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也疯狂
找班主任吗?我就是.不过,说句实话,我可不喜欢这个称呼.请看,这是我的名片:吴晖,精神导师,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氛围的创造者.对了,这就是我的身份.当然,类似的称呼还有很多:心灵导师,自由人格塑造者,积极情感的热情鼓舞者,克服困难的积极推动者,问题解决帮手.......,我就是从事这样工作的人.班主任?是干什么的?非常模糊的概念,很奇怪为什么到现在还有那么多学校在用这种东西?我们早以对这种概念很陌生了.
这是什么地方?你们的教室吗?不象,怎么门口还有一副对联:变化即进步,超越自我;同学皆朋友,合作共赢.对联写得真好,谁写的?同学?观念很先进吗!怎么感觉不象教室,倒有点家的感觉.对了,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进去看看,很热闹,到处都是声音,是联欢会吧?不是?晚自习?不会吧?不是要求安静学习吗?我们那时老师都要求上自习课要很安静啊?哎,你那是什么年代?早过时了.为什么要安静?根据是什么?安静的优势在哪里?安静就是没有声音吗?严肃就要板着脸孔吗?认识太肤浅了.学习是什么?学习是对话!没听过吧?新理论!现代班级管理得讲科学,不能凭经验.对话自我心灵以不断自我完善,多元人际对话以提升智能,声音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有点意思,还一套一套的.那是.学生有的三五成群,在干什么?讨论问题?讲题目?学生也可以这样?这不是老师们做的事情吗?是,可是我们的学生本身就是老师啊.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既要做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又要做老师,去面对你的同学讲题乃至讲课.讲题目会耽误时间?那可错了,讲的越清楚越能促进思维,互利共赢的事情,我们班同学讲课的热情可高了.什么是学生?主动质疑\判断\推理的人才可能是.很可惜,全中国有那么多每天呆在教室里的青少年朋友,可是其中很多人并没有学习.他们不是学生.因为他们大部分做的只是容器的工作,吸收了大量的所谓知识,其实只是无用的信息.没有主动的理解,情感没有参与,人格毫无提升.可悲!学生感觉很自由吗,可以自由下位.不过好象每个人都很投入!你们班没有纪律的要求吗?有,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纪律.看过交响乐演出吗?那种各声部之间的和谐,那种每一个乐手和乐队指挥之间浑然一体的默契.对了,要的是这种感觉,这就是我们的纪律.也可以说,咱们班"无纪律无组织",但是有文化,有价值观,有一种积极热情的学习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是自由的.学习质量怎么样?那还用说,肯定一级棒.什么?潜能激发?多元合作?主动学习?自我成长管理?快乐学习?是理论吗?不是,在我们这里,这些高深的理论都已经是活生生的实践.不信?来看看吧,来和我们的学生聊一聊吧,眼见为实吗!
听说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很多,你作为班主任该挺费心的吧?当然,努力工作是必须的.教师吗,责任重大.不过班级这方面情况还不错.有什么高招?做了一些尝试,设立了一些学生自治机构:情绪委员会/温暖委员会/力量委员会/爱心委员会......,正是有这些学生人际互助机构的存在,我们的学生感觉班级很温暖,知道有困难会有人来帮助,大部分的学生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可别小看学生的力量.别夸大咱们成年人的力量,很多事情学生比我们能力强.解决学生的问题要用学生的语言,而很多成年人不会.
找班长?在.不过你找哪一位?难道你们班有几个班长吗?对了,有九位班长.干嘛这样,标新立异吗?也是也不是.解构组织,独立承包,给予权利,强化责任.不光班长是这样,课代表有几十位呢!显得有点乱!你讲得对.是有点乱,不过,对于咱们中国绝大多数学校和班级来说,不是乱了,而是不知道怎么乱.从某种角度来讲,凡是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班级都是"乱"的!
我是谁?
南外高一一班首席学生.
我的名字叫:
班级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