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李炳亭:教师需要了解的23位大师
    [P][LINE-HEIGHT=22px][FACE=punctuation, 微软雅黑, Tohoma][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SIZE=24px]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SIZE][/COLOR][/FACE][/B]
    [/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    1、“美德即知识”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2、苏格拉底方法[/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    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 “苏格拉底方法”,是指[/SIZE][B][COLOR=#ED1C24][SIZE=24px]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万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SIZE][/COLOR][/B][SIZE=24px]。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他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是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气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们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 (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SIZE][B][COLOR=#ED1C24][SIZE=24px]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SIZE][/COLOR][/B][SIZE=24px]。
        苏格拉底方法作为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古代希措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等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灵魂学说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区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3部分。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它主要表现在身体部分,指的是身体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灵魂表现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而理性的灵魂是高级的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和判断等方面。与他的灵魂学说相适应,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在儿童的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在他看来,体育练习的目的在于使人健康有力和勇敢,进而养成体育竞技的习惯;从而能够参加各种体育竞技活动。[/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亚里士多德指出,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但抉不能像斯巴达人那样,使人变得"凶猛,"残忍。"因此,他要求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一定要适度,否则全损害儿童的体格和妨碍他们的生长。
          亚里士多德还认为,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习惯。因为,在他看来,理性和习惯是人们具有"善德"的根基。因此,他指出[/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的"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智育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例如,为了处理家事,从事政治生活等。受雅典教育思想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将应属于智育部分的文学作品和诗歌的阅读、欣赏、吟唱等都划归到音乐教育里面。
          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它还担负着智育的部分职能,并且又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他认为,音乐是形成人的性格的一种重要的力量,它不但适宜于在少年时期学习,而且在各个年龄阶段都需要学习。"幼年阶段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鉴别音乐的美,并从中感到乐趣;少年时期学习音乐,有助于体格的锻炼,有助于学业成就的获得;青年时期学习音乐,是为了欣赏高尚的曲调和旋律。因此,
         亚里士多德主张必须将音乐纳入教育计划之中。与智育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在闲暇时供理智的享受。  [/SIZE][/BGCOLOR][/COLOR][/FACE]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若有《雄辩术原理》。
            在昆体良看来,对于雄辩家的培养要"从咿呀学语开始,经过初露头角的雄辩家所必需的各个阶段的教育,一直到雄辩术的顶峰。"具体来说,分成以下几阶段:
            第一阶段:家庭教育。
            昆体良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可以在德行和知识方面为雄辩家的培养打下初步的基础。幼儿教育是在家庭里进行的,父母、保姆、家庭教师都是幼儿的教育者。尤其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第二阶段:初级学校。
            昆体良反对古代罗马贵族聘请家庭教师的传统做法,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而学校教育则不同。学校里学生集中,不但有结交朋友的环境,而且也有竞争的、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因此,从学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地胜任雄辩家的角色,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
            昆体良认为,在初级学校中,儿童主要学习阅读和书写。
            昆体良在总结自己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基础上,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昆体良倡导因材施教。他深信,每一个儿童都具有才能上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精细地观察学生能力的差异,弄清每个学生的天性的特殊倾向";教师在识辨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以后,就必须因材施教。他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对于智力较弱的学生,在教学的进度和内容方面可以适当迁就一些;但对于天赋素质丰饶的学生则要尽力培养,便之成为真正的雄辩家。另外还提出,"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纠正错误要用不同的方法。作业的分量和改正错误的标准应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
            [/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昆体良坚决反对体罚,认为这是对儿童的凌辱。他认为,用体罚的方法来驱使学生学习,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相反却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蒙田(1533-1592):[/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蒙田指出[/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一个目的",即便学生养成"完美的判断力"。[/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在蒙田看来,[/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对此他曾反复地、详尽地作了论述。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
              1、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并不是完善的知识,这只是把别人要求记住的东西保持在记忆里罢了。"学生不仅要记住老师的话,更要领会老师所讲内容的精神实质,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学生要学会把别人的知识通过理解和吸收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对此,[/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蒙田还把学习比喻为人吃东西,他说,"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我不到什么东西。"[/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学习要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为我所用[/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所以蒙田说,"我希望做教师的便他的学生谨慎地、严密地吸取一切东西,决不要相信只凭权威或未经考察的东西。…¨把各种不同的判断向他提出,如果他有能力,他将区别真理与谬误。"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仅仅进行书本学习是贫乏的。"学生要和别人交谈来往,出国旅行,观察各种奇异的事物,总之,[/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要把世界作为"书房",从而扩大视野;如困守一处,就会眼光短浅[/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4、要因材施教。教师一开始就应该按照他所教育的孩子的能力施教。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 "获得良好的结果或达到完善的境地而要因材施教,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此,[/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蒙田曾用教师指导学生走路来比喻指导学生学习,他说:"教师最好先让孩子在他面前走几步,以便更好地判断他的速度,从而推测他能坚持多久,然后方能适应他的能力。如果我们不顾分寸,就常会坏事。"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忌事事处处包办代替。[/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蒙田要求教师有时候给学生"开条路",有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开路"。他说。"我不希望导师独自去发明,只是他一个人讲话,而应该容许学生有讲话的机会。"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6、多练习。蒙田指出,人们[/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要想学跳舞,不能只是看舞蹈家跳,而自己不去跳[/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学习也是一样,对所学的知识要多运用。蒙田说:"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蒙田说[/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SIZE][/BGCOLOR][/COLOR][/FACE]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教学论》(1632)《世界图解》(1658)、《母育学校》(1628)等。
                (一)论泛智教百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夸美纽斯从17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 "泛智"(pamsophia)问题。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应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名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他有时又把泛智教育称作"周全的教育",并通过对"周全的教育的解释进一步阐明其泛智教育主张。他强调,周全的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懂得 (确切地或深刻地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每种科学都是极广泛极复杂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 "(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夸美纽斯还具体地谈了泛智教育的3个特点,一是"认识事物"。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运用。"二是"行动熟练"。泛智教育强调知行结合,要求它所培养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同时还要求青年在行动中表现出诚实的德性和对上帝的热爱。三是,语言优美"。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是对旧的教育和旧的学校的一种否定和改革。夸美纽斯强调说:"改良学校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新的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基础之上的。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2点:[/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的缘故。他说:"我们通过考察知道,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以致它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因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也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在夸美纽斯看来,"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只要把握住秩序的原则,泛智教育的目的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夸美纽斯解释道:所谓“秩序”就是,按照地点、时间、数目十大小和重量把先来的和后来的,高级的和低级的十天的和小的、相同的和相异的种种事物加以合适的区分,使每件事物都能好好地实践它的功用。"夸美纽斯通过大炮、马车、钟等例子,说明一切事物只要按照秩序和谐组合就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同样地,学校教学也需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
                夸美纽斯还认为,教育应当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他发现,"有些人是伶俐、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此外,[/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他还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二)论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对教学问题研究。他在《大教学论》的第1上就明确地提出,《大教学论》所阐明的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目的在于"使男女青年,毫无例外地、全都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为此,夸美纽斯提出了3条教学原则:
                1、便易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便易性原则旨在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为此,教学应该尽早开始;应该使学生的心灵有接受教学的适当准备;教学应该由一般到特殊;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教学的进展应该是缓慢的;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应该通过感官去进行;教学应该教那些有用的知识;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都应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2、彻底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彻底性原则旨在"使每个人的心理不仅能够明白他所学过的东西,而且更多都可以;因为他容易回忆一切从教师或从书本所学过的,同时,他又能对于他知识所涉必到的客观事实作出健全的判断。"为此,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教学的基础应该扎实;教学应该从基础开始;教学应该尽可能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一切后教的都以先教的为依据;教学应该极力注意相似学科之间的相似之点;一切学科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旨在消除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和延误,直接奔向预定的目标。为此,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每门学科只应该使用一种教科书;在教学中全班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一切学科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启学生的悟性;一切相关的事物都应该联合起来教;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教学应该抛弃一切无用的事物。
                (三)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强调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在夸美纽斯看来,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他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对事物作健全的判断,使正确的判断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要求学生了解"一切不可过度"的道理,学会节制;要求学生正直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乐于助人,避免虚伪与欺骗;要求学生学会坦率大方地与人交往并养成忍劳耐苦的品格。
                至于如何进行德育,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德育应当尽早进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德行应当通过练习养成,"可以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道德教育需要用纪律制止邪恶的倾向。[/SIZE][/BGCOLOR][/COLOR][/FACE]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政府论》(1690)、《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等。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
                  (一)论体育
                  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在他看来,通过体育获得健康的身体对于绅士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健康的身体是精神快乐和生活幸福的保证,因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其次,健康的身体是绅士千事业的保证。洛克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但是,洛克所论述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保健,也包括一些体育活动"游泳不仅可获得一技之能以应付急需,而且对于健康也有许多好处。此外,他还认为,儿童需要经常到户外去游戏,稍大一些还要学习击剑、骑马,以锻炼身体。
                  (二)论德育
                  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者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一个人有了德行不仅能获得幸福,也能获得成就。他说:"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德行对于绅士如此重要,德育也就自然成为绅士教育的核心了。
                  在洛克看来,德育应当培养儿童理性、礼仪、坚忍、节制等品德。理性是指克制自己的欲望,它是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仪礼是指处世做事要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洛克认为"在多数的情形之下,作事态度的影响较之所作的事还要大。"礼仪对于绅士来说十分重要,"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希望年轻的绅士能够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务使他的一切言谈、容颜、动作、姿态、位置等全都合适。坚忍是其他德行的保障与支柱。"真正的坚忍是当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灾祸或危险的时候,他都能够镇静自处,尽责不辍。"在洛克看来,坚忍需要勇气,一个人没有勇气是很难尽责的,很难具有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性,节制是德行的一种基本原则,没有节制能力的人往往一事无成。洛克告诫年轻的绅士:"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
                  鉴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洛克建议应当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他说:"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至于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出了如下建议,教育方法应适合儿童的"心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一是要用"说理"的方法。洛克认为,说理要符合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说理的时候,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洛克认为:"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三是多练习,少讲规则。洛克认为,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导师和父母应当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习惯。但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可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习惯都培养不成。四是奖励与惩罚适当。洛克认为,在儿童的德育中奖励和惩罚是应该采用的,但方法应得当。如果妄用奖励与惩罚的办法,那简直是牺牲了他们的德行,颠倒了他们的教育。洛克明确反对体罚,认为体罚是种奴隶式的管教,因为它"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教鞭威迫着的时候,儿童是会屈服的,是会佯作服从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没人看见,知道不会受到处罚的时候,他便愈会放任他的本来的倾向 "
                  (三)论智育
                  在智力发展和知识教学关系问题方面,洛克主张智育应以智力发展为重;在他看来,智慧和德行是同等重要的;在智育中,"一切的重大责任是德行与智慧"。洛克将有德行的和有智慧的人并列,认为他们"比一个大学者更加无限可贵。"但他又说:"读书、写字和学问,我也认为是必需的,不过不是主要的工作而已。…¨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有帮助。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于是,[/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洛克要求教师记住:教师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洛克也作了深入的论述:
                  [/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说:"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他告诫教师,强迫会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他主张,宁可让学生迟一年学会读书,也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他希望教师能设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能进一步学习。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洛克主张应[/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他认为,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应该加以[/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鼓励。为此,洛克建议:第一,儿童无论提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他,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你应答复他的一切问题,解释他所要明白的事物,按照他的年龄与知识的能量,便他尽量值得。第二,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赞方法。第三,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可忽视,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
                  洛克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能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他说:[/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洛克建议教师"应该便儿童尽量明白他所教授的东西的用处,应该使他知道,利用他所学过的东西,他就能够做出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情了;这种事情能给他以能力,能给他以胜过不懂这些事情的人的真正好处。"
                  [/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洛克主张教学应由浅入深,分量适中[/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他说:"你要十分注意,要从明白简易的地方开始,一次教的分量越少越好,要等他们完全掌握了所教的材料,才可以再教那门学科里面的新材料。"
                  洛克还具体地谈到了一些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语言课程的教学,他建议采用阅读和会话的方法。在他看来,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日常的社交与交换思想之用,因此,用会话的方法最省时、最合用、最自然[/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SIZE][/BGCOLOR][/COLOR][/FACE]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 《爱弥儿》开卷即写道[/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因此,[/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在卢梭看来,[/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二)教育要培养 "自然人"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应该看到,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强调指出,教育应该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性。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1、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卢梭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更反对对婴儿娇生惯养,指出要 "锻炼他们的体格,便他们能够忍受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
                    2、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应该指导儿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感觉教育上,卢梭指出首先是发展触觉,其次是发展视觉,最后是发展听觉。卢梭提出了感觉的具体方法,并把游戏、绘画、唱歌等活动看作是感觉教育的最好途径;此外,还提出应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以促进感觉能力的发展。
                    由于儿童的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卢梭认为,在儿童根本不喜欢读书的时候,读书对他们是无用的。宁愿让儿童一个字也不识,也不便他们为了学到一些学问而把其他有用的东西都牺牲了。
                    在纪律教育方面,卢梭反对体罚,也不赞成口头说教。他提出,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人自然后果法"。
                    3、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由于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己经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
                    卢梭认为,[/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儿童不能学习一切东西,只需要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他说: "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的聪明人。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在智育的[/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方法上,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观察,在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强烈反对让儿童靠死记硬背去掌握书本知识,甚至提出"以世界为惟一的书本,以事实为惟一的教材"。他还指出,成人对儿童的指导要少,不要教给儿童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儿童自己去获得,引导儿童独立解决问题。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卢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他指出,劳动是每个自由人的社会义务,只有靠劳动而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劳动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通过劳动学会适应各种工具以及相关技术,锻炼身体,发展人的心灵。卢梭最推崇手工劳动,认为它最自由,最近于自然状态,最独立,不受他人束缚。总之,卢梭希望儿童能够"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
                    4、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坚强的意志。卢梭指出,应该通过各种善行练习,即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培养儿童坚定的意志。同时,他指出,应把道德教育放在城市中进行。[/SIZE][/BGCOLOR][/COLOR][/FACE]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林哈德与葛马德》(1781-1787)、《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天鹅之歌》(1826)等。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要素教育"的基本含义是:[/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裴斯泰洛齐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如果儿童掌握了这些最简单的要素,就能够认识他们的周围世界。他强调说:"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把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简单了。"因此,儿童的教育与教学的工作必须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
                      裴斯泰洛齐分析了各方面教育的基本要素:
                      体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各种关节运动。它表现为最简单的搬、推、捡、摇等基本动作。这些基本动作结合起来,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这是自然赋予儿童的能力,是儿童体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基础。母亲对婴儿的爱以及满足其身体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婴儿得到母亲的照顾、关怀和帮助,爱和信任的情感就会在孩子的心中萌生和发展。从对母亲的爱,很快扩展到那些与母亲亲近的人身上;在爱母亲和亲人的基础上,扩展到对周围邻居的爱,最后直至爱全人类和爱上帝。随着这种爱的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道德力量逐步得到形成。
                      智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裴斯泰洛齐明确指出,"使一切通过感觉印象而获得的认识得以清晰的手段来自数、形和词。"原因在于数、形和词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3个基本特征。儿童若要获得清晰的概念,必须以这3个基本特征作为手段去认识事物。为了使儿童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必须使他们具有与数、形和词3种手段相对应的3种能力,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说话能力,智育必须从培养这3种能力入手。"教学艺术首洗要用来培养基本的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说话能力。"这些能力是一切精确认识物体意义的基础,通过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学,来培养和强化它们,并作为发展和教育的手段 。[/SIZE][/BGCOLOR][/COLOR][/FACE]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赫尔巴特(1776-1841):[/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
                        1、教学阶段论
                        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专心"和"审思"这两个概念。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没有专心,就不能正确和透彻地把握、领会"一切值得注意、值得思考、值得感受的事物"。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赫尔巴特说,"我们所要求的专心活动不能同时发生,它们必须逐个产生。首先是一种专心活动,接着再有另一种专心活动,然后它们才在审思中汇合起来!人必须有无数次这种从一种专心活动过渡到另一种专心活动去的变迁,然后才会有丰富的审思活动,才能随心所欲地返回到每一种专心活动中去。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
                        一是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学生领悟和掌握。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教师适宜于"采用简短的、尽可能易理解的语句进行讲解,"而在讲解之后,立即让一些学生(而不是全部学生)确切地重复出来,这常常是适用的方法"。
                        二是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这是统觉的初级阶段。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人专心"。"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因为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机会去尝试作出偶然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对他来说恰恰是最轻而易举的,最不费力气的,同时可以获得机会去改变这种联想,使之多样化,并按他自己的方式掌握已学过的东西。"
                        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这是统觉的继续。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审思"状,而这种审思可以使学生"看到许多事物的关系","把每个个别事物看成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成分,并处在恰当的位置上"。教师要采用"连贯的陈述方法",要"通过突出主要思想使学生感觉到系统知识的优点,并通过较大的完整性增加知识的总量"。
                        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 "审思"。教学万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
                        2、教育性教学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教育性教学”[/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的思想,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他强调说:"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 ‘无教育的教学’一样"。在赫尔巴特看来,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道德教育之所以离不开教学,其原因就在于道德的培养离不开知识。"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所以,要[/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形成各种道德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养成各种品德。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3、训育
                        赫尔巴特关于训育的概念是:"它与儿童的管理有共同的特征;它是直接对儿童的心灵发生影响的;它与教学共同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目的都是培养。"换言之,训育是辅助教学进行教育工作的,它要陶冶儿童的"道德性格",并在儿童身上培养一种有利于教学的心理状态。
                        赫尔巴特提出的训育方法有,一是限制。即要求儿童遵守规则。二是赞许(奖励)。"通过应得的赞许给儿童以快乐,这是训育的出色的艺术。"三是责备。。儿童、少年与青年,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须习惯于忍受其所招致的责备并保持这种习惯,只要这种责备是恰如其分的和可以理解的。"四是惩罚。"谁耽误了时间,就让他失去享受;谁做坏了事,谁就没有资格享受;谁不节制,谁就得到苦药;谁讲话,谁就被逐出教室,到那种每个人都听不到他讲话的地方去;如此等等。"这种惩罚"可以起告诫与使人吃一堑长一智的作用"。五是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这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首要准备 "。
                        赫尔巴特认为,管理和训育也是有区别的。管理所关心的是现在的作用,其手段一般比较严厉。而训育"将注意到学生的未来,它表现为耐心,不是短促而尖锐的,而是延续的、不断的、慢慢地深入人心的和渐渐地停止的,使人感觉到一种陶冶的力量。[/SIZE][/BGCOLOR][/COLOR][/FACE]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德可乐利(1871-1932):[/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比利时教育家,是科学教育思想的人物。主要著作有:《整体化的功能整体化现象在教学中的作用》(1927)、《比利时德可乐利的新教育法》等。
                          1、论学校教育的目的
                          德可乐利认为,[/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他强调说:"学校如能方便儿童为现代生活作准备,那么,它即可达到普通教育的目的;学校如能在实践上使儿童接触一般生活,尤其是社会生活,那么,学校的这种准各即能成功。"因而,德可乐利要求学校应该同社会密切地结合起来,[/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学校教育的内容应该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在那里,[/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教室就是活动室,实验室和车间,[/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儿童可以通过自由的、自主的活动学习学科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生活,了解与其相关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获得经验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德可乐利把学校生活分成3个部分:上午从做读写算的作业或其他练习开始,随后是以兴趣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活动,下午做手工或学习外语,有时也组织儿童旅行、参观工厂、艺术馆、博物馆。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2、论兴趣与教学
                          兴趣是德可乐利教学方法的核心。德可乐利生动形象地比喻道[/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兴趣是个水闸,用它开启注意的水库,并使注意有了方向。它也是一种刺激,脑力依赖它而冲出。"[/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显然,在他看来,兴趣在儿童的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兴趣与儿童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充分激发和借助儿童的兴趣去促进教学和学习,就必须了解儿童的需要,研究需要和兴趣之间的关系。德可乐利认为,人的生活包括满足个人(生物自身)和满足社会(生物所处的环境)两大方面的活动;围绕这两大方面的活动又产生了不同的需要。通过观察和研究,他提出儿童具有4个类别的基本需要:营养的需要;环境保护的需要;自卫的需要;工作及活动的需要。儿童的这些基本需要往往是通过兴趣反映出来的,例如[/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我饿”是儿童的需要,“果子”就是兴趣的中心;“我冷”是儿童的需要,“衣服”就是兴趣的中心"。[/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在德可乐利看来,兴趣代表并反映了儿童最基本的需要,显现出注意的"优势倾向"或"好奇心"之所在,因此,[/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把握儿童的兴趣就能有效地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加强教学的效果,促进儿童的学习。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儿童兴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德可乐利认为,[/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每一个兴趣中心都会有一个中心概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随之产生许多相关的问题,激发起儿童学习多种知识、掌握多种技能的热情和积极性[/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儿童的兴趣正是通过观察、联想和表达,在儿童认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活动中得到实现和满足。基于这一认识,德可乐利提出了以兴趣为中心、以整体为原则的教学过程有3个步骤:第一,从兴趣引发感觉经验;第二,通过联想形成和发展观念,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第三,通过把概括性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表达儿童的概念和思维。
                      [/SIZE][/BGCOLOR][/COLOR][/FACE]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自由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1909)、《童年的秘密》(1936)、《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等。
                            1、论儿童自由
                            蒙台梭利所谓的“自由”,是指使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她认为,[/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儿童的自由应该包括智能和道德两个方面。智能方面的自由是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使其智力得到发展;道德方面的自由则是要防止儿童为满足自己活动的欲望而出现的对抗性,这种对抗性来自一种不明智的压制。[/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她认为,如果儿童不用心学习,对学习感到厌倦,那是由于教育方法对儿童心理的自然功能起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作用。很多不正常的现象,例如,对克服障碍表现出畏缩,甚至懒散、依赖、顽皮、抗拒、对立等,往往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对儿童干扰和压抑过多造成的。因此,儿童的教育,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智力方面的,都必须以儿童的自由为前提。
                            尽管蒙台梭利[/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强调自由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但她所说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她指出,在保证儿童自由的前提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蒙台梭利认为,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第二,通过独立达到自由。蒙台梭利认为,在正确情况下,儿重都有一种独立活动的欲望,教育应当促使儿童这种欲望的实现,以保证儿童的独立性。她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第三,在自由的练习活动中发展意志。蒙台梭利指出,儿童之所以选择某件事,而不做另一件事,是由内部的意志倾向来决定的。他的意志引导他前进,并发展他的力量。儿童对于自己选择的工作,不仅不会使他感到疲劳,而且还会强化他的个性。第四,在自由的活动中培养社会性。蒙台梭利非常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但个性的发展并不排斥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为学校本身就是个社会集体,可以通过"有准备的"环境、自由的作业、教师的引导和不同年龄的同伴的活动来培养儿童的集体观念。
                            2、论师生关系
                            蒙台梭利提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她认为,[/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儿童的生命力,使儿童的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其个性,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    蒙台梭利认为,[/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教师应该具备2方面的条件,第一,具有精神的准备。[/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掌握技能更重要。教师的准备工作不仅是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且还应当以科学家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在儿童的自由活动中去观察和研究儿童表现,提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具备机敏、沉静、耐心、仁爱和谦逊等良好的品质。[/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第二,具有教育的艺术。[/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应当知道儿童之间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因此,要注意对每个儿童的引导和个别练习。[/SIZE][/BGCOLOR][/COLOR][/FACE][B][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ED1C24][SIZE=24px]教育者必须"最大限度地限制自己的干涉,同时在儿童的自我教育中,又必须不便他们因过度努力而感到疲倦[/SIZE][/COLOR][/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24px]。[/SIZE][/BGCOLOR][/COLOR][/FACE]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P][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SIZE=24px]英国教育家尼尔(1883-1973):"[/SIZE][/B][SIZE=24px]自由教育学派""最激进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萨默希尔一种激进的儿童教育方法》(1960)、《谈谈萨默希尔学校》(1966)等。
                              尼尔把情感教育视为培养新人的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情感教育是最有生气的。假如只发展头脑而压制感情,生活便失去活力,变得无价值和丑恶。因此,[/SIZE][B][COLOR=#ED1C24][SIZE=24px]尼尔要求把情感教育和人的生活意义联结起来,使之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SIZE][/COLOR][/B][SIZE=24px]    在尼尔看来,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对儿童的爱。他认为,现代社会之所以造成儿童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对儿童的了解和没有给予儿童充分的爱。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和气氛中成长的儿童,只能增长对人和社会的冷漠、仇恨和反抗的心理。因此,[/SIZE][B][COLOR=#ED1C24][SIZE=24px]教育的重任就是让儿童感到爱,学会爱[/SIZE][/COLOR][/B][SIZE=24px]。给儿童爱,就是和儿童站在一起,就是对儿童的尊重,就是对儿童个性的自由的肯定。
                              此外,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培养了儿童的自信心,使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了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尼尔坚决反对体罚,提倡儿童的自我判断。[/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FACE=Microsoft YaHei][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24px] [/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