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我写我快乐
    [ALIGN=center]我的居室我做主[/ALIGN][ALIGN=center]巴述丽[FACE=Times New Roman]  [/FACE][/ALIGN][ALIGN=center][/ALIGN]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SIZE]   乔迁新居,没有花草的相伴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且不说为了那装修带来的各种怪味,仅为了陶冶家人的情操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进家门或闲来无事,或欣赏,或浇灌自己精心呵护的“小苗”,即有清新自然、心旷神怡的美妙感觉。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在室内养花可有讲究,对我们这些生活节奏紧张的上班族来说,选择易种、易活的花是关键。如:吊兰、芦荟、仙人掌、文竹等。吊兰品种多样,有叶子通身全绿的;有叶子边缘带金色的;有宽叶的;有细叶的。因吊兰能吸收室内的有毒气体,净化空气且经久耐看颇得人们的喜爱。吊兰在生长一段时间后,便有一根或几根小茎从吊兰的中央钻出,慢慢地,茎上开始长出小叶,细细的,嫩嫩的,倒垂于茎上,如蜻蜓般飞舞在空中,禁不住让人在它面前流连驻足、啧啧称赞,甚至于抚摩一番。芦荟的品种也很多。我最爱的是四散开来,围着圈长得那种,它不但能美容还能止痒,人被蚊子咬后,轻轻地涂抹上一点它的汁液,止痒效果特别好。从开始养芦荟已有七八年了。那时,看到朋友家的阳台上有四五盆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芦荟,通体绿绿的,嫩嫩的,很是喜人,竟然还有一棵中间长出了一根长长的茎,上面布满了黄色的小花。我便立即喜欢上它了,也想让它在自己家中“生根发芽”、“安家落户”,并很快付注于行动。我那次种植的芦荟的直径已有我一怀抱粗了,有宽宽大大、含水欲滴、晶莹剔透的绿叶,还有更小更嫩的“小叶”,那是它的“孩子”。这样大中有小,错落有致的搭配引得我每天都驻足,为它送土,为它浇水,为它施肥。待小芦荟长到一定程度,该脱离“母体”的时候,我便又找来新盆,为它“安营扎寨”,我的芦荟就这样绵延不绝,最初的芦荟已为我繁育了多盆“子孙”。
        仙人掌就更好养了,只要你不是很“勤快”的人,不多浇水把它“涝死”就行。一般一月浇一次就够了。我最初养的是盆唤叫“金丝猴”的仙人掌。刚买的时候,下端有十几厘米高,三棱柱形的绿色的主干;而上端则是鸡蛋大小的绿中带黄的布满小刺的形如“猴头”的一棵。我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又放上了一些干燥的沙子。闲来无事,我也常把它搬到室外去晒晒太阳,再给它施施肥,松松土,几年下来,它竟也长得很大,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我赶紧找来几根小棍,插进土里,用几段细绳把它固定一番。可惜的是,我在一次给它换盆的时候,一不小心,把仙人掌上的“猴头”折断了!为此,我伤心了好久,又买来一棵,可总觉得不如原来的那棵,更增加了对原来的“猴头”的思念,直到现在我还对它念念不忘呢!
        不论吊兰、芦荟还是仙人掌都是我家的一员,它们默默无言的一直陪伴着我,无私地为我“工作”着,正因为有了它们,才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FACE=Times New Roman] [/FACE][ALIGN=center][/ALIGN]
    [ 此贴最后由巴述丽在2009-2-7 20:34:34编辑过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有心于生活的人是幸福的,花草一样有情,只要你有爱的心灵!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用心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用心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巴述丽[/U]发表的内容:[/B]

            用心吧![/QUOTE] 期盼读到你“心”的帖子!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欢迎心手75的光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39
                • 经验62723
                • 文章3471
                • 注册2007-03-17
                我也喜欢花花草草
                但要我用文字表述,还真困难!]
                所以欣赏佩服巴述丽老师的才情哦!

                在此地尽善尽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天上的脸[/U]发表的内容:[/B]

                  我也喜欢花花草草
                  但要我用文字表述,还真困难!]
                  所以欣赏佩服巴述丽老师的才情哦![/QUOTE]
                  欢迎 天上的脸。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我读我快乐
                    [ALIGN=center][B]平凡中见真爱[/B][B][/B][/ALIGN][ALIGN=center][B]—读《槐园梦忆》[/B][B][/B][/ALIGN][ALIGN=center]巴[/ALIGN][ALIGN=center][/ALIGN]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大家,他的文笔简洁,行文流畅,“功底”深厚。在他平平淡淡的“拉家常”式的叙述中,让人读后感觉余味无穷、浮想联翩、遐想不已,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梁实秋先生的悼念亡妻程季淑女士的《槐园梦忆》就是这样一篇大手笔:文章共分十七部分,大约五万六千多字。这篇著作“可以称得上是一篇现代的悼亡名作”。其中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或喜或悲的感受,在这种淡淡的氛围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咀嚼、去享受无穷的艺术魅力。
                       作者首先采用倒叙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长眠于地下的程季淑女士的那芳草如茵、林木蓊郁的墓地,直叙了作者的哀思:“我不再泪天泪地的哭,但是哀思却更深了一层”。
                        接下来,作者娓娓道来季淑的出身、求学经历以及二人从相识、相恋到相知的整个过程。令人佩服的是作者惊人的记忆力,几十年间发生的事,听他道来,竟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鲜活。看他初见季淑时对季淑穿戴的描述:
                       “季淑穿的事一件蓝色的棉袄,一条黑裙子,长抵膝头。我偷眼往桌下一看,发现她穿着一双黑绒面点棉毛窝,上面凿了许多孔,系着黒带子,又暖和又舒服的样子。衣服、裙子、毛窝,显然全是自己缝制的。她是百分之百的一个朴素的女学生”。
                       行文之间溢满了赞美之词!可谓一见钟情!待二人婚后,果然和谐幸福。季淑充当了作者的贤内助:她支持丈夫(特别鼓励丈夫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孝敬公婆、善待小姑、与邻里和睦相处,更艰难的是四年间四次生产,为孩子耗尽了心血。当作者的二女儿三岁夭折的时候,作者写道:“第二女不幸夭折,做母亲的尤为伤心”。
                       后来,日寇侵略日益加紧。在这个敏感的时节,作者也和其他得爱国人士一样,为危难中得祖国尽力。到作者应人之邀当了一个“芝麻官”时,到作者家来访的客人也鱼龙混杂起来,季淑总是及时提醒作者:“那个獐头鼠目的是谁?那个垂首蛇行的又是谁?他们找你做什么?”使作者提高了警惕。而且季淑还明确表态:“我愿省吃俭用和你过一生宁静的日子”。
                       在乱世的德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季淑主持家务、侍奉公婆、养育孩提,几乎不能果腹。为了季淑能老母身边“承欢”,二人不得以过起了六年的两地相思的生活,因为他们深知:“我们夫妻好合来日方长”。到一九四九年,作者携妻带子直赴台湾。季淑身体渐不如从前,作者自以为“我连累季淑不少,饮食无度,运动太少,为致病之由”。而季淑则“引咎自责,认为是他所调配的食物不当。”
                       晚年,他们随女儿去了美国,作者这样形容刚去美国的感觉:“美国不是一个适于老年人居住的地方,一棵大树,从土里挖出来,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都不容易活,何况人?”岁月不饶人,作者夫妇均已垂垂老矣。而且作者还用下面一首诗来描述他们真挚的情感,体会着“手拉手的走下山”的感觉。全诗如下:
                       约翰安德森我的心肝约翰安德森我的心肝,约翰,    
                       想当初我们俩刚刚相识的时候,
                       你的头发黑的像是乌鸦一般,    
                       你的美丽的前额光光溜溜;
                       但是如今你的头秃了,约翰,    
                       你的头发白得像雪一般,
                       但愿上苍降福在你的白头上面,    
                       约翰安德森我的心肝!  
                       约翰安德森我的心肝,约翰,    
                       我们俩一同爬上山去,
                       很多快乐的日子,约翰,    
                       我们是在一起过的;
                       如今我们必须蹒跚着下来,约翰,       
                       我们要手拉着手的走下山去,
                       在山脚下长眠在一起,    
                       约翰安德森我的心肝!
                       但作者夫妇并不讳言死亡,二人常常讨论:“我们已经偕老,没有遗憾,但愿有一天我们能够口里喊着一、二、三,然后一起同时去死。”后来一次意外,季淑去世。作者也没有怨天尤人,自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
                       “季淑以其全部精力情感奉献给我,我能何以为报?”
                       “缅怀既往,聊当一哭!衷心伤悲,掷笔三叹!”
                        到这里,全文嘎然而止。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地去修饰;更没有慷慨激昂地陈词。有的只是作者视读者如知己一样,面对面的心与心的交流。作者叙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琐事”并不繁琐,相反是简单明了而且决不拖泥带水。从全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夫妇在平凡中的相濡以沫的真爱,他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完全付出的爱: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最后相互搀扶着“走下山去”。
                       这是很值得一读的一篇名作,但需要你我认真地从中去体会、去咀嚼、去反思、去享受。[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
                    [ 此贴最后由巴述丽在2009-2-7 20:32:21编辑过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41
                      • 经验9407
                      • 文章651
                      • 注册2008-12-1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巴述丽[/U]发表的内容:[/B]

                      用心生活的人是幸福的![/QUOTE]
                      赞同
                      向大家学习![url=http://www.56.com/u23/v_Mzk2NDU4NjA.html][color=blue][B]自己制作了一个MV送给大家。[/B][/color][/url]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QUOTE][B]下面引用由[U]晨风吹[/U]发表的内容:[/B]

                         
                        赞同[/QUOTE]
                        欢迎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6
                          • 积分7160
                          • 经验78033
                          • 文章7084
                          • 注册2008-03-25
                          [QUOTE][B]下面引用由[U]巴述丽[/U]发表的内容:[/B]

                          我的居室我做主巴述丽  
                             乔迁新居,没有花草的相伴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且不说为了那装修带来的各种怪味,仅为了陶冶家人的情操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进家门或闲来无事,或欣赏,或浇灌自己精心呵护的“小苗”...[/QUOTE]
                           
                          喜欢您的雅!



                          幸福来自淡泊的心境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