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思维迷宫》读书笔记(14)
    [P][COLOR=rgb(0, 112, 192)]《思维迷宫》读书笔记(14[/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关于反例[/COLOR][/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寻找思想破绽主要有两项技术。一是找出一个反例,比如说,我说“只要阴天就下雨”,你只要举出有一天是阴天但没有下雨,就足以证明我在胡说八道。举出一个反例是一项臭名昭著的技术,它虽然捍卫了思维的严格性,却破坏了思想的想象力和美感。事实上,在人文社会科学里,思想的断言并不要求在一切情况下都无懈可击,比如我们可以说,人都追求幸福和自由。可是,如果非要抬杠的话,当然能够指出有个别人如此变态以至于并不想要幸福和自由。问题是,尽管举出反例是对的,但这绝不是思想,而且对思想无益,反例很可能误导问题。比如,当指出人都追求自由,这是为了论证一个好的制度必须保卫人的自由,很显然,制度考虑的是“人们”的一般要求,而不需要考虑个别变态的要求。因此,滥用反例技术对于哲学是灾难性的,反例技术必须慎用。[/FACE][/P][P][FACE=楷体](赵汀阳:《思维迷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FACE]年10月第一版 12年5月第二次印刷   20页)[/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赵先生对反例的看法,我无法完全认同。在我看来,反例只要确有其事,提出来就是好事情。我们不能为了“想象力”和“美感”而忽视事实,不能把真与美对立起来。确实,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任何一种观点都能找到反例,但这不是坏事情,也未必造成混乱。反例有个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还有个比例问题(此事可以通过统计来解决),如果反例只是个别现象,就不能撼动一个观点,它反而丰富了这个观点,引导思想更加深入。赵先生认为变态者不足为据,愚以为不然,变态者往往能启发我们思考。比如赵先生说有变态者不需要幸福和自由,这其实很重要,为什么这种变态之人连幸福和自由都不需要呢?这种变态与幸福和自由的本质有没有关系呢?或许他们对幸福和自由另有理解?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研究题目。变态与常态并不是完全无关的,毋宁说变态与常态是同一个树根上长出的两个树干,通过研究变态而更深刻地理解常态,这种事情在科学史上很多。赵先生说反例不是思想,反例本来就不是思想,它只是用来验证思想的例子,事实。[/COLOR][/P][P][COLOR=rgb(0, 112, 192)]在教育界,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反例运用的主要危险并不是滥用,而是用得太少,如果经常有人对流行观点进行反例式的质疑,教育思想会深入很多。[/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2013,12,20[/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P][FACE=楷体]海蓝蓝2895[/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也谈“反例”[/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赵汀阳的《思维迷宫》这一本书我也看过,我是比较喜欢,有些地方也很让我震撼,其中一个地方是关于“反例”的阐述:“寻找思想破绽主要有两项技术。一是找出一个反例,比如说,我说“只要阴天就下雨”,你只要举出有一天是阴天但没有下雨,就足以证明我在胡说八道。举出一个反例是一项臭名昭著的技术,它虽然捍卫了思维的严格性,却破坏了思想的想象力和美感。事实上,在人文社会科学里,思想的断言并不要求在一切情况下都无懈可击,比如我们可以说,人都追求幸福和自由。可是,如果非要抬杠的话,当然能够指出有个别人如此变态以至于并不想要幸福和自由。问题是,尽管举出反例是对的,但这绝不是思想,而且对思想无益,反例很可能误导问题。比如,当指出人都追求自由,这是为了论证一个好的制度必须保卫人的自由,很显然,制度考虑的是“人们”的一般要求,而不需要考虑个别变态的要求。因此,滥用反例技术对于哲学是灾难性的,反例技术必须慎用。[/FACE][/P][P][FACE=楷体](赵汀阳:《思维迷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FACE]年10月第一版  12年5月第二次印刷   20页)”[/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之所以感到震撼,是因为我发觉在人文学科里确实是有很大的问题,如果是自然学科,反例一出,所谓的规律就不成立,而人文学科就算反例出现,但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规律比较正常地运行。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一些时间。[/FACE][/P][P][FACE=楷体]我感觉到人文学科可能规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般规律,一部分是特殊规律。对教育而言,一般规律就如赵汀阳先生说的常态,而特殊规律则为赵汀阳先生说的变态,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他们掌握的教育的常态规律,所以说,大多数人对于而言,他们似乎据此而有了对教育对老师可以指手画脚的资本,但是对一个真正的老师而言,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运用的知识是“变态知识”,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学生,而和这些具体学生打交道没有感性的接触是不够的,这就是读了一肚子理论的师范生刚刚出道常常人仰马翻的原因。常态的知识就如树的大枝,而变态则规律属于更小的枝条,好的老师能把这些枝条各自位置弄明白而获得整体观。而次的老师有的专学理论,因而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有的很有经验,但由于经验无法统一到大的枝条上,超出经验之外的则无法处理。[/FACE][/P][P][FACE=楷体]在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知识的老化,我曾经说过,每带一届学生,回过头带下一届,我发现我的经验至少丧失了20%[/FACE],我当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知识流失了,现在想想看,应该是“变态规律知识”这一块,有的老师越教越不会教,原因恐怕也是“变态规律知识”更新速度变缓的缘故。还有的老师这个班级教得好,那个班级就没法子搞定,可能也因为缺乏专门针对”那个班级“的”变态规律知识“。家长也常常悲叹说,孩子读了初中他们管不了,小时候多乖,恐怕也是没有及时更新那部分“变态规律知识‘的缘故。变态规律知识应该属于”与时俱进“的知识,而常态知识则在教育领域应该属于稳定的知识,比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这类规律知识,有的稳定性可以保持千年。[/P][P][FACE=楷体]因此,我比较赞同王老师的看法,常态和变态只是事物的两个侧面,它们之间关系倒不至于像名字那样充满了冲突,正如正面和反面是反义词,但纸张的正面和反面并不存在什么矛盾或者冲突,王老师是这样说的:[/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赵先生对反例的看法,我无法完全认同。在我看来,反例只要确有其事,提出来就是好事情。我们不能为了“想象力”和“美感”而忽视事实,不能把真与美对立起来。确实,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任何一种观点都能找到反例,但这不是坏事情,也未必造成混乱。反例有个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还有个比例问题(此事可以通过统计来解决),如果反例只是个别现象,就不能撼动一个观点,它反而丰富了这个观点,引导思想更加深入。赵先生认为变态者不足为据,愚以为不然,变态者往往能启发我们思考。比如赵先生说有变态者不需要幸福和自由,这其实很重要,为什么这种变态之人连幸福和自由都不需要呢?这种变态与幸福和自由的本质有没有关系呢?或许他们对幸福和自由另有理解?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研究题目。变态与常态并不是完全无关的,毋宁说变态与常态是同一个树根上长出的两个树干,通过研究变态而更深刻地理解常态,这种事情在科学史上很多。赵先生说反例不是思想,反例本来就不是思想,它只是用来验证思想的例子,事实。[/FACE][/P][P][FACE=楷体]在教育界,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反例运用的主要危险并不是滥用,而是用得太少,如果经常有人对流行观点进行反例式的质疑,教育思想会深入很多。”[/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反例确实是丰富了观点,也反映周遭世界的复杂性,最近看过了一篇文字,是中国的一位学者和美国一位学者对话,他们的对话里也谈到反例问题,意思说在人文学科里的理论如果可预测性能达到75%[/FACE],那是一个极为完美的理论。这句话给了我信心,说一个观点再也不必为反例出现而感到诧异不已。[/P][P][FACE=楷体] [/FACE][/P][P][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读后:[/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海蓝蓝老师关于“变态知识”的提法很有趣,值得探讨。[/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2013,12,21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9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3
        • 注册2012-12-04
        [SIZE=6]的确如此,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不断适应新的学生,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想法子缩短和学生之间的代沟,这些都太重要了。[/SIZ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P][FACE=楷体]一阵风990[/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通过变态能更好的理解常态,通过反例能使人对普遍性有个更准确全面的认识。的确,常态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慢慢滑向变态,变态也能适当的常态,对个体尤其如此,嫉妒是人的本性之一,但也可能发展到变态的程度,认真的超出了人们的普遍接受的范围就可以认为是变态的认真了。一个个体的价值观如果变成全民性的,很可能就成变态了。比如,全国人民统一了认识,对事物的看法是一致的,没有差别的,连一个反例都没有的情况,看起来就很变态。还是王老师分析的有道理,变态与常态是同一树根上的两个树干或同一树干上的两个树枝,从一枝的情况可以反观另一枝情况。[/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海蓝蓝2895:[/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再谈“反例”证明技术[/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赵汀阳在《思维迷宫》里谈到了反例吧技术的滥用对哲学是灾难性的,反例技术必须慎用。我个人认为,反例所反映的未必是思想的破绽,在人文学科。这是因为例证法自身缺陷。[/FACE][/P][P][FACE=楷体]在《思维迷宫.[/FACE]最重要的怀疑》那么中赵汀阳先生是这样说的:“经验的有限性注定了无法证明关于世界万物的任何一种普遍知识。同样,由于未来还没到来,我们就不可能提前去验证关于未来事物的知识,无论以往的经验如何丰富,关于历史知识积累如何丰厚,都不可能以既有经验推论出未来事物的情况,因为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未来总是与过去很相似。因此任何预言都不可能事先成立。关于未来的知识都是不可信的,我们只能满足于事后诸葛亮,而不能指望事先诸葛亮。”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是说明了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变化。人类对复杂性的系统处理能力以及人本身就是属于系统内的一个因素,所以,要能跳出本身限制统观全局,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所有的预测都不能确定,人类的知识只能对某一个近期的走向进行预测对于长期对于发展性,人类预测预测能力不能比算命高明多少。[/P][P][FACE=楷体]之所以如此阐述,我只想说明,我们不能期待已经存在的“例子”能带给我们多少的惊喜,之前,在语文论坛里我提到人类的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还有是关于《谈骨气》中的例证法,遭到了很多老师的反对。[/FACE][/P][P][FACE=楷体]我对《谈骨气》的例证法有疑义,在论坛上说了些许多人不爱听的话,我的观点是文中提到有三个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只能证明三个人中国人有骨气,这一篇的论点最多只能推导到“有三个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或者“有一部分中国人是有骨气”,而不能推导到“中国人是有骨气”这么远。归纳法最大的问题是不确定,你要达到无懈可击,你必须一个一个的论证,剩下一个无法得到排除都存在逻辑上的隐患,何况现实是我们中国固然有有骨气之士,而卖国贼汉奸也不少,他们如果不是中国人,就不会有“汉奸”之称。如果我们把本文的例证法转化为科学一点的统计材料,意思就是说,为了验证中国人是有否骨气的,吴晗从历史和现实几千年几百亿的人口里抽出三个样本,这三个样本不知道咋回事都是有骨气的人,因此得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结论。当然,如果让我如此抽取样本我恐怕可以用三千个没骨气的中国人来证明了“中国人是没骨气的”这个论点。所以在这篇文章偏离科学是比较远了,用来煽情的成分会多一些。[/FACE][/P][P][FACE=楷体]之所以讲了半天,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例证法是存在天生的缺陷,例子和例子之间只有相似而没有相同,所以,甲用来证明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就如甲学生考100[/FACE]分,你不能斥责乙为何在同一个老师教导下,却不能也考100分,因为老师相同只是考100之中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有时恐怕连必要也算不上)。[/P][P][FACE=楷体]因此反例最稳妥只能自证,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瞎子的事恐怕只有瞎子自个儿知道得全面。正例也只能自证,扩大一点,反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和反例条件相似的例子,正例也只能证明和相似的例子,他们互相证明的能力不高,“饱汉不知饿汉饥”,“饱汉”对饱汉的理解是深的,但不会因为是饱而对饿汉就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样饥汉对饱汉的所谓的理解恐怕也多是想象饥汉对饥汉才有深切的同情。如果硬要人家相信,有三个中国人是饱汉,所以中国人是饱汉,那谁爱相信就相信,我是不信。[/FACE][/P][P][FACE=楷体]而100[/FACE]分的学生和非100分的学生是正常的学生构成,爱国者和非爱国者也是正常的国民构成,饱汉和饥汉也是正常的社会成员的构成……这些都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和美感无关。[/P][P][FACE=楷体]因此例证法要慎用,而反例证明的技术更需要谨慎应用。[/FACE][/P][P][FACE=楷体] [/FACE][/P][P][FACE=楷体] [/FACE][/P][P][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读后:[/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愚以为,吴晗的《谈骨气》,作为一篇宣传性的、励志性的文章,还说得过去,它不是学术性的文章。海蓝蓝老师指出的例证法的缺陷很重要,不过,如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也就只能用例证法,或者说“我的印象是……”,这都是不科学的,但常常只能如此。总之,在社会科学领域,人文领域,面对例证(无论正例还是反例),保持一份警惕是必要的,因为谁都可以拿出点例子证明自己的任何观点。自己运用例证法时,做结论要留有余地,不可把话说满,否则旁人用一个反例即可把你的观点推翻,这种例子一点也不难找。[/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COLOR][/P][P][COLOR=rgb(0, 112, 192)]                                   2013,12,22[/COLOR][/P][P][FACE=楷体] [/FACE][/P][FACE=楷体]               [/FAC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