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
    • 经验559
    • 文章20
    • 注册2020-02-27
    “问题”的背后,是“中毒”——读《原生家庭》有感
    [P][FACE=宋体][SIZE=12px]“问题”的背后,是“中毒”——读《原生家庭》有感[/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x]最近,重温《欢乐颂》,发现自己对此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是的,“欢乐”的背后是“痛苦”。今天的我,对剧情的发展不再像从前那样“激动”,反而多了一份淡定;对“5美”也不似先前般那么“喜恶”分明,反而变得有些冷静。我清楚,这种淡定不是因为已经“看过”,而是因为《原生家庭》;这种冷静也不是源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同样还是因为《原生家庭》。[/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多么形象的比喻,准确解读了“原生家庭”予我们的重要意义,而《欢乐颂》中的五个女孩就是最好的例子。[/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剧中“5美人设”因为性格迥异、特点鲜明,所以引起众多观众各种热议。那时,我也如此:羡慕曲筱绡的洒脱和机灵,厌恶樊胜美的虚伪和贪婪,崇拜安迪的高冷,嘲笑邱莹莹的憨傻,喜欢关雎尔的乖巧。[/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可今天当我读完《原生家庭》后,却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不管是人设性格,还是剧情发展,结局安排……一切皆在“轨道”之中。结局的“圆满”,也都源于每个女孩——“哭过”之后才有“欢乐”![/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安迪的“高冷”,是因为她“精神病史的家庭”。她不和人交往,是不信任;她拘谨感情,是恐惧。正如剧中安迪自我表白:“我害怕别人知道我的身世,害怕未来,害怕自己不知何时会发病,感觉到强烈的不安全。”所以,实际上她不是高冷,而是“原生家庭”带给她的“恐惧和不安”。[/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曲筱绡的“妖精”,也并非本性如此,同样带有“原生家庭”的影子。她生长于商贾之家,眼里看到的自然会比其他女孩多很多“心机”和“手段”;又处于“重男轻女”的思想毒害之中,难免要撒娇做作,自我表现以引起父亲的重视。她的“古灵精怪”“察言观色”“撒娇恣意”的“妖精”之行,不同样也是来自“原生家庭”吗?[/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邱莹莹一个“小工人家庭”的孩子,父母把求得“美好生活”的期望都压在了她身上。剧中可多次听到与父母通话的内容“努力工作,争取在大城市站稳脚,别让大城市的人瞧不起……”。剧中邱莹莹的表现也正合“父亲之意”:“ 哪怕微弱如萤火之光,也做一个不断向上爬的蚯蚓。”即便失去工作,即便被打入院,也是“报喜不报忧”。“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型”“操控型”的“有毒家庭”体系又怎能说没有体现?[/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关雎尔的“乖乖女”形象可谓是把《原生家庭》中“操控型”有毒家庭诠释的比较明朗了。“我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就连这份工作也是我父母给我安排好的……”,其父母清晰的“直接控制”,却忽略了“小绵羊”内心“渴望”,所以,才会有遇到谢童后的“逆反”。难道这种逆反不也应归于“原生家庭之功”吗?[/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而樊胜美的悲哀在于她是个“女孩”,高智商的背后是成长过程中爱与安全的缺失,“捞女、虚荣”的形象是因为“原生家庭”的拖累。“言语虐待型”“身体虐待型”“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型”“不称职型”,甚至“酗酒型”等有毒家庭体系都和她相关。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贪图富贵”是想找到安全,“爱慕虚荣”是想掩盖“自卑”。可惜,我们评价的多是“捞女”的丑态,却不能看到“原生家庭”的“恐怖”。[/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值得欣慰的是,5个女孩的结局都算不错。导演给每一位女孩都安排了一个“自我反省”“内心表白”和“反抗家庭”的过程。从“高冷女神”到“乖乖女恋爱”,5位女孩把她们“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都“哭喊”了出来。也许正因为她们在最后都拿出了信心和勇气“阻断毒源”,才让我们观众感到了“舒服和圆满”。[/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大家都在歌颂“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却没有想过“家,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我不仅反思,自己是否也受到了毒害?是否同样在毒害着孩子?[/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又想到班级学生,尤其是那些“问题生”。如果真的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令人头疼的应该是他们身后潜藏的“有毒家庭”,而这些“问题学生”也只不过是一个个“中毒的孩子”。[/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此时,我好像明白了王晓春老师特别强调的“家庭教育指导”。可笑的是,当时在看到王老师的这段话时,还颇有质疑。怎么也不能理解“道行高深”的王老师为什么把学生问题都“转移”到家庭上?当时,我在心里竟还拿出真理一般的“望子成龙的理念”据理反驳。[/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而今看来,却另生一番感慨![/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有毒家庭”的“毒害”之深、之隐,令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认真看待“家庭教育”。王晓春老师把“问题学生”做了具体分类,对他们的“问题”做了具体分析,给出了解决的策略,而这些分析或解决策略王老师基本上都把“矛头”指向了其“家庭”,甚至直言到“凡属习惯问题,根子几乎都在家庭。”,所以,在诊疗“问题生”的方案上,他基本上都会提出“家庭诊疗”。[/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但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教师大都会着力于“问题生”本人的研讨、诊断、治疗,却往往忽视对其“原生家庭”的调查、研究、诊断。我们平时的工作也都是“揪住”学生问题重点教育、惩罚、处理,却很少对其“家庭”了解、指导。如此的“治标不治本”,又怎可能成功转化“问题学生”?[/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是啊,如何把“原生家庭”与“问题学生”联系起来诊断、治疗?如何快速具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这又将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如果有一天,我们每个班主任都能意识到“原生家庭”的“毒害之烈”,每位老师都能具备“家庭教育”指导技能;那我们不就可以对“问题学生”及时诊断,对“有毒家庭”及时“解毒”了吗?[/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我想,那个时候,家庭里将会多出许多“优秀子女”,班级里将会少很多“问题学生”。[/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