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39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P][b][COLOR=#0909f7]书法名家[/COLOR][COLOR=#0000ff](33)[/COLOR]
    [COLOR=#9709f7]欧阳通[/COLOR][/b][/P][P][b]         在艺术史上,子承父业,父子都是大艺术家的并不多见。书家王羲之、王献之,文征明、文彭,琴家戴逵、戴顒,画家黄筌、黄居寀,米芾、米友仁都是,书法家欧阳询、欧阳通父子也是。[/b][/P][P][b]         欧阳通,字通师。潭州临湘人,欧阳询第四子。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县男。他很小的时候,欧阳询就死了,所以,虽然生在书法大师家,却没能得父亲亲授。幸好他的母亲徐氏很有见识,到处收购欧阳询的书迹,让欧阳通临习,终于学成,与父亲并称“大、小欧阳”。他的书法,略逊其父。得欧阳询笔法结体,但更瘦硬险峻。[/b][/P][P][b]         传世书迹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节陈高祖本纪》等。[/b][/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39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b][COLOR=#0000ff]书法名家(34)[/COLOR][/b][P][b][COLOR=#9900ff]李白[/COLOR][/b][/P][P][b]         说李白是书法家也好,说他不是也好,其实都没有多大关系了,因为他是诗人,他的诗名,已经让他傲视王侯,雄视百代,但他的字确实写得很好。[/b][/P][P][b]         李白,字太白,小字长庚,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出生在四川江油。他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唐玄宗天宝年间入长安,为翰林供奉。后赐金环山,游历江湖。“安史之乱”时,入永王幕府,受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依族叔李阳冰,病卒。[/b][/P][P][b]         李白在长安的时候,与贺知章、张旭等是好朋友,这俩人都是大书法家,于是,有人猜想,李白应该从二人受笔法。黄庭坚《开元题跋》说:“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明人丰坊认为李白的书法在蔡襄之上,有一点夸大。他有书迹流传下来,可以据以评价其优劣。[/b][/P][P][b]         今传世书迹有《上阳台诗》、《天门山铭》、《游泰山六诗》等。[/b][/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5-10-26 00:03:12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39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COLOR=#0000ff][SIZE=4][b]书法名家(35)[/b][/SIZE][/COLOR][P][COLOR=#9900ff][SIZE=4][b]徐浩[/b][/SIZE][/COLOR][/P][P][SIZE=4][b]         黄庭坚曾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继海(浩)。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公权)。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山谷题跋﹒罢东坡墨迹》)又说:“东坡书如华岳三峰卓立参昴,虽造物之炉锤,不自知其妙也。中年书圆劲而有韵,大似徐会稽(浩)。晚年沉着痛快,乃似李北海。”(《山谷题跋﹒跋东坡书》)但是,苏轼的儿子苏过却说:“俗手不知,妄谓学徐浩,陋矣。”(见《韵语阳秋》)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同时代之人,服膺的大概只有苏轼一人,想来不会乱说。苏过是苏轼长子,又力辩其诬。苏轼自己说得含糊:“欧阳永叔云余书大似李北海,予以自觉其如此。世或以为似徐书者,非也。”(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二)但他又说:“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倒是清冯班说得有趣,他说:“坡公少年书《圆觉经》小楷,直逼季海。见老泉一书,亦学徐浩。山谷称东坡学徐季海,苏斜川却云不然,我信山谷。”(《纯吟书要》)[/b][/SIZE][/P][P][SIZE=4][b]         苏轼千古一人,手眼极高,不管他是不是认真学过徐浩,但书中有徐浩的影子是肯定的。黄庭坚说:“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中,有似柳公权、褚遂良者数纸,绝胜平时所作徐浩体字。”(《山谷题跋﹒跋东坡叙英皇事帖》)又说:“此一卷多东坡平时得意语,又是醉困已过后书,用李北海、徐季海法,虽有笔不到处,亦韵胜也。”(《山谷题跋﹒题东坡小字两轴卷尾》)为什么他和儿子又要矢口否认学过徐浩呢?[/b][/SIZE][/P][P][SIZE=4][b]         徐浩,字季海。越州人。他活了八十岁,经历了从盛唐到中唐的漫长岁月。本来,他是和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声名甚至还在颜真卿之上,但是,自宋以后渐渐有点被人瞧不起了。[/b][/SIZE][/P][P][SIZE=4][b]         唐代书法,也经历了几次变化。唐初,尚二王书,但总体的审美要求是瘦硬。杜甫就说“书贵瘦硬方通神”(《李潮八分小篆书》)。盛唐时期,审美趣味有些变化,丰腴肥劲的书风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风格楷书的代表人物是徐浩和颜真卿。《新唐书﹒本传》评徐浩的书法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评价是极高的。肃宗朝,四方诏令皆出徐浩手。五代以后,他的声名就渐渐不如颜真卿了。究其原因有二。第一,颜氏一门,在“安史之乱”中的凛然正气,影响了后人对其艺术的评价。第二,颜真卿越到晚年,书法越成熟。而徐浩晚年之书气骨有些衰弱了。米芾就说他“晚年力过,更无气骨”(《海岳名言》)。[/b][/SIZE][/P][P][SIZE=4][b]         徐浩的楷书,变瘦硬为丰腴,成就是很高的。宋朱长文《续书断说:“浩之为书,识锐于内,振华于外,有君子之器焉。”[/b][/SIZE][/P][P][SIZE=4][b]         他的传世书迹有《朱巨川告身帖》、《不空和尚碑》、《崇阳观圣德感应颂》、《大证禅师碑》、《虢国公造像记》等。[/b][/SIZE][/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5-11-25 20:41:57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0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COLOR=#0909f7][SIZE=4][b]书法名家(36)[/b][/COLOR][/SIZE][P][COLOR=#9709f7][SIZE=4][b]颜真卿[/b][/COLOR][/SIZE][/P][P][SIZE=4][b]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叛军所至,州郡府县望风投降,只有少数守将,坚守不降,最有名的,除张巡、徐远守睢阳外,还有颜氏一门,颜真卿守平原郡,堂兄颜杲卿、侄儿顔季明守常山郡,都坚守不降。常山被攻破,颜杲卿宁死不屈,骂贼而死,季明也同时遇害。[/b][/SIZE][/P][P][SIZE=4][b]          肃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陷害颜真卿,派他去劝降,颜真卿明知此行凶多吉少,仍依然前往,为李希烈扣留,忠贞不屈,被李希烈缢杀。[/b][/SIZE][/P][P][SIZE=4][b]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唐玄宗时进士,为杨国忠所恶,初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为十七郡抗贼盟主。肃宗时为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称“颜鲁公”。[/b][/SIZE][/P][P][SIZE=4][b]          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所说的关键,在一个“变”字。[/b][/SIZE][/P][P][SIZE=4][b]          楷书经过唐初虞、欧、褚诸人的努力,虽然已经成熟,但是,走的是二王的路线,是一种典雅端丽的贵族书风。侧姿取势,“气秀色润”,“美人婵娟”。如同六朝以来的宫体诗、骈体文、青绿山水一样,气度狭小,远离世俗。[/b][/SIZE][/P][P][SIZE=4][b]          颜真卿早年的楷书,如《多宝塔碑》,有明显的向民间书手学习的痕迹。中年逐渐以外拓笔法改变欧、虞的内擫笔法,以园笔易方笔,横平竖直,蚕头燕尾,已基本形成颜体的风格。晚年以《颜勤礼碑》和《大字麻姑仙坛记》为代表,正面示人,堂堂正气,形成雄伟开阔、遒劲方正、充满阳刚之气的“颜体”。[/b][/SIZE][/P][P][SIZE=4][b]          颜真卿的行书,完全脱离二王藩篱,随意挥洒,奇趣天成,所书《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b][/SIZE][/P][P][SIZE=4][b]          他的传世书迹有《郭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争座位帖》、《八关斋会报德记》、《自书告身》、《祭侄文稿》、《蔡明远帖》等。
          [/b][/SIZE][/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5-12-16 21:32:03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0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书中的错误实在太多了!这样的书怎么能出版?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5-12-16 21:32:59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0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b][SIZE=4][COLOR=#0000FF]书法名家(37)[/SIZE]
              [COLOR=#C709F7]怀素[/COLOR]
                       说到中国的文化艺术,是离不开僧道人物的,尤其是佛门弟子,大概是心静如水了,精力不容易分散;大概是经禅之余,时间比较多,所以历朝历代,诗僧、画僧、书僧、琴僧不少,其中不乏超一流的人物,草书大家怀素就是其中最杰出的名僧之一。
                       怀素是与张旭齐名又同时代的草书大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名流,李白等有诗赞美的草书大家就有三十七人之多,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怀素草书的成就和影响。
                       怀素,俗姓钱,字藏真。长沙人。从小就信奉佛教,后出家为僧。他小时候家贫,买不起纸,就做了一个漆盘,一块漆板,写了又擦,擦了又写,盘、板都写穿了。又种了万株芭蕉,用芭蕉叶代纸练字。出家以后,经禅之余,弄笔不辍。后来觉得所见不广,又云游长安、洛阳等大城市见到一些珍贵的书法精品,豁然开朗,书艺大进。他沉迷于草书,手不停挥,又喜欢喝酒,酒酣兴起,不管墙壁、衣服、器皿,拿起就写。
                       怀素书法远承张芝,近友张旭,从早年所书的《论书帖》看,受二王影响颇深。但他的草书,脱离前人窠臼,自成机杼,完全是自我精神的外化、个性的张扬。云奔电掣、蛇惊鸟飞、回环往复、一气呵成,代表了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李白《赠怀素草书歌》形容他的书法“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宣和书谱》称他的草书“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他的《自叙帖》是草书艺术中的神品。
                       怀素传世书迹有《论书帖》、《自叙帖》、《苦笋贴》等。
              [/COLOR][/b]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5-12-18 19:27:12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03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2015,书影吧感谢有您一路书香相伴,祝福更为美好的2016,继续同行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40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谢谢版主!
                  新年快乐!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0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COLOR=#0909f7][SIZE=4][b]书法名家(38)[/b][/SIZE][/COLOR][P][COLOR=#9709f7][SIZE=4][b]李阳冰[/b][/SIZE][/COLOR][/P][P][SIZE=4][b]         小篆自秦李斯以后,虽然代不乏人,但书家们着力多的,还是隶、楷、行、草,当然,篆书也还是要写的,也有名家如曹喜、蔡邕,也有名碑如《黄安碑》、《袁敞碑》等,而一般碑碣,也习惯用篆书题额。但却没有超一流的大家,直到唐代李阳冰的出现。[/b][/SIZE][/P][P][SIZE=4][b]         李阳冰大约与李杜同时。他是李白的族叔,李白晚年就投靠他,并死在他那里。[/b][/SIZE][/P][P][SIZE=4][b]         李阳冰酷爱书法,特别喜欢篆书。他的篆书成就很高。他曾经很自负地说:“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又说:“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李肇《国史补》)他的小篆,确实被大家公认为李斯以后的第一人。[/b][/SIZE][/P][P][SIZE=4][b]         李阳冰小篆,初学李斯《峄山刻石》,后来看到传为孔子所书的《吴季札墓志》,篆法大成。他的篆书,变李斯线条平整为屈曲,变结体静止平顺为流动婀娜。对后世影响很大。唐舒元舆《玉筋篆志》说李阳冰的篆书“虫蚀鸟步,铁石陷壁,龙蛇骇解,鳞甲活动”;又说“其格骏,其力猛,其功备,光大于秦斯矣”。[/b][/SIZE][/P][P][SIZE=4][b]         他的传世书迹有《缙云城隍庙碑》、《三坟记》、《般若台题名》、《滑州新驿记》等。
                    [/b][/SIZE]
                    [/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0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COLOR=#1111ee][SIZE=4][b]书法名家(39)[/b][/SIZE][/COLOR][P][COLOR=#6600ff][SIZE=4][b]韩择木[/b][/SIZE][/COLOR][/P][P][SIZE=4][b]         唐代真正的隶书大家,是韩愈的叔父韩择木。[/b][/SIZE][/P][P][SIZE=4][b]         韩择木,官散骑常侍、工部尚书。他的隶书,名重一时,人比之于东汉蔡邕。唐窦臮《述书赋》说:“韩常侍则八分中兴,伯喈(蔡邕)如在,光和之美,古今迭代。昭刻石而成名,类神都之冠盖。”从现存的韩择木传世隶书书迹看,他的隶书深得汉隶精髓,而又受蔡邕和时代审美的趣味的影响,端正严明之外,又含秀丽流宕。明赵崡《石墨镌华》谓其书“姿字不至峻茂,而严正可畏”,对他的评价很高。[/b][/SIZE][/P][P][SIZE=4][b]         韩择木不仅是隶书大家,隶书为唐代之冠,而且他的楷书也有很高造诣。他的《荥阳王妃朱氏墓志》是楷书作品,端正秀美,受隋代《张黑女墓志、《董美容墓志》和初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影响很大。[/b][/SIZE][/P][P][SIZE=4][b]         传世书迹有《告华岳府君文》、《南川县主墓志铭》、《叶慧明神道碑》、《曹子建表》等。[/b][/SIZE][/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0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FACE=宋体][SIZE=9pt][COLOR=#0909f7][SIZE=4][b]书法名家(40)[/b][/FACE][/SIZE][/COLOR][/SIZE][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COLOR=#6b1ae6][SIZE=4][b]柳公权[/b][/FACE][/SIZE][/FACE][/COLOR][/SIZ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4][b]         晚唐时期,官僚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李唐王朝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初唐的进取精神丧失殆尽,盛唐的恢弘之气不复存在,中唐的中兴气象也荡然无存。人们的兴趣由高山大河、皇邑通衢转向闺阁庭院,审美理想也一变宏壮开阔为含蓄哀愁。于是,李白、杜甫诗歌的宏博顿挫,变为李贺、李商隐的僪佹缠绵;韩愈、柳宗元奇绝刚劲的散文变为小品文;吴道子大气磅礴的绘画变为张萱、周昉的侍女画;开阔大度的颜书,也被进一步规范化,完成这一变化的是柳公权。[/b][/FACE][/SIZE][/FACE][/SIZ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4][b]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宪宗元和初进士,官至太子宾客、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他是唐代楷书集大成者。《旧唐书﹒柳公权传》说他“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唐文宗曾与群臣联句,独喜柳公权“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命他书于殿堂,字径五寸。文宗感叹说:“钟、王无以尚矣。”可谓推崇备至。[/b][/FACE][/SIZE][/FACE][/SIZE][/P][P][FACE=宋体][SIZE=9pt][SIZE=4][b]         他的楷书,将二王、欧、颜的书法冶于一炉。吸收颜字特点,将欧、褚中宫紧密[/b][/FACE][/SIZE][/SIZE][FACE=宋体][SIZE=9pt][SIZE=4][b]欹侧取势的初唐风貌变得开展大方;他吸收二王及欧、褚的出规入距的法度,改变了颜书的通俗质朴面貌,使柳书成为一种极劲健、极秀美、完美纯正的贵族气派的风格,将唐代楷书推向极致。宋朱长文《续书断》评其书说:“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而不及颜之体局宽裕也。虽惊鸿避弋,饥鹰下鞲(gōu),不足以喻[/b][/FACE][/SIZE][/SIZE][FACE=宋体][SIZE=4][b]鸷(zhì)急。”他的楷书被称为“柳体”,是书法史上四大楷体之一。[/b][/FACE][/SIZ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4][b]         唐文宗曾向柳公权请教笔法,柳公权回答说:“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这是书法史上有名的“笔谏”。他的书法,名重一时,当时大臣家的碑志,如果不是柳书,人以为不孝。[/b][/FACE][/SIZE][/FACE][/SIZ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4][b]         他的传世书迹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磐若经》、《福林寺戒塔铭》、《度人经》、《送梨贴题跋》、《清净经》、《阴符经》、《兰亭帖》、《李石神道碑》等。[/b][/FACE][/SIZE][/FACE][/SIZE][/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6-3-14 20:30:44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0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COLOR=#0909f7][SIZE=4][b]书法名家(41)[/b][/SIZE][/COLOR][P][COLOR=#9709f7][SIZE=4][b]杨凝式[/b][/SIZE][/COLOR][/P][P][SIZE=4][b]         五代战乱,十国纷争,但这一时期的文化却很发达,诗词书画都有极高成就。晚唐的孱弱,几乎没有大书家出现。五代时期,出了个大书家杨凝式。他喜欢题壁,据《宣和书谱》记载,洛阳一带两百多所寺观都有他的题字。没有杨凝式墨迹的寺院,往往会先粉饰其壁,摆放好笔墨、酒肴,专门等杨凝式来题咏。杨“若入院,见壁上光洁可爱,即箕踞顾视,似若发狂,行笔挥洒,且吟且书,笔与神会,书其壁尽方罢,略无倦意之色。”(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黄庭坚到洛阳,遍观僧壁间杨凝式的书迹,以为无一不造微入妙,把它们与吴道子的画相提并论,称为“洛中二绝”。[/b][/SIZE][/P][P][SIZE=4][b]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人,但一直居住在洛阳。唐昭宗天祐二年进士,任秘书郎。唐亡后,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官至少师太保,人称“杨少师”。卒于任上,赠太子太傅。因狂放不羁,人称“杨疯子”。他书法精绝,初学欧阳询、颜真卿,一说以颜柳入二王,尤工于行草。《宣和书谱》说:“凝式喜作字,尤工颜草,笔迹雄强,与颜真卿行书相上下,自是当时翰墨中豪杰。”他的书法,在宋代声望极高。苏轼《东坡志林》说:“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黄庭坚认为“二王以来,书艺超逸绝尘,惟颜鲁公、杨少师相望数百年”。并有诗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不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山谷题跋﹒跋杨凝式贴后》)[/b][/SIZE][/P][P][SIZE=4][b]         他是传世书迹有《韭花帖》、《神仙起居帖》、《夏热帖》、《长寿华严院东壁诗》等。其中,《韭花帖》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五”。[/b][/SIZE][/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2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