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人说山西好风光
    [P][B][COLOR=#0000ff]张壁古堡[/COLOR][/B][/P][P]        张壁古堡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张壁村又称作“张壁古堡”,位于介休盆地东南,三面沟壑,一面平川的险峻地段,背靠绵山,面对绿野,海拔1040米,周圆13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古堡充分利用依山退避,难攻易守的地理优势,在地下建有长达3000米,上下三层攻防兼备的古地道,在地上筑垒构城屯甲藏兵。[/P][P]        张壁古堡是世界上颇为罕见的袖珍小城,其面积仅为0.12平方千米,却具有完备的城市形态,具有很好的军事防御功能。张壁古堡因“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而闻名海内外。全国独一无二,世界只有罗马天使堡和法国卡尔卡松堡可与之媲美;历史之悠久在晋中“一城五院”之上。[/P][P]        张壁古堡是我国现有比较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为一体的,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隋唐地道、刘武周庙、琉璃碑等全国罕见,张壁独有。[/P][P]        在堡内一条用红色石块砌成的“龙脊街”两侧,错落有致地修建着五大神庙建筑群。[/P][P]        古堡的始建年代仍在考证,多数专家推定为南北朝时期。[/P][P]        张壁村是一个融多民族文化为一体、住百家姓的千年古村落,堪称一部厚厚的史书。[/P][P]        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从堡北向下俯视,左、中、右各有一条深沟向下延伸。堡南侧则有三条向外通道,堡西为窑湾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堡东居高临下,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堡墙用土夯筑而成,高约十米。堡有南北二门,中间是一条长300米的街道。街东3条小巷,街西4条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门筑有瓮城,南堡门用石块砌成,堡门上建门楼。街道两侧有典雅的店铺和古朴的民居;几座庙宇琉璃覆顶,金碧辉煌,点缀在堡内;还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见的琉璃碑。到处是古迹盛景,古香古色。[/P][P]        古堡地下遍布地道,与堡内四通八达。地道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仅1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各高2米、宽1.5米,土结构,各弯曲迷离,成网状结构。堡外北、南面沟中有洞口,既可作为进出口又可用作哨卡。道内留存有气孔,通于沟堑外,还有隔井直下三层底部。[/P][P]        张壁古城堡为长方形,东西374米,南北244米。东北角堡墙为唐代堡墙遗存,南堡门西侧堡墙为明清时期堡墙。门上现有一处灯杆,为“张壁点灯,介休看明”的信号灯,是古代军事烽火台的缩影。[/P][P]        地道设计原理暗含“六壬奇门”之术,神秘诡谲,设计思想超前,既有专门用于喊话通讯的细道,又有专门用于监视敌情的瞭望孔。地道内既有水井、粮仓、将军洞、屯兵洞、灯台、马厩、马槽等一应生活所需,又有陷阱、伏击坑、射箭坑、淹水道、通讯道等攻击设计,还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遇水可排,遇毒可防,进、退、攻、防、藏、逃灵活多变,地道层层叠加,恍若迷宫,机关遍布,处处涉险,令人防不胜防。[/P][P] [/P][P] [/P][P] [/P][P] [/P][P] [/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4-5-3 11:14:05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      利用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下午的时间,我们游览了张壁古堡。[/P][P]       进了地道,如果不是导游在前面带路,我们真的就找不到北了。洞内岔道特别多,四通八达,看上去都是一样的,在里面根本辨不清东南西北。地道里面灯光昏暗,前面有导游,她一边走,一边讲。我们紧跟着她,一边听,一边看。导游介绍将军和士兵休息的地方,旁边有个小学生说:“将军休息的地方比较宽像床一样,能睡觉;士兵休息的地方比较窄,像椅子似的,只能坐。”从古到今官兵的待遇都是不一样的,从地道里就能体现出来,连孩子都看出来了。在地道里走一会儿,导游就领我们出到洞外,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洞外的景色。外边就是看不到底的深壑,如果是来犯的敌人,就是从地道里出来也是死路一条。导游一再说,这地道绝非民间力量所能完成。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巧妙,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P][P]      张壁古堡的北面是绵山,天下着雨,洞外的景色显得异常空蒙灵秀。[/P][P]从景区外边看:[/P][P][upload=5785,0]1.JPG[/upload] [/P][P]灯杆:[/P][P][upload=5786,0]2.JPG[/upload][/P][P]背靠绵山:[/P][P][upload=5787,0]3.JPG[/upload][/P][P] [/P][P] [/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4-11-19 18:47:56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36
        • 经验81770
        • 文章5073
        • 注册2011-08-17
        [P]破万卷书,终归还是需要行万里路支持的,挺好~~~[/P]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姚版主,我总是第一时间得到您的支持!感动!欢迎您来山西旅游!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
            • 积分10318
            • 经验549910
            • 文章10207
            • 注册2008-10-02
            顶一下!
            [color=red][B]付义六[/B][/color]欢迎您访问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fuyiliu2008][color=red][B]雄鹰展翅[/B][/color][/url]   班刊论坛连载:[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25043][color=blue][B]雄鹰展翅的心灵感悟[/B][/color][/ur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QUOTE][b]下面引用由[@wxsf9813]发表的内容:[/b]

              顶一下![/QUOTE]
              [P]这么快就[SIZE=9pt]修复好了。[/SIZE][SIZE=9pt]谢谢付老师![/SIZE][/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COLOR=rgb(0, 0, 255)][b]平遥古城[/b][/COLOR][P][/P][P][b]        两周前,我从市图书馆借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细说平遥》。[/b][/P][P][b]        高中毕业那年,我曾经在平遥古城的真武庙街9号院(东北角的少管所旁)学习生活过整整三个月。当时指导我们画玻璃画的是薛生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和耿保国(平遥推光漆厂的画师)两位大师。[/b][/P][P][b]        代语文的时候,我曾经指导学生写过一篇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b][/P][P][b]        因此,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果断借下了。[/b][/P][P][b]        这本书中有大量的图片,200页的书,图片竟然有334幅之多。它们可以让我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古城平遥。[/b][/P][P][b]        作者在书的开头这样说道:有人把自觉出游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探险,二是旅行,三是观光。不管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旅游者,假定选择了到古城平遥有三点不用后悔:一、不论你如何有“门户之见”,一旦站在这座历经六百年间自然风雨和人类烟云的古城墙上,在城墙、在雉堞,凝望着,遥想着,观赏着的时候,恐怕只有一种想法:脚下踩着同样的土地,头上顶着同一方天空,而这里的空间结构却没有改变,依然是城砖墁铺、青砖黛瓦的天地界面。城墙,这原本并不算什么稀罕的东西,一旦稀少起来,会让人何等惊愕啊!你就会问:为什么历经战乱,及至破坏性更大的“大跃进”、“文革”,连北京的城墙都拆了,平遥的古城墙怎么没拆除呢?二、徜徉在平遥古城,心里定会产生一种“这可是真富”的自我对比感。在平遥,我们看不到一处新建的可聊以自慰的、华金溢彩的假古迹;另外,那种好看好玩的民俗文化,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心理需要的游客;特别是平遥古城的民居大院,可以说是古代建筑艺术与民俗文化最好的结合。三、平遥古城的明清艺术文化也非常有趣,像双林寺、镇国寺、慈相寺,不但历史的形式得到保留和延续,即便是其精彩的内容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能创造出来的。平遥是世界文化遗产,到平遥旅游,也就是朝圣世界遗产。[/b][/P][P][/P][P][b]        耿老师带我们去平遥推光漆厂参观。我第一次看到那么精美的漆器。耿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漆器都是东南亚的客商定的货。从平遥回来不久就看到电视上介绍平遥推光漆厂的纪录片,当时我们那个激动。告诉人们,那些漆器我们都用手摸过。记得小赵的哥哥讽刺我:“摸什么?光洁度?”真的当时我们摸什么,自己并不清楚,只是觉得新奇,只是觉得喜欢。跟人说摸过,其实是对自己见过推光漆器的一种炫耀而已。[/b][/P][P][b]        1982年的秋天,耿保国老师领我们去参观过双林寺,还给我们拍了照片。当时耿老师告诉我们那条平坦的柏油马路是从太原修过来的。双林寺当时只对外宾开放,耿老师带我们进去都不要门票。也就是那次去双林寺,因为我们是骑自行车去,路过平遥火柴厂,耿老师还带我们拜访了当时住在那里的薛生金老师。薛生金老师在玻璃上用油画颜料画猫,玻璃上的猫活灵活现。他画猫不打草稿,那是真叫一个绝![/b][/P][P][b]        我和画友还从城墙顶上转过一圈。从东面上去,东北角过不去(少管所有电网),只好下来,再从北面上去,到西面,再到南面,南面有断墙,下来再上去,最后再到东面,爬上楼去,什么楼也不知道。站得高看得远。向东望去,是比较开阔的棉花地。住在平遥城里的农民冬天烧火用的就是棉花杆儿,很硬。我们的房东就是城市农民,他当时就在平遥食品加工厂上班,我们还请他买过牛油炒的油茶呢。[/b][/P][P][b]        2011年平遥国际摄影展,我去了。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在西北角的农机厂展区粗粗地看了看就走了。什么时候再去平遥呢?去真武庙的9号院看看,去文庙看看,看看市楼,去城墙上走走……[/b][/P][P][SIZE=9pt]       [/SIZE][/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4-12-18 21:35:31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b][COLOR=#0000ff]平遥古城墙[/COLOR][/b][P][b]       平遥古城墙有确凿的修筑年代是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b][/P][P][b]       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最早的城墙只是经过夯实的土墙。以后,这些土墙用砖、陶块或块石砌面,以防风化侵蚀。[/b][/P][P][b]       明洪武三年对原先的城垣从西、北两面进行了扩建,并把夯土城垣增高、加厚,由薄垣变为厚墙,并另筑敌台窝铺40座。此后,历任知县经过近三十多次的修修建建,我们才得以看到眼前这座完好而壮观的城墙。[/b][/P][P][b]       明正德四年(1509年),修下东门瓮城,筑附郭关城(东关)一面;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修西北城墙二面,厚7尺、高6尺,另筑北瓮城;嘉靖四十年(1561年),南城墙增高6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砌砖墙,更新门楼、竖匾;隆庆三年(1569年),增设的94座台楼全部用砖砌,城门外始建吊桥;万历三年(1575年),用城砖将城墙四周包砌;万历五年(1577年),开始在城濠四周植树造林;万历二十三年(1594年),用砖石修筑东西瓮城。[/b][/P][P][b]       进入清朝,平遥城墙的形制已基本成就如今的规模,历任知县对城墙只是修葺而已。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补修城墙二十五丈,城垛123堞;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补修南门瓮城二丈;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补修下城门北外城小楼,上东门外南城墙五丈;此类修缮保护工作一直进行到光绪六年。[/b][/P][P][b]       现存周长662.68米、高10米、底宽8-10米、顶宽3-6米(东面城墙长1478.48米,南面城墙长1713.80米,西面城墙长1494.35米,北面城墙长1476.05米)的平遥古城墙就是这么修筑起来的。[/b][/P][P][b]       平遥古城墙并不是方方正正的,东、西、北三面呈直线,但南面因中都河之故而显得蜿蜒曲折。当然,城墙也不完全是城砖砌包的,它的外墙是用长37厘米、宽17厘米、厚7.7厘米的青砖包砌,内墙则是以黏土夯筑而成的。直至现在,这黄土筑城的景象,在下西门的“马道”上,还可一目了然。外墙的墙根,有砖砌的2-2.5米的散水;城墙每隔40-100米便筑有距离不尽相等的坚固的马面,从而使城墙外表的轮廓鲜明。马面有的地方叫“墙台”,有的地方叫“墩台。”尽管叫法不同,但形状都差不多,一般砌于墙顶部外侧,有连绵凸凹的齿形凹口,凸出于墙外,三面均砌垛口(雉堞)。马面上筑有敌楼,又称“窝铺”,即建在马面墩台上的小房子。敌台呈方形,深宽各3米左右,高近7米上下,夏时为守城士兵蔽日,冬日御寒。上有瞭望孔和射孔,战时可作防守掩体,平时也可贮备兵器弹药。它的功能是当攻城者逼近城墙、准备登城的时候,城上守兵可凭借墙台,从侧面射杀攻城者。这样的敌楼,平遥古城墙上共有72座(其实,敌楼只有71座,平遥人爱把城墙东南隅的奎星楼也算为一座)。另外,一座城墙必不可少的垛口,平遥古城墙共有3000个,均高2米,宽0.53米,每堞有瞭望孔;内侧边缘筑有女儿墙(一种起着护栏作用的矮墙,砌于墙顶内侧),它比外垛墙小两倍。在垛墙和女儿墙的下部都开有一方形洞口,前者是为了射箭等防御军事功能而筑,后者则是为了使雨水通过女儿墙的这种出水口排往城内的“马道”上。[/b][/P][P][b]       在顶宽平均为4.5米的平遥古城墙上散步,就是在无与伦比的空中广场上散心,你会有别样的感觉。[/b][/P][P][b]       [/b][/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4-11-20 18:54:21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b][COLOR=#0000ff]龟城[/COLOR][/b][P]        [b]平遥古城墙的城门共有六座:东面有两座,分别称为太和门(俗称上东门)、亲翰门(俗称下东门);西面也有两座,分别称为永定门(俗称上西门)、凤仪门(俗称下西门);而南北则各有一座,南面称迎薰门(俗称南门),北面称拱极门(俗称北门)。[/b][/P][P][b]       这六座城门的门洞皆为拱券式,上建重檐歇山顶城楼,城门外建重门瓮城。东西瓮城的重门均南向,惟亲翰门的重门向东,拱极门的重门则甩向了敌楼。平遥人将拱极门的这一甩,说成是龟城的城尾;其余五门解释为:南门为头,东西四门似龟腿屈伸,再加南门外路旁各有水井一眼,恰似龟之双目,由此,整个平遥城池便形成了乌龟的形状。
                    [/b][P]
                    [/P][/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4-11-20 19:31:01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b][COLOR=#0000ff]古城保护[/COLOR][/b][/P]       [b]像梁思成那样的建筑学家都没有能把北京的古城墙保住,平遥古城却奇迹般地留存了下来。读完《细说平遥》这本书,我知道平遥古城墙其实也遭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坏,只不过没有达到全部毁掉的境地。[/b][P][b]       20世纪50年代后,护城河逐渐废置,淤塞填平;1969年,在“深挖洞”的最高指示下,城墙下开始滥挖防空洞;1973年,先后改直了上西门瓮城,拆除了凤仪门(下西门)门洞,新辟了东、南、北等4处便门;1977年,平遥遭遇罕见的特大洪水袭击,之前挖空的城墙大面积塌方,墙身坍塌达三十多处,合计长度为950米;1978年,拆断北城墙墙体15米,下筑排水道,城墙上添建水塔、仓库,埋设电线杆;1979年初,城墙先后被挖走土方近6万平方米,大城砖丢失近300万块,中城砖丢失45万块。[/b][/P][P][b]       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平遥古城首先要感谢同济大学热心的阮仪三教授。是他和他的学生重新编制了《平遥县城市总体规划》挽救了平遥古城。还要感谢建设部的郑孝燮和平遥的领导,他们在古城保护与建设的大事上,能听从专家的意见,并按“保护第一”的规划去做,使平遥古城墙延续了一个民族的记忆。[/b][/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b][COLOR=rgb(9, 9, 247)]双林寺[/COLOR][/b][P]        [/font][b]双林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6公里的桥头村北,北魏初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县故城所在,因之得名。该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北宋以后,人们根据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双林入灭”之说,改名为双林寺。[/b][/P][P][b]       双林寺的门在南面,砖砌的山门完全是一座堡门的建筑,砖洞上还设置着垛口。砖墙墙面有“双林寺”的匾额,前面还立有一座“双林寺”的石碑。[/b][b]寺院[/b][b]建在古城堡中。[/b][/P][P][b]       寺院占地15630平方米,庙群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庙院,东部为禅院、经堂;前后共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和娘娘殿;释迦殿两侧建钟鼓二楼。前院左右为武圣殿、土地殿,再往前是罗汉殿和阎王殿;中院东西为千佛殿和菩萨殿。后院东北角另建有一座贞义祠。寺内保存有宋、元、明、清历代大小彩塑2025尊,其中比较完好的也有1560尊,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彩塑的博物馆。[/b][/P][P][b]       天王殿的四大金刚没有一般庙宇里杀气腾腾的相貌,这使他们具有亲近感。[/b][/P][P][b]       从天王殿东面的砖雕垂花门进入院内,环绕着九座殿堂。进入第一进院落的第一座庙宇就能看到伽蓝殿(从宋代起,关羽成为被祭祀的最高神祗后,佛道两家争相把关公纳入自己的寺院或道观,并以他为护法神。佛教把关公列为伽蓝神之一,所以佛教的庙宇把关公的殿堂称为伽蓝殿)。这座殿中的[/b][b]关公[/font][/b][b],是以当地一种特有的红色胶泥为原料,用极其巧妙的悬雕艺术手法,把关公的主要业绩精心雕刻在这座小小殿堂的四壁。[/font][/b][/P][P][b]       [/font]紧挨伽蓝殿的就是罗汉殿。殿内的十八罗汉像有14尊是坐像,4尊是立像。但无论是坐是立,均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性化的可亲可爱的一面。从左往右看:静罗汉、降龙罗汉、镇定罗汉、养神罗汉、病罗汉、矮罗汉、大头罗汉、胖罗汉、瘦罗汉、罗睺罗汉、讲经罗汉、长眉罗汉、迎宾罗汉、醉罗汉、英俊罗汉、哑罗汉、伏虎罗汉、多言罗汉。[/font][/b][/P][P][b]       第一院的正中是释迦殿。主像是释迦,左右有两尊协侍,左面的叫文殊,右面的叫普贤。殿内四壁是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释迦牟尼从投胎到说法四方、普度众生、初转**,最终释迦涅槃的佛传故事。这组传奇故事,以木板分为四层,每层都有一格,每格都有一景和一个故事。释迦殿四壁共有人物200多尊,其中渡海观音像是用浮雕手法塑造刻画的。[/font][/b][/P][P][b]       第二进院子,千佛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因占地较大,所以东面仅有这一殿。从屋顶到供台,一尊尊佛像上上下下一共塑了五六层。说是千佛殿,其实只有507尊。给人深刻印象的是对着千佛殿窗台下方站立着的与真人齐高三十多尊供养人像,和有名有姓的牛普林、冷妙喜这两尊真人大小的塑像。千佛殿的自在观音、韦陀塑像都是令人称绝作品。[/font][/b][/P][P][b]       大雄宝殿最好看不是它的塑像,而是廊檐顶部 斗拱与精美的天花图案构筑的建筑艺术。[/font][/b][/P][P][b]       双林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为娘娘殿,是明正德年间(1506-1520年)专为无儿无女的人们朝拜为他们送子的娘娘而修建的。[/font][/b][/P][P][b]       从后院这座娘娘殿折返,沿着西边的殿堂观看,最先看到的是菩萨殿。菩萨殿是双林寺彩塑艺术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完美的一座殿。殿内的主像为千手千眼观音。说是千手千眼,其实只有26只手臂,一双眼睛。这座菩萨殿与千佛殿的写实风格不同,它是以象征为主的。四壁的485尊菩萨,令人眼花缭乱。[/font][/b][/P][P][b]       看过鼓楼,就到了阎王殿。这里的地藏菩萨与其他的阎王殿不同,不是男性造型,而是一尊结跏跌坐的靓女!闵公像和道明和尚像和蔼可亲,坐在楼阁里的阎罗群像和那四位判官也不那么恐怖吓人。[/font][/b][/P][P][b]       最后一座是土地殿。土地爷是一尊面带微笑,留着长须的忠厚老人。[/font][/b][/P][P][b]       双林寺彩塑,其雅俗共赏的高超塑技,形式多样的浮雕、圆雕、悬塑和壁塑的搭配,将彩塑人物的自由塑造发挥到了极致,极大地增强了这座被称之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艺术感染力。[/font][/b][/P][P][b]       当我们欣赏这些精美绝伦的彩塑时,也要记住他们的作者,记住他们制作的繁杂和艰辛。首先,工艺师要精选出木料作为每个塑像人物的骨架。这些人物有动有静,所以要将动作姿态的骨架搞准确,是相当不容易的,而且因为木架固定后就不能再改动,只能一次成功,难度可想而知。其次,等把人物的骨架全部固定好了之后,就要上三遍泥,进行裹体塑造。第一遍泥是把剁碎的麦秸和成泥,泥中要掺入对半左右的沙子,为的是减少成型以后的收缩率。等第一遍泥稍干之后即上第二遍泥;第二遍泥掺入的是碎麻丝;最后一遍上的泥中又变成了棉丝,这样一遍比一遍严实细致。上完三遍泥后,要晾干约半个月或一个月,等一些塑像胚胎的裂口出现后,再用泥沙加棉丝一一加以填补、压实。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裂了,填补,等到风干,再裂再补,一直补到无缝隙可补的地步为止。之后,用桃花纸蘸上轻胶刷平,然后用蛤蜊粉打磨。等把蛤蜊粉全都打磨到缝隙,雕像成为一个光润无比的薄壳后,才着手进行彩绘。用这种纯粹的手工匠艺,把或大或小的两千多尊彩塑都井然有序地安排到所有的殿堂之中,而且建筑的整体设计布局又是那么和谐、完美,没有颇具创造力的建筑师和雕塑师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font][/b][/P][P][b]       完美的艺术,必有完美的工艺。这是双林寺给我们的另外一种收获。[/font][/b][/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4-11-23 15:00:59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SIZE=9pt]          [/SIZE][b]双林寺,我去过;彩塑,我看过。当时,我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惊叹之余,我能做的就是掏出纸笔在宋碑上拓字,在唐槐前留影。[/b][P][b]        是《细说平遥》让我较全面地了解了双林寺。[/b][/P][P][b]        轻胶、桃花纸,我都是第一次听说,上百度查了才知道是什么。[/b][/P][P][b]        有机会,一定再去双林寺细细观赏![/b][/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3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