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教育与习惯”系列(1——10)
    [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北京创源图书赠阅一本《如果我当教师》,内容是叶圣陶先生著作的精选,选编者是苏州一中(叶圣陶先生母校)的一位特级教师杨斌老师。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给我们学习和借鉴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带来很大方便,因为要把《叶圣陶教育文集》全读下来,太费时间了。[/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我正在读这本《如果我当教师》。首先吸引我的是叶先生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论述。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叶先生关于“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的论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在教育界有巨大的影响。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们强调“养成教育”重要,教育者几乎“言必称习惯”,而我对这个问题也困惑很多年了,不如趁此机会努力把它想想清楚。我将陆续把这个问题从各个角度展开,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希望引起讨论。[/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吗?[/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0070C0]1[/COLOR][COLOR=rgb(0, 112, 192)])续[/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原来“教育”这个词儿,如果解释得繁复,几本书未必说得完,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FACE][/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FACE=楷体][SIZE=4](叶圣陶: 《如果我当教师》  [/FACE]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第一版  56页)[/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叶先生这话说得很满,没留什么余地。换句话说,教育[/COLOR][COLOR=#0070C0]=[/COLOR][COLOR=rgb(0, 112, 192)]养成良好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习惯”。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习惯就是“在长时间里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这就有问题了。如果教育养成的是习惯,那么它就是在养成一些“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东西,因为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只要是习惯,就都不易改变。[/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那么创新怎么办?养成好习惯能培养创新精神吗?怕是不能。不信你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对“创新”的解释:“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旧的东西,往往是习惯了的东西,习惯了的东西,肯定就已经不新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创新都要打破旧习惯,打破旧的想法,旧的做法,否则它就算不上创新了。对不对?[/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可不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把教育锁定在“养成好习惯”,那么我们实际上就把创新教育排除在教育之外了,尽管我们完全可能是无意的。我国教育缺乏创新意识,师生缺乏创新能力,可能与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这种理解有关。这是个基因密码,它在神不知鬼不觉中顽强地复制着自己。[/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解围:我们“养成创新的好习惯”不就行了吗?这很好。创新若形成习惯,真是太美妙了。可是这样一来,就等于我们给自己规定了一项奇怪的任务:“培养打破习惯的习惯”(因为创新就是打破习惯),这岂不太拧吧了吗?[/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如果想避免这种逻辑上的尴尬,恐怕我们只好承认,把“养成良好习惯”当成教育的全部任务,是不妥当的。教育的任务无法用“培养良好习惯”来涵盖,虽然这确实是教育的重要任务。[/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除了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之外,还有帮助学生发展的任务,而所谓“发展”,不光指“养成良好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2013,4,6[/SIZE][/COLOR][/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王老师:[/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我并不同意“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但是您说的“‘创新的习惯’让人觉得拧巴”,我又觉得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我的逻辑能力不强,请您指教。[/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您引用词典中的解释,习惯就是“在长时间里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而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所以这两个概念在逻辑上是矛盾的。的确,如果习惯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这个角度看,是和创新相矛盾。[/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但习惯还有另一种含义,即一种“长期的行为、倾向”,在这个意义下,习惯可以分为很多种,例如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等。思维习惯就有因循守旧的模式与创新的精神。从这个角度看,在“习惯”这个大概念下,创新的精神或说习惯作为一个分支概念或许也是可以存在的。[/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比如爱迪生,他毫无疑问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他的思维习惯一定迥异常人,说他具有创新的习惯也未尝不可。还有一些幽默大师,他们往往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冲突、错位,造成“笑料”,他们的创新精神可能也成为了一种习惯。[/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从这个角度看,“创新的习惯”或许就不那么拧巴了。[/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泥潭[/FACE][/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泥潭老师:[/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精彩!您的发言使我认识到自己的想法不严密。确实有些习惯(尤其是思维习惯)是有利于创新的,最明显的是批判思维,您的上述发言就属于批判思维,这也是学校应该着力培养的,若形成习惯,受益无穷。这也就可见,我所说的“创新就是打破习惯”并不准确,逻辑上有问题。创新要打破的,只是妨碍创新那些旧习惯,若是某些习惯有利于创新,那它是需要保护和发扬的(当然,这类习惯也可能有些负面作用。我记得高尔基就说过,他每见到一个人都忍不住习惯性地在心里把此人描写一番,弄得自己都讨厌自己了)。[/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不过一般老师谈到的习惯,往往专指行为习惯,不怎么涉及思维习惯,我感觉叶圣陶先生也有这种倾向。这里就有个问题:我们讨论习惯问题的时候,是把思维习惯放在其中一块说好,还是单说好?小熊老师也在问我这个问题。我倾向把思维习惯看成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论述时最好单独强调一下,因为思维在内部,有其特点。[/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特别欢迎您继续跟踪这个专题!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     13,4,9[/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养成好习惯与改变坏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0070C0]2[/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因为我们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叶圣陶: 《如果我当教师》  [/FACE]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第一版  56页)[/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愚以为叶先生这种说法解决不了“如何培养良好习惯”的问题,因为好习惯固然可能是“习惯成自然”,然而坏习惯也是这样“习惯成自然”的。既然二者都可能“习惯成自然”,你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之前,就先得了解一下,学生已经“成自然”了哪些习惯,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光喊“养成良好习惯”没有什么用处,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按教育者的愿望“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多半会碰钉子。事实上一线教师的精力究竟用在正面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上多,还是用在克服学生已有坏习惯上多,这是很难说的事情。[/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而且,当你努力克服学生不良习惯的时候,特别是开始时,你根本无法采取用“习惯成自然”的办法,正相反,你的做法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完全是“不自然”的,必须“故意费点心”,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而事实上,所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于家庭中肯定已经养成了形形色色的习惯,他们根本不是一张白纸。这就可见,把教育工作理解为“养成良好习惯”,是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了,根本没有这么方便,我相信没有一位教师会顺利实施之。[/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然而,一旦教师脑子里有“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的理念,他的行为就可能被固化(一厢情愿),他就会每天主观地设计一些行为规范,搞许多他自己认可的“良好习惯”,往学生身上布置和落实,想让学生照教师的安排去“习惯成自然”。他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教育工作的全部。他当然会遇到很多障碍和抵抗,于是他就会埋怨学生不接受自己的教育,而不大愿意承认,人家学生在遇到他之前,已经有不少习惯“成自然了”。教师很难坦然面对这一现实,他们往往是在碰了钉子之后才被迫才承认现实,而坦然面对和被迫承认,那是两种境界。被迫承认现实的教师缺乏调查意识和诊断意识,只有灌输意识和训练意识。[/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这就可见,“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这种理念,容易造成误解,有可能助长教师自我中心,灌输主义和训练主义。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即使你不想这样,你也会这样。你会发现凡是特别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培养的老师都愿意说学生“是一张白纸”,因为学生原来越单纯,他的“养成计划”(习惯成自然)越容易实现。而且他们总是把学生都想成特别愿意接受教育的人,这样他们“养成”起来也就没有阻力了。其实这都是幻想。强调“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完全无助于打消这种幻想,反而可能助长它。[/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所以我想,与其强调“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不如强调“教育要帮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所谓发展,就是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也就说,我们最好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而不是从教育者的善良愿望出发。[/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2013.4.7[/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习惯完全是“养成”的吗?[/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0070C0]3[/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是在行动中养成的,所谓“行动培养习惯”。但我们不妨追问一下:行动又是怎么来的[/COLOR][COLOR=#0070C0]?[/COLOR][COLOR=rgb(0, 112, 192)]人为什么会行动?[/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叶圣陶先生举了两个行动的例子:[/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一脚往前,一脚在后,相互交替,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去,把要说的都说明白了?[/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叶圣陶: 《如果我当教师》  [/FACE]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第一版  61页)[/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叶先生的意思,走路和说话这两个行动(我们且把说话算在广义的“行动”之内),都是养成的。是这样吗?恐怕不是这样简单。人之所以如此走路,有本能在其中起作用,不完全是“养成”的,证据就是,如果大人教小孩走路,刻意与“一脚往前,一脚在后,相互交替,两只胳膊跟着动荡”反其道而行之,你注定会失败。就是说,人之所以如此走路,与其说完全是“养成”的功劳,还不如说后天的教育是成全了、或者顺应了、发展了人的本能。说话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人能教猴子学会说话吗?不能。猴子为什么这么不争气,它怎么就不能“习惯成自然”呢?为什么你即使一生下来就把他放在人群中,它也学不会说人话?因为它没有说话的基础。我想,走路和说话这两个事实可以说明,“养成”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千万不要把它想得太简单了,否则就会在实践中碰壁。[/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实践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有些孩子很内向,你会发现,无论他生活在多么热情阳光的集体中,他也还是比较沉默,喜欢独处,即使他的父母很外向,也不能“养成”他爱说爱道、广交朋友的“习惯”。在同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习惯有很大差异,在多子女家庭司空见惯,说明习惯决不是谁想“养成”什么样就“养成”什么样的。事实上一个人最终形成的习惯,是本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环境复杂互动的结果。单说“客观环境”,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他人干预的不同方面,实际上潜移默化起的作用比直接干预(比如训练)还要大。由此可见,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养成习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没有这种认识,很容易误以为只要成年人不停地训练孩子,指挥他们干这干那,指挥他们这么干那么干,就能够“养成”他们的好习惯。事情根本不是这样简单,然而事实上多年以来,我们的校长和老师们很多人就是这样想事情的,这也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习惯。我们必须改变这个习惯思路。因为习惯了,改变当然是很困难的,但是没有办法,必须变,因为它不符合实际。[/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2013,4,8[/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0070C0]4[/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FACE=隶书undefined][COLOR=#0070C0][SIZE=4]【按语】这是杭州《家庭教育》去年约我写的稿子。刚才和该杂志编辑联系一件事情,在文件里看到了它,觉得可以放在这个讨论习惯的系列里,供各位参考。(13,4,9[/COLOR][/FACE])[/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学习习惯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学习习惯:凡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习惯都是学习习惯,无论课内课外、学校家庭和社会。狭义的学习习惯:专指在校学习或与在校学习相关的习惯。本文只讨论狭义的学习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学习习惯涵盖一切学习活动。听讲,读书,写作业,提问,答问,质疑,预习,复习,应试,每个环节都有个习惯问题。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好的习惯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不良学习习惯则会给学习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学习习惯对学习结果有决定性的作用。有鉴于此,家长和教师就容易产生一种很主观的教育思路:既然学习习惯如此重要,教育者只要搞清哪些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把它们拎出来,然后着力加以培养,有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孩子的学习自然就能上去了。可惜,这种思路太一厢情愿了,太粗陋了,学习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学习习惯也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事实上学习习惯是没有办法统一的,因为学习是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简单的习惯比较好统一,比如洗手的动作,比如走路右行,这些习惯比较好统一,也比较好培养。越是高层次的行为,越不适合这么训练。学习方法,就绝对不适合统一。很多教师发明了什么“三步学习法”,“四步复习法”,硬行以此统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愚以为这是很外行很蛮横的做法。你可以把此种方法推荐给学生,但绝不能逼迫学生形成此种统一的学习习惯,习惯最好个性化。毛泽东读书的习惯是在书上写批注,鲁迅就不这样做,你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吗?有的孩子听讲习惯从头到尾专心致志,有的孩子就只注意听最重要的部分,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听讲,而喜欢自己看课本,你很难说哪种习惯好,哪种不好。课前预习,对有些孩子(慢热型)是有利的,对另一些孩子就没有好处,甚至还有害处。而我们的教师和家长的所谓的“培养学习习惯”,指的往往就是一刀切的习惯,他们没有培养个性化习惯的能力,甚至毫无此种意识。这样,他们的培养习惯实际上就成了“按我说的做,就能形成好习惯”,这是很独断的,不科学的,多半是不成功的。另外,教师和家长所谓的学习习惯多指外部可以监控的行为习惯,比如上课是否注意听讲了,作业是否完成了,等等,其实更重要的习惯是内部的思维习惯。人的思维是各有习惯的,即所谓思路,这个东西比行为习惯更重要,但家长和教师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或者没有能力加以判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培养学习习惯如果停留在外部行为习惯的浅层次,即使成功了,也只是保证学生能有个令人满意的学习“姿态”而已,真正的学习质量是没有办法保证的。比如很多师生都没有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思维习惯,结果就造就了很多的书呆子。[/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我并不是反对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正相反,我认为培养良好习惯是教育者的基本功。问题是家长和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时候,最好采用“超市”式的推介方法。就是说,把各种各样确实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哪种更适合自己。如果孩子缺乏选择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适当指点,但采取“建议”的方式,不下命令,最重要的是让实践证明该习惯是否适合他本人。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学习习惯,当然可以指出,但同时必须给他推荐替代的办法,不能光批评,一般也不可以硬行改变其习惯。任何学习习惯(无论好坏)的养成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专家说至少需要[/COLOR][COLOR=#0070C0]100[/COLOR][COLOR=rgb(0, 112, 192)]天),在培养和改变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必须耐心。急于求成的家长教师不但难以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会促使孩子形成和你对着干的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2012,12,4[/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强势的工业思维[/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0070C0]5[/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叶圣陶先生说:[/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FACE=楷体][SIZE=4]最近听吕叔湘先生说了个比喻,他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吕先生这个比喻说得好极了,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1983[/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叶圣陶: 《如果我当教师》  [/FACE]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第一版  110页)[/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这些话说得很好,可是总感觉其内容与“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的说法不协调。两种说法都是对教育本质(教育要干什么)的概括,不像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的阐述,但“提供充分合适的条件”与“养成好习惯”明显不是同一种姿态,后者的干预性要强得多,前者又好像不够积极。至于哪种思路更像农业,我们对比以下两组说法也许能看出个眉目:[/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农业就是“帮助庄稼好好生长”。[/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农业就是“养成庄稼良好的生长习惯”(听着别扭)。[/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成长”。[/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我更赞成“帮助庄稼好好生长”,“帮助学生成长”的提法。“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这种说法,其实很不“农业”,它倒是有些工业色彩。更具工业色彩的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提法,工程师要做的事情那就不光是“养成良好习惯”了,干脆就是“制造良好习惯”,“复制良好习惯”。其实你到校园里里看看就能发现,有许多老师做的正是这种事情,他们是把“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这句话中尚不明显的工业化思维“发扬光大”了,强势的工业思维压到了农业思维。本来把教育比喻成农业也不算贴切,因为植物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农业中,主体是人而不是庄稼。但即使把教育看成农业,现在也很难做到了,教育越来越像工业了。这也难怪,甚至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近代史就是工业逐渐压倒农业的历史,所谓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先进,实质就是工业比农业先进。这还不算,到了现代,农业本身也开始“工业化”了,人们已经可以在车间里里生产粮食、蔬菜了。多么强势的工业思维!它和我国固有的官本位,“教化”(教而化之,我感觉“培养习惯”与“教化”有血缘关系)的思想一结合,就更加势不可挡![/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ALIGN=center][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0070C0]于是你就明白魏书生老师的经验为什么风行一时而且至今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了。魏老师的教育有不少优点,但就其缺点方面说,它是比较典型的工业思维。大约三十年前,我还在中学教课的时候,魏老师也在第一线教课当班主任。我那时读了魏老师的书《班主任工作漫谈》(1993[/COLOR]年8月漓江出版社出版),写了一篇书评:《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的特色》。我的[/SIZE][/ALIGN][/P][P][COLOR=#0070C0][SIZE=4]文章三个部分,小标题分别是:1[/COLOR]、从修身开始,推己及人,2、阳刚之气,3、工业管理方式。前两个部分侧重肯定魏老师工作的优点,第三个小标题侧重批评魏老师工作的工业化倾向。我把文章寄给某教育杂志,发表的时候,我发现第三部分和结尾都被砍掉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被砍掉的部分:[/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ALIGN=center][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SIZE=4]工业管理方式[/COLOR][/FACE][/SIZE][/ALIGN][/P][P][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FACE][/P][P][SIZE=4][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    [/COLOR][/FACE][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我最难以赞同的,是魏书生“班级管理自动化”的提法。这办法有制造“标准件”的倾向。[/COLOR][/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    [/COLOR][/FACE][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如果我们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承认他们有选择的权利。显然,一个人若事实上没有选择的权利,则他的主体地位就是空谈。所以现代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创造丰富多采的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当然,大的方面要统一,但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思想基础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个性不同,其成长途径就不会整齐划一,因而教育方法也就不该雷同。比如培养意志,就有多种方法,不一定都写日记、练长跑。[/COLOR][/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    [/COLOR][/FACE][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魏书生的学生选择的余地似乎不多,那里的各种活动都是“官方”组织的,必须执行的,而且整齐划一。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必须经常按规定的题目写日记(其实这已经不是日记了)。你必须在课桌上摆一个统一规格的座右铭,上面必须有“自己要追击的同学的名字”。你必须用两平方厘米的“微型选票”选举“闲话能手”。不管你赞成不赞成,你都得按要求练气功。犯了错误写“说明书”(这本是个好主意)则不管你的心理过程简单复杂,都必须写出规定的字数。甚至考试前要“独往独来”也有规定。总之这里给人的感觉更象一个兵营或车间。是不是统得太死了?[/COLOR][/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    [/COLOR][/FACE][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有人可能会说:你不统一要求,他就不干;你让他选择,他会选择懒惰。有这个问题。一刀切的管理方法,确实便于检查,见效快。但是这办法有后遗症--[/COLOR][/FACE]学生会越来越被动,其主体意识会越来越淡薄。一旦放松检查,就可能大变样;一旦没有人“管”,他就可能不知所措。没有自主的选择就不会有真正持久的主动性,学生就不会真正成熟起来。教育是慢功,被动的快速的变化往往停留在表层,不容易内化为学生的性格。[/SIZE][/P][P][SIZE=4][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    [/COLOR][/FACE][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魏书生把工厂的效率观念迁移到学校来,要求学生15[/COLOR][/FACE]分钟做完大扫除,1分钟调完全部座位,一节课写完2400字。他并且以身作则,在写这本《漫谈》时,速度可达每小时2000字。魏书生这种效率观念,有数量第一的意味。当然,数量是很重要的,但数量不等于质量,在脑力劳动领域尤其如此。老舍写《骆驼祥子》,每日才1000字;曹雪芹著《红楼梦》,则不只10年。能说他们效率低吗?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我国经济有一个顽症就是重数量轻质量,我觉得,这个毛病教育界也有。[/SIZE][/P][P][SIZE=4][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    [/COLOR][/FACE][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我曾把《漫谈》一书给一个高中生看,他说:“这位魏老师是把学生放在一条很好的流水线上进行机加工。”我有同感。魏书生常常一连几个月外出开会,他兼任的两个班主任和语文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竟然可以照常运转,被传为美谈。我对此很钦佩,但我认为这不是方向,恐怕也不易推广。这种遥控法大大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往,有负作用。[/COLOR][/FACE][/SIZE][/P][P][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SIZE=4]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特别是他在工厂的经历。魏书生得力于此,也受局限于此。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缺点,那就是片面强调教育对政治的从属关系,否认教育规律的特殊性,用管理体力劳动的办法管理脑力劳动,用领导工农业的办法领导学校。军宣队、工宣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只是其极端的表现而已,这种思路至今在教育界还是随处可见。现在不是仍有许多领导者用下达工农业指标的办法管理学校吗?不是还有些人硬把商业中的竞争机制、工农业中的承包,不加分析地用于学校吗?有的学校居然对不守纪律的学生处以罚款,这可真够新潮的了。教育脚下没根,所以才如此跟着人家乱跑。说实话,总起来讲,我国的教育很少被当做一门独立的科学来研究,难怪我们至今也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科学体系,而优秀教师们则纷纷地很自然地转化为行政官员或社会活动家,于是教育家就比较难找了。魏书生以可贵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教育实践,为我国教育提供了不少新东西,但从总体上看,我觉得他还没有摆脱用管理体力劳动的办法管理脑力劳动的思路,而在有的地方,甚至走得更远了。纵观《漫谈》一书,我脑海中的魏书生形象,既是一位优秀教师,又象一位开拓型的厂长和一位干练的官员,而且后两种形象比前一种还要鲜明。魏书生的工作,训练色彩浓于培养色彩,管理色彩浓于教育色彩,行政色彩浓于学术色彩,这正是目前我国教育的通病。因此,如何把教育真正办成教育,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1994[/COLOR][/FACE]·9·10)[/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文章中提到的那个“高中生”是我儿子,他的看法对我有启发。后来魏老师果然做了行政工作,当了教育局长。此后我也见到过一些魏老师的文章,感觉他的思维方式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他的教育思想,主要还是工业化的和行政化的,突出一个“管”字。魏老师的经验大受欢迎,正是因为他适应了我国教育行政化和工业化的普遍倾向。你恐怕不能不承认,魏老师在“养成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是不遗余力的,而且很有成效,应该说比较符合叶圣陶先生的理念,但这里有问题。[/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我想了又想,感觉教育完全去掉工业思维不但是做不到的,而且可能是不恰当的。工业思维(尤其是某些训练)在教育中应该有它的地位。我的希望只是,我们不要忘了学生和教师都是活人,因而一定要限制、行政思维、工业思维的范围和强度(魏老师过火了),要尽可能多地采取“帮助学生成长”的姿态,这样,才能保住教育自身的本质特点,不致把教育变成别的东西。                                     [/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2013,4,10[/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FACE=楷体][SIZE=4]黄啊黄[/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成长”。[/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我认为,帮助学生成长包含了养成良好习惯,他们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养成良好习惯更能帮助学生成长,王老师把使用一些行政手段分析成是“工业”手段,我并不认同,我认为,本身把学生放在学校按规定时间、地点、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试等等就是一种“工业”化的过程。[/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在一定的时期,有一种教育方法让多数人模仿,其本身来说是有存在的意义。[/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黄啊黄老师:[/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0070C0]您说得对:“帮助学生成长包含了养成良好习惯。”可是既然前者“包含”了后者,那就证明后者是不全面的,对不对?而叶先生却把“养成良好习惯”看成了教育工作的全部,“一句话可以说尽”。我质疑的,就是这个,我认为这“一句话”无法把教育说尽,这么说容易引起误会。我没有说过二者是“对立关系”。[/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至于工业思维,我说得很清楚:“我想了又想,感觉教育完全去掉工业思维不但是做不到的,而且可能是不恰当的。工业思维(尤其是某些训练)在教育中应该有它的地位。”[/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您还说“有一种教育方法让多数人模仿,其本身来说是有存在的意义”,这话也是无的放矢,我并没有说过魏书生这类方法“没有意义”。[/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讨论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当然是很好的,但前提是您所质疑的,应该确实是对方的看法,最好引用人家的原文,否则这种讨论就会白白浪费时间,因为人家根本不是那个意思,您是在批评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论点。[/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0070C0]王晓春 [/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13,4,11[/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如何给习惯分类?[/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0070C0]6[/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小熊9612[/FACE]:(k12教育评论)[/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请教:[/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我最近再读林格的书,其中谈到一点:习惯培养是有阶段性的,小学生、幼儿园主要培养动作性习惯,即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行为动作,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等;中学生主要培养智慧型习惯,主要涉及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心理反应倾向等,比如做事有计划、三思而后行、实事求是、质疑等。[/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您能不能根据您的经验,从实践方面简单谈一谈习惯培养的阶段性。[/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泥潭:[/FACE](k12班风小论坛)[/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看了王老师的评论,我特意从网上找到了叶圣陶先生的原文《习惯成自然》,叶老举了走路与说话的例子,然后他接着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他的思路是从“走路与说话”推广到“无论哪一种能力”,这里他使用的是逻辑上的类比推理,但是,叶老可能没有注意,使用类比推理推导出的结论是否合理,要看这两种类比的具体情况。[/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王老师认为人走路与说话的习惯更多出自本能,后天只不过是发展了先天的本能,的确是这样。但人的很多别的习惯就和本能离得太远了。比如写字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甚至遵守规则的习惯,这些更多靠后天的教育培养。基本以先天的本能发展出习惯和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习惯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它们遵循的规律可能是不一样的。前一个可能是自然而然的,后一个恐怕就不那么自然了。[/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当年张悟本吃茄子喝绿豆汤那套盛行的时候,我的一个亲戚从遥远的地方打电话劝我要生吃茄子,因为大家都知道,炒菜的时候茄子吸油,所以到了人的肠胃里,茄子也一样能吸大量的脂肪。我觉得很可笑,炒菜时茄子吸油,主要是物理作用,因为茄子的组织松软,有很多孔隙。而人的肠胃吸收营养,主要是分子水平的生化反应,和炒茄子完全是两码事。它们是不能类比的。我觉得上过高中学过生物的人想想就应该明白。[/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类比推理的用处非常多,比如鲁班被齿状的茅草割破了手指,这激发了他的灵感,发明了锯子。这就是类比推理触类旁通的作用。在文学艺术中,类比更是比比皆是。比如我们中国古诗中的赋比兴。但文学艺术的规律和社会科学的规律是不一样的。[/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我曾经看到一个说法,说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类比推理,似乎和我们祖先的具象思维有很大关系。我不敢说“中国人”怎样怎样,可是我们教育界喜欢类比推理的特别多。[/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小熊老师和泥潭老师的发言提醒我们:必须给习惯分类,笼统谈习惯,研究无法深入,操作起来,也很难成功,因为不同类型的习惯有不同的“养成”方法。我到网上查了查,没什么收获,倒是见到一些“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之类的忽悠。没办法,只好自己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我试着把学生的习惯分成这样几类:[/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0070C0]1[/COLOR][COLOR=rgb(0, 112, 192)]、生活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0070C0]2[/COLOR][COLOR=rgb(0, 112, 192)]、人际交往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0070C0]3[/COLOR][COLOR=rgb(0, 112, 192)]、课业学习习惯(狭义的学习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0070C0]4[/COLOR][COLOR=rgb(0, 112, 192)]、思维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0070C0]5[/COLOR][COLOR=rgb(0, 112, 192)]、心理习惯(比如情感习惯、自我认知习惯等等)[/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我把[/COLOR][COLOR=#0070C0]1[/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COLOR=#0070C0]2[/COLOR][COLOR=rgb(0, 112, 192)]两种习惯看成“硬”习惯,外显的习惯,[/COLOR][COLOR=#0070C0]4[/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COLOR=#0070C0]5[/COLOR][COLOR=rgb(0, 112, 192)]两种习惯看成“软”习惯,内藏的习惯,而把第[/COLOR][COLOR=#0070C0]3[/COLOR][COLOR=rgb(0, 112, 192)]种,看成中间类型的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这五种习惯都是可以训练的,但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第一,越是后面的习惯,对训练主持者的素质要求越高,前两种习惯谁都能“培养”别人,从第[/COLOR][COLOR=#0070C0]3[/COLOR][COLOR=rgb(0, 112, 192)]种开始,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做了。[/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第二,越是后面的习惯,培养时,越应减少强制因素,否则就会失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我知道这几种习惯并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它们有交叉的部分,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可是我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分法了。欢迎网友批评。[/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2013,4,10[/SIZE][/COLOR][/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培养习惯:“所以然”比“当然”更重要[/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0070C0]7[/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海蓝蓝2895[/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2013-4-11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提供二则资料:[/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①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贪吃零食,不爱写作业,甚至是旷课逃学。那么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的习惯培养与他之后的人格塑造,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历经10[/FACE]年,对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童年教育做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这148名杰出青年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这些人在童年时代就集中体现了6个习惯特点:自主自立,意志坚强,友善合作,明辨是非,选择良友,做人道德为先。与此相反,在对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在童年时代也有着共同的习惯特点:厌恶学习,不知礼节,好逸恶劳,亡命称霸,是非颠倒,荣辱不清。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明显看出,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最大差异就是习惯的不同,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坏习惯让人麻烦终身。[/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孙云晓:《五个习惯影响孩子一生(央视讲演要点)》[/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②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什么呢?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和综效、不断更新。[/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作为父亲教育的最大受益者,肖恩·柯维延续了其父史蒂芬·柯维的惊世智慧,其总结出的7[/FACE]个习惯又是什么呢?积极处世、先定目标后有行动、重要的事情先做、双赢的想法、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协作增效、磨刀不误砍柴工。[/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孙云晓老师的《七个习惯影响了三代人的命运》[/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孙云晓先生告诉我们,五种习惯,七种习惯,影响人一生,甚至影响三代人的命运。这当然有警示作用和认知作用,但是愚以为,这些意见,只对那些“尚未认识到这五种或七种习惯的重要性”的人,有一些意义,而我们多数人似乎都知道这些习惯是好习惯,都巴不得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有这些好习惯,只可惜常常不能如愿。为什么?这才是我们最想知道的,可是孙云晓们往往在这个问题上言之不详,令人遗憾。他们强调了某种东西,让我们知道了其重要性,或者我们其实早就知道,在此被强化了一番,这都属于“知其当然”,他们并没有告诉我们“所以然”,于是我们收获就很有限了。说得难听点,这类文章,都有点“布置任务”的味道。告诉读者,此事重要,你一定要重视,你去办去吧!完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恕我直言,叶圣陶先生关于养成习惯的论述,也有点这种味道。叶先生告诉我们好习惯如何如何重要,又告诉我们“习惯成自然”,可是这些我们早就知道了,我们不知道的是为什么我们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努力有的成功,有的就很失败。叶先生对此说得并不详细(主要讲以身作则)。比如李双江夫妇,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做电视节目时很有信心地说:“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不坏,因为我们给他的都是正面的东西。”结果李天一恰好走到反面去了,“习惯”不但没有“成自然”,反而成了“不自然”。我相信李双江夫妇肯定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为什么事与愿违呢?我想,家长若并未做出反面榜样,那一定是他们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犯了自己不曾觉察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违背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某些规律,所以造成了失败。我见过很多人品相当好的家长,孩子不成样子,这不是用“以身作则”解释得了的。怎么回事?作为教育者,这才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果不深入研究“所以然”,则你把养成良好习惯的口号喊多么响也是没有用的。就好像“因材施教”,喊了上千年了,进展有多大?然而其重要性人人认同,无人反对。所以我希望,关于培养良好习惯,我们最好还是钻进去,没完没了地追问“为什么”,争取多知道点“所以然”。我认为这才是对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前辈最好的纪念。[/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1[/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我主张在高中慎提“培养习惯”[/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0070C0]8[/COLOR][COLOR=rgb(0, 112, 192)])续[/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小熊9612[/FACE](k12教育论坛)[/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zhangshengming [/FACE][FACE=楷体]于 2013-4-11 19:59 [/FACE]编辑 [/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王老师按照强制性程度对习惯进行了排列,这让我很受启发,并进一步思考了一些东西。[/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1[/FACE][FACE=楷体]、年龄对于强制性的影响。洛克说:小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白板说”大意)。他要适应社会就得接受一些东西,习得某些基本技能(习惯),这时候强制性就发挥作用。因为小孩子“一无所知”,强制性是最强烈的,等孩子年龄增大,自觉性增加,强制性就必须减少,否则会遇到反弹。[/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2[/FACE][FACE=楷体]、问题学生诊疗,需要强制性。按照现有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大约需要21[/FACE]天,大致经历:强制——内化——自觉三个大的阶段。学生要想改变旧的不良习惯开始新的良好习惯需要强大地强制力,强制力可来自自身意志力,但大多数来自外界压力或负向强化。[/SIZE][/P][P][SIZE=4][FACE=楷体] 3[/FACE][FACE=楷体]、习惯养成的两个方法:养成和矫正。养成注重正面引导,强调周围文化和氛围的熏陶、用集体去影响个人。例如一些在国内随意插队的人到国外耐心排队。矫正对从负面促进,注重使用惩罚的作用,用强大地强制力迫使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变。[/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我现在思考的是:高中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大,有了自己价值观,强制来培养学生的习惯怕是会得不偿失,所以只能用正面引导,文化熏陶等。这样并不是所有的习惯都适合高中来养成了。所以,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问题就越发重要了,高中阶段应该着重培养的是:思维习惯和心理习惯。[/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请大家批评指正。[/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泥潭:(k12[/FACE]班风小论坛)[/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教育界有很多神话,比如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养成教育也是其中一个。这些年一句印度谚语传遍大江南北“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话作为励志,当然可以引导鼓舞很多人,但教育界很多人将它生搬硬套在学生身上,各种各样的养成教育得以名正言顺地横行于教育行为中。在这里,理论应用于实践显得无比的简单甚至粗暴,完全没有顾忌教育是一件多么复杂精细的工作。[/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什么样的习惯值得培养?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培养习惯的过程怎样?这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青岛一所重点高中,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宿舍实行军事化管理,卫生标准尤其高。例如,被子一定要叠得四四方方,棱角分明,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扣分。学生为了不被扣分,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们专门准备了一床被子,不用来睡觉,而是把它叠得完美无缺,放在橱里备用,睡觉时用另一床被子,起床后就把此被子放到床上迎接检查。这床专用被子被尊称为“供被”,既上供时使用的被子。[/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我们身边就有这学校毕业的学生,说到此事仍然无限感慨。她还能一一指出,当时学校规定,脸盆怎样搁,牙刷牙膏怎样在杯子摆放。看她那乱七八糟的办公桌,可真不像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说起习惯养成,我们眼前就摆着一个最大的问题:以目前城市学校的入学率来看,基本人人都学习了至少9[/FACE]年,学习这个习惯可是扎扎实实地维系了9年之久,可是,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有几个还有学习的习惯?一年当中,有几个人曾经拿起一本书读过?我们国家的人均阅读数量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少,这和我们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主张在高中慎提“培养”习惯(养成与培养,含义差不多,只是前者更温和一些),不是不想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而是因为这多半是空想——已经有些来不及了。任何习惯的培养,都是先入为主的东西越少越好,所以婴幼儿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期,小学是培养习惯的好时机,初中是“尚可”期,到了高中,晚矣。我自己的经验,高中生几乎在所有的习惯方面(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学习习惯,心理习惯,思维习惯)都已初具规模,而且有相当的稳定性了。他的心田已经长满了各种特定植物,你想播新的种子,往哪儿播?而你要铲除原有植物,搞翻新,更是困难,他会抵抗的,改变原有习惯(尤其是坏习惯)是很痛苦的。所以高中教师更需要“实事求是,因人而异”的作风,不能像小学教师那么浪漫和自信了。高中在对待学生的习惯方面,要因势利导,小步前进,甚至只做微调,大的动作少搞为好。至于有些高中班看起来培养新习惯的措施实行得还顺利,我觉得那多半是学生在演戏,高中孩子,表演能力已经比较强了。离开学校以后,他们的本相就会露出来,那才是他们真正的习惯。有思想家说,人到二十岁就已经死了,后面不过是不断的重复自我而已,高中生离二十岁已经不远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那么,高中以上的孩子,还有没有希望养成新习惯、改变旧习惯呢?有。但是一般这需要到社会上去解决。迫于生存压力,他们可能会养成新习惯,改变旧习惯。[/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软习惯(心理习惯、思维习惯),在婴幼儿阶段也是可以培养的,而且非常重要。实际上,要说习惯,家庭比学校重要得多,学校不要以为自己在培养孩子习惯方面贡献率会超过家庭和社会,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作用。[/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2[/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SIZE=4][FACE=楷体]GBEAR:[/FACE][FACE=楷体](教育评论)[/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王老师,请教一个问题:对思维习惯的。[/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按照我的理解,思维习惯特别是理科思维的习惯,应该是依赖于一定程度的知识,[/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小学,初中所学的知识有限,不成体系,学习习惯及思维习惯很难去学习及培养,[/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因此很难说这些思维习惯已经形成,[/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相对而言高中的知识在知识体系方面初具规模,正是帮助养成很多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时候,[/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所以想请教:如何理解“高中生几乎在所有的习惯方面(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学习习惯,心理习惯,思维习惯)都已初具规模,而且有相当的稳定性了。”[/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GBEAR[/COLOR][COLOR=rgb(0, 112, 192)]老师:[/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您说的思维习惯可能是比较狭义的,具体到某一科目的思维习惯,而我说的习惯是思维的大框架,思路,这种东西,几乎在小学就能看出眉目来了。比如“猜想与反驳”的习惯(这是科学思维的两大要点),比如厘清概念的习惯,推理的习惯,线性思维习惯和网状思维习惯,等等,这些,在幼儿时期就可以培养的,到高中,都已经初具规模了。我在网上和老师们讨论问题,看他的发言,我就能估计出他上高中时候怎么想事情,我也能猜到他以后会怎么想事情——但他自己一般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比如不少网友和我争论的时候,都不知不觉先把我的论点“改造”成比较荒谬的看法,然后再加批评。这就是一种思维习惯(诡辩),但这不一定是人品问题,他习惯这样了。这种人脑子里的概念都是模糊的,我相信他们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再比如探索的习惯,小学就能看出,有的孩子有这种习惯,有的孩子没有,这对思维极其重要。所以我想,即使是思维这样的软习惯,到高中再培养,不说绝对不可能,起码是事倍功半了。以上意见,仅供您参考。[/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     12,4,12[/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常乐9593[/FACE](班风小论坛)[/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王老师,您好:[/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我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被您一句话点醒,高中生再谈习惯的养成太晚了。我发现我们学校的火箭班、快班的学生绝大多数还行,普通班我就觉得任你说得再好,我就是不学习,也不着急,每天吃喝玩乐的,一点上进心都没有,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些事情都不该是学生做的说的,我们有的老师就说白瞎了我们的那份心,就是神仙来了也白费。请王老师指点一下,这样的学生应该从哪里抓起,我们老师应该怎样做。谢谢![/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海蓝蓝2895[/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改变二字,对于高中生而言,谈何容易。倒不如看看他们的长处在哪里,激发激发,如果激发还不行,改变更是不可能的。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常乐9593[/COLOR]老师:[/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高中学生有一个最好的教育抓手,那就是他们马上要做成人了,他们必须考虑将来如何谋生,这是躲不开的。如果能从这一点上加以启发,多数高中生会有所警醒,也就是说,靠生活教育他们。普通班的学生也不可能满身都是坏习惯,他们总有自己的优势和强项,从这里入手,引导他们寻找自己未来在社会上的位置,我想这是高中普通班班主任最主要的任务,这样才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反之,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把他们当小朋友,设想培养出一些教师所希望的习惯,进而达到教师的指标,那是比较可笑的,会连续不断地碰钉子。[/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      13,4,12[/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GBEAR[/FACE][FACE=楷体]:[/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谢谢王老师![/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确实我所说的思维习惯具体到了某一科目,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确实是自己所学所教的理科科目。这样来理解应该是比较狭义的。[/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可以说是他平时培养而又影响着他平时的行为。由这一点想到,如果真像您的所说的,这些习惯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已经形成,而到高中阶段已经初具规模,那么,在小学、初中阶段,一方面关注孩子平时所做的事情,所玩的游戏等,另一方面有意识的通过一些有培养习惯的、针对性比较强的具体的项目(或者可以说是从事一些研究性学习),让孩子接触、学习这些习惯,进而达到培养的目的。在所有的这些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学生的习惯养成,而不必关注最终的结果及成果。无论做任何事情,哪怕我们理解与学习一点联系都没有的事情,在从事的过程中养成的习惯与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习惯很大程度上都是相通的,有时作为老师,只需加以点拨,把两者之间的膜揭开,正所谓的一法通,万法通。这一点我深以为然。但这时可能也会出现另外的一些问题:在小学、初中阶段也因为知识积累的不足而导致思维的不完整或很难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同时也由于知识积累的不足,让孩子在整个过程中兴趣下降。[/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所以我想,小学、初中阶段是培养习惯的重要时期,但是高中阶段也并不是就过了培养习惯的时间或者说已经是事倍功半了,有很多的思维思维如做一些系统工程中,可行性研究,猜测,评估等,确实是依据于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让原有的思维习惯更上一层的,而这些应该在小学、初中是没办法达到的,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小学、初中阶段就不重要,这一阶段培养的习惯正是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想说的是,高中并不是对习惯的培养没有用了。王老师所说的因材施教,注重:养成、生成、预设等各种因素互动、整合,非常有道理,受益非浅。高中生了,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的行为,看法,如果仍然采用硬性的办法是很难的,更应该关注个人。养成、生成、预设形成的习惯,似乎也应该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培养习惯,只是用了更为精确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是针对操作层面的,其最终的目的是不是仍然可说是形成了新的习惯,培养了习惯呢。因为一旦有了高中对习惯的形成没有用了,很容易就在这方面有所放弃,这一点现在心里还有很多的反对的声音。[/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纠结于这些描述,不知道对事情有没有帮助,但通过这一讨论、思考,感觉自己在操作方法上有了新的感想,新的收获!在此谢谢王老师![/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王老师,您说用生活教育他们,但是我觉得不太靠谱,现在的高中生家里有钱的比较多,我们班40[/FACE]人里面有28人都是穿名牌的,而且吃的东西都是一大堆一大堆的买,他们习惯了逆来顺受的生活,根本体会不到就业的压力,以后的前途更不会去想了,我去年的一个学生,跟他交流过很多这方面的想法都是无济于事![/SIZE][/P][P][FACE=楷体][SIZE=4]发布者 沈翔([URL=http://sxlaijh.blog.sohu.com/]http://sxlaijh.blog.sohu.com/[/URL]2013,10,8)[/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沈翔老师:[/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认为对有些高中生,学校教师已经无能为力,或者能起的作用很小,那就只有“靠”生活(主要是社会生活)来教育他们了,我不记得我说过“用”生活教育他们,因为教师是没有办法掌控学生的社会生活的。我这里所说的生活,指的是生活实践,他的亲身体验,不是教师的说教。教师的说教,对多数高中生可能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至于您说的“家里比较有钱”,这只是学生眼前的生活,家长的供养,未来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要独立谋生,那时候,生活会教育他们的,到一个公司上班,养家糊口,皆非易事。您也许会说,有的孩子家长存的钱够养他一辈子的了,生活怎么教育他?我想,这种人就有可能骄奢淫逸,最后大有希望被公安局收走,这也一种生活教育。当然,也可能有的孩子不出大事富裕了一辈子,但据我的经验,他们也会受到教训的,他们会受到心灵空虚的折磨。有句流行语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个人不劳而食,或者靠损害他人利益过“好日子”,最后必然受到生活的教训。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被生活教训了,我国的贪官、富豪及其子女也已经开始被教训了,这是逃不脱的宿命。这才是“疏而不漏”的教育。[/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感觉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大教育”观念,以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学校弄不了的学生,就是没法教育了,凡是不能让教师立刻把学生教育过来的办法,他就觉得“不靠谱”了。这个“谱”未免太窄了。事实上学校里的问题学生,尤其是高中的问题学生,成年以后很多人并未成为“问题公民”,这个教育过程,就是有社会完成的,主要不是学校的功劳。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的工作总是有“决定性意义”,事实上太不一定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10,8[/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习惯:培养的、养成的、生成的、预设的[/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COLOR][COLOR=#0070C0]9[/COLOR][COLOR=rgb(0, 112, 192)])[/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0070C0][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0070C0]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0070C0][/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在今年亚洲博鳌论坛上,《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2011[/COLOR]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记者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您觉得您今天的成就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多大关系?”达尼埃尔说:[/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FACE=楷体][SIZE=4]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对我后来的研究生涯影响很大,事实上,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是个研究人员。我从小好奇心就特别强,我会把花摘下来,一片一片撕开,观察里面到底是什么结构。我从小敢一个人与全班同学争辩,最后结果通常我的答案是正确的。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我从来不是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但还过得去。我上小学期间,有一次老师把我妈妈叫过去说,您的孩子很聪明,但学习不太用功,您是希望他成绩好一些,还是保留他的天分?我妈妈说,希望我的儿子保留他的天分。于是,我没有花过多时间在提高学习成绩上。[/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FACE][FACE=楷体](《环球时报》2013,4,12[/FACE]第13版 ) [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楷体][/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达尼埃尔在采访中特别强调“自由地思考,批判地思考”。对于科学家,这是极其重要的思维习惯。现在我们要问的是,达尼埃尔的这个良好习惯是从哪儿来的?是学校培养的吗?看来这不是主要的,母亲对此起的作用比教师大。但我们应该向达尼埃尔的这位小学教师致敬,因为他并没有强迫达尼埃尔把精力主要用在提高学习成绩上,他是让达尼埃尔的母亲自己选择“提高成绩”还是“保留天分”。如在我们中国,教师十之八九会把“不用功”作为一个大缺点、大大的“不良习惯”告诉家长,而且肯定要求家长“配合老师”,“把学成成绩搞上去”,否则就会指责家长“不负责任”。可见,究竟什么是“良好习惯”,不同的人看法也会不一样的。但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习惯的来源。我注意到,达尼埃尔的思维习惯,除了家长和学校的影响之外,好像还有先天的因素,他从小好奇心就特别强。我在研究学生早期记忆(一般是六岁以前的记忆)里经常发现,幼儿的许多记忆显示了他们未来可能会有的习惯,比如探究习惯,人际交往方面的习惯,人际关系重视纵向还是横向的习惯。我们甚至能从早期记忆中看出他长大是学文的还是学理的,有时还能看出他的职业倾向。这是用“培养”、“养成”、甚至“生成”都无法解释圆满的。恐怕我们得承认,有些习惯,具有“预设”的性质,也就是说,他一生下来,心里就装好了某种习惯的种子,由遗传基因决定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孙子胖胖两岁了,我正在观察他。我发现他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是弄一辆玩具车往前推着玩,乐此不疲。我看着他的动作,感觉何其熟悉,一下子想起我儿子小时候,也是最喜欢这个动作。不过他那时是在沙土堆上,推一个木块做的简陋的玩具坦克,他能没完没了地推呀推,记得我那时很奇怪他为什么不烦。我当初绝没有刻意培养我儿子这么个玩法,现在我和我儿子也没有刻意培养胖胖这种玩法,可见,这两代人脑子里一定有某种类似的“软件”(我好像也有),设定了这种动作,而这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关联的。我还发现胖胖对圆形的旋转的东西(比如钟表和汽车方向盘)特别敏感和喜爱,这里应当有他未来思维习惯甚至行为习惯的密码,我正在慢慢解读,以便因势利导,培养他的习惯,而不是把我自认为“良好”的习惯强加给他。很多家长都有这个经验,带孩子去游乐场,有的孩子什么项目都喜欢,有的孩子则只喜欢某些项目,有的全都不喜欢,就在那儿看着。这是无法完全用后天培养和外部影响解释的,你只能承认,他们压根基础就不同。[/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初步的结论是:人的习惯,绝不单纯是家长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培养”的,应该还有不少成分是无意中受周围影响“养成”的,还有些成分是自己主动“生成”的,还有些成分则是遗传因素“预设”的。至于某种习惯的形成,究竟某个成分占多大比例,这太复杂了。比如达尼埃尔“自由地思考,批判地思考”的习惯,可能“预设”成分占的比例就比较大,而他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后天培养的作用就更大一些。我感觉越是软习惯,越是内在的习惯,“预设”和“生成”贡献率越大,而越是硬习惯,外部行为习惯,后天培养和养成贡献率越大。而我们目前学校里流行的“培养习惯”的说法,其实主要是指外部行为习惯,虽然也很重要,但既狭窄,又浮面。我们的教育是肤浅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3[/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真实的习惯是一种“化合物”[/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0[/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各种因素互动、整合,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得到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了。愚以为,这都是很正常的。像前面提到的科学家达尼埃尔,如果学校非要培养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把聪明用在追分上”的习惯,他肯定会反抗,这并不是不尊重老师,而是学校的习惯培养违反了他的心灵“预设”,无法形成化学反应,无法整合。[/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但这么一来问题也就来了。一个孩子一个个性,谁知道他的“预设”是什么呀?如果总是担心学校的训练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那还要不要培养良好习惯?干脆放任自流得了。显然不能如此。学校是一个组织,任何一个组织都得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否则无法正常运转。你共鸣也罢,不共鸣也罢,对不起,该遵守的规矩,你必须遵守。[/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愚以为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教师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学校尽管规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成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习惯,很好,不能,教师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学校所能完全掌控的。比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希望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我就经常在课上训练,等到学生毕业后,有的果然形成了查字典的习惯,甚至保持终生(其实这种学生比例并不大),有的则一出校门就再也不摸字典了。我能说对于后一种人我的教育失败了吗?我能说后一种学生是“两面派”吗?不能,因为我本来也没承诺此事能形成每个学生的真实习惯。[/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所以我不主张教师总把“培养良好习惯”挂在嘴边,更不希望教师把教育的任务完全看成“养成良好习惯”。这种说法,从一个角度说,是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好像你能掌控学生的习惯、掌控学生头脑中的“化学反应”似的,所谓“先生之志则大矣”。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定位又有些狭窄了,因为教育的任务显然不是“养成良好习惯”所能完全涵盖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3[/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8 queries.