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思维迷宫》读书笔记(18)
    [P][COLOR=rgb(0, 112, 192)][SIZE=4]《思维迷宫》读书笔记(18[/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王晓春[/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关于诡辩[/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如果一种观点的每句话在逻辑上都无懈可击,这样固然没有错误,但也没有魅力,绝对正确的话都是一些没有新意的话。如果能把有趣的话甚至错误的话说得合乎逻辑,兼备逻辑与想象力之长,就需要一点妙计和技巧了,人们管这种用正确的逻辑去说错误的话的技艺叫做诡辩。[/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赵汀阳:《思维迷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FACE]年10月第一版  12年5月第二次印刷   28页)[/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赵先生这段话可商榷的地方不止一处,这里仅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是诡辩。赵先生给诡辩下的定义是“用正确的逻辑去说错误的话的技艺”,愚以为这说法不妥。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我查了一下,“人们”对诡辩这一概念的理解,似乎都与赵先生不同:[/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1[/FACE][FACE=楷体]、《现代汉语词典》:诡辩,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得出似是而非的推论。[/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2[/FACE][FACE=楷体]、百度百科:诡辩[/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逻辑名词。外表上、形式上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却是采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虚构论据等手法,作出颠倒黑白、似是而非的推论。[/FACE][/SIZE][/P][P][SIZE=4][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57412.htm][FACE=楷体]http://baike.baidu.com/view/657412.htm[/URL][/FACE][FACE=楷体][/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3[/FACE][FACE=楷体]、维基百科[/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诡辩可以表达为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义:在现代,诡辩是一个用于欺骗别人的混淆或不合逻辑的论点,也就是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在古希腊,诡辩者们是一群哲学和修辞学的教师。http://zh.wikipedia.org/zh-cn/%E8%A9%AD%E8%BE%AF[/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可见,人们通常都认为诡辩是不合逻辑的,所谓合乎逻辑只是假象,赵先生则认为诡辩本身是合乎逻辑的,只不过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我赞成前一种意见。[/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赵先生举了几个著名的诡辩。赵先生想以此证明诡辩的逻辑是正确的,我则认为它们的逻辑都是错误的。我们一个一个看。[/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第一个例子:飞毛腿永远追不上乌龟。[/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如果让乌龟先爬出一段距离,那么即使是飞毛腿也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等到飞毛腿追到乌龟原来的地方,乌龟已爬出一小段,等飞毛腿又追上时,乌龟又再爬出一小点,所以飞毛腿只能无限地迫近乌龟,却永远追不上。[/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这个例子在逻辑上耍的花招是:所谓“一小段,一小点”是模糊的概念,如果把它确定为真实的距离和速度,可能飞毛腿两步三步的距离就超过了乌龟爬出的距离,这个诡辩就被拆穿了。这个诡辩是用概念模糊化来忽悠人。[/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第二个例子:一袋米落地也不会有响声。[/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一粒米落地时听不到响声,两粒米落地时也听不到响声,三粒米也是一样,以此类推,一袋米落地也不会有响声。[/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赵先生认为这个诡辩也是“事实上错,逻辑上对”,我则以为它逻辑上也是错的,因为“一粒米落地时听不到响声”,不等于“没有响声”,事实上一粒米落地也有响声,只不过人耳听不到而已,然后这个诡辩就偷偷地把“听不到响声”换成了“没有响声”,搞的是偷换概念的把戏。[/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第三个例子:张三证明李四的爸爸是一条狗。[/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张三:你家有条大狗,还有小狗,对吗?[/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李四:是呀。[/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张三:大狗真的是那些小狗的爸爸吗?[/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李四:没错。[/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张三:大狗真的是你的吗?[/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李四:确实是我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张三:那么,大狗是你的,他还是爸爸,所以大狗是你的爸爸,小狗是你的兄弟。[/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赵先生说:“据说,这个论证的逻辑是对的”。我看不出对在何处。我觉得这根本算不上“论证”,它只是文字游戏,把“大狗是你的”和“大狗是爸爸”两句话拼成一句话,就成了“大狗是你的爸爸”。[/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这几个例子都是外国的,为了方便阅读,我在次要的地方对文字做了一点调整。[/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赵先生用这样的眼光看待诡辩,似乎是想证明下面的观点,或者说他对诡辩的认识基于下面的观点:[/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人们习惯于从事实的角度评价诡辩,总是根据事实去说它是错的,这种批评固然正确,但没有理解诡辩家的深刻意图。诡辩家自己也应该知道那些诡辩在事实上是错的,他们不至于真的想否认事实,睁眼说瞎话,那样就没意思了。以为诡辩家在胡说的人并没有仔细想一想诡辩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事实上错,逻辑上对”这种怪事是为了说明,思想上的情况和事实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这两种真理各有各的用处,思想上正确的未必事实上正确,事实上正确的也未必在思想上正确。[/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赵汀阳:《思维迷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FACE]年10月第一版  12年5月第二次印刷   31页)[/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思想与事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当然不是一回事。思想不能当饭吃,但思想可以帮助人吃得更好,或者使人吃不上饭。思想确有相对的独立性,思想与事实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把这种差别推向极端,认为存在两个不同的真理,这种观点就比较可疑了。这个问题我前面谈过了,这里要说的是,赵先生用诡辩作例证证明两个真理的存在,可乎?愚以为不可,因为诡辩不但在事实上不是真理,在思想上也不是真理。赵先生所说的“事实上错,逻辑上对”的诡辩,我不敢说绝对没有,反正我至今没有见过。我国古代著名的诡辩,如“离坚白,合同异,白马非马”等,都是不合逻辑的诡辩。高级的诡辩是聪明人的游戏,诡辩对活跃思想、厘清概念有启发作用,但它归根结底只是一种狡猾。[/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12,28[/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1
      • 注册2012-12-04
      [P][SIZE=5]尊敬的王老师:[/SIZE][/P][P][SIZE=5]   近来在阅读您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第二版》及《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您对教育的科学精神令我无比敬佩,对于您提倡的用学生的早期记忆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分析的理论我非常感兴趣。我准备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我的学生中,但是又害怕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于是就先对自己进行了分析。以下为我对自己的分析,若有空请您为我看看,我哪些地方还有待提高,谢谢![/SIZE][/P][P][SIZE=5](由于不能直接发帖,就只有这样跟帖了)[/SIZE][/P][P][SIZE=5]    [/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早期记忆一:大概是[/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4[/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5[/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岁的时候吧,那天我跟几个小朋友一起爬树,结果我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趴在地上的我马上鲜血直流,直到现在,那伤疤还在。[/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早期记忆二:自己[/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6[/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岁的时候,由于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村里的一位老师就过来家里动员我的家人送我去上学,但是我却很生气的向那位老师表示我不去上学,原因是我根本就还没有懂得任何的知识,而且,我记得那时我还竟然用凳子把那位老师赶出了门外。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早期记忆三:那是读二年级时,我第一次拿到了学校发的两张奖状,然后我飞奔着把这两张奖状拿给我的父亲。[/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早期记忆四:那是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我们班里的音乐老师在教室里给同学们发徽章(优秀学生才有),我一直渴望着老师能给我一个,终于,老师把最后的那一个给了我,那一刻,我非常兴奋。[/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早期记忆五:小学二年级时,我写的一篇作文,给语文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读给全班同学听,虽然老师没有说这是我写的,但是我却表现得异常兴奋,而且还整整高兴了一天。[/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我对自己的早期记忆的分析如下:[/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对于记忆一,这是一个很痛苦的回忆,我到现在还有点畏高,就是源于那次的事故,可以想象,那次事故对我影响之深刻。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非常渴望着一份安全感了。[/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对于记忆二,我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那么抗拒上学,现在细细分析起来,我终于明白,那是因为我严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啊,因为那时我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一个字都不会写,所以不敢去上学。记得后来还是经过了家人的不断的教了我一些基础知识后,我才有信心去上学的呢。[/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对于记忆三、四和五,可以看出来,我非常渴望别人对我的肯定,很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其实,这也是我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可以让自己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满足了自己对安全感的需求。[/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而且,在我的那些记忆中,我记得更多的还是自己的一些感受,而记忆的背景很不清晰,这就说明我的注意重点是在内心,我是一位比较内向型的人,是属于感性型的。[/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如果我没有分析错误的话,我的这些早期记忆就说明了我赋予给自己的人生意义就是“一直在追求一份安全感”。[/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回顾自己从读书到现在一路走来的历程,我发现我真的是一直在追求着一份安全感。记得读书期间的我,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我一直都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因为我学习非常勤奋刻苦,而且成绩一直在学校里都是名列前茅。如果要问老师及村里人或者其他同学对我的印象,他们肯定会首先说我是一个非常勤奋学习的孩子,然后就说我如何如何的懂事(因为不用家人督促就那么勤奋学习)。小时候我那么刻苦拼命的学习,那时我隐约觉得我的动力就是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改变命运,其实现在回想起来,那应该是我在无意识的追求着一份安全感啊。而由于安全感的缺失,那时的我内心很自卑,性格内向而腼腆,记得小学初中时在学校根本就极少主动和其他同学说话。只是到了高中后,在同学的影响下,性格才慢慢的变得开朗起来了。[/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工作后,我也很在意自己的工作成绩,很在意领导、同事及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某人说了我班上哪里哪里有问题,我就马上紧张起来,而且会在第一时间内给予解决。由于工作负责,这些年来我也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实,现在细细想来,在我那么努力工作的背后,我也是一直在追求着一份安全感啊。[/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这样的人生,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安全感无法得到满足,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那么肯定是很累的人生,那么,我该如何调节呢?以下为自己给自己开出的药剂。[/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我想,我该这样面对吧。第一,要承认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因为我一直在追求一份安全感,这就导致了自己学习及工作的成功,任何人的人生都只有追求只有付出才能成功。第二,要明白过犹不及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要追求,但是不能追求过度,凡事尽力而为,不可强求。第三,要懂得满足,要知足常乐,要明白自己现在已经拥有了很多,要感恩生活现在给予自己的一切。第四,要定期抽出一些给予自己放松的时间为自己减压,例如跑步、爬山等。[/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以上就是我运用自己的早期记忆对自己进行分析诊疗的过程,而对于我们的学生呢?我想,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诊疗吧。如果能运用的好,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有希望走上科学的道路了。[/SIZE][/COLOR][/FACE][/B][B][FACE=Tahoma][COLOR=blue][SIZE=14pt][/SIZE][/COLOR][/FACE][/B][/P][P][/SIZE] [/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P][COLOR=rgb(0, 112, 192)][SIZE=4]晨曦老师:[/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早期记忆中出现如此多的学校场景,说明您可能是一个事业型的人,渴望成功。我注意到您的早期记忆中有关情感部分很少,说明您可能是比较理性的。您的性格中可能有个弱点,那就是对他人评价过于重视了(早期记忆中看得很明显),而且可能很要面子,这会削弱主体性,也常常会造成情绪起伏。仅供参考。[/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王晓春    13,12,29[/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SIZE=9pt][/COLOR][/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1
          • 注册2012-12-04
          [QUOTE][B]下面引用由[@王晓春][URL=a.asp?b=914&id=525980]发表的内容[/URL]:[/B]

          晨曦老师:    早期记忆中出现如此多的学校场景,说明您可能是一个事业型的人,渴望成功。我注意到您的早期记忆中有关情感部分很少,说明您可能是比较理性的。您的性格中可能有个弱点,那就是对他人评价过于重视...[/QUOTE]
          [SIZE=6]谢谢王老师的分析,您分析得很正确,您对我的性格的描述我很认同,因为这些也是我对自己性格特点的评价。现在我正在思考的是:我该如何对自己的性格进行适当的调节,令自己性格可以更完善一点。[/SIZ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1
            • 注册2012-12-04
            [P][SIZE=5]再次谢谢王老师的提醒,在别人的眼中,我一直都是一个很重事业且理性的人,不善于交际。我想,我以后真的不能太在意面子问题了,为别人而活太累了,应该坚持自己的路。可喜的是,我发现,现在的我正在不断的改善中,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理想,我觉得现在的我,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了。[/SIZE][/P][P][SIZE=5]   再次谢谢您。[/SIZE][/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