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P][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COLOR=red][LINE-HEIGHT=2][SIZE=12pt]五、教育[/COLOR][/SIZE][/LINE-HEIGHT][/b][b][COLOR=red][LINE-HEIGHT=2][SIZE=12pt]诊疗的好处和局限性[/COLOR][/SIZE][/LINE-HEIGHT][/b][b][COLOR=red][LINE-HEIGHT=2][SIZE=12pt][/COLOR][/SIZE][/LINE-HEIGHT][/b][/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  [/COLOR][/SIZE][/LINE-HEIGHT][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教育诊疗对于班主任来说,我觉得其中的一个突出好处就是能让班主任找到职业幸福感。[/COLOR][/SIZE][/LINE-HEIGHT][/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  [/COLOR][/SIZE][/LINE-HEIGHT][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现在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在工作中找到职业幸福感。今年,我所在的省份的上级教育部门为了让更多老师加入到班主任队伍中,专门在最新的教师职称评审中规定:要申报高级(副高)职称,班主任工作年限由原来的至少5[/COLOR][/SIZE][/LINE-HEIGHT]年上升到至少8年。我觉得,这样的规定最多只能逼迫一些教师为了评职称而无奈去做班主任,并不能真正提高教师做班主任的积极性,因为现在的绝大部分一线教师还无法从班主任工作中找到职业幸福感,更多的只有职业挫败感和怠慢感。我觉得,要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提升自己的教育诊疗意识,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育者。没有教育诊疗研究意识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往往只是充当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出了任何问题,都是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处理,而且越是工作负责的班主任,管理的意识就越强烈。我觉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只有管理者的意识,很容易就会让自己的工作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之中。例如,如果某学生违纪,只有管理意识的班主任马上就针对该违纪进行惩罚,如果该学生继续违纪,班主任就继续对其进行惩罚,如果该学生还是违纪,班主任就继续加重惩罚,惩罚至不再违纪为止。总之,只有管理意识的班主任由于没有对该学生进行教育诊疗的研究意识,当面对学生的屡屡违纪时,很难做到针对该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因材施教,往往只能被动应付,整天为学生的问题疲于奔命,这种被动的工作状态很容易让班主任产生怠慢厌倦感,会让自己越来越不想做班主任。[/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我认为,培养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教育诊疗研究意识可以让我们把工作由被动扭转为主动,把“要我做”扭转为“我要做”。对于只有管理意识的教师来说,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迫于学校管理的压力,教师只是被动的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完全只是任务式的,是在被动的完成学校分配给自己的管理任务。而对学生进行教育诊疗的过程,则是一个主动研究学生分析学生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主动通过种种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诊疗,学校没有给教师分配教育诊疗的任务,是教师自己主动投身其中的,事实证明,凡是自己主动参与的任务,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有可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和调动,更容易让个人从自己主动追求的工作中找到职业充实感和幸福感。我认为,唯有真正找到职业幸福感的教师才有可能不断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只有教师精神境界的提升,才有可能给予学生真正的教育。[/COLOR][/SIZE][/LINE-HEIGHT][/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教育诊疗的好处很多,但是,在现行教育环境下,教育诊疗在班主任工作中也有一些局限性,我认为,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COLOR][/SIZE][/LINE-HEIGHT][/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1[/COLOR][/SIZE][/LINE-HEIGHT][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要培养自己的教育诊疗研究意识、提升自我的教育诊疗水平,需要教师不断学习,逐步提升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但是在现在的应试浪潮下,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应试当中,导致无暇学习,缺乏学习的教师是很难真正提升自我的教育诊疗水平的。在教育诊疗中,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就有可能导致诊疗的失误,导致出力不讨好,甚至酿成教育事故。[/COLOR][/SIZE][/LINE-HEIGHT][/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2[/COLOR][/SIZE][/LINE-HEIGHT][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在教育诊疗研究当中,教师要注意协调好管理和研究的关系,不要因为诊疗研究而忽略了对班级基本的管理。班主任在工作中往往要肩负多重角色,王晓春老师在他的著作《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中提到:“今日要做好班主任,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种角色意识: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必须承认,管理者,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很重要且绕不过的角色,在教育诊疗研究中,教师要避免因为投入教育诊疗的时间过多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的最基本的管理。[/COLOR][/SIZE][/LINE-HEIGHT][/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3[/COLOR][/SIZE][/LINE-HEIGHT][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在教育诊疗中,有时候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有些问题就算能诊出来,也未必能疗得好。例如,对于某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就算教师能诊断出来究竟是怎么回事,教师也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因为教师毕竟还是教师而不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这些学生的问题还得依靠其他力量来解决。但是,就算教师无法对这类学生进行有效的治疗,教师能诊断出来总比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只有明白学生究竟是怎么回事,教师才能避免在之后的工作中做无用功,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COLOR][/SIZE][/LINE-HEIGHT][/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4[/COLOR][/SIZE][/LINE-HEIGHT][COLOR=blue][LINE-HEIGHT=2][SIZE=12pt]、因为教育诊疗研究属于慢功夫,需要教师具有“[/COLOR][/SIZE][/LINE-HEIGHT]静待花开”的耐心,教师在教育诊疗研究中有可能会因此而令自己的个人“政绩”在短时间内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某位学生因为很特殊的原因坚持不穿校服,教师要对该学生的问题进行诊疗研究,在诊疗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诊疗的效果,教师也许会暂时对该生进行冷处理,那就有可能因为该生的不穿校服而让班级为此被扣分,甚至会让领导觉得该老师工作不负责任。我觉得,如果真的遇到类似情况,教师可以事先跟领导打个招呼,相信一般的领导都会理解的。但如果运气不好遇到不理解的领导,教师也不必为此苦恼,只要认准方向,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就行,主要诊疗得当有效,从长远来说,总会有教育丰收的那一天。[/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03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