慢地伸向身体的各个角落,逐渐地进入思考:“我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 他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他的报告处处流淌着人文关怀,充满对教师日常生命状态的关注,直接接通教师通往幸福的大道坦途。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于是,随着心灵的苏醒,人们慢慢地走出狭小的空间,走出逼仄的环境,目光变得高远,眼界变得开阔!
                其实,“幸福”一直就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只是在许许多多外物的包裹下,它变得坚硬而迟钝,而陶老师用他的“大文化观”引导人们的思考指向人生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而不是计较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
                二、涉猎广泛,以例说理。
                陶老师在报告中常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作为教育记者的陶老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用自己的所见之事所闻之人告诉听众:教师的生命成长靠读书,教师的终生幸福靠读书。他在报告里讲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的故事,取例之广,让每一个听众都能产生共鸣:无论你是大学教授还是小学老师,无论你身处繁华闹市还是偏僻乡村,无论你是语文老师还是数理化老师,你都能从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榜样,让每一个听众产生“心向往之”的怦然心动:“如果我也能象他们一样读书写作,是否也能体验到‘教学如有神’的快乐?”是的,陶老师说,任何一个老师,只要你愿意摒弃浮躁之气,静心读书,你就能触摸到“幸福”,与“幸福”亲密接触。
                三、坦诚交流,平等讨论。
                陶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坦言自己非“生而知之者”,自己之所以达到一定的高度,全在于阅读经典,积极写作。在《打点人生幸福》的报告中,他讲“孝心”一节内容时,他谈起两个女儿,话里话外承载的是浓浓的父爱,眼神里漾着的深情厚意打动每一个听众,大家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家的幸福的味道。他谈为人要“宽容大度”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于是,我明白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优化情绪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风雪袭来也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
                四、气质儒雅,以文“化”人
                陶老师在报告中一再谈经典诵读的作用:“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只见其人,不闻其声,陶老师身边就形成了一个“场”。陶老师一出现在会场就有一种吸引力,而他儒雅的气质就有足够的魅力。不管去哪儿讲课,陶老师传达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8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B][SIZE=4][COLOR=#000000]“幸福”—— 一个听了之后让人感觉无比羡慕的字眼。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SIZE][/COLOR][/B][B][SIZE=4][COLOR=#000000] 教师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呢?[/SIZE][/COLOR][/B][B][SIZE=4][COLOR=#000000] 经学校几位领导的引荐,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走进了我校教师的生活。说实话,就拿我自己来说,以前真的不喜欢读书,虽然自己也知道读书的好处,而且也知道自己确实需要读点书,但总是静不下心来读一本书。也总感觉自己没有时间去读书。心理总是想:我备课批改作业要花很多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看书。[/SIZE][/COLOR][/B][B][SIZE=4][COLOR=#000000] 其实,这不是你不读书的理由。课备不好,课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结果,将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就越教不好。因为没有文化积淀!相反,你看的有益书越多,你积累的知识也就越多,备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会如汩汩的泉水,上课时你会妙语如珠,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此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SIZE][/COLOR][/B][B][SIZE=4][COLOR=#000000] 在李校长读书精神的感召下,我总感觉胸口始终有种激动在涌动着,那是一种震撼、一种激励、一种对心灵的启迪。从此我便开始强迫自己每天读书,经过一段时间,慢慢的习惯了,每天只要不读书,就真感觉少了一些什么。[/SIZE][/COLOR][/B][B][SIZE=4][COLOR=#000000] 我个人认为教师的幸福还在于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SIZE][/COLOR][/B][B][COLOR=#000000][SIZE=4]教师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SIZE][/COLOR][/B][B][COLOR=#000000] [SIZE=2]真心希望每一位教师一生与书为伴,一生与幸福为伴![/COLOR][/SIZE][/B][B][COLOR=#000000][SIZE=4] [/SIZE][/COLOR][/B][B][COLOR=#000000][SIZE=4] [/SIZE][/COLOR][/B][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0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这句话是于丹《论语 心得 》的精华之一,也是我在读这本书时最大的收获,它教给我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而这次通过读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对这句话又有了另一番理解。
                        2008年9月,新学期开学伊始我有幸再一次回到了我的母校。虽然和教过自己的老师一起“并肩作战”,和七年级的新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让我感到很高兴,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再加上在不久的将来将要面临的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制、末位淘汰制等岗位竞争和就业压力;面临的提高自身素质、向素质教育靠拢及参加各种达标考试、培训的压力也使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就在这时校长送给了我们一本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书。在细细的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感觉到作为特殊职业的教师仅有平和的心态是不够的,教师更需要有一种阳光的心态。
                        教师是一种育人的职业,社会对教师提出特定的期望和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承担各种角色:教师是教学教育工作者,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是课堂的管理员,教师是学者,是心理卫生工作者等等。
                        而教师在师范学校学习时,角色较为单一,仅仅是一名受教育的学生,只需认真地学习,争取多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可师范生在从事工作之后面临的是教学工作,与我们整天打交道的是同事、学生、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有时想想确实很枯燥、乏味。这时我们就需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需要有阳光的心态。
                        阳光意味着热情,阳光意味着活力,阳光意味着年轻,所以作为一个老师,无论你是20岁还是40岁,我想都应该拥有阳光的心态,那样你才能拥有一股火一般的工作热情,拥有一颗年轻的、不断进取的心,拥有一个健康而又充满活力的身体。
                        教育是生命影响的生命的事业,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所以说能以阳光心态拥抱智慧人生的老师,他获得的不仅是健康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这种积极的价值观,阳光一般灿烂的活法,必将使其释放出强劲的影响力,赢得学生、家长的信任和尊重,创造出辉煌的教育生涯。
                        愿我们能带着阳光心态,缔造阳光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0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长期以来,人们总希望打开幸福之门的的钥匙。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这本书,并聆听了陶老师的报告,对幸福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幸福是什么?人活在世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时让我们兴奋,有时让我们忧伤,那么,这时,我们旧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宽容大度、淡泊名利,时时优化自己的情绪,明白有舍方得的道理,才能知足常乐,创造自己的内在和谐,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健康,再有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丰盈,就真正进幸福的境界了。因此,优化我们的情绪,对于健康,对于幸福来讲,非常重要。
                      有分析表明,人生气10分钟会消耗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而且生气时的生理反应也十分剧烈,分泌物比其他任何时候分泌物都复杂且有毒性。因此,动辄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
                      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天下来,很少有不生气的时候,学生不听讲,生气;不写作业,生气;不听教导,生气,总之,气是一直伴随着我们。我想,这是对学生比较负责的表现,但你的生气却是对自己健康的极不负责的表现。要知道,气大伤身。当你怒火万丈的时候,你是在因为学生的过错跟自己过不去,让自己的身体跟着受累,久而久之,一些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就会蜂涌而上,由于身体的拖累连正常的上班就很难得到保证,又怎能谈及对学生负责任呢?所以,当学生冒犯我们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的、冷静的看问题,换个角度、换种方法处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为了自身健康,请大家尽量不要生气,实在是生气,也要学会控制,幽默、宽容,等等艺术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0
                        • 文章1
                        • 注册2008-12-03
                        教育的涵义
                        读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后感
                        最近几周,我总是在读作者是被美誉为“山东教育界精神领袖”的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收进了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越往下读心头越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挥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觉头脑中一片绿地铺展开去,绵延无尽。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一直在小范围内不无自负、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透过两千五百年的风雨岁月,审视我们今天的教育,竟是支离破碎,孔子们积淀的传统丢掉了,苏格拉底们深深的思考没有学会。剩下的是什么?中华大地诺多的学校正如一片片工业时代遗留的工厂,在加工“人”这种产品。流水线下来的产品,果然整齐一致,但缺乏了摇曳多姿。怎会这样呢?作为人,缺乏了根本,缺失了灵魂。作为教育,缺少了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根本任务:四肢锻炼发达了,头脑训练灵活了,精神家园荒芜了,本末倒置啊。
                        在我看来,现在的教育也曾强调“以人为本”。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才知自己思想多么浅薄,大谈“以人为本”的时候并不明了什么是人之“本”,怎样去“以人为本”。是啊,曾经提出的“学生参与度高、时间利用率高、目标达成率高”的课堂三维目标,对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灵魂幸福指数的帮助能有多少?只不过是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通过一种近于反复训练的方式做了一种规范和评价范式。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绩服务于考试。
                        无论我们做过的基于教育技术教育技巧的课题研究,还是基于训练学生知识能力掌握的高效课堂的构建,只不过做了一种类似于“匠”的工作。正是这种“匠”的定位,让学校教育在一个低层次上徘徊。学生的生命自然也在一个低层面运行。
                        那么学校教育的根本到底是什么?显然,应该关乎“人”本身、关乎人“生命的底色”,说白了就是首先要使“人成为人”。人何以成为人?陶老师解读很精到。孔老夫子2500年前就思考并回答了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后人总结的《弟子规》表述的层次更分明“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孝、信、爱、亲仁、学文,“学文”排位末五啊。是啊,知识学富五车也罢,能力才高八斗也罢,都必须负载于大写的“人”身上。如果没有把做人的根本培养好,其他如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所以,今天学校教育应该定位于“孝先德治”,把做人的根本凸显出来,让人首先成为“人”,之后,再做什么“高效课堂”、什么“策略学习”……实现途径当然是通过阅读,让师生与人类高尚的灵魂精神对话,提升生命质量,提高幸福指数。真如此,那么,我们离一个幸福教师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
                          • 经验0
                          • 文章2
                          • 注册2008-12-03
                          宽容是阳光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陶老师在“打点幸福人生”一章的开篇这样写道:“如果我们把健康当作1的话,那么就有了幸福的基础。其他的呢,都是0。有了健康之后再有爱情,幸福指数就成了10;再有了成功的事业,就成了100;再有了财富,就成了1000。如此等等,可以依次推展下去。但是如果没有了1,后面的0再多也无济于事,归根到底都是0拥有了健康,再有精神的崇高和心灵的丰盈,就真正走进幸福境界了。
                          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也由此让我想到了赢得健康的一种心态---宽容。因为宽容是阳光。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许多相关的话。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现代的戴尔•卡内基不主张以牙还牙,他说:“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恨不得食肉寝皮敲骨吸髓,结果只能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尽瘁。卡内基说的“憎恶”是另一种形式的“宽容”,憎恶别人不是咬牙切齿饕餮对手,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化为自己强身壮体的钙质。
                          狼再怎么扮演“慈祥的外婆”,发“从此吃素”的毒誓,也难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杀净尽,羊群反而容易产生瘟疫;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关进栅栏,凶猛的老虎也会退化成病猫。把对手看做朋友,这是更高境界的宽容。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有义务捍卫您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宽容的民主性内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宽容是冬天皑皑雪山上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宽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当作降温的空调吧。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坚固的事业之基。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了;血脉贲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病”。“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学会宽容,携着爱行走人间,高唱对生活的赞歌。
                          宽容是阳光,她会让我们每个人拥有健康,拥有幸福。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